鎏金[1],又稱黃塗、金塗、火鍍金、飛金,是一種銅器裝飾工藝,用來在金屬表面加上金層。鎏金不同於包金貼金。鎏金層比貼金更耐用、厚實、滋潤,而包金也有其獨特的製作手法。缺點是鎏金過程使用到有毒的汞。以同樣的方法可以鎏銀[2]

唐鎏金飞廉纹六曲银盘,8世纪,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工藝法是將金溶於水銀之中,形成金泥,塗於銅或銀表面加溫,使水銀蒸發,金就附在器物表面上,稱為鎏金。

方法

  1. 先打磨清洗要鎏金的銅器、銀器等表面,除去油脂氧化物等污物。
  2. 然後将混合,金汞比例大致為1:6,形成液体合金(金汞齊)。
  3. 塗抹在表面。
  4. 無煙炭火温烘烤令汞蒸發,剩下金層。
  5. 然後打磨使之光亮。

歷史

早在春秋戰國之交已有鎏金器,鎏金工藝更在邁向鼎盛。

註釋

  1. ^ 「鎏」音同「流」,注音:ㄌㄧㄡˊ;拼音:liú。
  2. ^ 《中国青铜器辞典》,第六册,15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