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重複
言語重複[1][2](英語:Palilalia,詞源自希臘語πάλιν(pálin)和λαλιά (laliá),前者意為重複,後者意為說話或演講[3],或譯為自我重複述說[4]、重複言語[5]等)是一種複雜的抽動綜合症及語言障礙。其特點是不自主地重複音節、單詞或短語。它的特徵類似於其他複雜的抽動綜合症,如模仿言語或穢語症,但與其他失語症不同的是,言語重複患者的言語符合上下文語境[6]。
言語重複最初由亞歷山大-阿希爾·蘇克在一位左半身不遂的中風患者身上所發現[7]。儘管此前愛德華·布里索於1899年所發現的「自模仿言語」(auto-echolalia)一症可能指的是相同的東西[3]。
分類
言語重複被認為是一種失語症及一種語言障礙,但是不應與發音問題相混淆,因為患者的內部言語形成並不存在問題[3]。不過言語重複與口吃或言語急促雜亂等發音問題相似,因為它往往只出現於如回答基本問題之類的自發言語中,而不會出現在閱讀或唱歌等自動言語中。自發言語中的單詞和短語受其影響明顯,但音節和聲音則幾乎不受其影響[3]。
言語重複可能發生在影響前額葉皮質或基底神經節區域的情況下,如物理創傷、神經退化障礙、遺傳性疾病或導致這兩個部位多巴胺損失的各類情況[8]。言語重複最常見於妥瑞症候群中,也可能與阿茲海默症和進行性核上性麻痹等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一同出現[8][9]。
特徵
言語重複的定義是講話者對單詞或短語的重複,通常重複的次數不等。被重複的內容一般是整段的單詞,而且大於一個音節。患者對單詞的重複次數最多,其次是短語,最後才是音節或聲調[6][7]。言語重複患者重複他們的話語時,往往音量越來越小,語速越來越快[10]。
凡·博爾塞(Van Borsel)等人於2007年的一項個案研究具體地考察了言語重複的聲學特徵[9]。在該例中,一名60歲的男性AB被診斷為原發性帕金森氏症,學者們注意到其步態、姿勢、書寫和言語的變化[9]。觀察他的知覺語言特徵和Frenchay構音障礙評價法結果表明AB患有少動性構音障礙並伴有明顯的言語重複。當時的學者決定用關節震動儀和起搏板起搏技術進行言語治療,以減少言語重複的重複次數。遺憾的是,儘管進行了大量的訓練,AB還是無法清晰地發音[9]。
對AB的言語治療分析表明,他的言語重複從1分33秒到2分28秒不等,重複次數最多的詞被重複了32遍,而且每次試驗被重複的詞及重複次數都有不同。每次重複之間都有停頓,從0.1到0.7秒不等。凡·博爾塞等人的結論是,AB的言語重複沒有遵循任何模式:言語重複的持續時間並不隨著訓練次數的增多而減少,每次訓練的言語重複次數也沒有增加,每個單詞被重複的持續時間也沒有減少。這樣的結果表明並不是所有的言語重複都表現出音量減少同時語速增快,也違背了斯特林提出的言語重複的兩種不同亞型[11]。斯特林將言語重複分為兩類:A類言語重複,有時也被稱作痙攣型言語重複(palilalie spasmodique)的特點是快速的言語重複和遞減的音量,而B類語言重複,有時也被稱作弛緩型言語重複(palilalie atonique)的特點是以恆定的速度重複及重複間所包含的沉默期[12]。AB的語言重複既不滿足A型的特點,也不滿足B型的特點,而是在二者之間。
言語重複在理論上也會在書寫和手語中出現[9][13]。蒂龍和莫爾兩人的個案研究以一位79歲的右撇子聾人為對象(匿稱為PSP)展開,當時他的手語表現出異常[13]。PSP在7歲時學會了英國手語,77歲時出現左半身無力和吞嚥障礙,之後PSP的手語中出現不自主的動作和重複[13]。蒂龍和莫爾報告稱PSP的手語的具體動作都是正確的,但手勢在不停地重複,且重複的動作幅度越來越小[13]。
病因
言語重複常與各類神經系統疾病一同出現,其中最常見的包括妥瑞症、阿茲海默症及進行性核上性麻痹[9]。黑質中多巴胺分泌減少導致功能喪失也會加重該症[8]。其還與一系列的遺傳性疾病有關,比如X染色體易裂症、普瑞德威利症候群及自閉症[8]。
診斷
言語重複必須與其他的複雜抽動障礙(比如模仿言語)、口吃及言語痙攣相區分開來[14]。因為與口吃或言語痙攣不同,言語重複往往是在重複完整的單詞或短語[9]且經常重複多次[15],而且講話者能夠自主發起對話[3]。
參考文獻
- ^ 賀, 薈中; 洪, 曉敏.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言语重复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中國特殊教育. 2017, (08): 50–54+66 [2021-04-15]. ISSN 1007-3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 ^ 言语重复. 術語在線. [2021-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5).
