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科學

青島的先民遠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為了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便產生了原始的科學技術活動。公元前26世紀,膠州灣附近的夙沙部落首創了海水,即所謂的「夙沙氏煮海為鹽」,成為中國製鹽的鼻祖。春秋時期,青島地區的海航和築港科技在琅琊一帶蓬勃發展,成就了齊國重要的海洋文化;後至宋金時期,北移至膠西板橋鎮的口岸標誌著青島地區相關科技的日趨成熟。建置初的19世紀末,青島的近代科技開始萌芽,並具備了一定基礎。1897年德租時期,近代西方科學技術隨之傳入。科學技術在城市的各行各業、各方各面中得到廣泛應用和較快發展。1914年第一次日占時期,青島有了採用西方現代紡織技術興辦的輕紡工業,同時民族工業也藉助西方科技逐漸發展起來。1920年代,隨著現代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科教(尤其高等教育)與科研(尤其海洋科研)有了新發展:私立青島大學於1924年成立,開展現代科技的研究與教學。青島觀象台於1926年赴法國參加國際性的經度測量活動,利用無線電技術準確測得了氣象台的經度;於1928年設立海洋科,使青島成為中國海洋科研的發祥地。1929年,青島海洋科學家赴西班牙參加了國際海洋學會議。1930年代,一大批一流學者和科學家雲集青島,多數是海歸人士,像生物學家童第周曾呈奎,物理學家王淦昌丁西林,化學家湯騰漢傅鷹,再加上在青島觀象台工作的蔣丙然高平子宋春舫等中國第一代天文學家,可謂人才薈萃,使青島稱成為當時的科學文化名城。而後,因為戰爭等原因,科技發展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共和國成立後,一大批應用性強的科技成果在政策的調控下湧現。1956年,青島科學家與蘇聯合作進行了漁業聯合調查。至1960年代,全市共有14個市屬研究所,主要分布在農業、醫藥、輕工、機械、化工等領域。文革期間,科技活動幾近停滯,鮮有成果。改革開放後,科技工作出現新局面,科研機構開始面向經濟、面向市場開展有償服務、技術諮詢、技術轉讓和技術開發等活動,拓寬了服務領域;科技研發機構增加,隊伍壯大,水平提高,成果豐碩。一系列科技成果標誌著青島的科技事業取得了長足進展。1990年代,青島市提出「科技興市」戰略。2000年,青島市被列為全國4個科研機構改革試點城市之一,完成了應用性科研機構的轉企改制;年內開展了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新科技推廣綜合示範、國家海洋重點基礎科學研究規劃(973計劃之一)。截至2010年末,全市各類人才資源總量122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51.9萬人,高技能人才13.2萬人;擁有兩院院士51人(本地27人,外聘24人),國家「千人計劃」12人;聚集了全國50%的海洋高層次科研人才,70%的涉海兩院院士,40%的高級海洋專業技術人才,獲得國家海洋創新成果獎占全國的50%;擁有28家海洋科教機構,1個國家級(國內唯一)和17個省部級海洋類重點實驗室,1處國家級和6處部委級海洋科學觀測台站,擁有包括「大科學工程-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和7艘千噸級以上遠洋科學考察船在內的23艘海洋調查船[參1]

自然科學研究

青島作為近代興起的海洋科技城,在海洋與工農業等的相關研究應用領域有著顯著的特點和優勢,科學技術在生產上的應用促進了經濟和科技自身的發展。早在20世紀初,青島設立了潮汐觀測井,開始進行海洋水文觀測;李村設立了農科實習基地,從事農林牧漁的生產技術試驗、示範和引進品種繁育推廣等工作。20世紀前半葉,青島在城市建設和興辦工廠的過程中便開始大量引進應用工程科學技術,建材、機械、紡織、食品、化工等方面的技術一度領先國內。1930年代,半年刊《海洋》在青島創刊,海洋博物館、研究所建成;成立了膠州灣海產動物採集團,設立測量採集站,進行海洋採集調查。1940年代開始對海洋生物、海洋理化、潮汐海流、颱風風暴潮進行觀測,並對膠州灣的海洋水文和化學、生物等展開研究。

