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熱病
黃熱病(法語:la fièvre jaune ; 英語:Yellow Fever, Yellow Jack, Yellow Plague,俗稱黃傑克、黑嘔,有時又稱美洲瘟疫[1])是一種急性病毒病[2]。症狀通常包括發燒、冷顫、食慾下降、噁心、肌肉痛(特別是背部)與頭痛[2][3]。症狀通常在發病5天內會改善[2];有些病人會在症狀改善1到2天後,發燒再度發生,出現腹痛,肝臟損傷導致黃疸[2],這類病患併發出血和腎衰竭的風險較高[2]。
黃熱病 | |
---|---|
穿透式電子顯微鏡下的黃熱病病毒(放大倍率:234,000x)。 | |
症狀 | 發熱、心跳過緩、疲倦、頭痛、嘔吐、發紺、黃疸、Faget sign[*]、發冷、關節疼痛、胃口不佳、過度充血、腫大[*]、心跳過速、Ferrari sign[*]、黑便[*]、低血壓、肝腫大、脾腫大[*]、寡尿、無尿症、腦炎、出血、背痛、噁心、body ache[*]、乏力、休克、深色尿液[*]、肚痛、肌肉疼痛 |
類型 | 罕見皮膚疾病[*]、蟲媒病毒病[*]、皮膚感染、黃病毒屬感染疾病[*]、病毒感染、地方性流行、pandemic and epidemic-prone diseases[*] |
病因 | 黃熱病毒[*] |
診斷方法 | 體格檢查、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聚合酶鏈式反應、免疫測定法、組織病理學[*]、免疫組織化學、病毒培養 |
治療 | 對症治療、排毒、止血法、血液透析、肝臟移植[*]、輸液[*] |
死亡數 | 60,000 |
分類和外部資源 | |
醫學專科 | 傳染病科 |
ICD-11 | 1D47 |
ICD-10 | A95 |
ICD-9-CM | 060 |
DiseasesDB | 14203 |
MedlinePlus | 001365 |
eMedicine | med/2432 emerg/645 |
MeSH | D015004 |
Orphanet | 99829 |
黃熱病毒 | |
---|---|
病毒分類 | |
(未分級): | 病毒 Virus |
域: | 核糖病毒域 Riboviria |
界: | 正核糖病毒界 Orthornavirae |
門: | 黃色病毒門 Kitrinoviricota |
綱: | 黃病毒綱 Flasuviricetes |
目: | 黃熱病毒目 Amarillovirales |
科: | 黃病毒科 Flaviviridae |
屬: | 黃病毒屬 Flavivirus |
種: | 黃熱病毒 Yellow fever virus
|
黃熱病是一種黃病毒科的蟲媒病毒——黃熱病毒引起的[4],此病毒是人類歷史上發現的第一個人類病毒[4](發現的第一個病毒是菸草鑲嵌病毒)。也是第一個證實由蚊子進行傳播的病毒,是最小的人外核糖核酸病毒之一,主要的傳播方式是蚊蟲叮咬[2]。黃熱病只會感染人類、靈長類、白鼠、以及數種蚊蟲[2]。在都市中,主要的黃熱病病媒蚊是埃及斑蚊。患黃熱病初期的症狀相當不容易與其他疾病分辨[2],若要確認,通常需要採取血液檢體接受聚合酶連鎖反應試驗[5]。
目前已有安全有效的黃熱病疫苗,有些國家會要求旅客入境前需接種[2];其他預防感染措施包括減少病媒蚊等[2]。在缺乏疫苗的流行區域,預防黃熱病爆發疫情很重要的是早期診斷及廣泛施打疫苗增加具免疫力之族群[2]。一旦被感染,目前沒有有效對抗黃熱病毒的方法,處置以支持性療法為主[2]。病情嚴重的病患若無處置死亡率約達五成[2]。
黃熱病源自非洲,17世紀時因奴隸貿易傳往美洲[1],並在歐美非三洲都爆發過大流行[1],直到18、19世紀,黃熱病都還被視為最危險的疾病之一[1]。現在黃熱病每年感染約20萬人,並造成3萬人死亡[2](近九成發生在非洲[5])。有十億人口生活在黃熱病疫區[2],包括位處於熱帶的南美洲與非洲,但亞洲則沒有[6][2]。自1980年代起,雖然早已有了特效疫苗黃熱病感染數再次開始上升[7][2],推測是由於具免疫力的人口減少、都市化造成人口密度提升、便利的人口移動、以及氣候變遷[2]。
感染源
在此病從林中猴子向人或人際之間的傳染中,蚊子是主要的介導者。非洲的辛普森伊蚊、埃及伊蚊,以及趨血蚊屬和煞蚊屬(Sabethes)都牽涉其中。
症狀
從不明顯的感染到伴隨高死亡率的烈性高燒,病情並不相同,城鄉有別,城鎮和非本地人案例往往更嚴重。
經過3至6日的潛伏期後,典型的症狀是發燒、肌肉疼痛、頭痛和背痛。其他如紅舌、紅臉、紅眼,亦容或有之。在約15%的病例中,甚至牽連到內臟——肝、腎和心。也有的出現消化管道出血(吐血)現象。隨後病情可能因伴隨肝功能衰竭的黃疸和/或伴隨蛋白尿症的腎功能不足而變得複雜。如果繼續惡化,會跟著發生精神錯亂、痙攣(seizures)和昏迷、低血壓和脫水也是常有的,此階段會導致死亡,約為20%。因此整體的死亡率約為3%,但個別地區的整體死亡率可高達50%。病死者在發病後的六至七天內常常這樣。
由於黃熱病的死亡率高及傳染性強,已納入世界衛生組織規定之檢疫傳染病之一。
預防
對付黃熱病的一種疫苗已被研製出來。該疫苗可提供十年多的免疫能力,能特效地保護到感染地區旅行的人們,同時也是控制此病的一大工具。殺蟲劑、防護衣和隔離房屋是有用的,但並非永遠足夠。在感染地區,控制蚊蟲已被證明是減少病例的有力手段。
