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火
黃金火(臺灣話:N̂g Kim-hué;1895年11月7日—1987年11月8日),於1895年11月7日誕生於府城南廠附近,[1]即馬關條約割台予日本之時,因此黃金火出生於台灣正開啟日本殖民時期的時代,其為臺南本地人,1987年11月8日[2]去世,享年九十三歲。
黃金火 共和醫院創辦人 |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895年11月7日 |
逝世 | 1987年11月8日 |
居住地 | 臺南市 |
國籍 | 中華民國 |
母校 | 臺南第二公學校(今臺南市北區立人國小)、總督府醫學校(今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
職業 | 醫師 |
活躍時期 | 1921年—1945年 |
兒女 | 與妻子蔡鳳墜所生:黃文彬、蔡文隆、黃文東、黃文和、黃文炯(五男)黃錦心、黃錦娥(兩女);與續絃所生:黃文郁、黃文哲、黃文爵(三男) |
1895—1911年:幼年
黃金火年幼時隨父母從嘉義遷至臺南,借居於親戚家,生活貧困,父母以販售冥紙維持生計。因家境清寒,黃金火一直無法就學,直到十二歲時他才進入臺南第二公學校就讀(為今臺南市北區立人國小),入學年齡相當晚,於1911年畢業,那年黃金火十八歲。[2]
1911年—1922年:成醫之路
1911年自臺南第二公學校畢業後,同年黃金火以第二名錄取進總督府醫學校(今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1]並獲得公費補助,1917年(大正六年)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回到台南任職於臺南病院外科(今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簡稱部南醫院)。[2]1920年三月任醫官補,[1]隔年(大正十年)遂積極加入台灣文化協會之活動,[3]1922年離開醫院出來開業,與同樣任職於臺南病院內科的韓石泉共同創辦「共和醫院」,[4](韓石泉亦是黃金火大學時的學弟,兩人皆就讀於總督府醫學校,後來合作期滿韓石泉即開設台南民權路有名的韓內科診所),[4]醫院取名「共和」,象徵著兩人對於民主共和的嚮往。[1]黃金火負責外科、韓石泉負責內科,共和醫院後為當時台南規模最大之醫院。[2]
1922—1945年:台灣文化協會時期
一、文協分裂前
黃金火與韓石泉皆是台灣文化協會的成員,致力於推動文化思想啟蒙,為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之推手、共同主張廢除六三法,黃金火曾於台灣文化協會的通俗演講做演講,演講題目為「水與人生」。[1]黃金火、韓石泉、吳海水、蔣渭水、蔡培火等人亦受牽連於1923年(大正十二年)十二月的治警事件,遭日本警察逮捕,後被釋回。[1]黃金火、韓石泉與王受祿(臺灣第一位留學德國之醫學博士)三位成員被並稱為「臺南文協三要角」。[2]
黃金火善於創作詩詞、歌曲,為泰平唱片公司有名的作詞家,曾出版〈春怨〉、[3][5][6]〈阿片歌〉[7][8]等作品,其除參與台灣文化協會的文化講習會外,亦成立並推廣臺南文化劇團(為1926年八月創立)、安平劇團[7]等,為1930年代台南重要的文化推動者。
二、文協分裂後
1927年(昭和二年)台灣文化協會各分流派,轉為主張工農運動,文協就此分裂,是年黃金火創立「文化演藝會」,[9]期許以帶有批判思想、教化眾生的文化劇演出來啟迪民智、宣揚新的知識與思想,於其中擔任編劇、導演,[2]並在自家住宅(臺南市本町四丁目179號,即今臺南民權路234號)訓練演員,[3][4]如「使用本土語言」、「現代化」、「劇情具有教化意義」、「演員素養」等,[3]皆是訓練的重點目標。共和醫院亦為當時臺南文化劇團的排演場所,[4]劇團人員有如王受祿、韓石泉、林占鰲、盧丙丁等同為台灣文化協會之成員,[1]一群為推展文化思想而奮鬥的青年們於此交流、排練。
1927年三月,劇團於南座劇場(今臺南市中西區民族路、西門路圓環一帶)首次公演,[1]劇目為「戇大老」(二幕劇)、「愛之勝利」(五幕劇)、「非自由之自由」(三幕劇)等三場台語劇,[1][2]劇目內容大多諷刺傳統封建教條、倡導自由戀愛與人人生而平等,建構國人的民族意識等,[1]這群人以戲劇來提倡台灣的本土語言、對抗日治時期的國語政策(即日語),而劇團現代化的演出服飾、舞台佈置,再到歌詞樂曲,無不帶動了當時的台灣流行音樂,1930年代的歌曲皆深受此影響。臺南文化劇團亦曾於1928年(昭和三年)五月為支持日資高雄淺野洋灰(水泥)會社台籍員工罷工事件而舉辦義演,同年黃金火於臺北醫專畢業。[1]
1935年(昭和十年)黃金火當選臺南市第一屆及第二屆的市會議員,[10][2]同時兼任臺南市醫師會的副會長、皇民奉公會醫師團臺南市分團副團長,[1]後因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9年—1945年)購船協助致力於推展社會改革的赤崁勞働青年會[10]成員陳天順偷渡,遭日警逮捕、酷刑拷打,拘禁九十一天後才獲釋,出來以後黃金火身心大感疲憊,故辭去一切外務、不再涉足政治,專注於醫院事務、醫病看診。[1][2][4]於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年(1945年)美軍轟炸台南,黃金火在民權路的舊宅亦被炸毀,一片混沌之間,黃金火只好到鄉下避難。[2][4]
