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果

佛教謂證得最高果位

證果證等证得梵語abhisaṃbuddha,或adhigama)簡稱佛教術語,為證量之一種,指依照佛法,悟入涅槃,并證得果位成就。称为證悟梵語abhisaṃbuddha-bodhi,义为证得菩提)者,是指证得最高果位。

證悟開悟的區別在於開悟不一定證果,證悟是開悟并證果。對於聲聞、緣覺二乘行者而言,是親證四向四果辟支佛果。對於大乘佛教行者來說,是親證了悟眾生本有的常住真心,並得佛果梵語abhisaṃbuddha,多指成正觉佛果)。

概述

證悟梵語abhisaṃbuddha-bodhi),又譯為證菩提悟道,指的就是成就解脫生死(這是修行的最高目的)的涅槃果位[1]。因為佛教認為對於同樣能夠解脫生死、但在相關內容(例如在其他能力)上有所差異的不同修行目標而言,相應有著不同性質的果位。在大乘(指菩薩乘方面而言,因為以成佛為修行目標,意義上較宏大)和二乘(聲聞乘緣覺乘)方面有不同的認知。聲聞乘修行者是為了證悟阿羅漢果,故其證得阿羅漢時即爲“證悟”;而緣覺乘修行者在無佛法之世所證悟的是辟支佛果而為辟支佛;菩薩乘修行者則以證悟佛果而成佛為目標,一旦在未來得到果位,對其而言即稱爲“證悟”。大乘佛教的教義主要是以成佛為修行目標,所以對大乘修行者自身而言,認為其成佛之時才是其證悟得道之時。在佛教教義中,佛教徒選擇發心修佛或發心修阿羅漢,將是不同的修行方向。不過大乘佛教對於全體佛教界中其他以修阿羅漢果為目標的修行人若是成功證得阿羅漢,觀念上也會認為對方證(阿羅漢)果。換言之,依照不同修行者替自己設定的不同修行目標,於其修行目標達標時,即稱為其證悟之時。

三乘菩提的證悟

在《解深密經》裡,佛曰:「諸聲聞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跡故。證得無上安隱涅槃。諸獨覺乘種性有情。諸如來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跡故。說得無上安隱涅槃。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道。皆同此一究竟清淨。更無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說言唯有一乘。」[2] 佛在《妙法蓮華經》中也云: 「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3]

佛一再的說明唯一佛乘,三乘都是從中而生,故實無分別。但還有「緣覺」種性、「聲聞」種性之施設,是因為緣覺種性以及聲聞種性之行者為了畏懼生死的輪迴、畏懼因為愛著這世間種種欲樂而在生死大海裡流轉不息,甚或悲心薄弱,對於護念眾生、救護眾生脫離生死苦海無大欣樂;所以這些行者的修行目的是證得蘊處界虛妄不實、是苦、是空、是無常、是無我,斷我見我執捨報後入無餘涅槃,再也不在三界中輪迴;這二乘行者不以證悟生命本源實相心為標的。[4] [5]而只有證悟生命本源實相心者,才能成辦究竟佛果。

由此可知大乘所證悟,不共二乘(“不共”義爲與他者不共有、独有他无),但大乘行者卻了知二乘修證的内涵。然而大乘行者為了悲故,繼續乘愿入輪迴救度眾生,在成佛之道上修諸種種功德[6]

聲聞乘所修證

聲聞乘主修解脫道,乃是要解脫於三界之煩惱與繫縛,即是修除對三界法之貪著[7],即為斷除我見及我執;而要修除煩惱,即要先「見道」——得法眼淨[8],現觀五陰、十八界法乃無常、虛妄法,無有一真實不壞、常住之我,是為斷我見[9] [10],即是聲聞乘之證悟,以證悟阿羅漢果為最終目標,其跟佛果與辟支佛果的覺悟性質相比,阿羅漢果的證悟為一般的覺悟(巴利語:Bodhi)。

聲聞乘行者主要藉由聽聞佛陀之開示與教導:五陰十八界虛妄,再修四聖諦四念住八正道等,而覺悟到一切有情眾生之無我性,現觀蘊處界之空相,皆是無常、苦、空、無我,進而斷除我見及我執,從初果至四果所斷之煩惱如下:

