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本條目可能存在過多偏好某個特定立場的論點。 |
辛亥革命是指始於1911年(辛亥年)武昌起義爆發,止於清宣統帝退位的革命。[5][3]廣義上可指1894年至1912年由興中會、同盟會等組織的革命運動。[5][6]
辛亥革命 | |||||||
---|---|---|---|---|---|---|---|
1912年2月15日,孫文率臨時政府官員及軍士數萬人拜謁明孝陵,昭告光復。 | |||||||
| |||||||
參戰方 | |||||||
1912年1月1日後: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兵力 | |||||||
1,000,000人 | 2,000,000人 | ||||||
傷亡與損失 | |||||||
~400,000人(部分投效革命陣營) | ~200,000人 |
清廷宣佈鐵路國有政策後,各省掀起保路風潮,清廷調遣湖北新軍前往四川鎮壓。由於留守武昌的新軍半數與革命黨人有關,武昌革命黨人遂趁機而動,於1911年10月10日晚間起義,次日佔領武昌全城,建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號召各界「執鞭來歸」、「共圖光復」[7][8]。此後各省新軍、會黨、議員、官僚、學界、商界紛紛響應,兩個月之內十四省獨立,成功脫離清廷統治,此外,山東、直隸、河南、甘肅、東北、新疆部分地區也響應革命。清軍對武漢三鎮採取水陸夾攻之勢,與革命軍激戰近五十日,期間海軍轉為革命陣營[7]。12月間,雙方斷斷續續停戰,派代表在上海議和。12月29日,十七省代表在南京選舉孫文為臨時大總統,次月1日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孫文允諾袁世凱臨時大總統之位,袁隨即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退位,清朝統治就此終結[8]。
辛亥革命起因包括清廷無法抗拒列強侵略、清末體制阻礙社會發展、滿漢衝突、經濟財政困窘、士紳及知識分子缺乏出路等因素[5]。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帝制政體,建立了中國史上第一個共和國即中華民國,具有里程碑意義。[3][9]:2
背景
滿漢矛盾
滿清貴族自入主中原後,便採用了首崇滿洲的政策來統治中國,與漢族產生複雜而持久的民族矛盾。[10]
在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統治中,反滿情緒從未完全消失,清初漢人思想家如顧炎武、王夫之反覆提倡反清復明的思想。儘管他們的思想並未導致清朝統治的立即覆滅,但革命的萌芽卻在地下組織與秘密會黨中保持著一定的活力。各種由明朝遺民發動的運動、三藩之亂、天地會的活動、白蓮教叛亂,以及太平天國戰爭,都表現出民族反抗的精神,孫文領導的革命則植根於這些傳統。[11]
儘管朝廷在公開政策中,宣稱滿漢不分畛域,在官府機構中任職時兼用滿漢,但是事實上,滿漢的地位並不平等。在太平天國革命之前,軍政要職多由滿人擔任,即使那些分配給漢人的職位亦可由滿人充任,反之漢人則無此權力。[11]1890年代後,排滿思潮再度興起。明末遺老著作成為當時重要思想資源。王夫之雖著述豐富,但在明末清初並無多大影響,主要是因為朝廷重臣曾國藩、郭嵩燾等湖湘士人的極力推崇。[12]孫文在《三民主義》中說:「滿洲征服中國,是用少數征服多數,想利用多數的中國人,做他們的奴隸」,「中國完全亡國,已有了兩次: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他認為清政府統治之下,漢族只是四萬萬被壓迫、受歧視的亡國奴[13]。馮自由指出,興中會初期「所用宣傳工具,僅有揚州十日記、嘉定屠城記、及選錄明夷待訪錄內原君原臣、單行本數種。」[14]黃興也說過,他的遠祖在清初曾寫過遺書,要黃氏子孫永遠不出仕清朝。[15]隨著義和團運動之後中國危難局勢的加深和留日學潮的發展,反滿革命浪潮日益高漲,難以遏止。[16]鄒容的《革命軍》是清末最著名的反滿著作,風行海內外,暢銷一百餘萬冊。[17]
列強入侵
從19世紀中期開始,中國歷史出現連續不斷的國恥:從1842年《南京條約》到1901年《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1880年代至1890年代朝貢國的喪失,甲午戰爭敗於日本,緊接著,八國聯軍入侵,義和團運動失敗,慈禧太后挾光緒皇帝逃離首都,以及清政府內政缺乏生機,都表現出清朝無法在現代世界中保護中國的榮耀。滿洲貴族割地賠款以求苟安,其統治就更加被認為缺乏正當性與合理性。[11]
財政危機
經濟方面,清政府未能建立統一近代國家財政制度,面臨財政危機。軍費問題就是一個突出表現。清朝末年,軍費緊張,各地軍餉、軍械等方面開支龐大,加以重建海軍造成海軍同陸軍爭奪經費,致使清政府在軍隊建設方面疲於應付。新建陸軍及重建海軍頗有成效,但加重政府財政緊張,也是辛亥革命中推翻清朝的軍事主力。
清末新政中,清政府制定一系列法規,確立一套新經濟制度,調整農工商、外資、外貿等政策;還成立商部專責制訂經濟政策。但國內經濟與對外貿易形勢不容樂觀,使清政府很難推行新政。比如其推行禁菸運動,由於鴉片稅厘已成清末財政收入主要稅源,故禁菸運動加劇財政危機,使禁菸運動難以推行。清末新政改革需要較大金錢,財政不足導致政府巧立名目、強迫捐納,加重平民生活負擔,增加民變,社會動盪[18]。
清末新政
自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起,在改革派呼籲下,慈禧太后同意推行康有為、梁啟超在戊戌變法中提出的改革方案,是為清末新政。其中影響最大政策之一,是清光緒三十一年八月初四日(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廢除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試,改辦新式學堂。到辛亥革命前,全國有6萬多所新式學堂。
在行政改革方面,1906年9月,朝廷下詔訂定新中央官制,設十一部。1905年,朝廷諭令釐定縣級以下行政官制。1907年頒布外官制,削減督撫財權及軍權;民政部統領全國巡警道。1908年,清廷開始籌備地方自治,設立城鎮鄉以至廳州縣各級自治研究所,並擬定《各省諮議局章程》,定於1914年完成。各省諮議局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陸續建立,中央資政院則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成立。
日本自1868年開始明治維新,到產生《大日本帝國憲法》和帝國議會和實現君主立憲制,並且在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戰爭中獲勝。由於中國國勢衰微,日俄戰爭將中國滿洲當作戰場,清政府只能保持「中立」,這深深刺激中國滿漢官員和民眾。東亞蕞爾小國日本竟能打敗龐大老牌強國俄國,使得此前認為俄國必勝、支持專制的一些中國皇族和官僚轉變思想。特別是正當日本勝利被立憲派詮釋為君主立憲對君主專制勝利之際,俄羅斯迅即改行憲政、召開國會,大大增加中國立憲派聲勢。立憲一時成為中國人眼中救亡圖存、富國強兵的靈藥。[19]
在國內外形勢壓迫下,特別是官僚、士紳要求立憲呼聲中,清政府於1906年9月1日宣佈「預備仿行憲政」。1907年,各地立憲派組成各種立憲公會,要求清政府速開國會,頒布憲法,縮短預備立憲期限。1908年,清廷頒佈《欽定憲法大綱》,明確宣布「九年後實行立憲」。清宣統元年(1909年),各省選舉了以地方士紳為主的諮議局議員。清宣統二年(1910年),隨著資政院和各地諮議局相繼成立,國會請願運動再次進入高潮,清廷被迫宣布預備立憲期限縮短為五年,國會開設之前先設責任內閣。清宣統三年四月初十日(1911年5月8日),慶親王內閣成立。
革命黨發展壯大
革命主要組織有興中會、共進會、文學社、華興會、光復會、中國同盟會等。同盟會中還有丈夫團等小團體。
興中會主要在華南地區一帶開展活動,光復會在江蘇省,浙江省,上海一帶開展活動,華興會主要在湖南省開展活動,文學社在湖北開展活動,共進會在長江流域開展活動,而後來成立的同盟會是全國革命力量的一個鬆散同盟,同盟會會員還在各地建立各種同盟會的外圍組織。各革命組織的主要領導人有孫文、黃興、宋教仁、蔡元培、趙聲、章太炎、陶成章等。
革命者的主要政治主張有推翻滿清統治,恢復漢人江山,建立共和體制等。成立於1894年11月24日的興中會的宗旨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華興會成立於1904年2月15日,提出「驅逐韃虜,復興中華」,中國同盟會於1905年8月20日成立,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綱領,其中「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被認為是民族主義,「創立民國」被認為是民權主義,「平均地權」被認為是民生主義。
1890年代,不少人開始主張以暴力革命以徹底推翻由滿人皇朝及帝制的統治,建立類似法國及美國的共和政體。最早主張革命的人多數集中在海外,以留學生、華僑青年為多,最早期的革命團體亦是在海外成立。孫文於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為革命籌措經費。1895年1月,孫文在香港吸納輔仁文社成員,成立興中會總會,於同年10月26日首次在廣州發動「第一次廣州起義」,但並未取得成功。1895年,孫文於英國倫敦為清廷所綁架,倫敦蒙難記成為國際新聞,孫亦因而聞名國際。
1900年,華北地區爆發義和團運動。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後,國內知識分子更感受到中國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危機。自甲午戰爭起,中國派往海外留學生大量增加,當中以日本最多,1904年時一度達到二萬多人,不少為官費留學。革命思想在留學生中廣為散播,主張革命學生成立各種團體,發行刊物鼓吹民主革命。當中章太炎、鄒容、陳天華等在日本非常活躍。
1901年,忽有東西各報傳聞清廷欲將廣東省割讓予法國,廣東籍留日學生遂請馮斯欒、鄭貫一、李自重、王寵惠、馮自由、梁仲猷諸人發起「廣東獨立協會」,主張廣東省向滿清政府宣告獨立[21]。1902年,章炳麟、秦力山、馮自由、朱菱溪、馬君武、王家駒、陳猶龍、周宏業、李彬四、王私誠等在日本發起召開紀念南明滅亡二百四十二周年的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周年紀念會,1902年4月26日紀念會在橫濱永樂樓召開,孫文主持[22]。1902年冬,葉瀾、董鴻褘、張繼、秦毓鎏、汪榮寶、周宏業、謝曉石、張肇桐、蔣方震、王家駒、嵇鏡、吳綰章、鈕翔青、薩端、熊垓、胡景伊、蘇子谷、馮自由、金邦平等在日本組織青年會,成為日本留學界中最早的革命團體。[23]1903年,拒俄義勇隊被日本政府強令解散,改組為軍國民教育會,成員有秦毓鎏、薩端、周宏業、貝鏞禮、葉瀾、張肇桐、華鴻、陳秉忠、董鴻褘、翁浩、陳定保、胡景伊、程家檉、王家駒、鄭憲成等。
同時,中國國內進步團體逐漸增加。1902年4月15日,蔡元培、黃宗仰、葉瀚、蔣智由、林獬等議定並發起成立中國教育會,秋冬間在上海正式成立;11月,上海南洋公學墨水瓶風波後,11月21日,該會自設學堂愛國學社成立。1903年,《蘇報》案爆發,章炳麟、鄒容被捕,《蘇報》和愛國學社被查封。1903年,雲南周雲祥等成立保滇會,抗拒法國殖民者在雲南修築鐵路。
1904年日俄戰爭,日、俄兩國在清帝國東北地區開戰,滿清政府劃出部分國土讓兩國交戰而自稱保持中立;傳聞滿清皇室內有人稱清朝國土「寧贈友邦,不予家奴」(原出處可見於梁啓超的著作《戊戌政變記》中,原文為「我(清朝大臣剛毅)家之產業,寧可以贈之於朋友,而必不畀諸家奴。」),令社會上革命救亡呼聲更高。各種革命團體亦於此時紛紛在國內出現。最主要有胡蘭亭(武昌聖公會牧師)、黃華亭(長沙聖會公牧師)、胡厚齋(九江聖公會牧師)、劉靜庵等組織日知會(1906年在武昌成立),黃興等人領導華興會(1904年在長沙成立,成員有黃興、劉揆一、宋教仁、馬福益等,以湖南省青年為主)和同仇會,以及龔寶銓、陶成章、蔡元培、魏蘭等人領導的光復會(1904年10月在上海成立,蔡元培為會長。成員包括秋瑾、章炳麟、徐錫麟等,以江浙青年為主)。此外有更多各式各樣的革命小團體,如江蘇勵志學會、強國會,四川公強會,福建益聞會、漢族獨立會,江西易知社,安徽岳王會,廣州群智社等。但大體他們都有共同目標:謀求推翻滿清、恢復漢人江山、建立類似美國的共和制國家。當中推翻滿清訴求著重滿漢之分;而要求恢復江山亦只限以漢人為主的十八省,東三省、新疆、西藏及內外蒙都被排除。排滿態度與中國各地方地下幫會「反清」傳統相通。故此不少革命組織都有藉助秘密會黨勢力進行革命。例如華興會與哥老會,光復會與青幫,興中會與三合會皆有密切關係;而孫文亦為洪門致公堂會員。
1905年夏天,孫文在日本聯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在8月20日於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綱領,在《民報》(原名《二十世紀之支那》,為華興會機關刊物,同盟會成立後易名為《民報》)上闡述這一觀點。同盟會積極宣傳他們的思想,大力推動群眾覺醒。《民報》在章太炎、陶成章等主編下,由胡漢民、汪兆銘等執筆,與主張保皇、由康有為、梁啟超執筆的《新民叢報》展開激烈論戰,成為革命思想的重要陣地。同盟會在1907年雖曾一度再次分裂(孫文因未經眾議收受日本政府的資助[24]:196-197,導致光復會退出。孫文與汪兆銘、胡漢民等於南洋另組中國同盟會南洋總支部;黃興則繼續支持孫),但在革命中仍起極為重要的作用。
1906年2月,日知會在武昌召開成立大會,由劉靜庵主持。到會的還有孫武、張難先、何季達、馮牧民等百餘人。後來日知會成爲同盟會湖北分會機關。
1906年起,陳去病等人在江南先後組織成立黃社、神交社、匡社等文學團體,1909年又組織成立南社,通過文學創作傳播新思想。
1907年7月,部分同盟會會員在東京主張在長江流域發動革命。劉揆一、焦達峰、張伯祥、孫武等人在東京成立共進會,並以孫文為最高領導人[25]。共進會性質及綱領與同盟會幾乎相同,但不直接隸屬同盟會。共進會是武昌起義的領導組織之一。
1911年1月30日,振武學社改名為文學社,推舉蔣翊武為社長,詹大悲為文書部長,劉復基為評議部長。文學社為新軍內青年軍人組織,旨在通過滲透到新軍中,掌握武裝。文學社是領導武昌起義的另一個領導組織。5月10日,文學社在武昌小朝街設立機關部[26]:154。5月11日,文學社和共進會在武昌召開第一次團體聯合會議[26]:154。6月14日和9月14日,又先後就兩團體聯合再三會議協商[26]:154。7月31日,宋教仁、譚仁鳳等在上海成立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26]:154。
臺灣和澎湖群島自1895年起為日本所統治,稱日屬台灣。1897年10月,陳少白赴台灣,與楊心如、吳文秀等人成立了興中會台灣分會,招攬台灣人加入革命黨[27]。1910年,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台灣分會,並且發展了一個名為復元會的外圍組織。許贊元於1911年赴參加黃花崗起義,失敗後被捕,因父親許南英與清軍副將黃培松熟識而出獄。後來,許贊元與長兄許贊書在1911年11月參加廈門戰役。許贊書在廈門戰役勝利後擔任臨時政府負責人、廈門同盟會會長。[28]賴忠也率部參加了漳州的戰役,包括漳州府治及長泰縣戰鬥。革命黨人控制福建後,台中人張昌赤率軍維持漳州治安,而許贊元的父親許南英出任漳州臨時政府民事局長。[29]
另一方面,台灣文人丘逢甲在乙未割台後,應康有為之邀抵達廣東,於1901年創辦嶺東同文學堂。雖然丘逢甲支持立憲運動,但長期同情、保護革命黨人,鼓吹新思想。1903年,學堂國文課卷出現革命文字,丘逢甲為以天闕賦人權、思想自由的理由為學生辯護,後又前往廣州發展教育。1907年,同盟會發動潮州黃岡起義失敗,丘逢甲勸阻清政府擴大搜捕範圍,他擔任廣東省咨議局副局長、兩廣方言學堂監督,安插古應芬、鄒魯、朱執信等革命黨人任職,方便他們革命活動。1909年,丘逢甲因好友劉銘伯被殺轉為革命派,於黃花崗起義後反對封城,通風報信,大力營救革命黨人。1911年武昌起義後,丘逢甲和廣東各團體共同推舉胡漢民為都督,創立中華民國廣東軍政府,穩定局面。丘逢甲的弟弟丘兆甲率民軍驅逐清朝知縣,出任廣東蕉嶺民政長(即縣長)。[29]在福建宣傳革命的台灣人有廈門中學堂創始人王人驥、閱書報社創辦人盧文啟、《南聲日報》編輯黃鴻翔,以及同盟會成員、英華書院教員陳金方及醫生鄭友福等。[28][30]
興中會台灣分會在台籌集經費,以資助孫文在香港創辦《中國時報》。[28]台北銀行家林熊徵為黃花崗起義捐助經費。霧峰實業家林祖密在惠州起義時,將自己的台北寓所做為惠州起義總指揮處,孫文在台停留四十多天,又在武昌起義後,資助同盟會福建分會攻打福州。福州都督府成立之初急需資金,黃乃裳向林祖密在內的華僑商界籌得七十餘萬元。此外,當時擔任醫生的蔣渭水,為福建革命軍募集到資金三萬元,經翁俊明轉送給福建海陸軍總司令許崇智,作為革命軍軍餉。[29]
馬來亞地區(包括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地)當時為英國殖民統治,稱英屬馬來亞。由於馬來亞地區是當時中國以外華人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方,且當地華人擁有較雄厚的財力,故成為革命黨和立憲派競相爭奪的地盤。革命黨人在馬來亞地區開展一系列革命活動。孫文多次親赴該地區並號召當地華人響應革命,這令馬來亞地區成為革命活動的主要中心之一。[31][32][33][34][35][36]當地僑商陳楚楠、張永福等成為南洋本地革命人物。[37][38]1906年,中國同盟會新加坡分會成立,1907年中國同盟會南洋總支部也在新加坡成立。[39]決定發動黃花崗起義的庇能會議即於1910年在檳城閱書報社召開。[40]與此同時,立憲派在該地區宣傳卓有成效,保皇會領袖康有為等多次到該地區活動,使該地區成為海外立憲派重要中心之一。邱菽園(曾擔任英屬各邦保皇分會會長、支持過唐才常的自立軍起義)等僑商先後成為保皇會骨幹。[41]
孫文以及中國同盟會在馬來亞地區展開革命活動並非一帆風順。由於英國和大清保持外交關係,大清在新加坡和檳城設立領事館成了革命活動阻力。此外,清政府也派外交官和特使到馬來亞各地訪問,受到當地華人歡迎。這些官員訪問的目的主要是呼籲當地華人效忠大清,有的還售賣官銜以拉攏當地華人。中國同盟會南洋總支部支部長胡漢民曾在《南洋與中國革命》中描述南洋華僑,「只要在滿洲人底下作過小官兒的到南洋去吹,說道:『我們家裡三代都是一品大官,我也是身為顯官,有闊氣的頂戴的!』,這樣一吹馬上可以鬨動華僑來崇拜你。」由此可見,當時馬來亞地區華人思想保守。這種保守思想也使在該地區活動的康有為等海外立憲派領袖實行君主立憲制號召得到當地華人響應。
