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台灣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台灣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台灣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公路專題 (獲評丙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公路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公路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關於台18線未通車路段

最早是由111.253.155.78加入這筆台18線未通車路段之內容,這最有問題的是,誤當自和社經東埔沿八通關古道至玉里之路段為台18線未通車路段,然後再由163.21.175.253加入這筆台18線未通車路段沿線行經之地名,也就隨之將錯就錯,但唯一沒錯的是台18線確實是有計畫沿日治八通關越嶺道「部分」路段興建,並非全部都沿著興建,我在這筆有做修正。

我修改這路線是根據我在寫條目時翻閱資料所知,即使不查資料,用腦袋想也可以知道,因為現代化公路在技術工程上是不可能完全比照古道去闢路,論坡度、路幅、曲率半徑、淨空設計……等道路標準,還有路線則視沿線環境之地質、資源、地形……等足以影響工程難度(增加橋梁隧道數量、路線長度)、未來養護費用、施工時間長短、運輸與經濟效益……等考量,所以當時在塔達芬以東之路段「幾乎」採用日治八通關越嶺道之路線。這「幾乎」是代表中間有設計橋梁與隧道而改變了台18線的興建長度,這自然就不會完全一樣比照其路線去開闢。即便如此,在當時仍被質疑如此冗長的路線是否符合效益。

如對路線有質疑,可向公路總局圖書室、中央地質調查所都能找到相關資料,甚至連路線圖都有,如此便可知台18線未通車路段的確實計畫行經之路線為何了。--Kai留言2014年7月18日 (五) 18:18 (UTC)回覆

1970、80年代間,臺灣有多條公路計畫興建,為何動工後會停建而產生在地圖上中斷(虛線)?有何根據?

在官方上,早期臺灣的公路地圖是出自臺灣省公路局,當時圖上自北向南有繪製出:

  • 臺9甲線:孝義-雙連埤,中斷,圖上虛線。
  • 臺14線:廬山-銅門,中斷,圖上虛線。
  • 臺16線:合流坪-萬榮,中斷,圖上虛線。
  • 臺18線:塔塔加-山風,中斷,圖上虛線。
  • 臺21線:塔塔加-民生村,中斷,圖上虛線。
  • 臺22線:阿禮-知本,中斷,圖上虛線。

在官方上已調整成現今所見,如下:

  • 臺9甲線:孝義-雙連埤,中斷,虛線從圖上消失。
  • 解編:廬山-仁壽,中斷區間從圖上消失。
  • 解編:合流坪-萬榮,中斷區間從圖上消失。
  • 解編:塔塔加-山風,中斷區間從圖上消失。
  • 變更:塔塔加-達卡努瓦,中斷區間從圖上消失,並以此為界而劃分南北段:塔塔加以北則保留臺21線;達卡努瓦以南則改成臺29線。
  • 變更:全線改成臺24線(霧台-阿禮:臨時便道),阿禮-知本,中斷區間從圖上消失。

我想提出的問題是,對於上述的情況感到不解,雖然維基百科是有寫,但不外乎都將原因歸於「生態保育」,我秉持著半信半疑想查出訊息來源,卻多年下來就是一直查不出。即便近年來,公路總局開始重視公路歷史,邀請專家學者撰寫成書出刊去介紹,這些成書也僅止於《逐路細說台18線-阿里山公路的古往今來》該書有介紹中斷與未興建的原因,對於剩下一樣有相同中斷情況的其它公路,也仍是沒有查到是何原因。
於是,我就將問題拿向公路總局詢問,過程歷經波折,最後承辦人要我給他們時間查資料,等候二星期下來,我再次詢問進度時,我得到結果卻是答覆:「你當時講的這些全是30年前的事,因為時間久遠,所以現在查不到。」我反問:「那為何維基百科會寫,因為是生態保育,所以才停止計畫興建?」承辦人答覆:「這我不知道,他們怎麼寫,我管不著。你要不要去問他們?」
所以我才跑來向維基百科詢問。你們知道對於上述的這些公路,除了臺18線已經知道外,它們當初被停止興建而中斷的原因是為何嗎?我看維基百科寫的沒有列出引用來源,不知是何根據?這就是我當時感到疑問而去問公路總局,沒想到最後還被叫回來反去問維基百科。--36.233.183.129留言2016年7月29日 (五) 16:36 (UTC)回覆