公共衛生
一些國家法律規定到有地方病的地區的旅行者必須接種疫苗。只有少數幾種疾病有此「殊榮」,黃熱病是其一,世界衛生組織於1959年起制定俗稱「黃皮書」的國際疫苗接種證書,由各國衛生機構簽發。這些國家對來自黃熱病地區而不能出示黃皮書證明自己已接種疫苗的人通常也有規定要求進行檢疫。這是因為傳播此病的介導之一——伊蚊,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其他熱帶地區(這些地區並不以黃熱病為地方病),而如果疾病不注意被帶進來,將具潛在爆發性。
治療
特效藥尚未問世,因之接種疫苗是重要的。治療只是症狀性緩解,聊加支援而已。在嚴重的情況下,大多需要更換體液、應付血壓過低和輸入血類物質。若導致急性腎衰竭,還可能必須進行透析。一個燒熱患者需要進行長時休息,呼吸新鮮空氣,飲用大量流體。
歷史
在美洲和加勒比海岸歷史上,黃熱病扮演了幾次重要的角色。19世紀初,一支由法蘭西第一執政官拿破崙·波拿巴派往海地鎮壓海地革命的40,000人的軍隊,就被一場正流行的黃熱病摧殘(包括這支遠征軍的司令官和波拿巴的妹夫查爾斯·黎克勒)。一些歷史學家相信海地是美國通過路易斯安那(時仍為法國所掌控)入侵的分段點。
另外,修建巴拿馬運河時,由於大批工人死於黃熱病而未能完工。在整頓施工環境、撲滅病媒蚊並使用黃熱病疫苗後第二次修築運河才順利完工。
1937年,南非病毒學家馬克斯·泰累爾通過白鼠一代代感染,獲得了減毒疫苗。為此榮獲1951年諾貝爾獎。
參看
註釋
- ^ 1.0 1.1 1.2 1.3 Oldstone, Michael. Viruses, Plagues, and Histor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102–4 [2014-11-21]. ISBN 97801997584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6).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Yellow fever Fact sheet N°10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ay 2013 [23 Febr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9).
-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黃熱病.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2014-09-09 [2014-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 ^ 4.0 4.1 Lindenbach, B. D.; et al. Flaviviridae: The Viruses and Their Replication. Knipe, D. M. and P. M. Howley. (eds.) (編). Fields Virology 5th. Philadelphia, P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7: 1101. ISBN 0-7817606-0-7.
- ^ 5.0 5.1 Tolle MA. Mosquito-borne diseases. Curr Probl Pediatr Adolesc Health Care. April 2009, 39 (4): 97–140. PMID 19327647. doi:10.1016/j.cppeds.2009.01.001.
- ^ CDC Yellow Fever. [2012-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21).
- ^ Barrett AD, Higgs S. Yellow fever: a disease that has yet to be conquered. Annu. Rev. Entomol. 2007, 52: 209–29. PMID 16913829. doi:10.1146/annurev.ento.52.110405.091454.
參考文獻
- Theiler, Max and Downs, W. G. 1973. The Anthropod-Borne Viruses of Vertebrates: An Account of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Virus Program 1951-1970. Yale University Press.
- Downs, Wilbur H., et al. 1965. Virus diseases in the West Indies. Special edition of the Caribbean Medical Journal, Vol. XXVI, Nos. 1-4,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