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集樟腦出張所
集集樟腦出張所是臺灣過去負責製作樟腦的單位之一,位於南投縣集集鎮,始於台灣日治時期的專賣局集集出張所,在二戰後曾隸屬臺灣省政府建設廳樟腦局、台灣省樟腦廠。其自日治時期遺留至今的日式建築群,於2019年被列為南投縣歷史建築。
集集樟腦出張所建築群 | |
---|---|
位置 | 南投縣集集鎮民生路57號 23°49′43″N 120°47′14″E / 23.8286079°N 120.7870873°E |
建成時間 | 1942年(1934-1942年陸續移築完工) |
官方名稱 | 集集樟腦出張所建築群 |
類型 | 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產業 |
評定時間 | 2019年1月2日 |
詳細登錄資料 |
沿革
清治時期,樟腦、蔗糖與茶葉並稱台灣三寶,集集街市當時的繁榮也與的樟腦開採息息相關。於1887年,劉銘傳即在集集設有樟腦硫磺總局之分局,負責周邊地區的樟腦製造及管理[1]。
日治時期的樟腦專賣於1899年實施,樟腦業者必須將樟腦賣給中央,再由中央統一販售。集集地區的樟腦事務在1896年改由「林杞埔撫墾署」管轄,於1910年改由「臺灣樟腦局林杞埔支局」管轄,於1911年5月再改由「專賣局腦務課」管轄。臺灣總督府在1919年將臺灣的14家製腦會社合併為「臺灣製腦株式會社」,並設有「集集出張所」,負責能高郡、新高郡、竹山郡、南投郡、部分斗六郡的樟腦製作[1]。「出張」為日語出差之意。當時樟腦製造主要以「腦灶」方式用柴火蒸餾樟樹,需時約24小時,冷卻後樟木蒸汽形成白色凝固腦沙與腦油,由挑夫送至出張所集中,再由集集火車支線運送至台北的總工廠精製後方為最終成品[2]。
於昭和九年(1934年)6月30日,總督府將台灣製腦株式會社解散,將樟腦製造改為專賣局官營,徵收原臺灣製腦株式會社集集出張所舊址土地與房舍做為使用,並於台中支局下設有「專賣局集集出張所」,管理25個製腦地、634個腦灶[1]。集集出張所原位於集集大眾爺廟、大樟樹一帶,後因原房舍老舊及腹地狹小,因而在1934年至1942年間,分批移築至現在集集樟腦出張所之所在位置,西側為集集郡役場、南側為集集公學校,而集集出張所的主要廳房宿舍於1942年移築完成[3][4]。
監督所 | 收納所 | 巡視所 | 管轄範圍 |
---|---|---|---|
集集出張所直轄 | 直轄 | 直轄 |
|
水裡坑收納所 | 直轄 |
| |
拔社埔巡視所 |
| ||
水社巡視所 |
| ||
人倫巡視所 |
| ||
內茅埔監督所 | 直轄 | 直轄 |
|
和社收納所 | 直轄 |
| |
神木巡視所 |
| ||
竹山監督所 | 直轄 | 直轄 | |
大鞍巡視所 |
| ||
車輄寮巡視所 |
戰後國民政府遷台至2011年人員全部遷出前,隨著樟腦產業轉趨沒落,樟腦出張所失去原有的功能,該出張所經歷了臺灣樟腦公司集集製腦所、 臺灣省樟腦局集集製腦管理所、林務局巒大林區管理處員工宿舍等不同時期及單位的使用,至今一百多年歷史,為目前台灣僅存的樟腦出張所。[3]
建築特色
集集樟腦出張所建築群的面積約4,200平方公尺,共10棟完整建築,建築群分為三部份,右側辦公廳舍、左側宿舍與廳舍,為傳統木造日式建築,對稱而簡潔正門入口,入口門廊「雨庇」,為亭式入口建築,採木造屋頂雙柱建築,大門為雙開式大門,其風格俐落、簡約,左側宿舍為和式風格廳舍,建築皆可相互通連、串接,形成注重室內外空間連接的日式風格建築,為簡潔、明亮、開放的空間特色。[5][2]
目前該樟腦出張所由國有財產局委託集集鎮公所代管,該公所規劃該區為「集集文化產業園區」,不定期展演各式文化活動,和爭取藝術家進駐,以文化、藝術活化該園區之內涵與魅力。[2]
2019年,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公告登錄集集樟腦出張所建築群為歷史建築,並於公所爭取之下獲中央經費挹注,文化部補助近1億6000萬元,協助修復傾頹之建物,預計2022年底完成修繕作業。[6]
參見
資料來源
- ^ 1.0 1.1 1.2 1.3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 昭和十六年四月事業概況書集集出張所、布袋出張所.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941.
- ^ 2.0 2.1 2.2 文化部,地方文化館,集集樟腦出張所. 2015-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8 (中文(臺灣)).
- ^ 3.0 3.1 集集樟腦出張所建築群, 國家文化資訊網,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6) (中文(臺灣))
- ^ 沒有大小眼!「集集樟腦」出張所也獲登錄歴史建築. 自由時報. 2018-12-03 [2021-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李鴻祺. 南投集集樟腦出張所 獲登錄歷史建築. 客家新聞. 2019-01-26 (中文(臺灣)).
- ^ 劉濱銓. 南投集集樟腦出張所 獲補助1.6億修復. 自由時報. 2021-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9)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