1945—1987年:不只醫病亦診治社會
由於台南大空襲,1965年黃金火與同為醫師的次子蔡文隆(蔡文隆醫師因過繼給姐妹故姓「蔡」)[1]將共和醫院遷居至現址,[2]即位於今台南永福路二段上、座落於明鄭時期有名的統領巷[11]裡,為五層樓高的水泥建築,改為共和綜合醫院,醫院五樓作為護士宿舍及黃金火居所,於1960、70年代共和醫院來到最繁盛的時期,1971年時醫院病床達到48張,[1]台南人若有病痛往往至此前來求診,然而好景不常,推行健保後,共和醫院因未加入健保而人流減少、加上長期合作之醫師生病,[1]種種原因下最終於2000年關閉歇業。[2][4]
黃金火醫師一生救死扶傷,經常替窮苦的病人看診,其是共和醫院的院長、亦為作詞家、導演、編劇,於日治時期的社會運動活躍了二十幾年,為推展文化思想奔波,雖於二戰期間受警察拘捕、嚴刑拷打,[2]後感身心勞累,遂不再插手政治的一切事務,[4]然黃金火仍為台灣台南日治時期極具影響力之醫生、文化推動者。
個人作品
〈春怨〉[1]
“ | 牡丹紅豔開 帶露含香人所愛 傷心紅塵界 青春過了敢再來 青春過了沒再來。見景會傷情 為著一家作犧牲 可恨煙花紅 萬斛泉水洗沒清。春宵煩悶多 抱起琵琶無奈何 恐怕無所靠 眠思夢想我哥哥。黃金我無愛 情意投合心花開 悲戀在心內 親愛我君來安排 | ” |
軼事[1]
根據《臺灣日日新報》報導,黃金火有兩次緊急救人的事蹟,一次為吞食鴉片自殺的婦女、一次為腦溢血之壯年人,[12]雖皆無力可回天,兩次急救全未成功,然而黃金火醫師的醫術仍受大眾所肯定。
傳記及相關書籍
- 鄭佩雯著,《白袍與工程帽——先行者的身影》,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2021年
- 臺灣省醫師名鑑編刊委員會編,《臺灣省醫師名鑑》,臺北:國際文化服務社,1958年,頁266
- 黃裕元著,〈日治時期臺灣唱片流行歌之研究—兼論一九三〇年代流行文化與社會〉,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1年
- 王秀雲,〈巷弄裡的共和國~共和聯合診所〉,《發現醫學臺南》,臺南市:成大出版社,2018年
延伸閱讀[1]
- 吳密察編,《文化協會在臺南展覽專刊》,臺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07年
- 洪淑美口述,《尚嫷的載誌》,臺中市:白象文化,2013年
- 洪淑美口述,《府城醫世情》,臺中市:白象文化,2014年
參考文獻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鄭, 佩雯. 《白袍與工程帽——先行者的身影》. 臺南市: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21.11: 91–104. ISBN 978-986-5487-54-6.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陳永興. 【民報】【人物】倡導新劇的文協醫師 黃金火(1895〜1987). www.peoplemedia.tw. 2022-01-31 [2023-12-16] (中文(臺灣)).
- ^ 3.0 3.1 3.2 3.3 臺南研究資料庫|黃金火. 臺南研究資料庫. [2023-12-16] (中文(繁體)).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社大新聞,城市速寫走畫會-大時代的醫者們-共和醫院. tncomu.tw. 20222-03-05 [2023-12-16].
-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藏品資料,泰平唱片出品編號82009臺語流行歌《春怨、織女》蟲膠唱片. ArticleSample3. 2018-03-22 [2023-12-16].
- ^ 6.0 6.1 臺灣大百科全書,〈春怨〉. nrch.culture.tw. 2009-09-01 [2023-12-16].
- ^ 7.0 7.1 7.2 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在啟蒙的浪頭上我等你──1920-1930年代文協人的情書邀請. 科技、人文、友善體驗. [2023-12-16].
- ^ 8.0 8.1 阿片歌-數位典藏與學習聯合目錄. catalog.digitalarchives.tw. [2023-12-16].
- ^ 到州廳去抗議!來趟充滿反抗精神的臺南小旅行. 故事 StoryStudio. 2021-11-06 [2023-12-16].
- ^ 10.0 10.1 赤崁勞働青年會-數位典藏與學習聯合目錄. catalog.digitalarchives.tw. [2023-12-16].
- ^ 臺南研究資料庫|統領巷. 臺南研究資料庫. [2023-12-16] (中文(繁體)).
- ^ 〈昏倒斃命〉. 《臺灣日日新報》. 199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