以康有為為首的海外立憲派和以孫文為首的革命黨由於對新政治制度構想差距甚大,故這兩派以及更趨保守人士在南洋相遇時引發一番大論戰。立憲派和革命黨都創辦自己的報紙,在報上圍繞著君主立憲與民主革命課題爭論激烈。在論戰中,當地華人社會上層是立憲派支持者,為使自己財產不受影響,維護已得利益而擁護立憲派。而一些中下階層如店員、小商人、文教人士、礦工、膠工、販夫走卒等平民百姓及會黨群眾[42]則是革命黨支持者。筆戰最先在新加坡開始,《叻報》支持清政府,支持立憲派報紙有《南洋總匯新報》、《星報》、《天南新報》等。革命黨方面則先後有《圖南日報》、《中興日報》、《星洲晨報》、《南僑日報》等支持。[43]當時《叻報》與《中興日報》和《南洋總匯新報》筆戰成了南洋華文報紙第一次筆戰。[44][45]在馬來亞方面,1906年,黃金慶創辦《檳城日報》,是革命黨在檳城創辦第一份報紙。1910年12月10日,孫文、陳新政、莊銀安等人在檳城創辦《光華日報》。《光華日報》不但是革命黨人在馬來亞最重要機關報,也是馬來西亞新聞史上以及世界華文報業新聞史上發行歷史最久的華文日報。「光華」二字意味著光我華夏,乃孫文手定。[46][47]
除了中國人及華僑外,支持及參與辛亥革命的還有部分外國人;當中以日本人最積極參與中國革命。不少革命組織都在日本成立和運作;而中國同盟會亦在日本人支持革命下在東京成立,部分日本人更加入同盟會成為會員(甚至包括日本社會思想大家北一輝,後於日本二二六事件後被判死刑)。在多次革命起義中都有日本人直接參與,部分更在起義過程中犧牲。
武昌起義的醞釀和爆發
前期反清武裝起義
從1895年至1911年,興中會、華興會以及後來的中國同盟會,還有光復會、岳王會等各種革命團體,聯合三合會、洪江會等會黨勢力,共發動十多次反清武裝起義。維新派的自立會也在1900年與興中會合作勤王起義。這十多次起義雖皆曇花一現,但卻在中國國內及海外種下革命種子。這些起義也與該時期中外關係密不可分。
- 1895年-1900年:第一次廣州起義及同時期其他起義
第一次廣州起義:1895年春天,中日甲午戰爭中方戰敗,4月17日中日簽訂《馬關條約》。10月,以英屬香港為中心的興中會策劃第一次廣州起義,由陸皓東繪製青天白日旗。10月26日,楊衢雲坐鎮香港,孫文率領鄭士良、陸皓東到廣州,準備一舉而襲取廣州。但是事機洩漏,清政府展開大搜捕,陸皓東被捕,不幸身亡。「第一次廣州起義」宣告失敗。孫文及楊衢雲則被清廷通緝。香港在清政府壓力下,下令禁止二人於五年內再次入境。孫文開始流亡海外,在日本、美國、英國倫敦等地宣傳革命及籌措經費。
自立軍起義:1900年,華北發生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6月進攻北京,東南互保形成。譚嗣同的生前摯友、湖廣總督張之洞的門生、唐才常在1900年初,於東亞同文會的支持下秘密組織「正氣會」,對外則託名「東文譯社」,又在1900年3月改名為自立會,因他的激進派立場遂能同時號召維新派、清軍士兵、革命黨、以及興漢會裡的各會黨人員。這支力量中軍人方面由秦力山、吳祿貞等人領導,會黨方面則由身為哥老會龍頭的畢永年來聯繫,康有為與梁啟超負責向海外華僑募集餉糈,用以接濟義師。1900年7月26日,在上海愚園招開中國議會,投票選出容閎為議長,嚴復為副議長,唐才常、汪康年、鄭觀應等十人為幹事,決定以自立會為基礎成立自立軍,訂在漢口、漢陽、安徽、江西、湖南等地同時起事,北上營救光緒皇帝,建立漢人執政的君主立憲國家。唐才常事前獲得孫文興中會的支援,收攬孫文的部份人手如畢永年、林圭、秦力山、吳祿貞、與「哥老會」等,最後卻沒有得到康有為原先許諾的金錢資助。由於張之洞向清廷輸誠,英國又放棄支持起義從而促成張之洞獨立的陰謀,致使事敗,唐才常等12位起義領導人在漢口被捕,在武昌紫陽湖畔被斬首。自立軍起義還未全面展開,便被張之洞徹底消滅,更使得興中會來不及在廣東發難響應。
惠州起義:1900年,孫文決定發動軍事起義。6月,孫與鄭士良、陳少白、楊衢雲、英國退伍兵摩根(Rowland J. Mulkern)[48]及日本人宮崎滔天、平山周、內田良平等從橫濱抵達香港,但被香港政府拒絕入境。9月25日,孫在日本黑龍會幫助下,經馬關赴台灣。會見民政長官之後,得到台灣總督府官員承諾支持在廣東舉事。孫於是在台北建立起義指揮中心。10月8日,孫命鄭士良等人於惠州三洲田(今深圳市三洲田)發動起義,也稱惠州起義、庚子革命、庚子首義、三洲田首義等。起義軍在三多祝發展至2萬人。10月19日,日本政局變化,伊藤博文第四次組閣,下令台灣總督府不得接濟起義軍。起義軍因糧絕彈盡而解散,不久在清政府鎮壓下宣告失敗,史堅如、山田良政[49]等被殺。孫被台灣總督府送離境,回到日本。
- 1900年-1907年:萍瀏醴起義及其他起義
大明順天國之役:1903年1月25日至1月28日(光緒二十八年十二月廿七日至卅日)由興中會謝纘泰、李紀堂與原太平天國將領洪全福共同策劃在廣州起義,起義目標是建立「大明順天國」,眾人擬推容閎為起義成功後臨時政府的大總統。該次起義因事泄而失敗[50][51]。
萍瀏醴起義:1904年10月,華興會黃興聯絡湖南民間會黨洪江會首領馬福益,計劃在農曆十月初十日慈禧壽辰時在長沙發動起義,事泄遭清兵追捕,黃興逃亡,馬福益於1905年春在萍鄉被俘,後在長沙被殺害。馬被害之後,其門徒繼續暗中聯絡,欲為馬報仇。同時在1905年,華興會與興中會在東京合併為同盟會,繼續策劃反清起事。1906年春,同盟會派遣會員劉道一、蔡紹南等從日本回到湖南,聯絡洪江會,宣傳同盟會綱領,確定江西萍鄉、湖南瀏陽、醴陵三處同時發動起義,萍鄉方面以安源煤礦礦工數千人為主力。12月初起義爆發,各路起義軍遍布附近幾縣,在幾天內占領麻石、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市鎮,推舉洪江會首領龔春台為起義軍都督,發布《中華國民軍起義檄文》。起義軍聲勢浩大。清政府調集湘、贛、鄂及江寧(今南京)數萬軍隊鎮壓,起義軍失敗,劉道一等死難,李燮和等逃亡。
黃岡起義:1907年5月,中國同盟會及三合會許雪秋、陳芸生、陳涌波、余紀成、何子淵等發動黃岡起義,一舉占領黃岡城(今潮州饒平縣)。許雪秋、陳芸生為新加坡華僑,在新加坡加入同盟會。起義後,清潮州總兵黃金福立即帶兵前往鎮壓,革命黨200餘人遭到殺害,歷時6天的黃岡起義遂告失敗。
七女湖起義:1907年,孫文派人到廣東惠州發動起義,以響應黃岡起義。6月2日(陰曆四月廿二),鄧子瑜和陳純等集合少數三合會黨在距惠州20里的七女湖截獲清軍防營槍械,擊斃巡勇及水師哨弁多人。5日,進攻泰尾,清守兵潰逃,起義軍乘勝連克楊村、三達、柏塘等地,旋又在八子爺打敗清營管帶洪兆麟。歸善、博羅、龍門各地會黨紛起響應,隊伍增至200餘人。清水師提督李准急調兵鎮壓,起義軍聲東擊西,使清軍疲於奔命。後因黃岡起義失敗,起義軍得不到支援,遂在梁化墟解散。部分起義軍流亡香港,大部分退入羅浮山區。
- 1907年-1910年:安慶起義與其他起義
安慶起義:1907年7月6日,光復會的徐錫麟在安徽安慶起義。徐錫麟時任安徽巡警處會辦兼巡警學堂監督,在畢業典禮當天刺殺安徽巡撫恩銘,然後率學生軍,連同陳伯平等與清軍戰鬥,激戰四小時後寡不敵眾戰敗,徐錫麟、陳伯平、馬宗漢等被捕後被處死。秋瑾亦因而受牽連被斬首。
欽州和防城起義:1907年8月,廣東(今屬廣西)欽州的那彭、那麗、那矺等三鄉反抗塘捐出現民變,孫文命中國同盟會會員、原三合會首領王和順為「中華國民軍都督」前往聯繫,於9月率眾成功攻取防城。之後圖攻取欽州,未果,最後退到十萬大山一帶,王和順返回越南。
鎮南關起義:1907年12月2日,原三合會首領黃明堂受孫文委派,以「鎮南關都督」之名,在守軍作內應下,攻佔中越邊境之鎮南關炮台。孫文、黃興、胡漢民等親自在炮台指揮作戰。廣西提督調陸榮廷率四千人圍攻,革命軍退入山區。鎮南關起義失敗後,清政府到安南追查孫等人,孫轉赴新加坡,待武昌起義成功才再次踏足中國。
欽廉上思起義:1908年2月,黃興以越南為基地,以二百多人從越南進攻廣東欽州、廉州,作戰十四天。是為欽州、廉州起義。
河口起義:1908年4月發動於雲南河口,丁懷瑾先潛入雲南聯絡,4月30日黃明堂從越南率二百餘人進攻雲南河口,守軍響應兵變。黃興趕到參與指揮,後返回河內另組隊伍支援,在越南老街,被法國警察懷疑為日本人,遭扣押遞解出境。至5月26日清軍攻陷河口,部分革命軍退入越南。
馬炮營起義:1908年11月19日夜,安徽岳王會成員熊成基、范傳甲等趁太湖秋操,安慶城內空虛之際,發動安慶馬營(騎兵營)和炮兵營新軍士兵起義。苦戰一晝夜,未能突破安慶城防後撤退至合肥後解散。熊成基隻身逃往日本。這是新軍第一次起義。
庚戌新軍起義:1910年2月12日,黃興、胡漢民及新軍內的中國同盟會會員(原岳王會會員)倪映典,乘廣州警察與新軍發生衝突,率廣州新軍起義,陣亡百餘人,被捕百餘人,另有百餘人撤至香港,倪映典犧牲,起義失敗。史稱「庚戌新軍起義」。
- 1910年-1911年:第二次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
1910年11月13日,孫文在馬來半島的檳榔嶼,召集趙聲、黃興、胡漢民、鄧澤如等同盟會重要骨幹參加庇能會議。以之前用會黨為主力在邊區起義皆未能成功,革命陷入低潮,議決集同盟會精英,在廣州起義,和清政府決一死戰。
1911年4月27日,趙聲、黃興等人在廣州領導起義。起義隊伍與清軍展開激烈巷戰,最終因力量不敵而失敗。後收殮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合葬,由此建成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此次起義中,犧牲起義軍不止此數。犧牲者多為中國同盟會精英。《蔣宋美齡給廖承志公開信》中所提「再者毋忘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有對中山先生肝膽相照之日本信徒為我革命而犧牲者。」[52]查《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碑》收72人姓名及1932年所立《補書辛亥三月廿九廣州革命烈士碑》收陳文友等14人姓名,其中並無日本人名,不知其所據何來。然日本人梅屋莊吉確曾協助革命黨人購置軍械。[53]此次起義失敗後,蔣翊武、劉堯澄乃派詹大悲、楊玉如赴上海與宋教仁等謀劃武漢大舉。
「皇族內閣」:立憲派轉向革命
立憲派是清末支持以君主立憲實現政治改良的群體,原與革命派為敵。但在辛亥革命中,許多人轉為支持革命。
1905年10月20日,保皇黨領袖康有為密令刺殺孫文,直稱:「寧我事不成,不欲令彼事成也。」「最我財力,必除之。如不在紐,則跟蹤追剿,務以必除為主,皇上與我乃得安。」[55]
1906年,清政府為消弭革命、拉攏立憲派人士,詔告「預備立憲」,張謇、湯壽潛、鄭孝胥等遂於上海成立「預備立憲公會」。[56]:751907年,康有為被迫順時勢改「保皇會」為「中華帝國憲政會」。[56]:751907年,清政府宣布改革官制,藉機「黜漢員、擢滿臣」,政府實權大部為滿族貴族掌控。[56]:771908年,清政府宣布「欽定憲法大綱」,以「君上大權」為大綱核心,使作為民意機構的「議院」成為皇帝一人的諮詢機構。[56]:771908年,西太后和光緒帝去世,攝政王載灃詔令成立各省諮議局,將九年立憲改為六年,一邊再度集權力於滿人和皇族一身,以鞏固皇權和滿權。[56]:77載灃本人除以監國攝政王身份代理大元帥、親統近衛軍以外,又命其弟載洵任海軍大臣,弟載濤任軍咨大臣,皇族蔭昌任陸軍大臣,更黜退袁世凱等漢員大吏,將軍政大權集於滿族皇族一身。[56]:77面對各省諮議局議員和立憲派的四次國會請願行動,清政府皆不為所動。[56]:77
1911年5月8日,清廷組成首屆內閣,以慶親王奕劻為總理大臣[26]:154。13名內閣成員中有8名為滿族,有4名為漢族,有1名為蒙古族。而8名滿族閣員中又有7名是宗室、覺羅,即皇族。人們認為該內閣是「皇族主導內閣」,不合君主立憲制的精神,故譏稱為「皇族內閣」。各地立憲派大失所望,認為清廷無立憲誠意。
保路運動:「成都血案」釀成起義
1911年5月9日,清廷頒佈鐵路國有政策[26]:154。清廷宣佈收回由民間出資建造的粵漢鐵路、川漢鐵路。這一舉措引起湘、鄂、川、粵四省各階層的強烈不滿,掀起四省保路運動,尤以四川最爲強烈。5月17日,四川保路同志會在成都正式成立[26]:154。四川民間各團體推舉四川諮議局議長蒲殿俊為會長,副議長羅綸為副會長,張貼文告,四處講演,甚至上京請願。8月,四川保路同志會在成都及附近各州縣發動罷市、罷課[26]:154。8月5日,在成都召開川漢鐵路股東特別大會,8月24日,群衆開展罷市罷課,9月1日,在川漢鐵路公司股東會議的號召下,開展抗糧抗捐活動。9月7日,四川總督趙爾豐誘捕保路同志會領袖,封閉鐵路公司和同志會。這一舉措激起大量群眾到四川總督衙門請願,趙爾豐下令清兵彈壓,打死30餘名請願群衆,釀成成都血案。9月8日,成都附近農民在中國同盟會和會黨組織哥老會的領導下組成保路同志軍起義,圍攻省城,與清兵交戰,附近州縣群眾紛紛響應,幾天內隊伍發展到20多萬。9月25日,同盟會會員吳玉章、王天傑等人領導榮縣獨立。清朝政府得知激起民變,成都被圍後,非常驚恐,忙將四川總督趙爾豐免職,並調渝漢鐵路督辦端方署理四川總督,率一部分湖北新軍入川,是時全國革命黨人加緊活動,革命大有一觸即發之勢,湖北空虛,是導致武昌起義的直接原因之一。
四川保路運動是由立憲派發動和領導的。他們力圖把運動控制在文明爭路的範圍內,要求人們只求爭路,不反官府,不打教堂,更不得聚眾暴動。同盟會雖然沒有掌握保路運動的領導權,但他們執行「借保路之名,行革命之實」的策略,暗中聯絡會黨,準備武裝起義。
起義爆發與軍政府成立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起義,革命軍隨即佔領武昌、漢陽、漢口,成立軍政府,宣佈湖北獨立[57]:27。
湖北新軍原為張之洞所練的「江南自強軍」,中下層軍官不少曾官費派日留學,因而遍布革命黨人。當中以共進會及文學社兩個革命團體滲透最廣。保路運動釀成民變後,端方奉命率湖北新軍入四川鎮壓。此時,武漢新軍大部被調入川,武漢防務非常空虛,革命黨人認爲這是發動起義好機會。
1911年9月24日,文學社和共進會聯合大會在武昌召開,討論通過「起義計劃」[26]:154。在同盟會中部總會譚人鳳的策動下,由雙方負責人和新軍代表60餘人參加的聯席會議,會上組建起義的領導機構——起義總指揮部。文學社負責人蔣翊武被推舉為總指揮,共進會負責人孫武被推舉為參謀長。共進會負責人劉仲文(劉公)被推舉為政治籌備處總理。起義總指揮部設於武昌小朝街85號文學社機關(張廷輔寓所),正值籌備處設於漢口俄租界寶善里14號(臨時租用的住宅)。起義機關定為1911年10月6日(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後因準備不足,起義日期推遲到10月16日。
10月9日共進會領導人孫武在漢口俄租界寶善里14號秘密製造炸彈時發生事故,孫武被炸傷。俄國巡捕前來搜查時,孫武和劉仲文等人及時逃脫。後來劉仲文派妻子和弟弟返回去取起義的文件,旗幟等,不幸被俄租界巡捕捕獲。湖廣總督瑞澂聞得此事後下令全城戒嚴,搜捕革命黨人。文學社負責人蔣翊武聞訊後,決定當夜發動起義,並派人給各營送信。當日晚彭楚藩、劉復基在起義總指揮部被捕、楊宏勝在運送彈藥的路上被捕,10月10日晨彭劉楊三人被瑞澂斬首,新軍的革命黨人人心惶惶。
共進會總代表、新軍工程營後隊正目(相當於班長)熊秉坤等人決定提早起義,並拉來隊官(相當於連長)吳兆麟作爲起義軍臨時總指揮,熊秉坤為參謀長。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日)晚七時許(確切事發時點已無可考證,只能確定是日暮以後午夜以前事發),共進會會員士兵程定國與正目金兆龍抱著步槍睡覺,且在身上藏匿子彈。被夜巡的哨長(相當於排長)陶啟勝發現,痛罵「幹甚麼,想造反啊!」,金兆龍回話:「造反就造反!你能怎樣?」與陶啟勝扭打,程定國乘陶不備,以槍托打傷陶,又從背後開槍,把陶啟勝打成重傷,發出武昌起義第一槍。(舊說第一槍是熊秉坤所發,有誤。)[58]起義士兵首先發難攻佔楚望台軍械庫,繼而深受文學社和共進會等革命團體影響的大部分新軍共同響應。吳兆麟、熊秉坤率起義部隊攻打湖廣總督府,在武漢南湖炮隊的炮擊下,起義軍在次日黎明前,佔領總督幕府,湖廣總督瑞澂乘船逃到上海。
10月10日深夜,正在保定軍咨府軍官學校學習的辛亥革命元老、中國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何子淵六弟何貫中(中國同盟會員),第一時間得知起義發生,立即將同寢室的李濟深等同學組織起來,潛出校外,將清軍南下唯一大動脈漕河鐵橋炸毀。漕河鐵橋被炸,清軍南下鎮壓起義運動行程被耽擱,大大支援湖北武昌起義軍接下來的軍事行動,更重要是為革命黨人在全國範圍內舉事贏得充裕時間。
10月11日黎明,起義軍聚集在湖北諮議局大樓會議廳,新軍第八鎮十五協二十九標二營司務長蔡濟民召集會議,商討組建軍政府和推舉都督人選。除革命黨人吳醒漢、徐達明等十餘人外,還邀請諮議局議長湯化龍、副議長張國溶以及議員,還有舊軍官吳兆麟參加。會議請湯化龍主持。吳兆麟提議由陸軍第二十一混成協統領黎元洪擔任都督,立憲派一致擁戴,部分革命黨人也因爲黃興、宋教仁不在武昌,彭楚藩、劉復基、楊宏勝被害,孫武被炸傷,蔣翊武被迫逃跑,沒有更好人選表示同意,因此會議通過以黎元洪為都督,湯化龍為民政總長(一說為總參議)。
11日上午,武昌全部遭到革命軍佔領。晚上成立謀略處。在謀略處主持下,宣佈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即湖北軍政府),公佈軍政府檄文和《安民布告》,宣佈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廢除清朝宣統年號,改用黃帝紀元,宣統三年改爲黃帝紀元4609年。軍政府建立參謀部、軍務部、政事部、外交部。以諮議局大樓為辦公地,十八星旗為軍旗。謀略處以軍政府名義發佈《布告全國電》,《通告各省文》等文告通電全國。
10月12日,革命黨人陸軍第二十一混成協第四十二標士兵胡玉珍、邱文彬、趙承武等在漢陽發動起義,佔領漢陽;隨後趙承武率起義軍攻佔漢口。至此,武漢三鎮全部掌握在革命軍手中。
列強的中立與調停
武昌起義後,鄂軍都督府成立軍事外交科、外交局等部門,最終合併為外交部,胡瑛任部長,王正廷任副部長,胡朝宗、夏維崧、石龍川、劉鳳書、江華本、姚勉之、陶宗漢等分任秘書、科長、參議等職務,余日章為外交部駐漢交涉局局長。胡瑛向各國駐漢口領事館送交照會。
據田桐稱,各國駐漢口領事起初對革命政權頗為敵視,以「義和團」視之,德國領事甚至主張向武昌民軍開砲,此事為法國領事羅氏(Ulvsse-Raphael Reäu)所阻。因羅氏與孫文熟識,「適劉仲文草一布告,署臨時大總統孫文之名」,羅氏在會議上聲稱「武昌布告,臨時大總統為孫文。孫文,我之老友也。其人所言,主張共和政體,甚有規模,安可以義和團目之?」各國駐漢口領事團遂嚴守中立,並頒布中立文告。[59]