初果須陀洹所斷為三縛結,即我見、疑見、戒禁取見。

二果斯陀含所斷為減少欲界貪,使貪、瞋、癡淡薄,亦名為薄貪瞋癡。

三果阿那含所斷為五下分結,即我見、戒禁取見、疑見、欲界貪、瞋恚。

四果阿羅漢所斷為五上分結,即無明、掉舉、慢、色界貪、無色界貪。[11]

由是而證聲聞初果乃至四果,證慧解脫或俱解脫之有餘涅槃,捨報時入無餘涅槃,因而解脫三界分段生死,是為聲聞菩提之所修證[12][13]。而聲聞菩提修證之關鍵,主要在於斷除我見,然斷我見之關鍵,即是現觀五陰、十八界之虛妄不實,並相信佛語,將五陰、十八界滅除後進入涅槃境界。涅槃境界並非是斷滅、空無一物的狀態,涅槃境界中仍有本際獨存,而該本際真實寂靜;若不承認本際的存有,將使涅槃成為虛妄,而落入斷見、斷滅空,而非處於不斷不常的中道之中[14]

若斷我見,即能斷三縛結,成證聲聞初果須陀洹,鈍根者最遲能於七次人天往返後取證涅槃,成就聲聞極果[15]

緣覺乘所修證

緣覺乘修行成功時所證悟的是辟支佛果,辟支佛果的覺悟性質是(因為無師自通)獨自證悟的覺悟(巴利語:Sam-bodhi)。緣覺乘的修證是依三世、十二因緣的觀行而成就因緣覺 ,因緣覺可分為兩大類 ,一是聲聞弟子聽聞如來開示因緣法 ,弟子聞法如理思維觀察而證成緣覺果 [16] ,一是如來弟子聽聞如來開示因緣法 ,樂求緣覺法發起緣覺菩提心 ,在佛座下不證聖果,於無佛之世自覺自證得緣覺極果成為辟支佛 ,一般人多以辟支佛的獨自證悟代表緣覺乘 ,然而佛世阿羅漢大多已證得因緣覺了 。[17]

一切辟支佛都是過去諸佛的弟子 [18] [19] [20] [21] ,諸佛的聲聞弟子有四種解脫果,初果(七來)、二果(一來)、三果(不來)、四果,其中初果和二果人在佛示現涅槃以後,佛的正法滅盡了,這些佛弟子的天身壽命盡時,就從欲界天回到人間受生,由於過去修道的功德力,將令他們證悟因緣法。

這些過去佛的弟子,由於過去修道證果的功德力故 ,即使人間沒有如來示現,也一定會有因緣修行 ,由於曾經隨過去佛薰習四聖諦十二因緣法的緣故,這些辟支佛種性的佛弟子,於種種因緣出家、學道、修清淨梵行,由於人間苦樂參半,八苦容易相應,常常軆會這個五陰的無常、苦、不可依怙的本質。

也由於過去修道功德力故,於是他們會如理觀察一切老、病、死…種種苦,都是因為有『生』這個法的緣故,我的色身出生了,所以我才會面臨老、病、死等苦;那『生』這個法又是如何出現的呢?他會如理觀察一切『出生』的法,都是因為有『有』這個法,因為我的母親懷有我的胎身,所以我的胎身成熟時就一定會生下來。

那『有』這個法又是如何出現的呢?他會如理觀察一切『有胎』的法,都是因為有『取』這個法,因為我取了母親胎中的種子,才會成就我在母親懷中的胎身。

那『取』這個法又是如何出現的呢?他會如理觀察一切『取胎』的法,都是因為有『愛』這個法,因為我對欲的貪愛,以至於我的父母正在和合時,我貪愛這個境界,於是才會因無知貪愛而取了母親體內的精血種子。

那『愛』這個法又是如何出現的呢?他會如理觀察此『貪愛』的法 ,都是因為有『受』這個法,因為在這欲愛之法中我有覺受,而我貪此覺受韻味故有愛。

那『受』這個法又是如何出現的呢?他會如理觀察一切『覺受』的法,都是因為有『觸』這個法,在這欲愛之法中因為我有所觸,乃至因『接觸』而出生覺受與貪愛。

那『觸』這個法又是如何出現的呢?他會如理觀察此『接觸』的法 ,都是因為有『六入』法,因為我的身根能接觸觸塵,乃至我的眼根能接觸我父母和合境界的色塵故,所以因觸生受生愛故取。

