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用賓 (法政部長)

王用賓(1881年-1944年4月7日),字利臣、理成,号太蕤,别号鹤村,室名半隐园,山西猗氏縣(今临猗縣)人

王用賓(1881年—1944年4月7日),字利臣理成,号太蕤,别号鹤村,室名半隐园山西猗氏縣(今临猗縣)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1]

生平

革命派的活動

王用賓生于一个儒學世家。由于家庭贫困,父亲王盈伯放弃了学問,经营商业,为王用賓筹集学費。[2][3][4]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他考入太原府办学堂,后入山西大学堂[1]1904年(光緒30年),王用賓通过选拔成为赴日本的留学生,入法政大学学习。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任中国同盟会山西支部長,成为山西省的留日学生革命黨的领袖。归国後,在太原创刊革命派的《晋陽公報》并任总編輯,宣传革命思想。后来,该报多次遭到政府取締,王用賓被迫流亡日本,继续坚持革命活動。后来,他拥立革命派的吴禄贞,试图在山西起义,但吴禄贞被暗杀,该计划未能实现。[2][3][4]

1911年(宣統3年)10月,山西省革命派响应武昌起義也举行起义,閻錫山任山西都督。王用賓应閻錫山之邀,回到山西省。此后,閻錫山立王用賓为河東節度使,並組成河東軍政府,與清軍作战。中華民国成立後,王用賓任山西省臨時議会議長,并于1913年(民国2年)当选第一届中华民国参議院議員。同年,他参加二次革命,並與袁世凱作战,败北。[5][3][6]

国民党員的活動

此后,他从事反袁活動,并先后参加了護国战争護法運動。1920年(民国9年),获任命为孫文(孫中山)的大元帥府参議。回到北方后,1922年任中国国民党山西省支部籌備处处長,负责扩大国民党的势力。1924年(民国13年)1月,作为山西省代表参加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10月,奉孫文之命,任直系胡景翼部的慰問使(同年北京政变爆发,胡景翼成为国民軍领导人之一)、河南省長公署秘書長并代理河南省省長。[7][3][6]

王用賓历任中国国民党、国民政府要職。1928年(民国17年)夏,就任国民革命軍南路軍总参議,同年10月任北平政治分会秘書長。同年起,连任两届立法院立法委員,并任立法院法制委員会及財政委員会委員長,參與民法起草委員會。1934年(民国23年)任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部長,负责国内司法制度的整備及強化。1935年(民国24年)11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五届候補中央執行委員。1937年(民国26年)8月,改任中央公務員懲戒委員会委員長。1941年(民国30年)冬,任前线将士慰劳团第1团团長。1944年(民国33年)4月7日,王用賓因心脏病逝世。享年64岁(满62歳)。[8][3][6]

王用賓在作詩方面造詣很深,出版过《半隠園詩草》。

注释

  1. ^ 1.0 1.1 山西通志:人物志(2001)、216頁。
  2. ^ 2.0 2.1 蕭(2005)、119-120頁。
  3. ^ 3.0 3.1 3.2 3.3 3.4 徐主編(2007)、84頁。
  4. ^ 4.0 4.1 劉国銘主編(2005)、147-148頁。
  5. ^ 蕭(2005)、120頁。
  6. ^ 6.0 6.1 6.2 劉国銘主編(2005)、148頁。
  7. ^ 蕭(2005)、120-121頁。
  8. ^ 蕭(2005)、121-122頁。

参考文献

   中國国民政府
前任:
居正
司法行政部部長
1934年12月 - 1937年8月
繼任:
謝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