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语北部方言

彝語方言

彝语北部方言,又称诺苏语凉山彝语四川彝语,是彝语最大的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省北部,使用人数200万。操这种方言的人多自称“诺苏”(ꆈꌠ Nuosu /nɔ33su33/)。分布范围东至云南永善巧家;南至云南禄劝永仁剑川;西至四川木里;北至四川汉源泸定。凉山规范彝语,以北部次方言为基础方言,喜德县(李子乡)的语音为标准语音。凉山规范彝文音节文字

彝语北部方言
ꆈꌠ꒿ nuo su hxop
发音/nɔ˧su˧ hʊ˨˩/
母语国家和地区中国
区域四川南部、云南北部
母语使用人数
200万
語系
文字彝文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凉山彝族自治州
語言代碼
ISO 639-1ii
ISO 639-2iii
ISO 639-3iii

划分

  • 北部次方言:150万人
    • 圣乍土语(shyp nra hxop 中裤脚话),ISO 639-6编码ygzh,分布在四川省喜德、昭觉、越西、甘洛、金阳、普格、西昌、冕宁、盐源、盐池、木里、德昌、石棉、九龙、泸定、雷波,其次分布在云南省的永胜、华坪、宁蒗、中甸、兰坪、维西、剑川、昭通、永善、巧家、丽江。
    • 义诺土语(yy nuo hxop 大裤脚话),ISO 639-6编码yiny,分布在四川省美姑、马边、峨边、昭觉、甘洛、越西、金阳(部分地区)。
    • 田坝土语(lip ndip mu hxop),主要分布在甘洛,越西,峨边,另外在汉源县,雅安地区的一部分地区。
  • 南部次方言(小裤脚话):50万人
    • 布拖土语(a du hxop 阿都话),又称东部土语,ISO 639-6编码btyi,主要分布在布拖县,其次分布在普格县,宁南县,会东县,会理县(部分地区)。
    • 会理土语(suo ndip hxop 所地话),又称西部土语,ISO 639-6编码hliy,主要分布在会理县,德昌县,米易县,其次分布在普格县(部分地区),另外还分布在云南楚雄金沙江一带。

语音

语音方面的特点有:

  • 除田坝土语外,有鼻冠浊塞音和鼻冠浊塞擦音
  • 多数地区除ŋ之外的鼻辅音边音分清浊两类(会理土语没有清鼻音,田坝土语没有清边音、部分地区也没有清鼻音)
  • 北部次方言的全部元音都分松紧两套,但只在部分声调有松紧对立;南部次方言只有一部分元音分松紧两套。
  • 部分地区有舒唇元音(主要是义诺土语地区)。
  • 一般没有复元音,南部次方言有少量复元音,并且主要出现在特定辅音之后,如舌根音后加入介音-u-。
  • 一般有四个声调,但义诺,田坝土语只有三个声调。会理土语也有四个声调,但在部分地区次高调有并入高平调的趋势。

凉山规范彝语音系如下。音节表见彝文#凉山规范彝文

声母

声母有43个。另有一个清化的/ȵ/,极少出现,也用ny来表示。

唇音 齿龈音 卷舌音 腭化齿龈音 软腭音 喉音
塞音 清不送气 b /p/ d /t/ g /k/
清送气 p /pʰ/ t /tʰ/ k /kʰ/
bb /b/ dd /d/ gg /ɡ/
鼻冠浊 nb /m͡b/ nd /n͡d/ mg /ŋ͡ɡ/
塞擦音 清不送气 z /ʦ/ zh /t͡ʂ/ j /ʨ/
清送气 c /ʦʰ/ ch /t͡ʂʰ/ q /ʨʰ/
zz /ʣ/ rr /d͡ʐ/ jj /ʥ/
鼻冠浊 nz /n͡ʣ/ nr /ɳd͡ʐ/ nj /ȵ͡ʥ/
擦音 f /f/ s /s/ sh /ʂ/ x /ɕ/ h /x/ hx /h/
v /v/ ss /z/ r /ʐ/ y /ʑ/ w /ɣ/
鼻音 hm /m̥/ hn /n̥/
m /m/ n /n/ ny /ȵ/ ng /ŋ/
边音 hl /l̥/
l /l/

声母的名称和排列顺序为:bo po bbo nbo hmo mo fo vo;de te dde nde hne ne hle le;ge ke gge mge hxe nge he we;zy cy zzy nzy sy ssy;zhy chy rry nry shy ry;ji qi jji nji nyi xi yi。

韵母

韵母有10个,都是由一个单元音构成,没有韵尾

  舌尖元音 前元音 央元音 后元音
y/ɿ/,yr/ɿ̰/ u/u/,ur/ṵ/
次闭 i /ɪ/ e /ɪ̈/ o /ʊ/
半开 ie /ɛ/ uo /ɔ/
a /a/

其中yr、ur是与y、u相应的紧元音,ie、uo、a也可以看成与i、o、e相应的紧元音。另有一个舌尖紧元音,也用e来表示,只在音节ket中出现。

y类似于普通话“四”的韵母,y和yr根据声母不同有多种音值。ie在任何声母之后都会腭化。

声调

有4个声调,调号标在音节最后。

  • 高平调(55˥),调号t
  • 次高调(44˦,也有人标34˧˦),调号x
  • 中平调(33˧),不标
  • 低降调(21˨˩),调号p

松紧元音u/ur、y/yr对立只出现在次高和中平两调。高平调一般只有ur、yr(写作u、y),低降调一般只有u、y。

彝语支原始语有1、2、3、高入、低入五个声调。原始语的第1、2调和高入调在彝语北部方言合并成中平调(高入调的字在北部方言元音为u、y时体现为紧元音),原始语第3调成为北部方言低降调,原始语低入调成为北部方言高平调。而北部方言的次高调的来源是变调,主要来自中平调,一小部分来自低降调。

汉语借词声调规律如下。

汉语调类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借词调类 中平(少数次高) 低降 中平 低降(少数高平)

词汇

数字

数字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彝文 ꊰꊪ ꊰꑋ
发音 ti ȵi ŋa fu ʂɿ hi ɡu tsʰi

文字

北部方言区传统文字用木棍或竹管蘸墨书写,风格古朴,横直分明。

现通行凉山规范彝文。

參考文獻

  • 陈士林、边仕明、李秀清,《彝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5年。
  • 朱文旭,《彝语方言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 朱文旭、木乃热哈著,陈国光译,《彝语基础教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