那『六入』法又是如何出現的呢?他會如理觀察此『六入』的法,都是因為有『名色』的緣故,因為我具足名身與色身的緣故,所以具足內六入,有了內六入接觸外六入,於是有六入觸、六入受、六入愛等,此皆因為有名色的緣故。

那『名色』法又是如何出現的呢?他會如理觀察此『名色』法,都是因為有『識』出生名色 [22] [23] ,有『識』執持名色,名色出生後具足六入、六觸、六受、六愛而分別造作貪求此欲愛之法,乃取於胎身,寄身我母胎中,出生乃至今日受諸苦處,正觀察皆因有此『識』也。

那此『識』又是如何出現的呢?他如理思維觀察此『入胎識』已,發現出生之法到此『識』為止!如果此『識』有所出生,即落入『斷滅論』 [24] ,落入『斷滅論』中因果關係即不能成立,先前的推求即不能成立 ,所以『識』並非有生之法,至此已竟無法再超越此『識』了 ![25]

於是他再如理思維觀察,由於見到我的父母和合,起『無明』顛倒想,貪愛渴求這個境界,於是身口意『行』參與造作,在無明中而取母親胎中精血種子而不自知,而由於此『識』的執持,我的名色在母胎中增長,然後出生、具足六入、觸、受、愛、取、有、生,乃至於又有我再一世之名色身受老、病、死等苦,依此識故而名色轉;依此名色故而識轉 [26] ,三世輪轉無有休息!

緣覺行者將繼續思惟:如何才能中止這樣的輪轉而解脫呢?他再如理思維觀察,如果我沒有『無明』,不貪愛、渴求『欲事』,在見到我父母和合的境界下不起顛倒想,由於我不起顛倒想故,我的身口意行將不再參與此和合境界之『欲事』,因此『識』就沒有因緣出生我現在的名色 [27] ,乃至六入、觸、受、愛、取、有、生,也不會再出生我以後的名身色身受老、病、死等苦,此法皆無 [28] 者我即解脫不受後有也!

他如此順、逆推求,反復觀察,如理思維,因此他決定精進,修不放逸行,乃至自知不受後有,證得因緣覺的極果『辟支佛』果,由於此人在無佛世時獨自覺悟,自知自證此三世、十二因緣,因此又稱為獨覺。

大乘所證悟

大乘(菩薩乘)修行成功時所證悟的是佛果,佛果的覺悟性質是(因為掌握了辟支佛與阿羅漢不及的知智的)全面且(因為無師自通的)獨自證悟的覺悟(巴利語:Samma-sam-bodhi)。目標為成佛的菩薩乘,其修行乃為解脫輪迴生死,而生死之本源卻由於不明眾生本有之常住真心,因而捨卻本不生滅、本來常住之真心,捨卻其本性清淨之真體,貪取有生有滅之妄心,因而生諸妄想,對境不如理作意[29],認妄為真、捨本逐末,而流轉生死,此皆肇因於對常住真心與其性淨明體之不知,故明此真實心乃為修行之首要。

楞嚴經》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30]。所以大乘修行者的證悟,便是實際親證悟明「超過一切尋思境相」、「不可言說」、「不墮雜染」、「離一異性相」的勝義諦真如心、又名阿賴耶識阿陀那識如來藏也。[31] [32] [33]