個人看法:山區路段修築不易,維護更困難,一場颱風可能就落石、崩塌,修而復塌,塌而復修,再修再塌(中橫就是很好的例子),成本過鉅,所以乾脆就不蓋了。-游蛇脫殼/克勞 2016年7月30日 (六) 05:47 (UTC)回覆
我這問題並不是純粹只在詢問原因,而是另一方面也同時在「查證」。否則,就會像你所說,如果我將發表個人看法去寫在條目裡,這就會違反維基百科不是什麼。再者,無論是你的看法,或是條目的當前版本所寫,這些都沒列出來源,是不符合可供查證,這正是當初我一直在查的動機,其本意就是查證,查不到就依方針去移除這段內容,畢竟公路總局查不到了,他們的反應自然會叫我回來詢問維基百科。所以說,想要寫在條目裡,重點就是:寫了什麼原因就要出示什麼根據(引用資料),而且資料最好能符合可靠來源的需求。--36.233.182.129留言2016年7月30日 (六) 16:14 (UTC)回覆
將可疑的敘述掛上來源請求模版,如能獲得來源補充最好,若過久無人能提供資訊時也只好把問題敘述刪除,這樣就夠了。跑去問公路總局的人為何維基百科這樣寫,膝蓋想也知道對方會把球直接丟回來。--泅水大象訐譙☎ 2016年8月1日 (一) 03:28 (UTC)回覆
原來是這樣子!那這樣查不到資料去證實,寫出來的這段原因(生態保育)永遠就成了傳言,徒留這段放棄興建的歷史與中斷的路線為見證,有些遺憾與可惜,因為真正的答案成了謎。既然公路總局查不到,維基百科也不知道,那麼有沒有管道與線索給我?看看我能找誰詢問,比如說專長這方面的大學教授,或者是公路迷某位高手,又或者類似公路總局的機關也可能有這樣的資料(只是我不知道是找哪個機關),諸如此類的……。--36.233.250.198留言2016年8月1日 (一) 15:35 (UTC)回覆
所以所謂「將原因歸於『生態保育』」這類敘述是出現在哪個條目?點了幾個線進去找不到類似內容。--LHD留言2016年8月1日 (一) 15:53 (UTC)回覆

@LHD:我將用戶所添加的內容以編輯差異的方式給出網址連結,其整理如下:

尤其是臺21線,我也有向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查證,他們是用電子公文回函,答覆裡說了很多,但重點就是想要告訴我說他們不清楚,或者說不知道;我在現場詢問關於貴機關的圖書室,經職員的解釋,限於員工或公務使用,民眾可在一樓大廳後方有閱覽室開放免費使用,但不可攜出。這事就連所屬轄內的南投縣政府也是一樣,只是當時我只拿臺21線詢問,並沒拿臺14線與臺16線一起問(在公路總局則是有一起問),所以我循著層峰往上對逐一機關去詢問,最後來到公路總局。這一路過來,每個機關單位不是說不知道,就是查不到,再不然就是沒開放民眾查詢機關檔案或文件(包括計畫書、圖稿)。--36.233.191.14留言2016年8月1日 (一) 18:20 (UTC)回覆

以下是我想向各位說:
在跑好幾個機關單位的途中,我在某個機關建設科的承辦人提醒下,他要我知道所謂「查不到」、「不清楚」、「不知道」這些回覆,其實是有一半在敷衍、騙人,另一半是有幫忙查出確實真的有或真的沒有,因為這種事在我們看來(政府公務員)是算雞毛蒜皮的小事,沒人願意把額外工作攬上身來徒增負擔,算成你也會想忙中抽閒,而且有的人心態是見到事情過來就會推說一些理由,或許你剛好一路上都沒遇到想真正願意幫你忙的人。(並非原話,我只憑印象轉述,大意是如此!)
正因如此,這表示還是有機會可以查到,我才會鍥而不捨地繼續詢問與查證,我只需要多一些旁敲側擊的線索脈絡去找出方法與管道,好讓我多一些機會與資源去把握住。只要我還有時間,雖然花了不少金錢與力氣,但我還會想去查。還得請各位幫幫忙,謝謝!--36.233.191.14留言2016年8月1日 (一) 18:20 (UTC)回覆

翻查「台9線」的修訂歷史,先前發生「『但有一說公路總局可能因此將台9甲線改道,進而重燃闢建的計劃』此句在四年沒人補上來源而被移除」之事,使得台9線條目被保護,造成他人維護方針之困擾感到抱歉,被迫將內文原句移至討論頁,後經發現真正需要查證的是「穿越福山植物園等自然保護區」此句,特此告知,以備後人留查而利於討論。--36.233.190.219留言2016年8月14日 (日) 07:22 (UTC)回覆
返回 "台18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