共和國初年,青島作為相對先進的工業城市多承擔向周邊地區輸出轉讓技術和科研成果的責任,自身工程科技水平基本沒有得到太大發展。海洋科技方面,中央水產實驗室(即現在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在青島建立。隨後,中國科學院水產生物研究所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即現在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山東大學(現址已是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系等相繼成立。在小麥島建起了中國最早的海浪觀測站。進而,國家相關部委均在青島成立了一系列海洋研究機構(如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海洋地質研究所等),使青島成為中國最主要的海洋科研基地。改革開放後,青島作為中國海洋科學的國際交流和國際合作基地,舉辦和召開了許多國際性的海洋科考調查活動和學術研討交流會。工程科技也開始加快發展,取得了較多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推出了一大批高科技電子產品。在軍用電子、電波傳播、光電信號監測、GPS應用、探地雷達、電子大屏幕、油氣勘測設備、弱電應用等技術領域取得了許多國內領先的創新型成果,標誌著青島市在信息探測感知技術方面有一定實力,也代表了青島電子領域的科研水平。進入21世紀,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國家深海基地先後在青島落戶,開展國家重大海洋科研、科考活動。青島的工程科技也獲得高速發展,在應用自動化、信息網絡、光電檢測、系統集成、通信技術、遺傳科學、納米材料等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世界七大海洋科研機構之一的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將落戶藍色矽谷核心區。

社會科學研究

青島的社會科學研究工作始於20世紀初。1908年德國政府與清政府聯合建立了德華大學,內設政法科系,標誌著青島現代人文社科研究的開始。1913年,德國學者尉禮賢辛亥革命後避居青島的清政府遺老人文學者劉廷琛勞乃宣趙爾巽等創辦了尊孔文社學術團體,開始對外文書記進行翻譯或將中國文獻翻譯成外文,同時進行漢語言研究。1914年後,先後成立了外國語協會、教育會等學術團體。1920年代,由於五四運動的影響和國立青島大學的建立,人文社科研究發展較快,同期康有為來到青島定居並創立了萬國道德會。1932年,由原國立青島大學改設的國立山東大學設立了文學院,大批國內知名學者來青島任教,使青島成為中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之一。國立山大成立的國文學會、新文學研究會、時事研究會、史學會、外國文學研究會等社會科學學術團體在社會上產生了重要影響,膠澳平民教育協會等一大批群眾性社科團體相繼成立,並經常召開學術交流演講會、座談會等。《勵志》、《教育半月刊》等一系列社科刊物也在這一時期相繼創辦,各大報紙也相繼開闢社科版面。抗戰時期,由於社會動盪,教育停辦,社科研究陷入停滯。1946年,國立山大復校,大批學者相繼回到青島任教。官方和民辦的各種學術團體相繼恢復。

共和國初年,社科領域由於遷來的華東大學和國立山大的繁榮發展而呈現積極景象,國內知名學者雲集青島,合併成立的山東大學是青島重新成為社科研究中心。對於中國哲學、中西交通、魏晉歷史、民族解放運動史、英語國家文學、中國詩文、東夷文化等學術研究均處於中國領先地位,《文史哲》等學術刊物在國內外享有盛譽。1958年後,隨著山東大學的外遷、「左傾」路線干擾和十年文革的開始,青島的社會科學遭遇了重大損失和20年的發展停滯。1979年,青島市社會科學院成立。隨後,青島市哲學學會、歷史學會、經濟學會、現代文化研究會等群眾性研究團體相繼成立。1984年,青島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成立。1985年,新成立的青島大學設立了諸多社會科學院系,成為青島新的社科研究基地;同時若干理工科見長的大學也加強了人文學科的建設。1994年,青島市社會科學院成立,同時青島市經歷最大的一次院校兼併,青島醫學院山東紡織工學院青島師範專科學校併入青島大學,使得青島的社會科學得以集中發展,但同時部分專業學科也喪失了較多自我發展壯大的機會。進入21世紀,山東大學暨南大學等重點綜合大學即將在青島建立分校,青島的人文社科研究面臨新一輪的發展。

參考資料

    參:

  1. ^ 趙立波, 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 青島日報, 2012-06-17 [2012-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