印度諸宗教

參考條目

參考文獻

  1. ^ 《巴漢辭典》(明法比丘增訂)【巴利語abhisambuddha】指證到最高智慧。《Pali-English and English-Pali Dictionary(英巴雙向詞典)》【巴利語abhisambuddha】gained the highest wisdom
  2. ^ 大正藏《解深密經》卷二
  3. ^ 大正藏《妙法蓮華經》方便品 第二
  4. ^ 大正藏《解深密經》卷二:「善男子。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道。皆同此一究竟清淨。更無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說言唯有一乘。非於一切有情界中。無有種種有情種性。或鈍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別。善男子。若一向趣寂聲聞種性補特伽羅。雖蒙諸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導。終不能令當坐道場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來唯有下劣種性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眾苦故。由彼一向慈悲薄弱。是故一向棄背利益諸眾生事。由彼一向怖畏眾苦。是故一向棄背發起諸行所作。我終不說一向棄背利益眾生事者。一向棄背發起諸行所作者。當坐道場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說彼名為一向趣寂聲聞。若迴向菩提聲聞種性補特伽羅。我亦異門說為菩薩。何以故。彼既解脫煩惱障已。若蒙諸佛等覺悟時。於所知障其心亦可當得解脫。彼最初為自利益。修行加行脫煩惱障。是故如來施設彼為聲聞種性……。」
  5. ^ 大正藏《優婆塞戒經》卷1〈5 三種菩提品〉:「……如恒河水三獸俱渡。兔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緣河也。聲聞渡時猶如彼兔。緣覺渡時猶如彼馬。如來渡時猶如香象。是故如來得名為佛。聲聞緣覺雖斷煩惱不斷習氣。如來能拔一切煩惱習氣根原。故名為佛。」
  6. ^ 如《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所述:「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大正藏《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普賢菩薩復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大正藏《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 「復次,善男子!言恒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7. ^ 大正藏《雜阿含經》卷三62經:……,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愚癡無聞凡夫無慧無明,於五受陰生我見繫著,使心繫著而生貪欲。比丘!多聞聖弟子有慧有明,於此五受陰不為見我繫著,使心結縛而起貪欲。「云何愚癡無聞凡夫無慧無明,於五受陰見我繫著,使心結縛而生貪欲?比丘!愚癡無聞凡夫無慧無明,見色是我、異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如是愚癡無聞凡夫無慧無明,於五受陰說我繫著,使心結縛而生貪欲。「比丘!云何聖弟子有慧有明,不說我繫著,使結縛心而生貪欲?聖弟子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識,不見是我、異我、相在。如是,多聞聖弟子有慧有明,於五受陰不見我繫著,使結縛心而生貪欲,若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正觀皆悉無常。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正觀皆悉無常。」
  8. ^ 大正藏《雜阿含經》卷一30經:……「若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色、不安隱色、變易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所計而不見真實?於無常、變易、不安隱受、想、行、識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所計而不見真實?」「輸屢那!於汝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答言:「無常。」「輸屢那!若無常,為是苦耶?」答言:「是苦。」「輸屢那!若無常、苦,是變易法,於意云何?聖弟子於中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輸屢那!於意云何?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答言:「無常。」「若無常,是苦耶?」答言:「是苦。」「輸屢那!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於意云何?聖弟子於中見識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輸屢那!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輸屢那!如是於色、受、想、行、識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時,舍利弗說是經已,長者子輸屢那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時,長者子輸屢那見法得法,不由於他,於正法中,得無所畏。
  9. ^ 大正藏《雜阿含經》卷十一273經
  10. ^ 大正藏《雜阿含經》卷一18經
  11. ^ 大正藏《雜阿含經》卷二十九797經
  12. ^ 大正藏雜阿含經卷一01經
  13. ^ 大正藏雜阿含經卷一02經
  14. ^ 大正藏《雜阿含經》卷二39經
  15. ^ 大正藏《雜阿含經》卷三61經
