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 6磅砲,是英國研製,口徑57公釐的反戰車砲[2]6磅砲的研發目的是為了取代反戰車能力不足的2磅砲,恢復步兵單位的反甲能力,也讓原本應作為支援曲射火砲卻因前線反甲能力太弱而被濫用的QF 25磅榴彈砲恢復原先定位功能。美國在二戰前得到英國授權量產這種火砲,美軍代號為57mm M1火砲,中華民國則稱為「M1式57公釐戰防砲」,略稱57戰防砲[1]

QF 6磅砲
加拿大軍隊的6磅砲
類型反戰車砲
戰車砲
原產地 英國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1942–1960
使用方 英國
 美國
 以色列
 愛爾蘭
 荷蘭
 巴基斯坦
 大韓民國
 法國
 蘇聯
 巴西
 中華民國[1]
參與戰爭/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戰
韓戰
蘇伊士運河危機
生產歷史
研發者皇家兵工廠
研發日期1940
生產日期1941–1945
基本規格
重量2,520 磅 (1,140 公斤)
槍管長度Mk II, III: 8英尺4英寸(2.54公尺) 43倍徑
Mk IV, V, M1: 50倍徑
寬度1.8公尺
高度1.28公尺
操作人數6

砲彈57×441 mm. R
口徑2.24 英寸(57 公釐)
後膛垂直滑塊
射擊仰角-5° to +15°
迴旋角度90°
有效射程1,650 yd(1,510公尺)
最大射程5,000 yd (4,600 m)
瞄具No.22c

歷史

QF 6磅砲的前輩,QF 2磅砲在1930年代是英軍主要的反戰車武器。但是,它在法國戰役中面對德軍的裝甲時卻表現得十分糟糕。因此,一款威力更強的反戰車砲就顯得必要了。[3]6磅砲由皇家兵工廠在1938年開始研製,選擇6磅砲彈(57公釐)理由並非穿甲力的計算結果,而是後勤支援考量,英國皇家海軍從19世紀末開始使用6磅砲作為艦載副武器,所以國內有大量機具可以支援生產這種中口徑武器彈藥。6磅砲的砲身在1940年已完成,但是砲架研發期程拖延,敦克爾克的大敗讓英國遠征軍英語British Expeditionary Force (World War II)頓失23萬人的重裝備,更讓國內工業產能得優先提供突如其來的重大損失。據英國自己的統計,生產600門2磅砲的物資只能生產100門6磅砲,[4]嚴峻的備戰現實讓6磅砲量產規劃延後,但法國戰役的經驗讓英國了解新型反戰車砲研製不能止步,因此仍然在1940年調度經費讓皇家兵工廠生產2門原型砲測試。6磅砲的測試在1941年結束,1941年11月才開始量產。

並於1942年4月首次在北非使用。它的出現使得英國的2磅砲可以不再擔任反戰車的任務。[2]不只是拖曳式反戰車砲,英國的巡洋戰車等一線裝甲武力也在同一時間開始換裝6磅砲,抵銷德國戰車的火力優勢。

6磅砲的出現讓英國的反甲武力恢復足以一戰的水準,但是在1942年末,英國為了應付更嚴峻的反甲需求開始開發與6磅砲規格相近、反甲效果更好的新型戰防砲;首先推出的是使用8磅彈頭,砲身長59倍徑的反戰車砲,但重量太重無法維持當前操作彈性;後續截短砲管成為48倍徑,但穿甲參數沒比現役效果要好;最後這個計畫在1943年1月取消,1943年2月英軍決定推翻重來以QF 17磅砲作為次代戰防砲。

