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蓋鳳尾蕨

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

鱗蓋鳳尾蕨學名Pteris vittata L.),常見於低海拔溫暖潮濕之闊葉林,野外空曠山坡、道路邊坡、水溝或磚牆上皆可發現。[1][2]

鱗蓋鳳尾蕨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綱: 真蕨綱 Polypodiopsida
目: 水龍骨目 Polypodiales
科: 鳳尾蕨科 Pteridaceae
屬: 鳳尾蕨屬 Pteris
種:
鱗蓋鳳尾蕨 P. vittata
二名法
Pteris vittata

辨認特徵

根莖

根莖短,直立或斜上生長,密布淡褐色之鱗片,葉叢生於根莖上。[1][2]

葉柄3~25cm,密布與根莖相同之鱗片;一回羽狀複葉,長25~70cm,寬10~25cm,最寬處在整片葉子中上段;頂羽片明顯且較長,與側羽片同形,下段靠基部羽片逐漸縮短;羽片葉緣細鋸齒,葉脈單一或分岔,不具假脈,羽片葉基心形且無柄。[1][2]

孢子囊群

孢子囊群為長線形,排列在羽片兩側邊緣處,且具有葉緣反捲之假孢膜保護構造。[1][2]

分布

亞洲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台灣全島低海拔開發地區常見。[1]

種下階級

目前本種共計4亞種[3]

  • Pteris vittata subsp. emodi Fraser-Jenk.
  • Pteris vittata notho subsp. nayariana Fraser-Jenk., S.C.Verma & Khullar
  • Pteris vittata subsp. vermae Fraser-Jenk.
  • 指名亞種 Pteris vittata subsp. vittata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郭城孟 蕨類圖鑑1 基礎常見篇 第174頁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4月10日 三版二刷
  2. ^ 2.0 2.1 2.2 2.3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Flora of Taiwan, 2nd edition Vol.1 第233頁
  3. ^ Pteris vittata L. | 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 | Kew Science. 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 [2019-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