  16. ^ 大正藏《增壹阿含經》卷30〈37 六重品〉: 世尊告曰。彼云何為名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除假號法.因緣法。云何假號.因緣。所謂是有則有。此生則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痛緣愛。愛緣受。受緣有。有緣生。生緣死。死緣愁.憂.苦.惱。不可稱計。如是苦陰成此因緣。無是則無。此滅則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更樂滅。更樂滅則痛滅。痛滅則愛滅。愛滅則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死滅。死滅則愁.憂.苦.惱。皆悉滅盡。除假號之法。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起時則起。亦不知來處。滅時則滅。亦不知滅處。除其假號之法。彼假號法者。此起則起。此滅則滅。此六入亦無人造作。亦名色.六入法。六入亦無人造作……。彼比丘作是念思惟。便獲二果。阿那含.若阿羅漢……。是謂。比丘。此名第一最空之法。與汝等說如來之所說行之法。我今以為起慈哀心。我今以辦。常當念修行其法。在閑居之處。坐禪思惟。勿有懈怠。今不修行。後悔無益。此是我之教訓。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17. ^ 大正藏《雜阿含經》卷12: :「尊者摩訶拘絺羅說老死厭患.離欲.滅盡。是名法師。說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厭患.離欲.滅盡。是名法師。若比丘於老死厭患.離欲.滅盡向。是名法師。乃至識厭患.離欲.滅盡向。是名法師。若比丘於老死厭患.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名法師。乃至識厭患.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名法師。尊者摩訶拘絺羅語尊者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於世尊聲聞中。智慧明達。善調無畏。見甘露法。以甘露法具足身作證者。謂尊者舍利弗。能作如是種種甚深正智之問。猶如世間無價寶珠。人皆頂戴。汝今如是。普為一切諸梵行者之所頂戴.恭敬.奉事。我於今日快得善利。得與尊者共論妙義。時。二正士更相隨喜。各還所住。」
  18. ^ 大正藏《入楞伽經》卷4〈3 集一切佛法品〉:「佛告大慧。聲聞緣覺不能自知證於涅槃。是故我說惟一乘道。大慧。以一切聲聞辟支佛。隨受佛教厭離世間。自不能得解脫。」
  19. ^ 大正藏 《增壹阿含經》卷32〈38 力品〉:「世尊告曰。勿懷恐懼。汝今往至王所。而白此事言。如來記前王身。終無虛妄。所言無二。父王無咎而取害之。當生阿鼻地獄中。經歷一劫。然今日以離此罪。改其過罪。於如來法中。信根成就。緣此德本。得滅此罪。永無有餘。於今身命終當生拍毬地獄中。於彼命終當生四天王上。於彼命終生豔天上。於豔天上命終生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復還以次來至四天王中。大王當知。二十劫中不墮惡趣。恒在人中生。最後受身。以信堅固。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名曰除惡辟支佛。彼王聞此語。便當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亦當告汝作是語。隨汝所求要願。吾不違之。」
  20. ^ 大正藏《中阿含經》卷13〈1 王相應品〉:「於是。世尊訶尊者阿夷哆曰。汝愚癡人。應更一死。而求再終。所以者何。謂汝作是念。世尊。我於未來久遠人壽八萬歲時。可得作王。號名曰螺。為轉輪王……。世尊告曰。阿夷哆。汝於未來久遠人壽八萬歲時。當得作王。號名曰螺。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為七。汝當有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汝當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樂。有大金幢。諸寶嚴飾。舉高千肘。圍十六肘。汝當竪之。既竪之後。下便布施沙門.梵志.貧窮.孤獨.遠來乞者。以飲食.衣被.車乘.華鬘.散華.塗香.屋舍.床褥.氍氀.綩綖.給使.明燈。汝施此已。便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汝族姓子所為。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唯無上梵行訖。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21. ^ 大正藏《雜阿含經》卷30:「(八五四)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那梨迦聚落繁耆迦精舍。爾時。那梨迦聚落多人命終。時。有眾多比丘著衣持鉢。入那梨迦聚落乞食。聞那梨迦聚落罽迦舍優婆塞命終。尼迦吒.佉楞迦羅.迦多梨沙婆.闍露.優婆闍露.梨色吒.阿梨色吒.跋陀羅.須跋陀羅.耶舍耶輸陀.耶舍欝多羅悉皆命終。聞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眾多比丘晨朝入那梨迦聚落乞食。聞罽迦舍優婆塞等命終。世尊。彼等命終。當生何處。佛告諸比丘。彼罽迦舍等已斷五下分結。得阿那含。於天上般涅槃。不復還生此世。諸比丘白佛。世尊。復有過二百五十優婆塞命終。復有五百優婆塞於此那梨迦聚落命終。皆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於彼天上般涅槃。不復還生此世。復有過二百五十優婆塞命終。皆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當受一生。究竟苦邊。此那梨迦聚落復有五百優婆塞於此那梨迦聚落命終。三結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佛告諸比丘。汝等隨彼命終.彼命終而問者。徒勞耳。非是如來所樂答者。夫生者有死。何足為奇。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彼如來自知成等正覺。顯現演說。分別開示。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苦陰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苦陰滅。今當為汝說法鏡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法鏡經。謂聖弟子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2. ^ 大正藏 《深密解脫經》卷1〈6 聖者廣慧菩薩問品〉:「廣慧。於諸六道生死之中。何等何等眾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受身生身及增長身。初有一切種子心生。和合不同差別增長。廣所成就依二種取。何等二種。一者謂依色心根取。二者依於不分別相。言語戲論熏集而取。廣慧。色界中依二種取生。無色界中非二種取生。廣慧。彼識名阿陀那識。何以故。以彼阿陀那識取此身相應身故。廣慧。亦名阿梨耶識。何以故。以彼身中住著故。一體相應故。廣慧。亦名為心。何以故。以彼心為色聲香味觸法增長故。廣慧。依彼阿陀那識能生六種識。所謂眼耳鼻舌身意識身……。能如實知。廣慧。我說如是諸菩薩等善知第一義。廣慧。是故我說菩薩應知心意意識深密之法。廣慧。菩薩如是解知心意意識深密法已。我說是人是真菩薩。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諸種阿陀那  能生於諸法  我說水鏡喻  不為愚人說」