10月17日上午,英、俄、法、德、日五國駐漢口領事推舉英國領事葛福向鄂軍都督府遞交會銜公文,承認民軍為國際法上的交戰團體,各國將嚴守中立。10月18日,五國領事:英國總領事葛福、俄國總領事敖康夫A.N.Ostroverkhow、法國領事侯耀(時又稱「羅氏」)、德國領事米雷爾Max Müller、日本總領事松村貞雄)發布會銜布告。[60]
國家 | 領事職務 | 姓名 |
---|---|---|
英國 | 總領事 | 葛福 |
美國 | 總領事 | 顧臨 |
俄羅斯帝國 | 總領事 | 敖康夫A.N.Ostroverkhow |
法國 | 領事 | 侯耀(時又稱「羅氏」)Ulvsse-Raphael Reäu |
德意志帝國 | 領事 | 米雷爾Max Müller |
大日本帝國 | 總領事 | 松村貞雄 |
葡萄牙 | 領事 | 英國領事代 |
荷蘭 | 副領事 | 漢德 |
比利時 | 領事 | 穆拉德Albert Meulaert |
義大利 | 領事 | 法羅特 |
丹麥 | 領事 | 駐上海領事兼 |
瑞典 挪威 |
領事 | 林德曼K.Lindemann |
墨西哥 | 領事 | 哈伯滋R.Herbertz |
12月2日,通過英國駐漢口領事葛福的斡旋,武漢革命軍與清軍達成停戰協議。
期間,英國政府訓令駐華公使朱爾典「就冊立孔子之子孫孔侯〔公〕爵為皇帝事速與日本國公使密議」,日駐清公使伊集院彥吉將該案報告日本政府,日本民間也盛倡立衍聖公孔令貽為新帝。[62]
清廷的反應
- 蔭昌督師南下
10月12日,清廷派蔭昌率領北洋第一軍(由陸軍第四鎮和陸軍第二鎮的陸軍第三混成協、陸軍第六鎮的陸軍第十一混成協編成,總統官由蔭昌兼)、第二軍(由陸軍第五鎮、陸軍第三鎮的陸軍第五混成協、陸軍第二十鎮的陸軍第三十九混成協編成,總統官為馮國璋)開往湖北鎮壓武昌起義(參謀長易乃謙,副官長兼總執法官丁士源),同盟會會員蔡德辰、陳雄等企圖在京漢鐵路正陽門西車站刺殺蔭昌未果。10月15日,蔭昌途經彰德會見袁世凱時,袁告訴蔭昌切勿輕戰。10月17日蔭昌到達信陽指揮,但由於北洋兩軍系袁世凱舊部,不聽指揮,鎮壓並不得力,同時湖南、山西、江西、陝西等省相繼宣告獨立。10月27日,清廷召回蔭昌,派袁世凱為欽差大臣督辦湖北剿撫,並改任馮國璋為北洋第一軍總統官,任命段祺瑞為北洋第二軍總統官,蔭昌隨陸軍第八鎮留在前線參加反攻。11月1日,袁世凱內閣成立,蔭昌被任命為軍諮府大臣暫管陸軍大臣事務。
據葉恭綽筆記曰,「武昌變起,瑞澂逃,蔭昌督師而不甚負責。當時清廷即分兩派:一派主張嚴申軍令,用親貴督師,以張撻伐;一派主張起用袁世凱。爭不能決,乃奏請隆裕太后決定。太后主起用袁,議乃定。其後一切均由此發軔也。」袁世凱起用前後,清廷應對革命的方略產生重大變化。此前,清廷對湖北民軍的態度是「一致主剿」,此後則出現「撫」的呼聲。[63]
- 袁世凱復出與鎮壓
10月14日,經內閣總理大臣奕劻、協理大臣徐世昌和那桐保舉,監國攝政王醇親王載灃任命兩年前被罷黜、現在彰德洹上村養病的袁世凱為湖廣總督,10月14日派內閣參議阮忠樞持上諭和奕劻親筆信同內閣統計局局長楊度一起抵達彰德,王錫彤、楊度及袁克定均勸袁世凱不要出山,袁遂託病不就,於10月16日上謝恩折。同時袁向阮忠樞提出出山條件即「節略八條」,大意為調兵、撥款、軍諮府及陸軍部不要「遙為節制」。[64]10月15日,蔭昌途經彰德會見袁世凱。10月22日,湖南省獨立。10月23日,江西省九江獨立。10月27日,朝廷任命袁世凱為欽差大臣,統率北洋軍向武漢進攻。袁督師到鄂,駐節孝感蕭家港。由於海軍全體昄依革命黨,北洋軍渡河受阻。袁世凱坐鎮北方,鐵腕鎮壓長江以北的起義,以確保自身地位的穩固。
番號 | 駐地 | 反革命 | 革命 | 統制(師長) |
陸軍第一鎮 | 北京仰山窪 | # | 何宗蓮 | |
陸軍第二鎮 | 保定、秦皇島 | # | 先馬龍標,後王占元 | |
陸軍第三鎮 | 吉林、長春、錦州等 | # | 曹錕 | |
陸軍第四鎮 | 天津馬廠 | # | 吳鳳嶺 | |
陸軍第五鎮 | 濟南、濰坊、昌邑等 | # | # | 張永成,留守代理賈寶卿 |
陸軍第六鎮 | 北京南苑 | # | # | 先吳祿貞,後李純 |
陸軍第八鎮 | 武昌 | # | # | 張彪 |
陸軍第九鎮 | 南京 | # | 徐紹楨 | |
陸軍第十鎮 | 福州、福寧、延平等 | # | 孫道仁 | |
陸軍第十七鎮 | 成都 | # | 朱慶瀾,程潛(參謀長) | |
陸軍第十九鎮 | 昆明 | # | # | 鍾麟同,靳雲鵬(參謀長) |
陸軍第二十鎮 | 瀋陽 | # | 張紹曾 | |
陸軍第二十一鎮 | 浙江杭州 | # | # | 蕭星垣 |
陸軍第二十三鎮 | 吉林 | # | 孟恩遠 | |
陸軍第二十五鎮 | 原駐廣西桂林,後駐廣東 | # | 龍濟光 | |
陸軍第二十六鎮 | 廣州 | # | 不詳,因1910年庚戌廣州新軍起義被遣散。 |
- 袁世凱逐步控制北方政局
10月29日山西獨立。同日新軍第二十鎮在直隸境內發動灤州兵諫,提出解散皇族內閣等《十二條政綱》。內閣總理大臣奕劻稱病上奏辭職。11月1日,攝政王載灃被迫解散皇族內閣,任命袁為內閣總理大臣組閣。
11月3日清政府頒布《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11月6日,溥儀下罪己詔,釋放革命黨刺客汪兆銘、黃復生、羅世勛。11月13日,袁世凱帶衛隊抵京任內閣總理大臣。11月16日,組成袁世凱內閣。12月6日,袁世凱迫使醇親王載灃辭去監國攝政王職位,退歸府邸。12月16日,調馮國璋來接替禁衛軍總統,解除良弼禁衛軍第一協協統職,調禁衛軍炮隊支援圍剿山西革命軍,分散禁衛軍力量,又用準備出征的名義把禁衛軍調出城外,派段芝貴另編拱衛軍,駐紮城裏。北京完全被袁世凱所控制。到12月18日南北議和談判開始之前,當時關內18省都發生過武裝起義,其中湖北、湖南、陝西、江西、雲南、江蘇(含上海)、貴州、浙江、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共十三省宣布獨立,只有直隸、河南、甘肅、山西、山東五省在袁世凱控制下之外,其中山西、山東、甘肅境內寧夏地區都曾宣布獨立,後被袁軍控制。
武昌起義後的全國革命
- 湖北
武昌起義後,清政府派陸軍大臣蔭昌率北洋軍南下攻擊武漢三鎮的江北漢口(夏口)和漢陽,隨後啟用早先被罷黜的原北洋軍首領袁世凱,以穩定北洋新軍。革命軍開展陽夏戰爭,最終戰敗,11月27日退守江南武昌。在47天作戰中傷亡約萬餘人,但仍能隔江堅守武昌。因此在這七個星期之內,中國15個省陸續宣佈脫離清室獨立[65]。
親歷者回憶,「武昌首義以後,各方面的情況仍很緊張,清兵不時反擊。」[66]:108「旗兵及匪徒縱火搶掠不堪,即軍械所附近時有旗兵射傷衛兵事。」[67]:35「起義兩三日間,武昌城內旗兵尚多,時常四出放槍,希圖反抗。」[68]:82 [註 1][註 2][註 3][註 4]加以排滿情緒,發生濫殺旗人現象。10月12日下午,軍政府明令禁止濫殺旗人。[73]:35據軍政府秘書長李廉方記錄:「軍士見後腦平者,必令其念『六百六十六』,如念六若牛聲,則殺之。某旗女就戮時,哭曰:『我輩固無罪,但恨先輩虐待漢人耳』。又一老嫗曰:『君等殺我輩婦孺何益,我輩固無能為也,何如留我輩以示寬宏』。聞者雖惻然動心,然不敢言,卒殺之。於是都督府議定,遍揭布告,不許妄殺旗人,如拿獲奸細,須由都督交軍法處究辦。其實重要旗人,如鐵忠、寶英、連甲等,皆於起義晚或次日先後逃走,搜殺事亦不如傳說之甚。例如測繪學堂旗人松俊,四十二標一營旗兵七人,當舉義時,憫其無抵抗力,僅暫予拘禁,終獲釋放。除率眾滋擾與作奸細者格殺勿論外,其餘大抵系之於獄,或縱之使去。其有被戧者,亦僅首義一二日,間或有之。」[74]:202-203
10月11日,武昌起義勝利的消息傳到漢川。張蔭蘭、梁輝漢、黃警亞、童義軒、張殿臣等,在系馬口集合數百人,當晚擁至縣衙,迫使知縣交出印信簿籍。次日,梁鍾漢在縣高等小學堂宣布組成漢川軍政分府。同在11日夜,劉英集合千人,襲擊清軍永漋河巡防營駐兵,繳其槍械。12日,進而光復京山縣,19日克天門縣。10月13日,黃州巡防營士兵焚燒標署,知府和巡防營統領避匿,15日,湖北軍政府派黃楚楠等人前往黃州,於17日成立黃州招撫臨時辦事處,並宣布成立鄂東軍政支部(後改稱黃州軍事辦事處)。10月14日,胡云龍、楊柱臣、鄧金標、唐犧支等人在宜昌東山寺密謀舉事,清軍巡防營統領崇歡,新軍管帶戴南山、楊正坤,隊官施化龍諸將逃走。18日,唐犧支帶兵進城,宜昌當夜宣布反正。[75]:502-50311月14日,那陽光復。25日,安陸光復。26日,沙市光復。30日,襄陽光復。12月17日,荊州光復。[75]:520
荊州旗兵一度詐降,忽起反抗,屠殺漢人,圖謀進攻宜昌,揚言勝則盡屠漢人,敗則決萬城堤,使荊沙數十萬人同歸於盡。漢民恐慌,多遷徙至宜昌。革命軍拔營進攻,一戰而得萬城堤,並獲炮兩尊,旗兵死二百餘人。戰後荊州旗兵再度投降。[76]:531
- 湖南
10月22日,長沙新軍起義,湖南巡撫余誠格逃走,巡防營統領黃忠浩被斬首。當晚,各界集會,宣布成立「中華民國湖南軍政府」,推舉焦達峰、陳作新為正、副都督。24日,湘鄂義軍總司令閻鴻飛率一協援湘人馬,由漢口乘4艘小火輪駛抵岳州;駐岳州的新軍起義,岳州宣告光復,隨後成立巴陵臨時事務所。同日夜,李僧、翁確存、秦志高等革命黨100餘人,闖入平江縣公署,宣布組織平江縣臨時政府。27日,革命黨人潘鼎新、黃榮,聯絡蘭譜會首領焦甲申餘部,組建一支200餘人的義軍隊伍,攻克華容縣城。[77][78]
10月31日,湖南立憲派發動政變,梅馨率部謀殺焦達峰、陳作新,擁立憲派譚延闓為都督。譚延闓為擴張勢力,派親信何陶、鄭伯林接管巴陵、華容,捕殺革命黨人。原表示附和革命的平江巡防營、常備營叛變,反對李僧組成的平江臨時政府。華容團練張巨卿亦叛變,潘鼎新、黃榮退守君山。因久困師疲,1000餘名義軍大部離散。11月10日,剩下的270人由潘、黃率領,在城陵磯接受武昌軍政府收編,旋參加保衛武漢三鎮的戰鬥。[77][78]
在湘西鳳凰縣,革命黨起事一度失敗,沈從文幾個叔叔犧牲,父親告訴他:「死了上千人。」革命失敗後,城防軍濫殺平民,持續約一個月。[79]
- 陝西
10月22日,陝西同盟會員井勿幕、錢鼎、景定成等人同陝西哥老會聯合,發動會黨和新軍革命分子同時起義,奪取了軍裝局。到22日晚,西安除滿城以外的漢地已為革命軍占領,當天成立秦隴復漢軍政府,推舉原日知會會員、新軍隊官張鳳翽被為都督。23日晨,革命軍對滿城發起攻勢,張雲山率眾進攻東城樓,張鍅率眾進攻西北側至北城樓,並於當晚破城。[80]:133-134滿城護理巡撫錢能訓逃走,西安將軍文瑞投井自殺。「滿兵見大勢已去,終非革命軍之敵,遂四散奔逃,匿藏於民家者甚多。」[81]:60323日,革命軍入城,發生巷戰和濫殺,大量旗人投井、自焚、吞金、自刎。[80]:13825日,軍政府即令禁止殺戮,所俘旗人後被遣送出城,令其自謀生活。[82]
各方對西安滿城死亡人數的統計有較大差異,其中以外國媒體報道的死亡人數最多。外媒報道有著對在華人員安全的考慮。1912年1月9日,《泰晤士報》報道有約20000名旗人被殺;1912年1月18日,《紐約時報》稱有10000名滿人被殺。但情報和事後統計顯示,報道數字未經證實且顯誇大。[80]:137《日本駐漢口總領事館情報》稱:「總計約六千之滿人,僅餘少數婦孺,其餘四五千人均被殘忍的革命軍殺死。」《申報》於1911年12月10日刊登的西安府函稱:「北京接西安府十月初六日來函,謂有旗人八千被殺,西人被殺者八人,內有四人系美人。」[80]:137《清史稿》中記載:「旗兵之死於此役有名冊可稽者,凡千餘人,官弁兵丁之家屬遇害及自盡者尤眾。」史紅帥根據《辛亥殉難記》中的《西安駐防殉難職官兵丁表》統計,死亡旗官一共90名、旗兵1153名,死亡旗兵眷屬有名姓的1005人,總計共2248人。不過,這些數據都未能區別因戰死、濫殺和自殺而死的人數。[80]:138
西安起義後數日,關中、陝北及陝南的安康、商洛等地五六十州、縣相繼光復。漢中地區,卻由於漢中鎮總兵江朝宗與兵備道黃誥的固守,直至1912年3月,軍政府陝南招討使張寶麟進兵城固,同時四川援陝同志軍標統劉蔭西率軍進至勉縣,江、黃才在兩面夾攻之際棄城逃跑。5月,張寶麟進駐漢中,所屬各州、縣先後反正。[83]
陝西基本光復後,革命軍向東與前來鎮壓的豫軍、北洋軍第二及第六鎮交戰,僅潼關一處便得失三次。前陝甘總督升允,調集甘肅馬安良部及固原提督張行志部二十營入陝,革命軍向西與之交戰。直至清帝退位後,東西兩路作戰方止。[84]
- 江西
武昌起義的消息傳到江西,官方報道誣為土匪起事,九江市民人心惶惶。革命黨人林森把報道真相的報紙貼在潯陽閱書報社門口,並將文中「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國家」等要處標紅,行人無不駐足圍觀。當時,江西巡撫馮汝睽派赴武昌之師開抵九江,準備出發時經過報社,林森等人將武昌起義的真相相告,官兵遂紛紛拒絕登輪前往武漢,馮汝睽被迫將增援部隊撤回南昌。10月23日,駐紮九江的清軍第53標標統馬毓寶經林森疏通,宣布脫離清廷,清廷原本調往武昌附近江面的第二艦隊,也隨之脫離清廷,光復九江兵不血刃。[85][86]九江附近的湖口炮台、馬當炮台守軍相繼反正,南康府屬都昌等縣也宣布歸附革命,清軍從下游增援武漢的補給線被切斷。[87]:1031
10月30日深夜,駐南昌新軍第54標起義,城內陸軍小學堂和測繪學堂學生配合行事,打開城門接應新軍入城。南昌的城守、巡防、水師各軍都掛白旗響應,革命黨遂據有南昌城。[87]:103111月1日,同盟會召集各界在合同巷萬壽宮省商會開會,通電宣言江西獨立,推選新軍二十七混成協協統吳介璋為都督。2日,吳就任都督,以高等學堂為軍政府。[88]省會以外,袁州、瑞州、臨江、鄱陽等地接連反正,各自擁立了一個都督。隨後,江西都督大印三次易手(吳介璋——彭程萬——馬毓寶),後來南京臨時政府派同盟會員李烈鈞接任,政局才穩定下來。[87]:1032
江西軍政府為解決當地旗民恐慌,在回答旗民張某詢問革命宗旨時,執法課課長張宗傑告知此為政治革命,非種族革命,如旗民誠心歸順,仍可定居原處,漢軍可各回原籍,將一視同仁加以保護,並發給張某執照一張,讓其調查旗民戶口,以備另編造冊。[76]:530
- 山西
山西巡撫陸鍾琦偵知新軍不穩,一面從外地趕調巡防隊進省,一面以防堵陝西革命軍為名,命太原郊外的85標移駐晉南風陵渡。山西革命黨人緊急聚議,決定在開拔前領子彈之日起義。[87]:103510月28日夜,各營、隊從太原城領回子彈後,即由管帶姚維藩指揮第一、二營起義,並將起義部隊分成三路:一路攻撲滿城,一路把守軍裝局,一路進攻撫署。29日拂曉,起義部隊從新南門進入太原城,按原定計劃行事。進攻撫署的一路經過激烈的戰鬥,擊散了在署前抵抗的衛隊,擊斃陸鍾琦及其協統譚振德。原定進取軍裝局的一路,因該局已為閻錫山所遣的八十六標二營所守,就一併進向滿城。進攻滿城的一路,在繼起響應的炮兵營和工兵隊的協助下,也迅速完成任務。29日,起義軍占領全城,太原光復。[87]:1036在華傳教士李提摩太回憶:「在太原府,滿族人居住的城門洞開,為那些想逃跑的人提供方便。」[89]:337《泰晤士報》描述:「山西太原府民軍起事,並未殺滿人一名,並異常保守秩序,對於外國則更加留意。由此可見,可知此次漢人舉動,實系反對腐敗無信之滿洲政府,一切行為大有共和政體之模樣。」[90]:73
太原起義勝利後,另有革命黨人谷思慎、續桐溪、弓富魁、邢秉丞等在晉西北,羅定成、李岐山等在遠城,景定成、劉漢卿等在晉南,李鳴鳳、張實生等在河東,聯合當地的紳、學、軍、警各界以及哥老會,紛紛發動起義,使所在府、縣反正。[87]:103612月12日,太原革命軍不敵清軍曹錕部進攻,北上綏遠,於次年1月11日占領包頭,17日占薩拉齊,25日進攻刀什爾村失利,遭清軍追至托克托城,清朝綏遠將軍坤岫及其舊勢力復辟。[91]
- 直隸
10月29日,直隸發生灤州兵諫。新軍第二十鎮統制張紹曾聯合第三十九協協統伍祥禎、四十協協統潘榘楹、第二混成協協統藍天蔚等,在灤州通電清廷,要求在本年內召集國會,由國會起草憲法,選舉責任內閣,並規定皇族不得充當國務大臣。清廷將七十七標移至錦州,七十八標調往關外,第八十標開到臨榆,把二十鎮分散調開,將第三鎮由東北調至廊坊,加強防範。
11月4日,第二十鎮管帶施從雲、王金銘等在灤州,計劃配合吳祿貞在石家莊起義。6日夜,吳遭殺害,計劃無果。下旬,北方革命黨人籌劃在張家口起義,消息洩露,數十人被捕,李飛仙、秦宗周、高志清等7人遇害。29日,黨人按照汪精衛與袁世凱的約定,在北京正陽、崇文、宣武門等處進攻紫禁城,卻中埋伏,陳雄、高新華、李漢傑等犧牲。12月18日,耿世昌、靳廣隆率百餘人在任丘、雄縣起義,遭淮軍鎮壓,退守雄縣,後因缺少外援,黨人犧牲殆盡。[92]
1912年1月2日,王金銘、施從雲在灤州率部起義,成立北方革命軍政府。4日,乘火車西進天津,袁世凱派第三鎮統制曹錕、通州鎮守使王懷慶出剿,在雷莊爆發戰鬥。5日,王、施在與清營談判時被殺,革命軍戰敗。12日,灤州革命軍唐自起、黃際隆、龐希德等數十人潛入開平,襲擊王懷慶,失敗殉難。15日,通州革命黨人密謀起義,因叛徒出賣,其機關張家灣遭包圍,蔡德辰、王丕承遇害。16日,黨人組暗殺團,在北京東華門刺殺袁世凱未遂,張先培、黃之蔭、楊禹昌遇害。29日,天津起義因燃放信號炮失誤,起義倉促而敗。31日,北方革命協會代表再次在天津集會,籌備起義。[92]2月7日上午,北方革命軍總司令部遭到袁世凱部下及天津英租界當局破獲,大批黨人被捕。
- 雲南
10月27日,同盟會員張文光、李學詩、陳天星等人,率同第七十六標新軍兩隊和防軍兩營,首先於騰越起義,張文光稱滇西軍都督,並分兵下永昌、永平等十餘州縣。10月30日,同盟會員李根源聯合新軍標統蔡鍔、羅佩金及管帶唐繼堯等人,率新軍發動重九起義,次日占領省城昆明,成立雲南軍政府,舉蔡鍔為都督。11月4日,大理新軍也宣布反正,設迤西自治總機關部。個舊駐軍受蒙自的海關道龔心湛之命,開往臨安鎮壓,被起義軍擊潰,個舊各界於5日遍插漢字黃旗表示反正。6日,臨安起義軍入蒙自,龔心湛逃。順寧知府琦磷,「雖系滿人,素極維新,亦常以滿廷專制為恨。自接省城光復電,深為歡躍,當即復電投誠」。其他各府縣傳檄而定,「不旬日而全滇底定」。[87]:1055-1057
- 上海
11月3日,上海同盟會、光復會、上海商團的陳其美、張承槱、李平書、李英石、李燮和等在發動起義,主力有張承槱、劉福標等人組織的青幫洪門敢死隊,李平書和李英石的上海商團武裝,李燮和聯絡的吳淞地區起義軍警,朱家驊、徐霽生等人組織的中國敬死團。4日,攻占江南製造局,上海光復。8日,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滬軍都督府,推舉陳其美為都督。
- 貴州
11月3日夜,自治學社在貴陽白沙井(今白沙巷)張百麟家開會,決定4日晨起義,當夜發出動員令。當晚,動員令傳到次南門外陸軍小學堂,學生們在沖入軍械庫奪取槍枝後,公推學長鄺質夫為臨時領隊。起義隊伍出校門涉過南明河,與陸軍第一標會合。同時,自治學社派胡剛到南廠新軍營通知起義決定,標統袁義保反對,社員楊樹清向天鳴槍,袁義保倉皇逃走。士兵公推第一標教官兼小學堂總辦、同盟會員楊藎誠、排長趙德全作指揮,將隊伍開到南嶽山一帶布置作戰。貴州巡撫沈瑜慶聽聞陸軍小學起義的消息後,本想憑藉巡撫衙門衛隊頑抗,但衛隊在管帶彭爾坤領導下起義,將衙門內大炮炮栓全部拆去,士兵們臂纏白布,迫使沈瑜慶交出巡撫印信。11月4日拂曉,起義士兵分別由大南門、次南門入城,維持秩序,宣告貴陽光復。[93]
- 浙江
