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墓
25°08′10″N 121°33′32″E / 25.1360700°N 121.558908°E
閻錫山墓 | |
---|---|
位置 | 臺北市士林區新安段六小段 |
建成時間 | 1960年 |
官方名稱 | 閻錫山墓 |
類型 | 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墓葬 |
評定時間 | 2010年3月16日 |
詳細登錄資料 |
墓身狀況
閻錫山墓位於陽明山永公路245巷[1],屬國有土地[2],位置為隱居時的閻錫山親自所選[1]。碑頂有龍形[2],坐北朝南的圓塚貼滿墨綠磁磚[1][3]。墓前斜坡有一個三公尺多的「中」字,象徵閻錫山的哲學觀「發於仁,歸於中」[1]。
舊部守墓
1960年12月6日,閻錫山下葬於故居種能洞西側。下葬當晚,全國聯播節目中播送,1949年閻錫山行政院長任內對全國及山西同胞的廣播錄音。[4]
部屬井國治、張日明等侍衛、副官,特別在種能洞設置靈堂,經常上香祭祀[3]。閻錫山去世後,故居原先廿多名隨從各自為了生活下山離開,如隔年部屬張日明搬離[5]。他與家人住於石牌[3],經營五金行直到1986年退休[5]。
張日明會一早從捷運劍潭站搭小16公車,沿著蜿蜒山徑繞駛,以到永公路245巷34弄的閻錫山故居[6]。僅以永公路為主要對外聯絡道路的公館里,公車僅有小16公車,班次不多[7]。張日明回憶,長官過世時,因蔣總統在位,知道墓的人不多,知道者多半也不敢來,以免影響仕途,因此故居及墓園一直冷冷清清,僅山西同鄉偶爾上山祭拜[5]。2001年,井國治前往途中,因腦溢血逝世,此後看守故居和墓園的勤務幾乎由張日明承擔[3]。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二科科長鄧文宗於2010年表示,張日明每天都上山清掃閻錫山墓,還在墓園遍植桃花與櫻花,長年下來,連公車司機都認識[1]。原先張日明種在墓園「世界大同」題字旁五、六十年的茶花於2011年被盜後,他因太老就無力重新種回[6]。對許多人不解張日明為何分文不取而願意如此奉獻,張日明解釋是他非常敬重閻錫山對山西建設的貢獻,再來是他在太原戰役後逃到綏遠時,閻錫山派飛機救了其中廿人到廣州,他就是其中之一[5]。
中國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開放後,閻錫山部屬後裔也會帶來太原的花生和汾酒來台上山祭拜[6]。葉永烈為撰寫《叩開台灣名人之門》此書,到臺灣走訪蔣公故居、張學良故居、梁實秋故居、胡適故居等,讓他感動的是,閻錫山墓碑前放著一瓶專程從山西帶來的名產─紫林陳醋[8]。
2018年1月17日,閻錫山故居重新開放之日,碩果僅存的守墓人、八十八歲的張日明靠著旁人攙扶,緩緩步入閻錫山墓園,望向陵墓輕嘆:「看到此情此景,好想哭,讓我開始懷念起了過去。」[9]
文資保護
1998年4月30日,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局長李逸洋邀請多名學者專家會勘閻錫山墓。學者指出,以制式來看,閻式墓園墓丘獨立,墓碑高大,顯見當年葬禮極隆重,如今山西人對閻錫山依然敬重,如能保存墓園,對兩岸關係應有助益。公園處人員反應,該地區正在辦理市地重劃,認為此墓園不宜留存原地。也有學者私下表示,此案應慎重考量,以防此例一開,相關墓園皆要求比照辦理。[2]
1998年8月18日,台北市政會議通過閻錫山墓列為紀念性建築物[10]。2010年1月5日,市府通過文化局提案,將閻錫山墓指定為市定古蹟,與閻錫山故居種能洞及紅磚樓並列[1]。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1.4 1.5 邱瓊玉. 閻錫山墓 北市列古蹟. 聯合報. 2010-01-06 (中文(臺灣)).
- ^ 2.0 2.1 2.2 張仁豪. 閻氏墓園 士林紙廠 是否列古蹟 爭議性大. 聯合報. 1998-05-01 (中文(臺灣)).
- ^ 3.0 3.1 3.2 3.3 王銘義. 閻錫山長眠草山 部屬守墓50年. 中國時報. 2009-02-22 (中文(臺灣)).
- ^ 閻錫山靈柩 定今日下葬 墓園在陽明山故居西側. 聯合報. 1960-12-06 (中文(臺灣)).
- ^ 5.0 5.1 5.2 5.3 莊琇閔. 感念閻錫山 老部下守墓半世紀 曾任押解國庫黃金來台少尉 張日明每天上山上香、掃墓 50年來風雨無阻. 聯合報. 2010-01-07 (中文(臺灣)).
- ^ 6.0 6.1 6.2 林芳騰. 故人、故居、故事. 聯合報. 2012-12-05 (中文(臺灣)).
- ^ 蘇嘉俐. 陽明山上的士林區公館里交通不便、水源不足. 中國時報. 1996-04-27 (中文(臺灣)).
- ^ 陳君碩. 陸作家葉永烈 遍訪名人故居 閻錫山墳前 有瓶思鄉山西醋. 聯合報. 2014-10-19 (中文(臺灣)).
- ^ 沈佩瑤. 閻錫山故居重新開放 88歲老部屬守墓一甲子. 自由時報. 2018-01-17 [2022-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4) (中文(臺灣)).
- ^ 洪茗馨. 士林公有市場、草山御貴賓館、婦聯總會、北投文物館、衛戍醫院北投分院市定古蹟增列五處各具特色. 中國時報. 1998-08-19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