- ^ 3.0 3.1 3.2 3.3 3.4 Critchley M. On palilalia. J Neurol Psychopathol. 1927-07, 8 (29): 23–32. PMC 1068500 . PMID 21611242. doi:10.1136/jnnp.s1-8.29.23.
- ^ 莫少依; 張正芬. 不共脈絡性:輕症自閉症學生的人際互動特徵 (PDF). 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2014-07-01, 39 (2) [2021-04-15]. ISSN 1026-4485. doi:10.6172/BSE.201407.39020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4-15).
- ^ 重复言语. 術語在線. [2021-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5).
- ^ 6.0 6.1 Maassen B, Kent R, Peters H, et al. Speech motor control: In normal and disordered spee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342–345. ISBN 978-0-19-852627-8.
- ^ 7.0 7.1 Mantie-Kozlowski A. Repetitive verbal behaviors in free conversation with a person with 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 ProQuest. 2008: 5, 8. ISBN 978-0-549-62729-6.
- ^ 8.0 8.1 8.2 8.3 Van Borsel J, Tetnowski JA. Fluency disorders in genetic syndromes. J Fluency Disord. 2007, 32 (4): 279–96. PMID 17963937. doi:10.1016/j.jfludis.2007.07.002.
- ^ 9.0 9.1 9.2 9.3 9.4 9.5 9.6 Van Borsel J, Bontinck C, Coryn M, Paemeleire F, Vandemaele P. Acoustic features of palilalia: a case study. Brain and Language. 2007-04, 101 (1): 90–6. PMID 16890278. doi:10.1016/j.bandl.2006.06.118.
- ^ Benson DF, Ardila A. Aphasia: a clinical perspective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291 [2012-11-19]. ISBN 978-0-19-508934-9.
- ^ Sterling W. Palilalie et le symptome 'linguosalivaire' dans le Parkinsonisme encéphalitique. Revue Neurologique. 1924, 32: 205–20 (法語).
- ^ Benke T, Butterworth B. Palilalia and repetitive speech: two case studies. Brain and Language. 2001-07, 78 (1): 62–81. PMID 11412016. doi:10.1006/brln.2000.2445.
- ^ 13.0 13.1 13.2 13.3 Tyrone ME, Woll B. Palilalia in sign language. Neurology. 2008-01, 70 (2): 155–6. PMID 18180445. doi:10.1212/01.wnl.0000279378.09844.89.
- ^ Lundgren K, Helm-Estabrooks N, Klein R. Stuttering Following Acquired Brain Damag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Neurolinguistics. 2010-09, 23 (5): 447–454. PMC 2901556 . PMID 20628582. doi:10.1016/j.jneuroling.2009.08.008.
- ^ Blanken G, Dittman J, Grimm H, Marshall J, Wallesh C.-W. (Eds.), "Repetitive phenomena in aphasia" in Linguistic disorders and pathologies.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Waltger de Gruyter, Berlin/New York (1993), pp. 22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