11月4日,浙江光復會會員駐杭州新軍八十一標標統朱瑞,同盟會會員新軍八十二標周承菼部軍官吳思豫、呂公望、蔣百里、蔣百器、楊廷棟、吳肇基人等,及光復會王文慶率領從上海趕來的敢死隊發動起義,從筧橋、南星橋出發進攻省城杭州。朱瑞、吳思豫、呂公望等率八十一標及光復會王金髮敢死隊攻占軍械局。周承菼統八十二標和同盟會蔣中正、光復會尹銳志(女)所屬敢死隊攻占撫台衙門。楊廷棟率兵包圍巡撫府,巡撫增韞被俘。
5日晨,杭州各處均懸掛白旗,以示光復,惟旗營駐防將軍德濟督據城抵抗。[87]:1042英國駐杭州領事賽斐敕向朱爾典報告說:「事實上,杭州城居民中間的驚慌,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擔心滿族人表示好戰。已經發生的幾起傷亡,大都是由於自滿城亂放來福槍所造成的。滿族人還擊斃了第一個被派去同他們開始談判的使者。於是,革命軍在附近的山上架設大炮,白天對滿城施放空彈,同時通過電話與滿族將軍建立了聯繫。他們以夜間進行真正的炮擊相威脅,同時提出建議,如果滿族人同意交出武器,便可以赦免他們的性命並對他們給予臨時津貼,這些條件終於起了作用,一場可怕的大屠殺便這樣避免了。」[94]:124《申報》評價:「是役也,民軍死僅二三人,居民無恙,商業照常。並聞都督府已分舉人員部署各項政治矣。當民軍開門放入新軍時,同時將錢塘、涌金二門開放,以便旗營中人逃走,其用意甚為仁厚。誠以此次革命乃政治問題,非種族間亂也。」[95]:2755日,浙江諮議局議長陳黻宸、副議長沈鈞儒及馬敘倫等人,推舉立憲派湯壽潛為都督。湯壽潛入旗營繳械,旗兵卻隱藏大量槍械,圖謀反叛。[註 5]後經陶成章、褚輔成搜出所匿槍械,將主謀者佐領貴林逮捕正法。[87]:1042
浙江軍政府成立後,各府、州、縣傳檄而定。11月6、7兩日,寧波、紹興、嘉興、衢州四府先後反正,成立軍政分府。接著,湖州、金華、嚴州、處州、台州、溫州諸府也宣告脫離清朝統治,浙江全省光復。[87]:1042軍政府特別批示滿漢平等:「凡旗人之出外謀生或挈眷遷徙散在各處謀生者,同為我民國之人民,即同受我軍政府之保護……倘因存歧視之見於旗人之生命財產忘肆侵害者,軍法具在,嚴懲不貸。」並為生計無著落的旗人提供臨時補貼。[96]
- 江蘇
11月3日,上海軍政府派人到蘇州,策動駐楓橋的新軍起義。5日,江蘇巡撫程德全命令城外新軍袖綴白布,進城至巡撫衙門,宣布脫離清朝統治,被推舉為江蘇都督。隨後,程德全電告常州知府長明,長明攜眷潛逃。6日,程德全委任何健為常州軍政分府司令,常州光復。同日,華承德等50餘人進攻無錫縣署,縣署守軍投降。接著,金匱縣署也被義軍占領。7日晨,新軍三十六標二營管帶林述慶在京峴山起義,成立鎮江軍政府,「虎威」、「建威」兩艦和象山、焦山炮台守軍響應起義。8日晨,鎮江京口旗營副都統載穆投降,軍政府軍務部長李競成入城繳械。
11月7日夜,南京新軍第九鎮統制徐紹楨在秣陵關起義,分三路進攻雨花台、通濟門和漢西門,因彈藥不濟,死傷數百人後,退集鎮江。上海同盟會總部遂決定組織江浙聯軍,合力攻打南京。11日,江浙聯軍司令部在鎮江成立,20日,江浙聯軍在已起義的海軍艦艇的掩護下,發起攻克南京之役。是日,與張勳部激戰於龍潭,張勳大敗。22日,部分鎮軍與揚軍進攻六合,欲斷張勳後路。24日,江浙聯軍攻占烏龍山和幕府山。24日晚,右路淞軍和一營浙軍占領烏龍山炮台。25日,浙軍在孝陵衛與清軍激戰,擊斃張勳的親信王有宏和旗兵千餘人。29日,粵軍和浙軍攻下幕府山炮台。12月1日,粵、浙、鎮軍攻下天堡城,同時蘇軍占領雨花台。聯軍炮擊清軍嘹望台太平門和張勳的指揮部所北極閣,張勳、兩江總督張人駿、江寧將軍鐵良等將領逃跑。2日,巡防營統領張聯升率領餘部投降,南京全城光復。[97]
據《紐約時報》11月11日報道,南京民軍於8日起義失敗後,清軍在城內展開屠殺,男女老少甚至嬰兒被肆意襲擊,任何剪辮者、穿戴白衣或外國服裝者(外國人除外),皆被視作革命黨處決,死亡數及上千人,該屠殺「為現代史無前例」。[98]南京光復後,英國駐南京領事偉晉頌(F.E.WiLKinson)寫信給英國公使朱爾典稱:「總的說來,革命軍有理由對他們已經表現出來的克制感到自豪。有人給我談了一些關於屠殺滿族男人、婦女和兒童的情況,但經過調查,幾乎所有這些情況證明是沒有根據的,儘管發生過幾起顯然不愉快的事件。象已經發生的對財產的破壞,都在滿族人居住區內。目前的一切情況都是很安寧的,南京城正在迅速地恢復正常狀態。」[94]:195
8日,許宏恩率兵進南通城,清總兵張士翰從衙門搬出,軍政府次日宣布通州光復。8日晚,孫天生策動揚州定字營起義,知府嵩峋逃跑,揚州光復。22日,海州鹽防營兵變,進攻州署,開放監獄。24日,蔣行雁派新軍一營由何鋒鈺率領,進駐海州,任民政長。1912年1月,林述慶轄北伐各軍會攻徐州,經固鎮、三里灣、澮河、宿州數戰,張勳敗走濟南。2月11日,徐州光復。[97]
- 安徽
11月5日,同盟會會員吳暘谷等率標炮營起義,並向省城安慶進攻。立憲派則勸說安徽巡撫朱家寶獨立,11月8日,安徽諮議局出面宣布獨立,推舉朱家寶為都督,王天培為副都督。
11月9日,合肥光復,成立軍政分府,推黨人孫萬乘為司令;同日,蕪湖光復,成立蕪湖軍政分府,舉吳振黃為總司令。[99]:27813日,大通光復,設軍政籌議局。[99]:27915日[一說5日[100]],壽州革命黨人張匯滔、王慶雲等起義,清文武官吏潛逃,壽州光復,旋成立淮上軍司令部,推王慶云為總司令,張匯滔、張倫、袁家聲為副總司令,並兵分三路向皖北各州縣推進,光復六安、懷遠、鳳陽、蚌埠、霍丘、阜陽、渦陽等地。[99]:281皖南地區在各界協力下,11月25、26日,徽州、繁昌和太平等府先後光復。至此,安徽省除亳州一隅,均告光復。[101]
- 廣西
10月30日夜,桂林的革命黨人聯絡在省城的2000多新軍和800多名會黨,準備進攻桂林城。因道路被水淹沒,無法前進,只好退回。10月31日,劉崛等聯絡了梧州一帶的綠林2000多人,集合各界代表宣布反正。11月5日,羅佩珩等聯絡州的會黨、綠林和一些團練、巡警,共數千人,攻據平南城,又匯合各縣武裝萬餘人,攻克藤縣,進取潯州。劉古香在柳州聯絡會黨數千人,準備攻城,防營分統陳朝政所部六營巡防營歸向革命。懷遠、懷集群眾也舉起義旗。玉林發生兵變、罷市和罷課。南寧革命黨人聯絡會黨、綠林和部分新、舊軍,積極準備起事。[87]:1049
11月6日夜,巡撫沈秉堃、藩司王芝祥等,經諮議局中的革命黨人、副議長黃宏憲、議員蒙經等人和立憲派勸說,宣布廣西獨立,沈秉堃任都督,王芝祥、陸榮廷任副都督。晚間,巡防營拒不剪辮,發動叛亂。沈、王知新、舊軍隊不和,先後以北伐為名離桂。原廣西提督陸榮廷因利乘便,據有都督一職。[87]:1049-1050
廣西常備軍協統趙恆惕率新軍隨沈秉堃部北上,馳援武漢,陸軍小學堂白崇禧等人隨之加入北伐學生軍。學生軍自備途中費用,趙恆惕發給每人七九步槍一支、子彈一百五十發、毛氈一張、黑呢外套一件、水壺飯盒雜囊等物,經全州、永州,取水道經湖南之祁陽、衡陽、湘潭,至長沙復改乘輪船經洞庭,至湖北漢陽附近之蔡甸、梅子山參加南軍陣營,與北軍相峙,後隨趙恆惕之混成協調駐孝感。[102]
- 福建
11月5日,同盟會福建分會在福州城外的白泉庵召集軍事會議,鄭祖蔭、林斯琛、劉通、黃乃裳、林肇民、蕭奇煊、彭壽松等同盟會員以及新軍陸軍第十鎮統制孫道仁、協統許崇智等人,在台江的一艘夾板船上密商起義方略,計劃11月9日凌晨4時起義。閩浙總督松壽、福州將軍朴壽獲悉後,下令整頓戰備,緊閉城門,由旗兵駐守,並組織「殺漢隊」,決意負隅頑抗。8日下午4時,革命軍管帶蕭奇斌率領炮兵營來到於山高地,在山上架起大炮。9日拂曉,福州光復戰役正式打響。彭壽松率炸彈隊由水部入城,直撲高節里,策應城內的民軍。駐防長門的統領派兵400人及大炮4門趁夜入城,炮轟旗界。[103]交戰後旗軍請求停戰,並約定時間投降,但事後旗軍並未投降,又與民軍開戰。[76]:53010日晨,數百名旗兵投降,松壽自盡,朴壽避入前捷勝營統領明玉家中,擒獲後企圖逃跑,追獲後被擊斃。11日,福州宣布光復。[103]
11月9日,莊尊賢率同安和灌口兩地的同盟會員進攻同安縣,駐城清軍反正,同安和平光復。11月11日,漳州的陳兆龍、朱潤卿、林者仁、王兆培等同盟會員聯合哥老會及龍溪農民軍,沖入道尹府公署,宣布漳州光復。11月15日,廈門的同盟會員聯合各界開會,由張海珊宣布共和,革命軍分四路入城,進攻道署、警署、胡里山炮台以及各機關,廈門當日光復。11月18日,蔣以麟說服原駐防管帶唐萬勝、晉江知縣黃逢年交出印信,泉州光復。11月19日,同盟會會員劉靄士、丁仰皋、劉清藜等人於公推原巡防營管帶劉光漢以及游擊易福元為汀州臨時正副司令。11月20日,黃緗、朱喚醒聯絡新軍管帶萬國發,在莆田東山召集各界,宣布莆田光復易幟。閩北的延平府、建寧府、邵武府,也相繼實現了政權和平過渡。至此,在武昌首義後只有一個多月,福建全省便宣告獨立光復。[103]
- 廣東
10月24日,同盟會員彭瑞海在化州起義,次日化州光復。29日,陳炯明、鄧鏗等人在惠州起事。同日,張碌村等人占據汕頭,又進圖潮州。30日,同盟會員王興中光復新安。11月7日,鄭彼岸、林君復、任鶴年等光復香山。8日,惠州、汕頭光復。同日,在胡漢民勸說下,廣東水師提督李准和新軍第二十五鎮統制龍濟光同意反正,民軍聲勢浩大,兩廣總督張鳴岐被迫召集各界代表在廣東諮議局討論廣東獨立問題。9日,廣東宣布獨立,中華民國粵省軍政府成立,肇慶、紫金同日光復。潮州、大埔、陽江、連州、三江、梅州、連山等地,也於廣州光復後一周之內光復。[104]:93-94
11月27日,羅侃廷、蘇乾初在府城廉州起義,參加者約400人,攻下了府縣衙門,並以欽廉軍政分府名義宣布光復。蘇乾初任都督,參謀長李時欽、軍政部長鄧世增、財政部長羅侃廷、民政部長廖杏齋(兼合浦縣長)、秘書長林朱贊。隨後,羅侃廷到北海發動清軍起義,蘇乾初則派員到沙崗、西場等地招撫游勇,祈望擴大成果,但遭遇反正清軍的反叛,經由廣東都督胡漢民派軍艦前來平息。[105]
廣東省各界召開會議,包括滿漢八旗代表,就廣州滿城、新軍防營、土匪等項進行商議,和平解決了化旗為民的問題。[76]:530經各方支持,軍政府組成一支北伐軍共約8,000人,姚雨平任總司令,馬錦春為副總司令。[106]
廣東軍政府成立後,委趙士槐為瓊崖安撫使,令其收編清軍。趙到瓊後與瓊軍發生衝突,便在海口先將參加過同盟會的學生組成學生軍,配以九響毛瑟槍和單發槍數十枝,以武力迫范交出政權。後來,軍政府又另派黃明堂為安撫使,改編瓊軍。至此,海南全島光復。[107]
- 四川
10月18日,同盟會員曾省齋在墊江發動起義,得到了同時在大竹起兵的李紹伊的支援。27日,起義軍進入墊江縣城。11月11日,曾省齋又「誓師出發,連取大足、渠縣、鄰水、廣安、岳池,而蓬溪、射洪、營山諸縣,亦傳檄而定」。12日,廣安州組成大漢蜀北軍政府。18日,廖樹勛在長壽起義,並向涪州進兵。19日,同盟會員冉君谷自重慶歸來,與江津縣令吳良桐密商,告知重慶同盟會已有起義準備,吳良桐次日宣江津布獨立。21日晨,長壽援軍入城,同盟會員高亞衡迫使知州戴賡唐交出州印,次日成立軍政府。同日,同盟會員熊兆飛、鄧篤率兩路軍至南川縣,由內應接入城內,南川光復。[109]:199-200
11月22日,成都召開四川官紳代表大會,決定獨立並派出蒲殿俊等11人與四川總督趙爾豐的代表在在成都圜通銀行進行談判。27日,四川宣布獨立,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趙爾豐發表宣示四川自治文告,將權力交給新政府。立憲黨人蒲殿俊擔任都督,趙爾豐的嫡系部將朱慶瀾任副都督。27日,進入四川的鄂軍在資中反正,殺死上任途中的代理四川總督端方。
革命爆發後,成都滿城旗人對漢人抱同歸於盡心態,「有的還表示,萬一事急,老幼婦女先行自殺,精壯殺出少城與漢族拼殺」。「接近滿城的漢人住戶街道,謂旗兵殺出,定先遭殃,婦女已有自縊者」,「漢兵聞之,成列出圍少城,滿兵聞之,亦登陴列炮守」。[110]11月7日,滿城千餘人聯隊撲出滿城,擊斃漢民數人,成都將軍玉昆及副都統奎煥發表勸諭,變亂始息。[76]:52712月,四川名士徐炯、周鳳翔受軍政府之命來滿城進行和談。同時,趙榮安也代表滿城旗人到軍政府會談。23日,玉昆下令駐防滿城的全體滿蒙官兵向軍政府繳械,並由軍政府幫助他們另謀生計。[110]
- 山東
11月12日,山東煙臺同盟會欒鍾堯、宮錫德等「十八豪傑」同盟會會員發動起義,占領煙臺海防營,煙臺道台徐世光聞變攜家眷逃到東海關稅務司英國人梅爾公館尋求保護。11月13日,「十八豪傑」致電上海都督陳其美,宣布煙臺獨立,成立山東軍政府。次日,改稱山東煙臺軍政分府,推舉清海軍舞鳳艦艦長王傳炯為煙臺軍政分府總司令。[111]
11月13日,在山東革命黨人丁惟汾的勸說和代理新軍第五鎮統制賈賓卿等部分軍官的脅迫下,山東巡撫孫寶琦同意山東獨立,推舉孫寶琦為都督。11月24日,孫寶琦又在第五鎮新軍逼迫下取消獨立。袁世凱命張廣建以州同知擢布政使,吳炳湘以候補縣丞擢巡警道,搜捕革命黨,令巡警沿街將黃帝四千餘年字樣的告示全部刷掉,重新貼上宣統三年年號告示。12月10日晨,吳炳湘派軍警突查濟南商埠經二路西頭路南「宜春軒」照相館兼鐘錶維修店和萬紫巷「萬順恆」洋貨鋪,逮捕了革命黨人劉溥霖、杜瑨等14人,當場用槍托砸死藍盛九,並搶劫兩家店鋪的財物,史稱宜春軒慘案。[112]
- 河南
武昌起義後,劉積學由北京趕回開封,與劉純仁等先後設機關於北書店街和合堂、優級師範學堂、中州公學等處,籌劃河南獨立。10月14日,革命黨人吳滄州策動駐汴清軍第29混成協協統應龍翔反正,允應為河南都督,但被拒絕。豫撫聞訊後,調兵部署於鐵路沿線,使省城革命無法實施。革命黨人遂定四路起義,會攻省城。[113]
在豫西,王天縱聯合張鍅部秦隴復漢軍,組成秦隴豫復漢軍,曾攻至澠池,進取洛陽,清第6鎮協統周符麟率五、六千人來援,王部退至潼關;在豫東,劉榮棠、李銳五、謝鵬翰等發動仁義會襲擊開封,攻至曹門,因武器簡陋終潰;在豫南,劉積學、海廷璧等在葉縣建立機關,準備占領南陽,曾一度進攻魯山縣城,因其領導人孫豪被誘至城內被殺而失敗;在豫北,陳伯昂受孫文派遣,謀炸黃河鐵橋;在信陽,文學社社員劉化歐於10月16日在武勝關李家嘴集合農工和士兵起義,22日與北洋軍交戰而敗。[113]
1911年12月,張鍾端返回開封組織起義指揮部,以開封法政學堂為基地,擬23日晨攻鐵塔旁彈藥庫,再攻打巡撫署和防營。但因奸細告密,22日晚,正在開封優級師範學堂布置武裝起義的革命黨人被包圍,張鍾端等31人被捕。24日,11人遇難,史稱「河南辛亥11烈士」。[113]
此外,不乏省外攻取河南的努力。1911年11月,留日河南籍學生返滬組成威武軍,由張國威率領攻至柳林。1912年初,新蔡人閻子固率安徽淮上軍入豫。[113]
- 奉天
11月6日,藍天蔚等革命黨人在北大營開會,研究驅逐東三省總督趙爾巽事宜。由於缺乏警惕,被藍天蔚部下營長李鶴祥告密。趙爾巽在黑龍江視察,知悉後立即趕回瀋陽,下令全城戒嚴。12日下午,趙爾巽在省諮議局召開「奉天國民保安公會」成立大會。張作霖用武力控制會場,推舉趙爾巽為會長,清軍第三十九協協統伍祥禎為副會長,張作霖為軍政部副部長。全省各地按規定成立分會,以控制局勢。張作霖所部巡防營2500人陸續開進省城。為與之對抗,17日,張榕、張根仁等人聯絡遼寧各界,成立「奉天聯合急進會」。[114]
11月20日,顧人宜率民軍進攻駐紮在李家臥龍的清軍巡防隊,首戰告捷。27日,起義軍宣布成立「中華民國莊河軍政分府」和「中華民國征清滿洲第一司令部」。29日,顧人宜部攻打駐於水門子的巡防隊,再戰再捷。此時,由於全國形勢尚不明確,趙爾巽剿撫並用,一面派馬、步、炮隊施加壓力,一面又與起義軍進行談判。顧人宜接受了軍費一萬兩白銀,在不交出軍權的條件下,將民軍改編為地方巡防隊。但11月27日馮國璋攻陷漢陽後,趙爾巽放心嚴剿革命,於1月23日派袁金鎧殺害急進會領袖張榕,此後又有100多人先後遇害。[114]
1月底,藍天蔚受民國政府之命,部署三艘運軍船進發花園口。2月1日夜至2日晨,北伐主力在貔子窩、花園口、大孤山一帶登陸,藍天蔚赴大連指揮。3日,北伐軍在花園口北與清軍巡防隊激戰,取得勝利。4日,在水門子與清軍戰鬥,俘虜巡防隊幫統李子銳及管帶陳寶珊。6日,北伐軍占領瓦房店。10日,攻占莊河,清軍敗逃。正當北伐軍與民軍準備攻占瀋陽時,清帝於2月12日下詔退位。[114]
- 吉林
10月中旬,即有人在省城倡言獨立,其後「附和者為數愈多」。吉林巡撫陳昭常、駐軍二十三鎮統制孟恩遠聞訊驚恐,一面封鎖消息,一面搜查黨人。11月16日,陳昭常召集省城各界,欲仿照奉天模式,成立吉林國民保安會,遭學生反對。學生宣言:「保安會,學界絕不贊成,假使刎頸流血之禍,即在眉睫,非學界之所畏也!」但在軍隊支持下,省保安會最終成立。20日,省城各學堂學生一律罷課,以示反對。12月,革命黨人段右軍、朱霽青到長春與楊子厚密謀起事,因洩密失敗。12月19日,駐長春第二十三鎮軍官慶恩(化名陶雨春)與日本人木村好太郎商議,聯絡西北荒「馬賊」100餘人,以長春府游擊馬隊長李松山為內應,預期起義,再因被告密而敗。1912年2月,在長春南滿鐵路附屬地內,百數十人「分匿於各宿店,約期舉事」,因官府勾結日本施壓被迫解散。2月18日,李貴、楊八等百餘人占領公主嶺,宣布獨立,結果也被「給資遣散」。2月16日夜,革命黨人梁廷棟、梁廷樾與劉乾一、商震等以哈爾濱為根據地,同「馬賊」和反正巡警組成的200餘人起義,占領了電報局、自治會。19日清軍統帶麼佩珍率隊圍攻起義軍,梁廷棟、梁廷樾、陶遇春、王澤臣、李范五等10餘人犧牲。3月7日,駐吉林省山城鎮巡防營管帶李秀峰奉命圍剿海龍縣楊樹河子村王樾人領導的鄉軍,3天後將王砍殺於山城鎮西門外。3月15日,陳昭常就任民國都督,吉林省革命流產。[115]
- 黑龍江
武昌起義爆發後,黑龍江各學校推舉代表組織學生聯合會,在黑龍江全省中學堂召集師生開會。中國同盟會黑龍江支部負責人鄧覺民發表演講,激烈宣傳革命。會後,學生上街散發傳單,倡言獨立。11月16日,黑龍江巡撫周樹模秉東三省總督趙爾巽旨意,成立黑龍江國民保安公會,自任會長,並通飭各屬:「如有散布謠言,鼓吹獨立擾害公安者,准其拿辦。以靖地方。」但學生繼續做革命活動,針鋒相對成立黑龍江國民聯合會,還於12月11日到省屬衙門前遊行,高呼「黑龍江獨立萬歲」。12月18日,學生用全體名義要求巡撫周樹模宣布獨立,並傳知軍政界贊成,以圖得到支持。周樹模「不敢出署一步,將軍政事宜都委之於民政司長宋小濂處理」。宋對學生表面上予以同情,但下令各學校提前舉行畢業考試,通知學生家長監管子女在家放假,不准到省城鬧事。最終,學生們要求黑龍江獨立的努力未獲得成功。[116]
- 甘肅
11月初,陝西寧州會黨數百人占領州城,繼進軍甘肅合水、慶陽。同月,文縣、階州數千農民圍攻縣城,搗毀厘局、稅局。[87]:1089
11月14日晚,為「鉗制西軍攻陝之兵力,切斷清廷僅有之西北交通」,革命黨人在寧夏府(銀川)開會,決定由劉先智任總領隊,以哥老會和巡防續補五營為主,分赴靈州、平羅等地同時起義。後因事機洩露,寧夏府的起義遭破壞,10餘名會眾被捕入獄。靈州民軍1000餘人按時起義,於17日晚攻破守備衙門及縣署,光復靈州。19日晚10時,寧夏府民軍堅持起義,分三路攻城,在與潛伏城內的起義軍首領劉華堂及哥老會配合下進城,同清軍展開巷戰。經一夜激戰,起義軍占領府城各衙署及兵營,擊斃了負隅頑抗的代理鎮台賀明堂等大小官吏數百名,升起「支那革命大元帥孫」的旗幟,全城遍插擁護孫文的「順南」小旗。其後數日,平羅縣、寧朔縣相繼光復。11月23日,寧夏革命軍政府正式成立,並頒布《新政大綱》和《臨時政綱》,宣傳革命道理,提倡各族「皆為胞澤」。但民軍對滿營的進攻屢次受挫,戰鬥中革命黨人劉先智亦犧牲。1912年元旦,甘肅清軍反撲寧夏府城,滿營內清軍趁機出動,與起義軍交戰三日,最終陷寧夏府,一批會黨首領和民軍遭清軍屠殺。[117]
