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徵(?—?),本名,字希祥,祖籍濟陽郡考城縣(今河南省蘭考縣),南朝陳大臣,陳後主中書令

生平

蔡徵少年聰敏,博學強記,為梁朝吏部尚書褚翔所賞識,以孝知名。梁元帝時為南徐州主簿、太學博士。

蔡徵為陳霸先所識,召為主簿,陳霸先即位為陳武帝,任命蔡徵為太學博士。官至尚書主客郎、太子中舍人,兼掌管東宮領直,封新豐侯。蔡徵歷事陳武帝陳文帝陳廢帝陳宣帝與陳後主五朝,輔佐陳始終。蔡徵博通有口才,熟知當朝制度、憲章儀軌、戶口風俗、山川土地。

陳後主至德年間官太子中庶子、中書舍人,掌管詔誥。轉任左戶尚書,與僕射江總同撰五禮之事。甚受後主器重。拜吏部尚書,事無大小,皆取議決。命令他每十日一往東宮,於太子前論述古今得失及當時政務。執掌詔誥,主持廷獄,俯察民情,政績頗著。被升為中書令,有人傳言蔡徵對中書令一職不滿,陳後主大怒,要殺他,後來經人解勸,獲免。

禎明三年(589年),軍渡江,陳後主授蔡徵中領軍,命他督眾軍抵抗。後主令他徵募兵士,旬月之間得眾愈萬。陳朝滅亡,蔡徵跟隨陳後主到長安隋文帝召見他,任命他為太常丞,歷任尚書戶部儀曹郎、給事郎。在任上去世。

家庭

父親蔡景歷

延伸閱讀

[]

 陳書·卷29》,出自姚思廉陳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