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縣事件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9年12月14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2年9月6日) |
背景
1926年8月27日,楊森部隊登上英國太古公司「萬縣」號商輪,要求「萬縣」號運送部隊。「萬縣」號向英艦「柯克捷夫號」求救,柯克捷夫號艦長艾奇遜海軍少校登船,拒絕了運兵的要求,因為這等於英國支持軍閥。楊森部下悻然離去。[1]:80-81[2]
1926年8月29日,英國太古公司「萬流」號商輪(SS Wanliu)在四川雲陽江面疾駛,浪沉中國木船3艘[註 1],駐萬縣的楊森部連長1人、排長1人、士兵56人被淹死,另損失槍枝56支,子彈5,500發,餉款85,000元。當日派輪船檢查長率兵8人赴該輪查訊事件經過時,又遭停泊在萬縣的英艦「柯克捷夫號」襲擊,重傷數人。[4]後楊森提出五項主張,大致為抵制英國貨、收回英國在川江的行駛權、收回重慶英租界、責令賠償所有中方損失。[來源請求]
8月30日,英國太古公司「萬通」(SS Wantung)、「萬縣」(SS Wanhsien)兩輪由重慶駛抵萬縣,楊森派兵予以扣留。9月2日英國領事向楊森轉交吳佩孚要求放行「萬通」、「萬縣」兩輪的電報,遭楊森拒絕。4日,英國領事向楊森發出通牒,限24小時內將兩輪放行。由於楊森不理,英國決定以武力解救兩輪。[2]
事件經過
9月5日下午13時,英國海軍人員(來自柯克捷夫號、派遣號輕巡洋艦、昆蟲級炮艦Scarab、Mantis等艦)操作的武裝商船「嘉禾」號(SS Kiawo)駛抵萬縣,與英艦「威警」(HMS Widgeon (1904),長度48.7公尺,噸位195噸[5])、600噸級炮艇「柯克捷夫號」(HMS Cockchafer (1915),長度72公尺)匯合,同時,向「萬縣」輪靠擾。17時許,「嘉禾」輪上20餘名英水兵跳上「萬縣」輪砍纜,並先開槍擊斃守船士兵2人,遭守船楊森部川軍還擊,上船英兵退回。18時許,英兵登上「萬通」輪,遭川軍猛烈還擊,「柯克捷夫」號副艦長弗雷德里克·坎貝爾·達爾禮(Frederick Darley,或說為嘉禾號指揮官)被當場擊斃。19時許,「嘉禾」輪離去,雙方脫離接觸。英軍死傷21人,川軍死亡20餘人。英艦「嘉禾」號、「威警」號和「柯克捷夫號」隨即進迫萬縣江岸,並開炮轟擊萬縣市區近3個小時,發射炮彈和燃燒彈300餘發,萬縣中國軍民死傷以千計(平民死亡604人,傷398人),民房商店被毀千餘家,造成了「萬縣慘案」。[1]:81-82[4]
抗英活動及其結果
9月6日,萬縣召開各界萬人抗英大會,並組織了萬縣慘案後援會,通電全國,要求嚴厲制裁英帝國主義,為國雪恥,為死難同胞復仇。中共四川省委書記楊闇公等共產黨人聯合國民黨左派人士在重慶成立了「萬縣九五慘案後援會」,發出快郵代電,宣傳群眾,發動和組織群眾,掀起了抗英高潮。9月18日,重慶舉行有十幾萬人參加的抗英示威遊行。四川成都、瀘州、自貢、綦江、宜賓、南充等地,以及上海、北京、廣州、長沙、武漢等城市,先後成立萬縣慘案後援會、國民雪恥會,聲援萬縣人民的愛國鬥爭。
9月15日,北洋政府外交部令重慶交涉員季宗孟赴萬縣與英領事談判,未獲結果。23日,在美國駐宜昌領事調停下,雙方達成3項諒解:(一)同意美商捷江公司駐宜經理霍特為中間人,接收、交還「萬通」、「萬縣」二輪。二輪獲釋後,即由重慶關監督與英駐渝領事組成木船調查會,調查木船損失;(二)英方保證英艦今後上駛無敵對行動。(三)雙方均聲明保留賠償要求,另案交涉。
9月23日,楊森秉承北洋政府吳佩孚的旨意,下令釋放了「萬通」、「萬縣」兩輪,並採取行動為反英示威運動降溫。11月2日,外交總長顧維鈞向英國提出抗議照會[6]。
紀念
9月7日,楊森議決將萬縣官山(公墓)闢為「九五烈士陵園」,成立「九五」公園事務所。1928年11月15日,萬縣商埠局決定在「九五」公園修建「九五」紀念碑。
1927年5月6日,英國宣布授勳給萬縣事件的功臣。「嘉禾」號船長阿爾伯特·羅伯特·威廉姆森因為在砲火下救出萬通號艦長,萬通號船長斯圖爾特·哈科特·貝茨因為在非常危險的情況下表現出極大的勇氣,「萬流」號的威廉·高根·拉洛爾少校因為勇於捍衛該船的合法權利,「嘉禾」號的輪機長霍拉斯·金斯伍德因為對引擎和鍋爐房的傑出服務,獲頒大英帝國官佐勳章。[7]傑克·彼得森上尉因為英勇領導「嘉禾」號水兵登上兩輪,以及「萬縣」輪船長亞歷山大·克雷格·湯姆森因為堅守「萬縣」輪艦橋直到「嘉禾」號來援,使「萬通」輪能拖帶「萬縣」輪離去,獲頒傑出服務十字勳章。弗雷德里克·威廉·沃伯頓中士因為表現英勇無畏,並在希金斯上尉陣亡後繼續指揮登船,以及水手克利福德·貝斯在奪船時表現英勇,獲頒傑出英勇獎章。一名中士及所有奪船水兵獲頒傑出服務勳章。[8]
1996年9月5日,值「九五」慘案發生70週年,位於四川省萬縣市(今重慶市萬州區)的「萬縣『九五』慘案紀念館」建成開館。[9]
註
參考文獻
- ^ 1.0 1.1 Kemp Tolley. Yangtze Patrol: The U.S. Navy in China.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3-03-22. ISBN 978-1-61251-199-3.
- ^ 2.0 2.1 Francis, Richard. Commander Frederick Darley RN & the Wanhsien Incident. Naval Historical Review (Naval Historical Society of Australia). March 2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0) (澳大利亞英語).
- ^ Bertrand Roehner. Relations between US forces and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PDF) (報告).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and High Energy Physics, University of Paris 6: 165. 2014 [2024-11-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7-16).
- ^ 4.0 4.1 陸大鉞 (編). 万县惨案群众受难地——较场坝. 《近代以来重庆100件大事要览》. 重慶出版社. 2005 [2017-09-06]. ISBN 9787536674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22).
- ^ WIDGEON river gunboat (1, 1904). www.navypedia.org. [2024-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5).
- ^ 天津編譯中心 (編). 顾维钧回忆录縮編 (PDF). 中華書局. 1997: 141.
- ^ Central Chancery of the Orders of Knighthood. St. James's Palace, S. W. 1, 6th May, 1927. The London Gazette (33272). 1927年5月6日: 2952 [2020年7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3日) (英語).
- ^ Admiralty, 6th May, 1927. The London Gazette (33272). 1927年5月6日: 2958-2959 [2019年9月2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2日) (英語).
- ^ 彭瑜. 万县“九五”惨案纪念馆 一本历史的教科书. 人民網. [2021-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