1911年底和1912年初,河西走廊會黨和農民數次起義,但都終歸失敗。[87]:1089陝甘總督升允組織軍隊進攻陝西,攻陷長武、醴泉、咸陽,逼近長安。1912年3月11日,駐守秦州的黃鉞聯合革命黨人向燊、陳貞瑞等,發動起義,成立臨時軍政府。戰爭前線的馬安良、周務學等實力派為保存自身地位,由代布政使趙惟熙和諮議局議長張林焱領銜,於15日通電承認共和,使升允迎清室西遷的計劃破產。[118]
- 青海
11月間,西寧幫會領導湖南人任得慧、固原人孫大旗(人稱孫麻子)、西寧人喬壽山等醞釀舉事,於是聯絡小手工藝和各行業雜役人等一千餘人。為解決武器難題,孫大旗到西寧西郊大營盤所駐鎮標新軍軍營中活動,策反士兵中的哥老會員四五百人。11月底,已聯結西寧西川石灰溝、元山爾、鎮海堡、多巴、扎馬隆、國師營等地的農民和西寧城中的哥老會成員達3000餘人,編為左、右、前、後、中五個營,喬壽山任「兵馬大元帥」,任得慧任副元帥,白虎任總兵,以「掃清滅洋」為號召,預定12月5日起事。原計劃攻占鎮海堡、多巴,奪取囤積的糧草後,再配合大營盤新軍攻占西寧府城。不料一黨人向駐鎮海堡千總白尚珍警告說:「限你三日內將所有人馬糧秣軍器準備齊全,如敢違抗,即踏平鎮海堡。」白立即向西寧各衙署告變。西寧鎮總兵張定邦令鎮標新軍管帶陳正才將所有槍彈轉交鎮署,且不准營兵外出。喬壽山與城中新軍失去聯繫,見風聲緊急,提前2日在西寧元山爾起事,張定邦率官兵前往鎮壓,雙方在郭家寨爆發衝突。清兵火力猛烈,擊潰義軍,將俘者押至西寧,後任得慧也被捕,均遭殺害。但西寧當局懾於全國革命的聲勢,對該案不敢窮深追究,將搜查到的起義軍3000人名冊焚毀了事。[119]
- 新疆
12月28日,巡撫袁大化獲悉革命黨欲在迪化府舉事,派兵捕殺了哥老會總統唐小雲、幫統陳光模,並通緝湘籍革命黨人劉先俊。劉見事機緊迫,當日晚同永珍春、馬萬榮等百餘人起義。起義軍攻撫署東營不利,轉攻陸軍炮營,想奪炮轟擊各官署和軍械局,亦不果。再轉攻警察第一區,不克,只好退據協署。旋遭清軍隊包圍,隊伍潰散,多人被捕遇害,省城起義遂告失敗。此後,伊犁革命黨人集議,商決1912年1月7日起義,馮特民、李輔黃等為指揮。事為志銳知悉,調滿、蒙各軍前來鎮壓。革命黨人乘清軍尚未調集之際,先發制人,提前三小時(當晚九時)起義。經守護南庫的革命黨人黃立中的接應,獲得了該處軍火庫的彈藥供給,遂會同李嘯風率領的炮隊,猛攻將軍署和副都統署。志銳越牆逃走,只剩下據守北庫的滿兵還在抵抗,起義軍數次進攻不克。為結束戰鬥、減少傷亡,起義軍遣使入旗營勸降,並請已卸任的伊犁將軍廣福(蒙古族)出面勸說。旗籍官兵「知為政治革命,無種族歧視者」,即停戰繳械。同日夜,惠遠城光復。8日,志銳被搜獲處死,伊犁起義大獲全勝。[87]:1091-1092
1月8日,新伊大都督府成立,廣福為都督,楊纘緒為總司令部部長,馮特民為外交部長兼民政部長,李輔黃為前敵總指揮。新伊大都督府致電袁大化,勸其認清時局,宣布共和。但袁大化拒絕共和,派陸軍協統王佩蘭率部進攻伊犁。2月,李輔黃率伊犁起義軍與迪化清軍交戰於精河一帶。起義軍連連獲勝,清軍由五台退至精河、沙泉子、固爾圖。不料獨立騎兵團團長錢廣漢臨陣反叛,使起義軍由勝轉敗,方孝慈犧牲於沙泉子之戰。楊纘緒親赴前線督戰,清軍敗退烏蘇。2月12日,清帝退位。3月12日,袁大化「遵旨承認國體共和」。15日,北京政府改新疆巡撫為都督,袁大化辭職,楊增新任都督,撤銷伊犁大都督府。馮特民拒聽袁世凱、楊增新的調動,堅持留任伊犁外交司長、伊犁觀察使。楊增新大造輿論,指馮特民破壞統一。1913年10月某夜,楊增新收買營長馬得元,率兵包圍馮特民、李輔黃的住所,將二人殺害於惠遠城。[120]
清帝國滅亡與民國成立
南北議和
袁世凱在被清廷起復前夕,便會見過來訪的革命黨人朱芾煌。朱勸告袁世凱同南方議和以換取大總統之位,袁世凱權衡利弊,上台後採取剿撫兼施的策略,進而準備和南方開始談判。[132]
11月1日,清政府命袁為內閣總理,海外華僑,留學生和國內輿論界中有人認為「袁世凱資格,適於總統」,主張爭取袁世凱反正,推舉其為第一任大總統。之後,袁世凱分别致信黎元洪和民軍總司令黃興。11月9日,黃興致函袁,希望他「以拿破崙、華盛頓之資格,出而建拿破崙、華盛頓之事功」,主張給袁世凱「一個民選的總統」,避免曾國藩剿滅太平天國的悲劇。11月16日,孫文在巴黎也致電國民軍政府,表示同意舉袁世凱為總統。在分別收到二人覆信,得到將獲總統職位的保證後,於11月10日、30日派舊部劉承恩、副官蔡廷幹(海軍正參領)作為私人代表,赴武昌議和。黎元洪迫於主戰派壓力,要求袁世凱倒戈北伐,並保證「以項城之威望,將來大功告成,選舉總統,當推首選。」劉、蔡二人攜黎元洪致袁世凱親筆信回京復命。此後袁世凱通過攻克漢陽,大挫民軍銳氣,迫使民軍方面不得不進行停戰談判。
11月26日,袁世凱通過英國公使朱邇典及英國駐漢口總領事葛福[133]向軍政府和各省代表提出議和三條件:停戰,清帝退位,選袁世凱為大總統。11月29日,袁克定密遣朱芾煌攜汪兆銘函到武昌前線奔走協調停戰,因事先未得通報,朱芾煌於11月30日被馮國璋拘捕,經袁克定營救,由漢口押送北京後當即被釋放。[132]11月30日,袁世凱再派密使劉承恩、蔡廷幹赴武昌與黎元洪談判。同日,各省代表自上海匯集至武漢,在漢口英租界順昌洋行召開各省代表第一次會議,同意與袁世凱議和。由於英國駐漢口總領事表示,黎元洪必須能夠代表各省,方可談判議和。各省代表會議當日遂議決,以鄂軍政府為中央軍政府,黎元洪以大都督名義執行中央政務。12月1日,南北雙方簽訂《武漢地區停戰協定》,武漢地區於12月3日上午8時至12月6日上午8時停火三天。12月3日,武漢地區停火,進行休戰談判。此後南北雙方先後簽署過五次協議,將停戰最終延續到1912年1月29日。
12月7日,上諭「著袁世凱為全權大臣,由該大臣委託代表人馳赴南方,切實討論,以定大局。」12月8日,袁世凱發布內閣咨文,派唐紹儀為總理內閣大臣的全權代表。12月9日,唐紹儀等離京赴武漢與黎元洪或其代表商談大局。而南方各省內部則紛爭不斷。12月7日,黎元洪提名伍廷芳為議和全權代表,溫宗堯、汪兆銘、王寵惠、鈕永建為參贊,胡瑛、王正廷為湖北特派代表,組成議和代表團。12月9日,各省代表正式推舉伍廷芳為民軍議和全權總代表。由於各省代表受同盟會影響,已議決「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故他們不贊成黎元洪在武昌談判的意見,而支持在南京談判。12月11日,唐紹儀抵漢口,第二天過江到武昌會晤黎元洪,被告知要到上海談判。原來,伍廷芳受張謇、趙鳳昌等人勸阻,托英駐滬總領事請朱邇典爵士向袁世凱說項,令唐赴滬議和。於是,袁世凱12月13日電令唐紹儀「赴滬討論」[134]。張謇、趙鳳昌等成為南方議和幕後主導。
12月18日,在上海南京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市政廳,南北議和會議開幕,參加會議的除南北議和代表外,還有英、日、美、德、法、俄6國駐滬總領事及外商代表李德立。在這第一次會議上,雙方很快就承認共和達成一致,並在「召開國民大會表決國體」即所謂「和平解決」辦法上達成共識,但對國民會議的召集、召開時間與地點、組成等問題爭執不下。12月20日,雙方舉行第二次會議。
同時,清軍主和派將領見同盟會方面的黃興即將取代黎元洪成為南方臨時政府首腦,便由段祺瑞的參謀長靳雲鵬派出私人代表廖宇春赴上海與黃興談判。參與談判者有江浙聯軍參謀長顧忠琛,聯軍先鋒隊長朱葆誠、洪承點,文明書局經理俞復,北軍紅十字會會員夏清貽。12月20日,雙方在文明書局簽訂五項條款:一、確定共和政體;二、優待清皇室;三、先推覆清政府者為大總統;四、南北滿漢軍出力將士各享其應得之優待,並不負戰時害敵之責任;五、同時組織臨時議會,恢復各地之秩序。[135]
12月28日,袁率內閣大臣上奏,請召集臨時國會公決國體。清廷召開御前會議,最終隆裕太后下懿旨,同意召集臨時國會。12月29日,南北議和第三次會議召開,伍廷芳提出經過修訂的《關於清皇帝之待遇》、《關於滿蒙回藏之待遇》兩項提議案,當日議決多項條款,其中首條即為「開國民會議,解決國體問題,從多數取決。決定之後,兩方均須依從」。
同盟會方面不滿南北雙方達成的召開國民會議議決國體,選袁為民國首任總統的共識。黃興、陳其美、宋教仁遂於12月26日在上海哈同花園公宴總理孫文之時,醞釀舉孫為大總統,並由馬君武喚起輿論。12月27日,黃興、宋教仁等赴南京,連夜召集各省代表會議,提出成立政府、採用總統制、改行中華民國紀年並用陽曆等事宜,籌備選舉臨時大總統。
12月31日,南北雙方代表唐紹儀、伍廷芳等召開最後一次會議,雙方簽署協議,袁支持清帝退位,南方各省支持袁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召開國民會議議決國體。1912年1月1日,南京臨時政府正式成立,孫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1月11日、17日、19日,南京臨時政府接連三次要求列強承認,均無一字答覆。袁得知孫就任臨時大總統後,1月1日致電唐紹儀,表示唐12月30日、12月31日以來行動超越權限,不能獲得政府承認。唐紹儀當即請辭。1月2日,袁世凱准唐紹儀辭去和談代表一職,並致電伍廷芳,否認伍、唐所訂條款。
此後經張謇、趙鳳昌斡旋,南北雙方繼續議和,主要討論清室優待條件和南方履行承諾問題。此時南方議和的要角是孫。直隸諮議局、河南諮議局通過汪兆銘致電孫,首條即提出「清帝退位後,能否舉袁為大總統?」。孫於1月14日復電保證「清帝退位,共和既定,袁有大功,為眾所屬,第一條件自無不能。」次日孫又致電伍廷芳,再次保證清帝退位,宣布共和之後,舉袁為大總統。
中華民國的成立
- 武昌對上海:籌組中央政府的競爭
1911年11月,以黎元洪為首的武昌集團和以滬軍都督陳其美、江蘇都督程德全為代表的上海集團,同時展開籌組中央政府的活動。11月9日,黎元洪以湖北軍政府都督的名義,向獨立各省發出通電,要求各省速派代表到武昌開會,商組中央政府事宜。11月11日,上海都督陳其美、江蘇都督程德全等三省軍政府都督電邀各省派代表到上海開會。11月15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在上海舉行會議,上海、江蘇、浙江、福建等省代表參加。武昌集團堅持會議要移到武昌召開。由於武昌最先發動起義,多省代表已抵達武漢,同盟會主要領導人黃興、宋教仁等人也在武漢。最後,上海集團讓步,議決各省代表赴武漢,定於30日在漢口召開會議,商議組織臨時中央政府,制定《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但每省在上海仍須留1名代表作爲通信聯絡機關。
11月21日,各省代表陸續到達武昌。此時恰值清軍攻陷漢陽,武昌危急。各省代表於11月30日在漢口英租界順昌洋行召開第一次會議,參加會議的有14省代表24人,推湖南代表譚人鳳為議長。議決臨時政府成立以前,由鄂軍政府代中央軍政府職權,鄂軍都督代中央軍政府大都督。12月2日,決定先制定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選舉雷奮、馬君武、王正廷為組織大綱起草員。並作出「如袁世凱反正,當共舉為臨時大總統」的決定。12月3日,會議通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分三章共二十一條,即日由全體省代表簽名宣布。同時決定以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確定臨時政府為總統制共和政府。各省代表於七天內齊集南京,如有十省以上代表到達,即開臨時大總統選舉會。
12月4日,宋教仁、陳其美等卻召集留在上海的各省代表沈恩孚、俞寰澄、朱葆康、林長民、馬相伯、王照、歐陽振聲、居正、陶鳳集、吳景濂、劉興甲、趙學臣、朱福詵在上海江蘇省教育總會舉行會議,列席會議的還有章太炎、趙鳳昌、章駕時、蔡元培、王一亭、黃中央、顧忠琛、彭錫范。大會以投票的方式,議決公電孫文歸國主持大政,推舉黃興為假定大元帥,黎元洪為副元帥,由大元帥主持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議決黃興對於大元帥一職再三推辭,黎元洪卻不願屈居黃興之下,表示反對,17日改推舉黎元洪為大元帥,黃興為副元帥。在討論國旗時,湖北代表提議用十八星旗,福建代表提議用青天白日旗,江浙方面提議用五色旗為國旗象徵五族共和,紅、黃、藍、白、黑,象徵漢、滿、蒙、回、藏。最後形成以五色旗為國旗、鐵血旗為陸軍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海軍旗的折衷方案[136]。
- 革命黨人的內訌
各地辛亥革命前後,革命黨人內部因爭權奪利而發生一系列重大的內訌事件。武昌方面,有武昌起義前後孫武等人領導的共進會和蔣翊武等人領導的文學社的內訌,在內訌中文學社力量大損,詹大悲東下,宋錫全被殺,後共進會擁戴黎元洪,文學社擁戴黃興,此亦有湘鄂矛盾在內[137]。上海方面,陳其美同李燮和爭滬軍都督;1911年12月12日,江浙聯軍司令部參謀長陶駿保在滬軍都督府被陳其美殺害;1912年1月光復會領袖陶成章於上海法租界金神父路廣慈醫院被陳其美指使蔣中正刺殺。廣東方面,新聞記者出身的廣東都督陳炯明槍斃同樣由新聞記者出身的民團總局副總辦黃世仲,後以武力裁撤王和順的惠軍。廣州《公言報》記者陳聽香替王和順打抱不平,遂被陳炯明以「依附叛軍,妨害軍政」等罪名逮捕並槍殺[138][139]。
- 南京臨時政府的建立與中華民國
11月14日,江蘇都督程德全通電請孫歸國組織統一政府:「大局粗定,軍政民政亟須統一,擬聯東南各軍政府公電,懇請孫文先生迅速回國,組織臨時政府,以一事權。中山先生為首創革命之人,中外人民皆深信仰,組織臨時政府舍伊莫屬。我公力顧大局,想亦無不贊成。」[140]18日,江北都督蔣雁行表示:「大統領一席非孫文莫屬。」[141]19日,揚州軍政府敢死軍總指揮邊振新登報:「公求孫逸仙先生回國為總統。」[142]安徽都督李烈鈞要求:「電請孫文先生回國組織臨時政府。」[143]廣東方面亦稱:「大總統一職,擬舉孫文先生。」[144]
12月11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在上海和漢口兩地的17省代表來到南京,繼續商討建立中央政府事宜。12月14日,各省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根據《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選舉總統,此時代表們分成支持在湖北立首功的黎元洪以及支持黃興兩派,相持不下。
12月25日,孫文從法國馬賽回國抵達上海。12月28日,在南京召開臨時大總統選舉預備會。12月29日,各省代表在南京江蘇諮議局會議廳召開選舉臨時大總統會。臨時大總統根據《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第一條:「臨時大總統,由各省都督代表選舉之;以得票滿總數三分之二以上者為當選。代表投票權,每省以一票為限。」選出。參加選舉的有直隸、奉天、山東、山西、河南、陝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等十七省代表四十五人,孫文獲得十七張有效票中的十六票,當選為第一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黃興獲得一票,系湖南省代表譚人鳳所投(一說浙江省代表所投[145])。
1912年1月1日,孫文在南京正式宣佈中華民國成立,並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在「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書」中強調「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
1月2日,孫文通告各省廢除陰曆,改用陽曆,以民國紀年,1912年為中華民國元年。同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會議通過《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修正案》,修改有關臨時大總統及副總統的選舉規則及職權的條款。1月3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會議推選黎元洪任臨時副總統,並通過孫文提出的臨時政府內閣各部總長、次長名單,正式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臨時政府下設十個部,陸軍部總長黃興兼任參謀本部總長,海軍部總長黃鍾瑛,外交部總長王寵惠,司法部總長伍廷芳,財政部總長陳錦濤,內務部總長程德全,教育部總長蔡元培,實業部總長張謇及交通部總長湯壽潛。此外,總統府秘書長胡漢民,法制局長宋教仁,印鑄局長黃復生。1月11日,各省代表會議通過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為綱領,以南京為臨時首都,以紅黃藍白黑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象徵五族共和之意。1月28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會議成立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並選舉參議員,推選林森、陳陶遺任正、副議長。
為爭取列強外交承認,1912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發布《告各友邦書》: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滿清政府與各國締結之條約,民國均認有效,至於條約期滿而止。其締結於革命起事以後者則否。
(二)革命以前滿清政府所借之外債及所承認之賠款,民國亦承認償還之責,不變更其條件。其在革命軍與以後者則否。其前經訂借事後過付者亦否認。
(三)凡革命以前滿清政府所讓與各國國家或各國個人種種之權利,民國政府亦照舊尊重之。其在革命軍與以後者則否。其前經訂借事後過付者亦否認。
臨時政府教育部公開徵求國歌。1912年2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公報上刊出一首題為《五旗共和歌》的國歌擬稿,由沈恩孚作詞,沈彭年譜曲[150]。
-
1912年元旦,孫文在就職儀式上,宣讀的大總統誓詞。
-
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孫文
-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印,現藏臺北國父紀念館。
清帝遜位,清朝滅亡
- 宗社黨:滿洲貴族的最後抗爭
12月6日,袁世凱迫使醇親王載灃辭去監國攝政王職位,退歸府邸。1月2日,清將領姜桂題、馮國璋、張勳、張懷芝、曹錕、王占元、陳光遠、李純、王懷慶、張作霖等十五人電內閣,誓死反對共和,請飭各親貴大臣將在外國銀行所存款項提回,接濟軍用。
1月3日,陸徵祥等駐外各使節電請清帝退位。1月5日,段祺瑞自漢口退駐孝感。1月7日,清第一軍總參贊官靳雲鵬自漢口到北京,謀聯合各軍,要求共和。同日,日本輪船密運步槍一萬二千枝,子彈二千萬發,機關槍六挺,山砲六門抵南京。