  23. ^ 大正藏 《入楞伽經》卷7〈11 佛性品〉:「佛告大慧。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故。能與六道作生死因緣。譬如伎兒出種種伎。眾生依於如來藏故。五道生死。大慧。而如來藏離我我所。諸外道等不知不覺。是故三界生死因緣不斷。大慧。諸外道等妄計我故。不能如實見如來藏。以諸外道無始世來虛妄執著種種戲論諸熏習故。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身俱生故。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淨。餘七識者。心意意識等念念不住是生滅法。」
  24. ^ 大正藏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一切佛語心品〉:「佛告大慧:……若覆彼真識,種種不實諸虛妄滅,則一切根識滅。大慧!是名相滅。大慧!相續滅者,相續所因滅,則相續滅,所從滅及所緣滅,則相續滅。大慧!所以者何?是其所依故。依者,謂無始妄想薰。緣者,謂自心見等識境妄想。大慧!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大慧!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則泥團微塵應無分別。如是,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25. ^ 大正藏《雜阿含經》卷1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26. ^ 大正藏 《長阿含經》卷10:「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識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是故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大苦陰集。」
  27. ^ 大正藏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一切佛語心品〉
  28. ^ 大正藏《雜阿含經》卷11:「……如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謂生.老.死.沒.受生之法。比丘。諸行如幻.如炎。剎那時頃盡朽。不實來實去。是故。比丘。於空諸行當知.當喜.當念。空諸行常.恒.住.不變易法空。無我.我所。譬如明目士夫。手執明燈。入於空室。彼空室觀察。如是。比丘。於一切空行.空心觀察歡喜。於空法行常.恒.住.不變易法。空我.我所。如眼.耳.鼻.舌.身.意法因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諸法無我.無常。乃至空我.我所。比丘。於意云何。眼是常.為非常耶。答言。非常。世尊。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答言。是苦。世尊。復問。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世尊。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如是多聞聖弟子於眼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時。彼比丘聞世尊說合手聲譬經教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成阿羅漢。」
  29. ^ 大正藏《解深密經》卷一:「爾時世尊告善清淨慧菩薩曰。 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彼諸善男子。愚癡頑鈍不明不善不如理行。於勝義諦微細甚深。超過諸行一異性相。不能解了。何以故善清淨慧。非於諸行如是行時。名能通達勝義諦相。或於勝義諦而得作證。何以故。善清淨慧。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應於今時一切異生皆已見諦。又諸異生皆應已得無上方便安隱涅槃。或應已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者。已見諦者於諸行相應不除遣。若不除遣諸行相者。應於相縛不得解脫。此見諦者於諸相縛不解脫故。於麤重縛亦應不脫。由於二縛不解脫故。已見諦者應不能得無上方便安隱涅槃。或不應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清淨慧。由於今時非諸異生。皆已見諦非諸異生……。」
  30. ^ 大正藏《楞嚴經》卷一
  31. ^ 大正藏《解深密經》卷一: 「我說勝義是諸聖者內自所證尋思所行。是諸異生展轉所證是故法涌。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復次法涌。我說勝義無相所行。尋思但行有相境界。是故法涌。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復次法涌。我說勝義不可言說。尋思但行言說境界。」
  32. ^ 大正藏《解深密經》卷一: 佛曰「真如勝義法無我性。唯即隨此真如勝義無二智為依止故。……若一切法真如勝義法無我性亦異相者。是則真如勝義法無我性。亦應有因從因所生。若從因生應是有為。若是有為應非勝義。若非勝義應更尋求餘勝義諦。善現。由此真如勝義法無我性。不名有因非因所生。亦非有為是勝義諦。」
  33. ^ 大正藏《解深密經》卷一心意識相品第三: 「……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亦名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