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壽臣故居
郝壽臣故居,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奮章胡同53號,是京劇名家郝壽臣的故居。[1][2][3]
奮章胡同四合院 | |
---|---|
北京市崇文區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奮章胡同53號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民國 |
編號 | 2-? |
認定時間 | 1989年7月 |
歷史
該四合院位於西興隆街內的奮章胡同,是京劇名淨郝壽臣的故居。郝壽臣是知名的京劇淨角表演藝術家,1952年任北京市戲曲學校校長,1954年起連續當選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理事,1961年病逝。郝壽臣故居建於中華民國時期的1928年,由郝壽臣自行設計監工建造,是北京常見的四合院。當年梅蘭芳、馬連良、馬福祿等京劇名家以及袁世海、王永昌等弟子常來登門。文革期間,該四合院被強行占用。大街門被文革搶占者拆除,木料用於打制家具,街門改走側門。文革結束後,1979年落實政策,該四合院歸還郝家。1985年,郝壽臣之子郝德元(首都師範大學心理測量學教授)遵父親遺願,將自家的這處私房無償捐獻給政府,作為開辦奮章幼兒園的基址。接受單位是北京市機關事務管理局。1989年,作為「四合院」被列為北京市崇文區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北京日報》第5版頭條報道了北京市31處名人故居掛上了名人故居的「身份牌」,該報道最後一段稱郝壽臣故居等3處因結構重大變化等原因而未掛牌。[1][2][3]
建築
該四合院總面積約為500平方米。包括正房(北房)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南房五間,相互之間有短廊連接。現大門位於西北角,開在北房西側,占用了北房五間中的西梢間,成為門洞。宅門西側有門房一間。另有西跨院及若干附屬房。西跨院內有南房、東房、北房各三間。整個建築簡樸而素稚,顯示了郝壽臣樸素、勤儉的生活作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