1月11日,黎元洪下令北伐。由於局勢惡劣,清庭於1月12日舉行王公會議。奕劻主依優待條件交出政權;載澤、載洵、善耆及恭親王溥偉反對,並與良弼、鐵良、毓朗等決組宗社黨與南方對抗。1月19日,宗社黨組織君主立憲維持會,推舉馮國璋為會長,散發《北京旗漢軍民公啟》,反對共和,指責奕劻。
1月26日,宗社黨強硬派首領良弼在住宅門口被京津同盟會分會刺客彭家珍炸成重傷,三天後死亡。善耆、溥偉分逃大連、青島。
- 虛君共和:袁世凱和北洋軍的遺夢
1月16日,袁在下朝的路上,在東華門丁字街遭到京津同盟會分會組織的炸彈暗殺,炸死袁衛隊長等十人,袁倖免於難。
1月20日,南京臨時政府向袁正式提出清室優待條件。1月22日,孫文發表聲明,只要袁促使清帝退位,自即行辭職,讓位於袁,以此誘使袁世凱贊成清帝退位。
1月22日,英國公使朱邇典會同法、俄、日公使聲明贊成清室退位。美國不願干涉中國內政,不曾參加。
1月26日,在袁授意下,段祺瑞率北洋將領共47人聯名致電內閣、軍咨府、大清國陸軍部和各王公大臣,提出民軍已答應對清朝皇室、王族及滿蒙回藏各族的優待條件,陳情「即此停戰兩月間,民軍籌餉增兵,佈滿各境,我軍皆無後援,力太單弱,加以兼顧數路,勢益孤危」,「山東之煙臺、安徽之穎、壽境界、江北之徐州以南,河南之光山、商城、固始,湖北之商城、襄樊、棗陽等處,均已分兵前逼,而我皆困守一隅,寸籌莫展。彼進一步,則我之魯、皖、豫即不自保。」要求「立定共和政體,以鞏皇位而奠大局」。到2月2日為止,聯名增加到50人,故稱《北洋五十將乞共和電》。尚小明教授指出,與以往論者普遍認為的不同,北洋軍此舉目的並非是逼迫清帝退位,而是要「鞏固皇位」,造成「虛君共和」,以堵塞民主共和。[151]段祺瑞電中懇求「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再行召集國會,組織共和政府。」顯示出由清廷推行共和的意願。[不可靠的邊緣學說來源 ?]
1月30日和31日,清廷兩次召開御前會議,籌劃虛君共和政體。其具體設想是:「留君主之虛位,由共和國人民公舉正副總統二人,主持全國一切政事,君主概不干涉過問,其餘親貴及旗籍人均照常優待,南京政府總統及其他組成政府各員一律取消。」[151]2月1日,御前會議正式決定採用虛君共和政體,袁氏隨即至英、俄、美三國使署相告,各公使均表贊成。[151]2月2日,袁氏上密折一件,詳細解釋虛君共和一切組織,有「政權雖皆遜讓,皇位仍舊存留,請毋滋生疑慮」等語。隆裕皇太后遂於2月3日正式授權袁氏與民軍協商優待條件。[151]
2月4日,段祺瑞聯合王占元、何豐林、李純、王金鏡、鮑貴卿、李厚基、馬繼曾、周符麟等共九人發出乞共和第二電,專致「近支王公、諸蒙古王公、各府部院大臣」,指責「二、三王公迭次阻撓,以致恩旨不頒,萬民受困」,重申「現在全局危迫,四面楚歌。穎州則淪陷於革軍,徐州則小勝而大敗;革艦由奉天中立地登岸,日人則許之;登州、黃縣獨立之影響,蔓延於全魯;而且京、津兩地,暗殺之黨林立,稍疏防範,禍變即生。」聲言王公貴族如再阻撓共和,將「率全軍將士入京,與王公痛陳利害。」為皇室宣布虛君共和清除障礙。[不可靠的邊緣學說來源 ?]
2月5日及6日,《大公報》連發兩則評論,一則謂「今日欲解決戰爭,保全疆土,除虛君共和,別無兩全之策,所謂存君主之虛名,行共和之實政也」;另一則盛讚袁氏為確定虛君共和所做的貢獻,稱「今日之議定虛君政體,使帝統將絕而復續,宗社將危而復安,又能成就共和,項城之功,洵不可沒;若必挾種族之見,謂項城當為華、拿,是欲見好項城,不益使項城為難耶!」[151]
- 清帝遜位:皇室別無良策
袁世凱獲得與民軍商酌優待條件的全權,但袁世凱和革命黨目的並不一致,袁以達成虛君共和為目的,革命黨則以清帝退位、民主共和為目的。[151][不可靠的邊緣學說來源 ?]
2月8日,袁內閣電復南京,提出對優待條例的多處修改,包括「『遜位』二字尤為北方軍民所駭異,必須改為『致政』或『辭政』;『贊成共和』改為『宣布共和』;『外國君主』改為『各國君主』。[151]言下之意,皇室若「贊同共和」,即為贊同民軍意見,若「宣布共和」,則主動變更國體為共和;皇室「遜位」則完全退出政治舞台,「辭政」則可以垂簾聽政;若待皇室如「外國君主」,則皇室非中國君主,如待之如「各國君主」,暗示皇室依舊為中國君主。[不可靠的邊緣學說來源 ?]
2月9日,伍廷芳電復袁內閣修改條件。伍廷芳「慮蹈於虛君位之嫌」,對袁內閣修改的條例嚴加拒絕。袁內閣將「外國君主」改為「各國君主」,伍廷芳沒有接受;袁內閣將「遜位」改為「致政」或「辭政」,伍廷芳改為「辭位」;袁內閣將「贊成共和」改為「宣布共和」,伍廷芳改為「宣布贊成共和」。其中最重要的是以「辭位」代「遜位」,大清皇帝既然「辭位」,則「與虛君位主義風馬牛不相及」,可以斷絕袁世凱虛君共和的念頭。在復電中,伍廷芳明確表達了態度,謂「此方所堅持者,為不使有類於虛君位。如照來電,必致各省、各軍群起反對……現力求遷就,改正如下,已至極點,決難再讓矣。」[151]2月10日,伍廷芳又復電段祺瑞和張懷芝等指出:「清帝若不實行遜位,則有類於虛君位之嫌,全國人民糜爛血肉以爭共和,豈願得此虛位之結果?」[151][不可靠的邊緣學說來源 ?]
2月10日,南京參議院通過《清室優待條件》和張謇起草的《清帝退位詔書》。優待條件第一部分即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之條件:
除上述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之條件八條外,還有清皇族待遇之條件四條,及滿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條件七條。
2月11日,隆裕皇太后召見徐世昌時,稱讚袁世凱之忠誠,謂:「此次事變,皆系諸王公曆年所釀成,醇王太無能,為彼等所蒙誤,若非袁世凱,吾母子尚不知為彼等陷於如何境地。余感袁世凱之忠,憫生民之塗炭,決意將國政辭讓,已諭令袁世凱將優待皇室條件與南軍議妥。」[151][不可靠的邊緣學說來源 ?]
2月12日,隆裕太后發布《退位詔書》,宣佈清宣統皇帝退位。下退位詔時,隆裕對袁世凱說:「恨諸親貴,平日招權納賄病民誤國,以致今日。及事至無可挽救,既不能妥謀善法以維宗社,尚欲挾吾母子別圖號召,以居奇禍。幸有爾在坐鎮大局,使我母子尚不至流離顛沛,伊等今皆紛紛逃散,各自為謀,豈復有人心乎。」[152][不可靠的邊緣學說來源 ?]
《退位詔書》由張謇起草,並由臨時參議院通過,但其中,「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為袁世凱所添加,使其攫取了組織臨時共和政府的主導權。至此,大清帝國正式終結,並被中華民國取代與繼承。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正式宣告滅亡,中國兩千年來的帝制也正式結束。
- 民國統一大慶典與孫總統祭明太祖
2月13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文向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發出《辭臨時大總統文》和《推薦袁世凱文》。
2月15日,南京舉行民國統一大慶典。其中一項內容為孫率南京臨時政府官員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孫發表《祭明太祖文》和《謁明太祖陵文》。在這兩文中,孫回顧明太祖驅逐蒙古人,推翻元朝統治,使華夏擺脫夷狄統治獲得光復的豐功偉績,並將推翻滿人的清朝建立中華民國視作明太祖業績承續,以告慰明太祖在天之靈。
-
1912年2月15日,孫文率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各部部長、右都尉以上將校等在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
-
孫文祭明孝陵時向文武百官講話。圖內後方掛有明太祖像,像下放有明太祖牌位,兩旁擺放五色旗及十八星旗。
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與北京政府的成立
宣統退位後,1912年2月13日孫提出辭呈,向南京臨時參議院推薦袁接任。2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袁任臨時大總統,議決臨時政府仍設在南京,並電袁前來受職;未受任前,政務仍由孫總統繼續執行。袁世凱以北京兵變為由,堅持遷都北京。
3月8日臨時參議院通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試圖通過內閣制對大總統的權力加以限制。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此時,孫文在南京仍未解任,而袁世凱在北京已經宣誓就職,形成南北兩個臨時大總統的局面。
4月1日,孫文在南京解任。4月2日臨時參議院議決臨時政府遷往北京。4月4日臨時參議院議決該院遷往北京,並且於4月8日休會。4月29日,北京臨時參議院行開院典禮。5月1日,參議院改選議長,選吳景濂為正議長,湯化龍為副議長。
5月,北京臨時參議院討論國旗統一案。5月14日,臨時參議院議決以五色旗為國旗,以五色旗左方上角占全旗四分之一置十八星旗為陸軍旗,以五色旗左方上角占全旗四分之一置青天白日旗為海軍旗,商旗適用國旗,陸軍旗和海軍旗。該案咨達袁世凱時,袁提出仍以十八星旗為陸軍旗,青天白日旗為海軍旗,6月5日獲得臨時參議院通過。6月11日,此案由袁世凱發布臨時大總統令頒布施行。[154]
- 外國列強的支持
武昌起義之後,在中國有重大利益的外國列強保持觀望態度,並試圖從北京政權或武昌政權中尋找到最能符合各方利益的一派來支持。1913年4月8日,中華民國第一屆民選國會正式揭幕,巴西即於是日首正式承認中華民國,其他各國繼之[155]:227。1913年4月9日秘魯,5月2日墨西哥,5月4日古巴承認中華民國。1913年5月2日美國在列強中率先承認中華民國。1913年10月7日,英國,法國,俄國,德國,日本,義大利,奧匈帝國,荷蘭,比利時,葡萄牙,西班牙,丹麥,瑞典共13國同時宣布承認中華民國。
從此至1928年間稱為「北洋時期」,該時期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稱為「北洋政府」。
1913年2月,中國首次根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進行國會選舉。國民黨所得議席最多,預備由宋教仁出任內閣總理。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袁被認為是背後策動暗殺者。[156]7月,孫發動二次革命,武力討袁,但被袁擊敗。二次革命終於失敗,國民黨及國會終被袁強迫解散[155]:229。1913年10月6日,袁經國會選舉,正式當選中華民國總統。
袁就職後,堅持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斷絕一些革命黨人分省獨立的企圖。同時袁積極與列國交涉,保全中國對蒙古和西藏主權。
但是袁世凱1915年廢共和稱帝,遭到反對,引發護國戰爭,袁旋即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袁病死,黎元洪繼任大總統,中國進入各省區軍閥割據時期。孫則在廣州多次組織護法運動(即「三次革命」),中國出現南北分治局面至1928年東北易幟為止。
影響
政治
當時成功的中國革命黨人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治國方案,遂按照美國憲法[來源請求],美國政治體制,實行總統共和制。儘管因為現實社會條件的限制和參政者們對法律的理解分歧,袁世凱後來又因稱帝而中止約法,民國初年共和體制並未真正貫徹實施,但這畢竟是中國首次試圖實行共和政體,推動共和觀念在中國的傳播,使民主與共和的價值觀得到確立,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思想
辛亥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思想啟蒙運動。自漢代董仲舒以來的中國思想中,君臣關係是「三綱五常」中三綱之首,皇帝不僅是政治上的權威,也是文化中諸多價值觀念的重要依據與合法性的來源。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價值觀和政治思想的同時,也對於中國傳統以儒家為主的諸多價值觀的權威性產生衝擊,致使在其後的新文化運動中一度出現打倒孔孟、「全盤西化」等社會文化改革思想。文化權威的消失,也造成這一代知識分子產生前所未有的焦慮感,因此如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三民主義、社會主義等具有完整系統的新價值體系,成為了大批中國知識分子的新信仰。
婦女運動的興衰
辛亥革命前後,隨著政治氣氛的寬鬆,一些具有新思想的女界領袖趁機發動女子參政運動,試圖使中國婦女取得參政權,實現男女平等。民國元年(1912年)1月5日,中國社會黨內女子參政同志會會長林宗素由上海前往南京,代表女子參政同志會拜會孫文,希望得到孫文對女子參政的支持。孫文對「承認女子完全參政權」表示贊同。後該消息發表在《民立報》和《申報》上,引起中華民國聯合會的章炳麟(會長)、程德全(副會長)、張謇(特務幹事)等人的強烈反對,孫文不得不稱女子參政權須到「將來」方能實現[157]。此後女界領袖唐群英(女子後援會會長)、林宗素(女子參政同志會會長)、沈佩貞(女子尚武會會長)、吳木蘭(女子同盟會會長)、王昌國(女國民會會長)等人先後致信南京臨時參議院和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文,「要求中央政府給還女子參政權」,但女子參政權仍未列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引發女界大鬧參議院事件。1912年4月8日,中華民國女子參政同盟會在南京成立,唐群英被舉為會長。該會的宗旨是「實行男女平等,實行參政」。由於宋教仁等為實現「政黨內閣」,故7月16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同盟會改組會議上遷就某些政團的要求,公然刪除黨綱中「男女平權」的內容。8月25日在北京湖廣會館召開的國民黨成立大會上,唐群英痛斥宋教仁,並打了宋教仁一記耳光,林森也挨了唐群英一記耳光。1913年袁世凱繼宣布解散國民黨之後,又下令取締中華民國女子參政同盟會,女子參政運動遭到無情鎮壓。[158]
經濟
辛亥革命後,除了袁世凱曾經大致統一全國之外,其他中華民國的政權都未曾直接統治整個中國,如號稱統一的國民政府只能收到五個省的稅收。1928年國民政府北伐成功,已經有機會統一全國,但是共產黨在中國不斷與國民黨對抗,加上日軍侵華,令中國不能統一,直到1950年代,中國大陸才由中國共產黨再度統一。長期的分裂及戰亂,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及現代化建設造成阻礙。
民族關係和邊疆地區
辛亥革命爆發前的革命組織,多以漢族為本位。他們提出「驅除韃虜」後所建的民國,往往指單限於以漢族為主的十八行省(武昌起義時所用的十八星旗即為佐證);滿洲(黑龍江省、吉林省、奉天省)、內蒙古、外蒙古、新疆(時已為新疆省)和西藏都被排除在外,給滿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特別是他們的上層分子更是對革命、共和疑懼重重。武昌起義爆發後,清朝權威下降,自顧不瑕,列強更趁機支持邊疆地區的民族獨立運動。因此邊疆民族地區出現的亂局除了外國勢力干涉的誘因外,這種主觀認同的差異當是重要的原因之一[159]。大清覆滅後,中國主政大權回到漢族手上。自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至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退守臺灣為止,期間在位的6位元首皆為漢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迄今為止的5任最高領導人也都是漢族出身。
- 外蒙古獨立與唐努烏梁海問題
辛亥革命後,隨著清朝統治的逐漸瓦解,在俄羅斯帝國駐庫倫領事的策動下,外蒙古藏傳佛教格魯派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訪問俄國。11月30日俄、蒙軍隊包圍清政府駐庫倫的庫倫辦事大臣衙門,解除清軍的武裝,並將辦事大臣三多及其隨從人員押送出境。12月28日,哲布尊丹巴在庫倫登基,宣佈「大蒙古國」獨立,並自稱日光皇帝,年號共戴。此獨立未被當時的清朝政府和後繼的中華民國政府承認。而唐努烏梁海則在1944年併入蘇聯,現屬於俄羅斯聯邦圖瓦共和國。
- 內蒙古問題
在俄羅斯帝國及外蒙古的策動下,內蒙古各地也發生獨立運動。勝福等人發起呼倫貝爾獨立,被外蒙古任命為統轄呼倫貝爾大臣。烏泰則掀起東蒙古獨立,被外蒙古封為進攻中華民國第一路軍司令。1912年至1913年,北京政府先後召開東蒙王公會議、西蒙王公會議,穩定內蒙古王公,防止外蒙古獨立波及內蒙古。
清帝宣布退位後,蒙古王公的態度雖然發生轉變,但仍然是有條件的。在1912年1月29日的御前會議上,駐京蒙古王公表示:「若以中國國體而論,本宜於君主,而不宜於民主。惟今日全國人心既皆堅持共和,且各親貴亦多贊成此事,我輩又何所用其反對。今惟全聽御前會議如何解決,如決定共和,我蒙古自無不加入大共和國家。」[159]
- 西藏問題與西姆拉條約
1910年,清朝藉故由趙爾豐率兩千軍隊,強行駐紮於拉薩,十三世達賴喇嘛因此前往印度避難,而清廷則再次取消其「達賴喇嘛」的封號。在大吉嶺的達賴開始與英國人接觸,希望通過英國、印度的幫助,使西藏獲得更大的自治。隨著辛亥革命爆發,各地發生兵變,趙爾豐在四川被殺,駐藏軍隊也採取行動,抓捕清朝的駐藏大臣,但在隨後與藏軍的衝突中,被繳械投降,後全部被遣返漢地。1913年1月,達賴喇嘛回到拉薩。袁世凱發電報,表示要恢復其封號,而達賴喇嘛在回覆中,則直接重申他對西藏的全權統治,這份聲明甚至被部分西藏人看作「獨立宣言」。中華民國政府對西藏的影響急轉直下,而後西藏各地產生「驅漢事件」。為了防止漢軍再次入藏,噶廈開始從英國購置軍火,絕大部分藏軍都被部署到康區,這也導致西藏北部疆域無法得到有力的維持。由於軍費開支的猛漲,更加劇西藏的內部矛盾。中華民國政府由於忙於戰事,對西藏主要採取外交策略,特別是在國際場合不斷地強調對西藏的主權,但西藏的實際統治者一直是位於拉薩的噶廈政府,直到1951年人民解放軍入侵西藏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才得以接管西藏的實際統治權,但西藏噶廈政府直到1959年藏區騷亂和十四世達賴喇嘛流亡印度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解散,並在1965年被西藏自治區政府取代。1914年,在英、中、藏三方西姆拉會議上,英、藏雙方簽定協議,西藏噶廈將麥克馬洪線以南地區割讓給英屬印度,也就是現在的印度阿魯納恰爾邦,對於此協議,中華民國以及後來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拒絕承認。後因此中印兩國於1962年爆發軍事衝突,史稱中印邊境戰爭。兩國在藏南地區、阿克賽欽地區以及洞朗地區的邊境對峙則時有發生。
