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幹細胞移植

造血幹細胞移植[1](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俗稱骨髓移植,是可用於控制和治療許多惡性和非惡性血液疾病、先天性和後天性免疫系統疾病、某些實體腫瘤和遺傳代謝疾病的醫療技術[2]。患者通過靜脈注射正常造血幹細胞以達到治癒白血病再生不良性貧血等血液難病[3]。也有對免疫不全疾患遺傳基因異常等導致的代謝異常疾病的患者嘗試使用過HSCT技術。

造血幹細胞移植
骨髓移植
ICD-9-CM41.0
MeSHD018380
MedlinePlus003009

HSCT所使用的造血幹細胞除了從骨髓中或胎兒臍帶血等方式獲取外,主流方式為通過從末梢血日語末梢血回收外周血幹細胞移植[4],這些技術總稱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5](allo-HSCT)。

適合性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癒惡性血液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6]。而造血幹細胞移植前需要對受者與供者的白血球抗原(HLA)分型進行匹配,HLA配對的結果有全相合、半相合、完全不合這三種可能。2000年前,HLA配型完全相合才能進行手術[7][8]

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配對結果均為HLA半相合[6];雙胞胎配對全相合的機率為100%,兄弟姐妹之間全相合的機率為25%,半相合的機率為50%,還存在25%完全不合的可能[6];而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群,全相合概率只有十萬分之一[6]。中國現有四百多萬例白血病患者,每年約有五千例病人需要接受骨髓移植[6]。2017年,中國大陸的患者在中華骨髓庫中能全相合找到無關供者的概率為11%,在骨髓庫容量巨大的歐美, 則有30%至40%的惡性血液病患者無合適的HLA相合供者[6]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HLA型全相合,在經過造血幹細胞移植後也可能因供者骨髓幹細胞中的T細胞攻擊患者體內的正常細胞,而出現移植物對抗宿主疾病這一併發症。20世紀80年代末,美國曾嘗試過仿照全相合模式進行半相合骨髓移植(即單倍體相合移植、單倍型移植),結果只有不足兩成患者存活[6]。1999年,以去除供體捐獻中的T細胞為中心的義大利方案誕生,該方案避免了抗宿主病,但殺死腫瘤的效果不理想,骨髓幹細胞很難真正植入並成長而建立起一套新的造血系統[6]。2000年,中國血液病專家、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所長黃曉軍成功完成了首例保留並改造T細胞的半相合骨髓移植術,該技術於2016年被歐洲骨髓移植協會(WBMT)主席小寺佳久命名為「北京方案」[6]。2021年,北京方案已經覆蓋中國95%、全球50%以上半相合移植病例,成為目前全球治療白血病的主流方案[9]。現今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的半相合骨髓移植成活率為60%~70%,與全相合移植相當[6]

曾經也有預先保存自己骨髓用來自行移植的情況,而現在主流是使用外周血幹細胞移植術[4]

手術流程

在進行移植前,為根除患者的造血組織和癌變的細胞,會使用超過致死劑量的大量抗癌劑,並進行放射線照射,如全身放療。這稱為前處置,由於患者的造血功能被完全破壞,期後必須進行移植,否則患者將會死亡。之後,將捐獻者的骨髓液(造血幹細胞)透過靜脈注射。雖然稱為移植,但並不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操作。如移植順利,2周左右,注入的造血幹細胞將會生長,並製造正常的血液,前後約3個月可出院 。但若出現重度移植物對抗宿主疾病則將危及生命,適度的話將可攻擊殘存的癌變細胞,降低再發病的可能性,所以免疫控制很重要。然而,即使移植本身成功,發生併發症導致生命危險的可能性亦較高。此外,現在已有所謂「微移植」,即不完全破壞患者的造血功能,而是只進行免疫控制,使捐獻者的造血幹細胞不被拒絕,這方法使無法適應常規移植的患者也可以進行移植。

移植產生的血型變化

如果接受ABO式血型不同的捐獻者的骨髓移植,由移植來的造血幹細胞製造血液,最終會變成與捐獻者相同的血型。此外,血液細胞染色體DNA也將變成捐獻者的。這是因為對於骨髓移植而言重要的白血球血型「HLA型」與紅血球的血型「ABO式」無關,移植並無必要令ABO式血型一致。

後遺症及其課題

由於移植的前處置,施用了超過致死量的大量抗癌藥物並進行放射線照射,做為其後遺症,兒童可能發生發育障礙,此外男女都會有很高可能永久性不育。在曾經是「不治之症」的血液難病患者亦有很多透過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癒的事例的今天,不僅是拯救生命,其後的生活質量(QOL)亦被認為應受到重視。有關不育的問題,男性患者可在移植前採集並冷凍精子,女性患者可在移植前處置的放射線照射時遮蔽卵巢,以及曾經是困難的卵子冷凍保存近年也可以進行了(但是,接受移植治療的女性患者康復後使用冷凍未受精卵成功妊娠、生育的可能性是未知數)。儘管與患者生存希望相關,以某種形式保存生殖能力的重要性仍被訴求。然而,現實中無法拖延而不得不優先治療的事例很多。

其他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1. ^ 達萬明.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最新進展[J].中國實用內科雜誌, 2000.DOI:CNKI:SUN:SYNK.0.2000-01-018.
  2. ^ 李思慧. 臺大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成效報告. 臺大醫院. 2023-06-29 [2023-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2). 
  3. ^ Stem cell transplant. nhs.uk. 2017-12-05 [2023-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7) (英語). 
  4. ^ 4.0 4.1 Cutler C, Antin JH.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 for allogeneic transplantation: a review. Stem Cells. 2001, 19 (2): 108–117. PMID 11239165. doi:10.1634/stemcells.19-2-108 . 
  5. ^ 周婭,竇穎. 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免疫細胞重建的研究進展[J]. 國際兒科學雜誌,2022,49(05):320-324. DOI:10.3760/cma.j.issn.1673-4408.2022.05.008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劉志學; 鍾艷宇. “北京方案”破解白血病骨髓移植国际难题--记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黄晓军教授. 中國醫藥導報. 2017-01, 14 (1): 1-3 [2023-011-02]. 
  7. ^ “白血病,已经不是一个不可治愈的疾病”. 人民日報. 2023-10-28 [2023-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2). 
  8. ^ 走近白血病治疗“北京方案”研究团队. 新華網. 2023-07-11 [2023-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1). 
  9. ^ 北大人民骨髓移植突破万例 “北京方案”让存活率大幅提升. 北京大學新聞網. 2021-01-24 [2023-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4) –透過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