在美軍的服役狀況

在1941年1月,美軍陸軍軍械局表達了想要仿製6磅砲的想法。但在當時,美軍因配合租借法案的需求優先生產M3反戰車砲[5],美國陸軍也未能體認大口徑反戰車砲的需求,且最初也是因應租借法案的需求而產製;英國在1941年提供給美國2門MK2式6磅砲及相關生產資料,不像英國因2磅砲產線轉換遇到的機具配合問題而需要漫長的轉換期程,美國有更多合適的車床機具可以削切生產本型砲必需的長砲身,因此自1942年起,美軍便生產50倍徑版本的6磅砲,產線到1945年關閉。美軍的57反戰車砲使用美規輪胎,運用道奇WC1.5噸卡車或M2半履帶車拖曳。

美國到1945年勝利為止計生產15,637門57戰防砲,其中約有10,000門為美軍自用,4,200門透過租借法案交付英國,400門租借法案交付蘇聯。除了牽引型,美國原本有開發設置在M2半履帶車貨斗內的T48火砲運載車英語T48 Gun Motor Carriage,美軍沒有採用,英軍接收40輛後覺得火力不足而把它們解除武裝恢復裝甲運兵車用途,但有650輛M2半履帶車採納此改造軍援蘇聯,蘇聯代號SU-57,投入下聶伯河攻勢。當諾曼底登陸成功之後,自由法國軍也開始領收57戰防砲作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軍內幾乎所有的57戰防砲均退役封存,在1950年代之後,美軍編裝中已不再出現本型武器;但有大量美軍庫存品由軍援模式輸出給美國盟邦使用,且英國仍持續使用到1960年代。

相較英國積極開發各式穿甲彈種,美軍使用的穿甲彈效果較友軍來得差,且沒積極去解決穿甲彈藥問題,美國對於戰防砲的彈藥彈性比較重視,因此開發了榴彈與反人員用散彈改善火砲用途;同時與英軍穿甲彈相較,美軍使用的穿甲彈在500公尺交戰距離時穿甲能力與英軍運用彈種介於伯仲之間,200公尺內之極近距離時英軍彈藥的穿甲潛力才較為顯著。

性能

使用彈種[6]
種類 名稱 重量
kg (lb)
內容物 砲口初速, 公尺/秒
(43倍徑版)
穿甲深度、距離100公尺
(43倍徑版)
砲口初速, 公尺/秒
(50倍徑版)
穿甲深度、距離100公尺
(50倍徑版)
英軍配發彈種
穿甲彈 Mk 1 - 7穿甲彈 2.86(6.3) - 853 892
被帽穿甲彈 (1942年9月後投入) Mk 8T被帽穿甲彈 2.86(6.3) - 846 88mm 884 94mm
風帽被帽穿甲彈(1943年1月後投入) Mk 9T風帽被帽穿甲彈 3.23(7.1) - 792 86mm 831 92mm
硬芯穿甲彈 ( 1943年10月後投入) Mk 1T硬芯穿甲彈 1.90(4.2) - 1,082
脫殼穿甲彈 (1944年3月後投入) Mk 1T脫殼穿甲彈 1.42(3.1) - 1,151 130mm 1,219 142mm
高爆彈 高爆彈, Mk 10T approx. 3(6.6) 820
美軍製作的砲彈
穿甲彈 M70穿甲彈 2.85(6.3) - 853 85mm (30°傾斜)
被帽延時穿甲彈 M86被帽穿甲彈 3.30(7.3) 苦味酸銨, 34克 823 81mm (30°傾斜)
高爆彈 (1944年3月授權生產) T18 / M303高爆彈
散彈(1945年1月開始生產) T17 / M305


腳註/來源

  1. ^ 1.0 1.1 M1式57公厘戰防砲. 軍事新聞網 (國防部青年日報社). 2007年1月23日 [2014年5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5月29日) (中文(臺灣)). 
  2. ^ 2.0 2.1 QF6磅中型反坦克炮. [2014-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 
  3. ^ QF6磅炮. [2014-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 
  4. ^ Postan, British War Production From Dunkirk to Pearl Harbor (part of the 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p194
  5. ^ Zaloga US Anti-tank Artillery Osprey p13
  6. ^ 同樣還能發射空包彈和訓練彈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