- 新疆
辛亥革命爆發後,新疆地區哥老會起事,革命黨人在伊犁成立軍政府。原新疆巡撫袁大化任命楊增新為提刑按察使,訓練穆斯林軍隊。後來袁大化逃離新疆,衆人推擧楊增新為督軍。其後袁世凱任命楊增新為新疆都督,封其為一等伯。袁世凱死後,楊增新長期任新疆省長。他靠老練的政治經驗與軍事實力,平定哈密、阿克蘇的動亂,分化並鎮壓各地哥老會與農民起事,並與伊犁軍政府和談達成統一;爾後逐步排除軍政府人物的影響力,掌握實權。到他1928年去世為止的17年中,雖然楊增新名義上接受北洋政府的管轄任命,後來接受南京國民政府領導,但他是新疆的實際統治者。但在之後的20年裡,由於蘇聯的干涉,在今天新疆喀什地區曾經成立過獨立的國家,後被盛世才擊垮,但新疆北部很多地區則一直處在蘇聯的控制之下直到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後,蘇聯才將這些地區歸還中國,但蘇聯在新疆的影響力直到1962年伊塔事件爆發並關閉蘇聯駐烏魯木齊和伊寧領事館後才被清除。
海外華僑華人
- 馬來亞
馬來半島和新加坡華人介入中國革命活動是史無前例的。雖然革命活動主要在於挽救中國,但這一行動已對當地華人產生深遠影響,大致可以歸為:
- 馬新華人民族主義思潮的興起
- 馬新華人團結力量的增長
- 新思想的湧現
- 政黨政治的影響
孫文於1911年12月29日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許多在馬來半島和新加坡中立派及保皇派分子轉而支持孫。馬來亞和新加坡各地華人開始剪掉辮子。在同盟會和孫號召下,當地華人也積極捐款支持革命。
辛亥革命後開啟民族主義思潮,成為馬來亞和新加坡華人維繫與中國關係主要思想源泉。由於民族主義思想鼓吹,數以千計當地華人青年回到中國參加推翻清朝,給予革命黨金錢援助。同時,也促進反對殖民統治的意志,不斷壯大。
當孫在馬來半島和新加坡開展革命活動前,當地華人並不團結,常有幫派之間和不同籍貫族群之間的鬥爭。這阻礙革命思想傳播,影響華人社會經濟成長,並妨礙不同籍貫華人之間合作。
1906年,孫在吉隆坡主持中國同盟會支會成立儀式時發出警告,當地華人不團結最終將導致整個華人社會崩潰。因此中國同盟會展開各種宣傳,如閱書報社、夜校、戲劇表演,使不同籍貫集團為孫的革命而一起工作,使不同籍貫華人有機會逐步相互了解與合作以解決共同難題。1909年,在打巴成立的集群社正是灌輸團結思想組織。此外,在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的學校傳播標準華語打破以往使用方言教學慣例,使不同籍貫華人有共同媒介語。通過努力,華人團結精神和國民意識逐漸加強。
孫的革命思潮帶為馬來半島和新加坡帶來新思想,衝擊華人傳統舊社會和舊傳統。利他主義,捨己為群,平等和自由之觀念因此不斷傳開。設立女子學校受到鼓勵,女人被允許參加社會活動甚至參加革命。
1912年8月13日,國民黨成立。在得到英國殖民政府許可後,國民黨在馬來亞成立國民黨馬來亞支部。由於英國殖民政府認為國民黨並非與殖民政府對抗,1912年12月18日,又許可在新加坡成立國民黨星洲聯絡支部。北京的國民黨於1913年被解散後,其後繼各黨派在馬來亞繼續進行合法活動,直到1925年中國國民黨註冊被英國殖民政府吊銷,理由是未根據社團法令提供所需資料。儘管如此,中國國民黨並未停止活動,而是繼續以秘密形式存在。中國國民黨在馬來亞和新加坡的活動,為日後中國抗日戰爭、馬來亞和新加坡政治運動等帶來深遠影響。
紀念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會在10月10日(或10月9日)當日紀念辛亥革命,並在天安門廣場集會以示紀念。孫文的畫像亦會擺放,因為孫文對中華民族作出的貢獻,被稱爲「中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160]。2011年10月9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和前任總書記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了大會。2021年10月9日,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講話[161]。
中國青年黨批評道:中共一邊大肆紀念辛亥革命,另一邊則對香港的紀念活動加以打壓。繼港府當局的「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將在香港舉行的辛亥革命紀念活動扭曲為「煽動」、鼓勵「將台灣從中國分裂出來的行為」後,雙十國慶當天,俗稱「紅樓」的革命遺址中山公園竟出現警察與保安駐守封鎖,禁止民眾進入紀念,這種做法令人不齒。香港是辛亥革命發祥地,是孫文革命思想的發源地、先烈前仆後繼發動革命的大本營,而港府當局在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際,竟以武力、威嚇等方式禁止民眾紀念。[162]
相關史跡
- 紀念孫文市政公園
- 孫逸仙大馬路
相關條目
- 國民革命
- 排滿
- 辛亥革命紀念館
- 辛亥革命博物館
-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 中華民國歷史
- 晚晴園-孫文南洋紀念館
- 南京總統府-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
- 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
- 1905年俄國革命
- 青年土耳其黨人革命
- 1910年10月5日革命(葡萄牙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國)
- 墨西哥革命
- 波斯立憲革命
- 革命和叛亂列表
- 電影:辛亥雙十(台灣名國慶雙雄)參改武昌起義前數日風雲,以及彭楚藩等人慷慨就義、蔣翊武、黃興奔走,最後武昌城外子時三刻蛇山鳴砲,打響武昌起義。
注釋
- ^ 「郜翔宸率領的旗籍兵士一百餘人,還在向軍政府和藩署進攻。」[69]:89
- ^ 「29、30兩標之旗兵,猶堅持不下,楚望台炮隊轟擊其標本部。」[70]:259
- ^ 「30標殘餘之旗兵,由該標第一營管帶郜翔宸率領竊據通湘門一帶,並向我軍襲擊,他(蔡幼襄,即蔡濟民)又同我們掃蕩至東湖地方,徹底消滅它。」[71]:37
- ^ 「行至程家花園突遇旗兵數人臥溝內發射,幸未中。我伏地潛行招集本排兵士將旗兵悉數擊斃。」[72]:172
- ^ 在杭州,旗兵投降後,雖然雙方都接受和平光復條件,但旗兵仍私藏槍械,被搜查出許多快槍子彈及槍械二千支,地雷一枚。後又搜出一名旗兵身藏手槍兩支,審訊時直供意圖復仇,被正法。革命軍搬運繳納軍火之際,一旗丁趁機引爆炸藥,炸傷兩名士兵及一名過路旗人婦女,軍政府再次戒嚴。11月19日,又在河溝發現藏有手槍及子彈多枚,在官廳破灶內查獲刺刀十餘柄,並當場搜獲一名滿人奸細。[76]:530
- ^ 「漢口華界已被革軍占領,懸掛紅藍白色旗。」[121]
- ^ 「居民知大局已定,沿途歡呼,城廂內外都高舉三色國旗,有書『中華民國萬歲』的,有書『新漢萬歲』的,爆竹如雷,歡聲響動。……五羊城中煥然一新世界矣。」[122]:288
- ^ 「南寧就在陰曆九月十九日(陽曆十一月九日)宣布獨立。當時官紳商民均不知中華民國的旗幟是怎樣的,只是用白布寫『獨立』、『光復』等字而已,只有恆益、公益兩商行掛起青天白日的旗幟。第二天全城各處才紛紛照樣仿製,懸掛起來。」[123]
- ^ 「清廷所派官員,或逃跑或自殺或投降。多年來身世赫赫之大人老爺,一旦土崩瓦解。福建省城遂告光復。其他各府州縣亦聞風響應,由革命黨人、學生、軍隊群起而轟走官吏,改懸青天白日旗。市民商店結彩、燃放爆竹、唱光復凱歌。各府各縣也於旬日之間,先後宣告光復。」[124]
- ^ 在華美國傳教士湯姆森《北洋之始》回憶,1911年12月2日,占領南京的革命軍秩序井然,「紅白藍三色旗和白色的旗幟插遍每個角落,告訴人們革命軍取得了勝利。」[122]:292
- ^ 「我榮幸地報告:杭州城已於昨天清晨二時被革命黨所占領。……共和旗或『光復』旗是紅色的,右上角有一塊白色方塊,其中嵌入一個用藍色勾畫的太陽。直到目前為止,革命軍軍官對外國人表現出極有禮貌。」[94]:124-125
- ^ 「到了九月十三日上午九時左右,有人引著我們到斜橋上海總商會,廣場旗杆上升起的清朝龍旗當空飄揚;一隊一隊商團開來,洋裝革履,械彈精良,步伐整齊。隊伍排列好後,即有人登台演說,宣布獨立,扯下了清朝龍旗,升起了同盟會制定的青天白日旗(民國成立後的海軍旗樣式)。一時歡聲雷動,經久不息。商團分道出發,負責維持街市治安。」[125]
- ^ 1911年10月27日,秦隴復漢軍政府正式宣布成立,所發行的「秦隴復漢軍軍用銀票」上,正面上方即印有兩面交叉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圖案。[126]
- ^ 廣東、廣西、福建、雲南與貴州等省,沿襲同盟會的傳統,使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127]
- ^ 1911年11月11日,薩鎮冰在武漢的海軍三艦決定起義,離開陽邏落旗時,海琛號的見習士官陽明取下大清海軍的龍旗拋擲江中,艦隊先掛著白旗順流而下,到了九江便換上青天白日旗。吳鐵城回憶錄說:「我們星夜趕制了許多青天白日旗,第二天中午,由林子超、蔣群和我三人送到艦上去,我們先在海籌領隊艦上升起這革命光榮的青天白日旗幟,領導其他各艦繼續升起,旗幟隨風招展,江山為之生色。」[122]:292-293
參考文獻
- ^ 張或定. 辛亥革命时期“中华民国中央军政府军用小票”的发现与考证. 中國錢幣. 2011年.
- ^ 胡偉(辛亥革命博物館). 论同盟会中部总会对武昌起义的贡献. 中國紀念館研究. 2019年.
武昌起義是文學社和共進會直接推動的,同盟會對文學社和共進會的領導,則是通過中部同盟會來實現的
- ^ 3.0 3.1 3.2 推翻滿清中華民國建國. 三立新聞網. 2020年 [2023-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5).
- ^ 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軍務部. 中華民國軍政府大總統孫為布告大漢同胞事. 中華民國公報. 1911年10月31日(黃帝紀元四六零九年九月初十日).
- ^ 5.0 5.1 5.2 張玉法. 中國現代史上冊 第一版. 台灣: 東華書局. 1977年: 35.
- ^ 高天倫. 辛亥革命十七年. 國防雜誌. 1988年, 3 (4).
- ^ 7.0 7.1 郭廷以. 中國近代史綱.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987年: 404.
- ^ 8.0 8.1 李雲漢. 中國近代史簡史 六版. 台灣: 三民. 2023年.
- ^ 沈渭濱. 《孫中山與辛亥革命》 上:從醫學生到醫國手 初版. 香港: 開明書店. 2023.
- ^ 楊天石. 帝制的終結:辛亥革命簡史. 嶽麓書社. 2013年.
- ^ 11.0 11.1 11.2 徐中約. 中國近代史.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1年: 458.
- ^ 陳焱. 发现王夫之:晚清以来的船山升格运动(1864-1982).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
- ^ 鄧輝.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统一思想. 中南民族學院學報. 1996年.
- ^ 馮自由. 革命逸史.
- ^ 譚人鳳. 谭人凤集.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433.
- ^ 鍾卓安. 辛亥革命与反满思潮. 廣東社會科學. 1991年.
- ^ 田文輝. 《革命軍》到《奮鬥》 官兵良伴. 青年日報.
- ^ 費正清主編、張玉法主譯《劍橋中國史晚清篇》,第461頁
- ^ 雷頤. 日俄战争与立宪风潮. 《光明日報》. 2004年12月14日.
- ^ 1906年孫文在新加坡建立同盟會合照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何錫鈿藏品)
- ^ 革命逸史,馮自由著,新星出版社,ISBN 978-7-80225-596-8。. Book.ifeng.com.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0).
- ^ 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周年紀念會,辛亥革命網,2010年11月15日. [2011年6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12月8日).
- ^ 冯自由,壬寅东京青年会,载冯自由,《[[革命逸史]]》,于2011-01-10查阅. [2011-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4).
- ^ 何應欽. 附錄(六)政治評論家山浦貫一〈何應欽將軍會見記〉. 《中國與世界前途》. 台北: 正中書局. 1974年10月.
何將軍:……今天久原房之助先生將邀我吃午餐,聽說那位先生今年八十三歲,似已老邁龍鍾。想起久原先生對我們的關照,真有說不盡的地方。辛亥革命時,他給我們資助七十萬日元!當時是一筆非常鉅額的金錢。除此之外,還有五·一五事件中去世的犬養不堂(犬養健氏之父)、宮崎滔天先生、頭山滿先生、吉田首相的師傅古島一雄先生、神戶的瀧川儀作先生,以及其他許多有特殊遠識的人,無論在精神上,或在物資上如何地支援我們,真是一言難盡。單是物資方面,自一萬、二萬、三萬乃至十萬,總數當不下二百萬日元,靠這筆錢,我們辛亥革命及北伐,乃能獲得成功。山浦:對此,當時我們的政府似乎表示反對,專靠民間有志的援助……。何將軍:是的!是的!
- ^ 另一方面,「共進會」是同盟會一個別派,與1907年秋季在東京成立。以 孫先生為最高領導人,居正、劉公、孫武等人為主要幹部,重視和其他會黨「共進」,也就是重視協力關係,以顯示十八省鐵血聯合的「十八星旗」為軍旗。1909年,由日本歸國的孫武等人在漢口設立總機關部,與長江流域的革命組織保持著聯繫。《蔣總統秘錄》第二冊之武漢準備起義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編著 (編). 《辛亥革命史地圖集》. 中國地圖出版社編繪出版. 1991.
- ^ 國父紀念館. 台灣同胞支持中華民國革命. 國家文化資料庫. 文化部. [202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5).
- ^ 28.0 28.1 28.2 洪卜仁. 廈門辛亥風雲. 廈門: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16年.
- ^ 29.0 29.1 29.2 林德政. 在中國革命的道路上: 歷史巨變下的臺灣人. 台灣: 五南. 2022年: 60–98.
- ^ 劉舒萍. 卢文启:“留种园”教育传家. 台海雜誌. 2022年.
- ^ 馮自由. 南洋华侨与革命运动,载 革命逸史·第六集. 北京: 中華書局. 1981年.
- ^ 馮自由. 华侨革命开国史,载 华侨与辛亥革命.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1年.
- ^ 洪絲絲. 辛亥革命与华侨.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2年.
- ^ 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 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 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 1986年.
- ^ 杜永鎮. 辛亥革命时期的华侨.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1991年.
- ^ 顏清湟著,李恩涵譯. 星、馬華人與辛亥革命. 臺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2年.
- ^ 陳楚楠. 晚晴园与中国革命史略,载 辛亥革命史料选辑·续编. 長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年.
- ^ 馮自由. 南洋革命党第一人陈楚楠,载 革命逸史·第三集. 北京: 中華書局. 1981年.
- ^ 馮自由. 海外各地中国同盟会史略,载 革命逸史·第四集. 北京: 中華書局. 1981年.
- ^ 張少寬. 孙中山与庇能会议:策动广州三·二九之役. 檳城: 南洋田野研究室. 2004年. ISBN 9834167407.
- ^ 張克宏. 亡命天南的岁月:康有为在新马. 吉隆坡: 華社研究中心. 2006年. ISBN 983-9673-98-X.
- ^ 黃建淳. 新加坡華僑會黨對辛亥革命影響之硏究. 新加坡: 新加坡南洋學會. 1988年.
- ^ 戴學稷. 孙中山 新马华侨与辛亥革命. 團結. 2003年, (06期).
- ^ 彭松濤. 新加坡对孙中山革命事业的贡献. 團結. 1995年, (05期).
- ^ 彭松濤. 新加坡对孙中山革命事业的贡献(续). 團結. 1996年, (01期).
- ^ 傅鏡冰. 光我华夏——本报创刊三十七周年纪念辞,载 光华日报创刊三十七周年纪念特刊. 檳城: 光華日報. 民國三十六年: 1.
- ^ 馮自由. 南洋各地革命党报述略,载 革命逸史·第四集. 北京: 中華書局. 1981年.
- ^ Marie-Claire Bergère; translated by Janet Lloyd. Sun Yat-se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65 [2010-05-01]. ISBN 080474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9).
- ^ 趙宗頗. 为共和牺牲的日本友人山田良政. 學術月刊. 1980年, (第8期).
- ^ 容閎與「大明順天國」參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壬寅洪全福廣州之役》、以及《中山先生與國際人士》,下冊,頁四十三至五十五。
- ^ 大明順天國起義,辛亥革命網,2010年11月16日. [2011年6月1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12月8日).
- ^ 蔣宋美齡給廖承志公開信. 聯合報. 1982-08-18: 第1版 (中文(繁體)).
- ^ 王曉秋. 梅屋庄吉夫妇与孙中山夫妇的真挚友情. 縱橫. 2008年, (第6期).
- ^ 康有为曾密谋刺杀孙中山:下必杀令 称"必除之". |中國新聞網. [2022-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2).
- ^ 红龙计划中的容闳:“生不逢时”的“真正的爱国者”. |澎湃新聞. [2022-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3).
- ^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辛灝年. 谁是新中国. 夏菲爾出版社. 2012. ISBN 9789881589354.
- ^ 陳敬堂. 《寫給香港人的中國現代史·上冊——從辛亥革命到聯俄容共》 初版. 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 2020.
- ^ [[教授]][[馮天瑜]]:武昌首義第一槍並非熊秉坤打響,[[新华网]],2006年09月26日. [2011年12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11月14日).
- ^ 安東強. 辛亥革命时孙中山在国内的政治影响. 辛亥革命網. [2021-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2).
- ^ 民军成功赢得“交战团体”地位,人民政协网,2011-10-10. [2011-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3).
- ^ 外国领事馆,武汉市志(1840-1985),于2011-10-11查閲. Whfz.gov.cn:8080.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 ^ 孔明《全国抗战爆发前日本对孔府的接触利用与国民政府之因应》. [2022-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8).
- ^ 賀覺非、馮天瑜,辛亥武昌首義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06頁
- ^ 侯宜傑,辛亥革命爆發後徐世昌是否密赴彰德會見袁世凱,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3期,第144-148頁
- ^ 三十、廣東宣佈共和獨立. 廣東省情信息庫. [2009-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0) (中文(中國大陸)).
- ^ 熊秉坤:《回憶辛亥首義後的兩件事》,《辛亥首義回憶錄》第四輯。
- ^ 熊秉坤撰《前清工兵八營革命實錄》,《武昌起義檔案資料選編》(上)。
- ^ 李翊東:《書吳醒漢〈武昌起義三日記〉後》,《辛亥革命武昌首義史料輯錄》。
- ^ 劉化歐:《我參加革命經過》,《辛亥首義回憶錄》第一輯。
- ^ 張難先《湖北革命知之錄》
- ^ 王保民:《參加辛亥革命武昌首義親歷見聞錄》,《湖北文史資料》1986年。
- ^ 朱峙三:《辛亥武昌起義前後記》,《辛亥首義回憶錄》第三輯。
- ^ 辛亥首義精神研究課題組. 辛亥武昌首义 (PDF) 2007. 武漢出版社. [2022-08-27]. ISBN 978754303578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8-27).
- ^ 李廉方《辛亥武昌首義紀》,鄂故叢書本三冊,1947年。
- ^ 75.0 75.1 羅福惠《湖北通史(晚清卷)》,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 ^ 76.0 76.1 76.2 76.3 76.4 76.5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編. 清代满汉关系研究 2011.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ISBN 9787509725917.
- ^ 77.0 77.1 岳陽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辛亥革命光复岳州. 岳陽市情網.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22-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7).
- ^ 78.0 78.1 余太平、易惠明. 岳阳市历史大事记. 岳陽市情網. [2022-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7).
- ^ 沈從文. 辛亥革命的一课. 愛思想. [2022-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2).
- ^ 80.0 80.1 80.2 80.3 80.4 高雅、席會東《傳聞與真相:辛亥革命下的西安滿城》,中國古都研究(第三十九輯),2019年10月。
- ^ 《辛亥革命資料·日本駐漢口總領事館情報》,載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組編輯:《近代史資料》1961年第一號。
- ^ 趙毅、王景澤. “革命排满”与八旗社会. 東北師大學報. [2022-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7).
- ^ 政協陝西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辦公室. 辛亥革命在陕西综述(6).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陝西省委員會. [2022-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7).
- ^ 政協陝西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辦公室. 辛亥革命在陕西综述(7).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陝西省委員會. [2022-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7).
- ^ 人民政協報. 林森策划九江起义. 團結網. [2022-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7).
- ^ 凌鳳章. 辛亥革命中的九江起义(3). 辛亥革命網.
- ^ 87.00 87.01 87.02 87.03 87.04 87.05 87.06 87.07 87.08 87.09 87.10 87.11 87.12 87.13 87.14 章開沅、林增平. 辛亥革命史 2010. 東方出版中心. ISBN 9787547301234.
- ^ 南昌市史志辦公室. 辛亥革命南昌光复. 南昌史志. [2022-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8).
- ^ 李提摩太. 亲历晚清四十五年 2005. 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01049656.
- ^ 上海《民立報》轉載倫敦消息,1911年11月6日,《太原文史資料》第16輯。
- ^ 劉蒙林《綏遠地區辛亥革命述論》,《朔方論叢》第四輯,內蒙古社科院歷史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15年
- ^ 92.0 92.1 辛亥革命时期直隶的革命斗争. 滄州市第一中學. [2022-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2).
- ^ 沈啟源. 辛亥革命在贵阳. 辛亥革命網. 貴州政協報. [2022-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2).
- ^ 94.0 94.1 94.2 胡濱(譯):《英國藍皮書有關辛亥革命資料選譯》,中華書局1981年版。
- ^ 杭州市地方志編篡委員會辦公室 (編). 杭州辛亥革命百年图志 2011. ISBN 9787807585183.
- ^ 沈航. 浙江辛亥革命中的理性温情与人道主义——以杭州光复时期满汉关系为中心 (PDF). 浙江歷史文化研究. 2014年3月, 第5卷: 165 [2022-10-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1-14).
- ^ 97.0 97.1 吳雪晴. 辛亥革命时期江苏各地的光复. 江蘇省地方志智能信息平台. [2022-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7).
- ^ "Manchus' Day of Massacr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uthlessly Slaughter Thousands in Nanking, Sparing Neither the Aged Nor Babes",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1, 1911
- ^ 99.0 99.1 99.2 李新 (編).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
- ^ 壽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夀縣志. 黃山書社. 1996: 582 [2022-09-11]. ISBN 978780630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3).
- ^ 苗潔. 安徽独立. 辛亥革命網.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 [2022-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2).
- ^ 白崇禧. 白崇禧回忆录. 解放軍出版社. 1987: 6. ISBN 9787506505840.
- ^ 103.0 103.1 103.2 志士挺身起 八闽纷易帜 ——辛亥革命福建光复纪事. 東南網. [2022-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 ^ 丁身尊《廣東民國史(上)》,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 ^ 范翔宇. 辛亥风云中的珠浦人文. 北海市圖書館. 北海日報. [2022-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7).
- ^ 俞允堯,〈民元粵軍北伐始末〉,載《歷史大觀園》總第68期,中山大學歷史系,1991年2月,第45頁
- ^ 羅開雲《中國少數民族革命史》,中囯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226頁。
- ^ 图片编号20052230,FOTOE图片库,于2011-10-13查阅. Fotoe.com.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4).
- ^ 鮮于浩《辛亥革命在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 ^ 110.0 110.1 萬保君《1911辛亥風暴下的成都滿族》,內江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 ^ 中共烟台地方史,第一卷第一编. [2010-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5).
- ^ 孫昉, 劉平. 心态史视角下的孙宝琦与辛亥山东独立.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 [2022-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4).
- ^ 113.0 113.1 113.2 113.3 徐有禮. 辛亥革命在河南. 河南省圖書館. 豫圖講壇. [2022-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5).
- ^ 114.0 114.1 114.2 王意恆. 辛亥革命在辽宁——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鐵嶺黨史網. 《黨史縱橫》2011年第十期. [2022-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2).
- ^ 孫邦, 於海鷹. 吉林辛亥革命纪略. 辛亥革命網. 辛亥革命在各地——紀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 [2022-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2).
- ^ 王瑞慶. 黑龙江学联谋独立. 辛亥革命網.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 [2022-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2).
- ^ 銀川市委黨史研究室. 宁夏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網. [2022-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2).
- ^ 李曉英, 石慧璽. 试论辛亥革命前后的甘肃社会. 辛亥革命網.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2022-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2).
- ^ 任玉貴. 辛亥革命前后青海高原第一波. 雜誌天下. 群文天地,2011年19期. [2022-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2).
- ^ 辛亥革命在伊犁,今日新疆网,2011-10-9. [2011-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8).
- ^ 柴德賡. 中國史學會 , 編. 《辛亥革命,》第5卷 1957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第196頁.
- ^ 122.0 122.1 122.2 122.3 傅国涌,百年辛亥(上册),上海:东方出版社,2011年. Book.ifeng.com.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辛亥革命回忆录 第二集 1961年. 文史資料出版社. : 第499頁.
- ^ 辛亥革命回忆录 第八集 1981年. 文史資料出版社. : 第131頁.
- ^ 辛亥革命回忆录 第四集 1981年. 文史資料出版社. : 第28頁.
- ^ 李良. 辛亥革命旗幟考述.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 2011年, (09期): 第48頁.
- ^ 127.0 127.1 國史館審編處 (編). 國民政府檔案(1):中華民國國旗與國歌史料 2002年. 國史館. : 序言,第2頁.
- ^ 庆光复 挂白旗,定海新闻网,2009年07月06日. Dhnews.zjol.com.cn.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 ^ 夏侯敘五,閒話清末民初「革命奇士」韓衍,百年潮,1999年第7期
- ^ 中華民國史研究室 編,中國致公黨,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1年,第82頁
- ^ 原照片一式三張,唐紹儀、伍廷芳、李德立三人分別在三張照片上簽名後各存一張。本照片為唐紹儀舊藏,現存珠海市博物館。見 珍貴歷史照片 唐紹儀與南北議和,珠海鄉音總第41期,1998年12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132.0 132.1 葉子. 辛亥南北议和与朱芾煌——缅怀祖父朱芾煌先生,中国网,2011-09-27. China.com.cn.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1).
- ^ 胡榴明,汉口英国总领事馆官邸. [2009-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5).
- ^ 范福潮,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前的南北博弈,《[[南方周末]]》,2008年9月24日. [2009年6月2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4月26日).
- ^ 錢基博,辛亥南北議和別記,辛亥革命 卷八,第103頁
- ^ 確定中華民國旗式,申報,1911年12月8日
- ^ 蘇全有,對陽夏戰役敗因的再認識,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8(2), 2005
- ^ 陆丹林,死于职守的广州记者,广州文史,于2012-1-7查阅. Gzzxws.gov.cn.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4).
- ^ 江励夫,因言获罪的报人陈听香,南方都市报,2011-12-30. [2012-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7).
- ^ 程德全《斯人不出如蒼生何》,《神州日報》1911年11月16日。
- ^ 《掃穴擒犁之大規劃》,上海:《申報》,1911年11月23日。
- ^ 《接專電》,《民立報》1911年11月19日,頁2。
- ^ 《中國光復史》,上海:《申報》,1911年11月29日。
- ^ 《都督府電書一束》,上海:《申報》,1911年12月1日。
- ^ 史事辨正 ┃ 谭人凤在选举总统时投了黄兴一票吗?. [2020-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4).
- ^ 孙中山主持第一次内阁会议,中山文史(第35辑),2006年3月22日. Zsnews.cn.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12月8日).
- ^ 前排左起:1徐申伯,2藍天蔚,3蔡元培,4黃興,5孫文,6趙仕北,7魏宸組,8胡漢民,9黃大偉,10陳寬沆;第二排左起:1景耀月,2張伯烈,3陳陶遺,4歐陽振聲,5劉彥,6彭允彝;彭允彝之上穿西裝現半身者為江西代表湯漪;最後一排右起第五人為馬素
- ^ 作者:暫無. 钟伯毅、邓家彦口述,谢文孙等整理,钟伯毅、邓家彦口述自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Read.dangdang.com.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 ^ 孙中山先生珍贵历史照片在广东珠海被发现,中华网,2002-12-12. News.china.com.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劉勇,高化民,大論爭:建國以來重要論爭實錄,珠海:珠海出版社,2001年,第28頁
- ^ 151.00 151.01 151.02 151.03 151.04 151.05 151.06 151.07 151.08 151.09 尚小明. 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说献疑. 《史學集刊》. 2024, (1) [2024-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19).
- ^ 嚴昌洪 嚴鍇. 辛亥武昌首义. 武漢出版社. 2020 [2024-06-19]. ISBN 978-7-5582-4005-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6).
- ^ 梁长海:被“遗忘”的中华国民银行行长,江门日报第7870期 A10版,2011-4-18. [2011-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4).
- ^ 李學智,民元國旗之爭,史學月刊1998(01),46-50頁
- ^ 155.0 155.1 吳相湘. 《宋教仁:中國民主憲政的先驅》 新版. 台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85-09-15.
- ^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中華民國二年癸丑·第86頁
- ^ 林宗素,辛亥革命網,2010-11-30[失效連結]
- ^ 萧润波、唐存正,唐群英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2011年03月18日. Xhgmw.org.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5月11日).
- ^ 159.0 159.1 彭武麟《意義與餘響:成功抑或失敗 ——辛亥革命對中國近代國家轉型及民族關係建構的貢獻(二)》,中國民族報,2011-03-18
- ^ 首都隆重集會紀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人民網.2001年10月10日
- ^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9日上午在京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 新华网 10月07日20:03 关注. [2021-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1).
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將於10月9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 ^ 梁正惟、姜明宙. 辛亥革命110周年:中共藉紀念之名,行扭曲歷史意義之實. 中國青年黨. 《醒獅月刊》2021年11月號. [2022-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5).
- ^ 秦川 .透視中國:慶祝「雙十節」的大陸人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BBC中文網.2014年10月8日
- ^ 164.0 164.1 愛在革命的季節:孫文與陳粹芬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閑游雜憶,2018年
- ^ 165.0 165.1 中國同盟會南洋支部成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國網,2011/09/04
- ^ 是工廠也是古蹟 安東孫文寓居咖啡豆飄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光華日報,2016/02/16
- ^ 陳璧君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汪精衛紀念託管會,2015年
- ^ 晚晴園介紹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孫文南洋紀念館,2018/01/30
延伸閱讀
資料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編,辛亥革命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 孫文,中國革命史(一九二三年一月二十九日),載 孫文全集·第七卷,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60頁
- 渤海壽臣輯錄,辛亥革命始末記,保正五族民報社,1912年
- 王笑生編,中華民國大事記,上海:有正書局,1912年
- 詠簪,武昌兩日記,1912年
- 郭孝成,中國革命紀事本末,上海:商務印書館,1912年
- 觀渡廬編,共和關鍵錄,上海:著易堂書局,1912年
- 顧乃斌,浙江革命記,浙軍第四十九旅司命部印,1912年
- 胡石庵,湖北革命實見記,1912年
- 居正,辛亥札記,1929年
- 居正,梅川日記,鉛印本,1944年
- 曹亞伯,武昌革命真史,上海:中華書局,1930年
- 曹慶雲,武昌革命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
- 邵元沖,中國之革命運動及其背景,上海:民智書局,1926年
- 蘿蕙草堂主人,梅楞章京筆記,大連:滿鐵大連圖書館,1942年
- 章裕昆,文學社武昌首義紀實,1944年
- 章裕昆,文學社武昌首義紀實,北京:三聯書店,1952年
- 陸丹林,革命史譚,重慶:獨立出版社,1945年
- 張難先,湖北革命知之錄,重慶:商務印書館,1945年
- 胡祖舜,武昌開國實錄,武昌:文華印書館,1947年
- 李廉芳,辛亥武昌首義記,湖北通志館,1947年
- 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實錄,上海:中華書局,1948年
- 辛亥首義鐵血傷軍委員會編,辛亥首義開國史跡,武昌:文華印書館,1948年
- 楊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記,科學出版社,1957年
- 張國淦,辛亥革命史料,上海:龍門聯合書局,1958年
- 邱文彬,辛亥陽夏起義史略,河南:民國日報社,1939年
- 武昌起義檔案資料選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1983年
- 章開沅、羅福惠、嚴昌洪主編,辛亥革命史資料新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 中國史學會編,辛亥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 中國史學會編,辛亥革命與20世紀的中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史料叢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年
- 左舜生編,中國近百年史資料初編,上海:中華書局,1926年
- 左舜生編,中國近百年史資料續編,上海:中華書局,1938年
-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孫文先生與辛亥革命,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硏究中心,1981年
- 英國藍皮書有關辛亥革命資料選譯,胡濱 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 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編,大革命寫真畫(全十冊),商務印書館,1911年10月至1912年4月
- 辛亥革命畫史,江漢出版社,1911年
- 辛亥革命大寫真,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1年
-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辛亥革命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1年
專著
- 馮兆基著,郭太風譯:《軍事近代化與中國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 Joseph W. Esherick(周錫瑞)著,楊慎之譯:《改良與革命——辛亥革命在兩湖》(北京:中華書局,1982)。
- 陳旭麓,《辛亥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
- 吳玉章,《辛亥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
- 林增平,《辛亥革命》,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 章開沅、林增平主編,《辛亥革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 金沖及、胡繩武,《辛亥革命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 李新主編,《中華民國史》第1編,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 朱育和、歐陽軍喜、舒文,辛亥革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 郭真,《辛亥革命史》,上海:北新書局,1929年
- 高爾松,《辛亥革命史》,上海:北新書局,1929年
- 左舜生,《辛亥革命史》,上海:中華書局,1934年
- 高勞,《辛亥革命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年
- 章開沅主編,《辛亥革命辭典》,武漢:武漢出版社,1991年
- 吳籌中、顧炎培,《辛亥革命貨幣》,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
- 馬傳德、徐淵,《辛亥革命時期貨幣》,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 張玉法,《清季的立憲圑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0年
- 張玉法,《清季的革命團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
- 馮自由,《中國革命運動二十六年組織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年
- 熊守暉,《辛亥武昌首義史編》,台北:中華書局,1971年
- 吳劍傑,《辛亥革在湖北》,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
- 皮明麻等,《辛亥武昌首義事志》,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年
- 賀覺非、馮天瑜,《辛亥武昌首義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
- 張玉法,《辛亥革命史論》,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
- 楊天石,《從帝制走向共和——辛亥前後史事發微》,北京:社會科會文獻出版社,2002年
- 黎民,〈歷史追蹤──中華民國國號的來由和意義〉,《黃花崗》雜志第二期〔增刊〕,2002年7月
-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2年
-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
- 唐德剛,《晚清七十年》,台北:遠流出版社,1998年,ISBN 957-32-3513
- 唐德剛,《袁氏當國》,台北:遠流出版社,2002年,ISBN 978-957-32-4680-0
-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ISBN 978-957-08-1826-0
- 林毓生,〈五四時代的激烈反傳統思想與中國自由主義的前途〉,載《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ISBN 978-957-08-0384-6
- 周偉民、唐玲玲,《中國和馬來西亞文化交流史》,海口市:海南出版社,2002年,ISBN 978-7-5443-0682-9
- 梅·戈爾斯坦,《喇嘛王國的覆滅》,杜永彬 譯,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5年,ISBN 978-7-80057-725-3
- 尚明軒,《孫文傳》,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年
- 宋平,《蔣中正生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
- 胡繩武,〈袁世凱為什麼能竊取臨時大總統的席位〉,《文史知識》1984年第9期
- 林增平,〈會黨與辛亥革命〉,《文史知識》1984年第9期
- 王來棣,〈辛亥革命時期的湖北軍政府剖析〉,《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1期
- 李澤厚、劉再復,《告別革命——二十世紀中國對談錄》,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ISBN 978-957-708-735-5
- [美]L.S.斯塔夫理阿諾斯,《全球通史》,吳象嬰、梁赤民 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 日本產經新聞社,《蔣總統祕錄》,台北:中央日報社,1979年
外部連結
- 辛亥革命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動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辛亥革命紀念館
- 辛亥革命博物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南京總統府(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
- 《黃花崗》辛亥革命史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封從德:孫文與辛亥革命
- 羅志田:〈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轉折〉(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2)
- 李金強:〈辛亥革命的研究〉。
- 黃克武:〈從晚清看辛亥革命:百年之反思(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丁學良:〈辛亥革命「族權」「國權」、「民權」一起解決之雄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溝田雄三著,林少陽譯:〈辛亥革命新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7)
- 王柯:〈民權、政權、國權——中國革命與黑龍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1)
- 梁志明:〈辛亥革命與東南亞:密切關係與巨大影響〉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孔祥吉:〈辛亥革命史料抉擇之困惑——馮自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與《革命逸史》異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小島淑男:〈辛亥革命與日本大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百年前的「女子敢死隊」 她們身掛炸彈開赴前線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晚晴園(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孫文南洋紀念館
-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介紹《南洋與創立民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