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拉和瑪吉努
《萊拉和瑪吉努》(阿拉伯語:مجنون لیلی,波斯語:لیلی و مجنون عامری)是一個源自古代阿拉伯的短篇愛情故事[1],後由波斯詩人尼扎米(Nizami)改寫為稍長篇的故事並聞名於世,曾被多次拍成電影。這個故事以古詩人凱斯·伊本·阿-穆勞瓦(Qays ibn al-Mulawwah)的愛情故事為原型,曾列入內扎米的長篇敘事詩《五卷詩集》("Khamsa")中。
凱斯·阿梅利從小便與萊拉相識相戀。但當他們長大後,萊拉的父親不允許他們在一起。凱斯醉心於萊拉,以至於後來鄰友們用「痴」("Majnun")來描述他。在多數版本的描述中,他們在被分開後就再也沒有再見過面。但雙方一直到離世前,都還牽掛著對方。
早在內扎米加工並收錄入書之前,這個傳奇故事就以軼聞的形式已流傳於阿拉伯。有關瑪吉努的早期軼聞和口頭傳聞可見於《詩歌集成》和伊本·古泰拜所著《al-Shi'r wal-Shu'ara》中的記載。原先的故事非常短,情節發展不多,與現在的版本差別很大。[1]
內扎米的作品曾引起一陣仿寫此類故事的熱潮,但其中也有一些是高原創度的作品,如阿爾米·庫斯羅寫於1299年的《瑪吉努和萊利》("Majnun o Leyli")及內傑米寫於1484年的同名作品。另外還有由馬克塔比·希拉茲(Maktabi Shirazi)和海特菲分別寫的2部作品,這2部作品流行於鄂圖曼土耳其和印度。威廉·瓊斯曾於1788年在加爾各答出版過海特菲的作品。在內扎米的版本出現以前,萊拉與瑪吉努的故事只在迪完式個人短篇詩集中被很少提及;而在內扎米的版本出現後,2位故事人物在各類瑪斯納維式詩歌中被提及的次數都大幅增加。自12世紀起,關於那對情侶的傳說的版本越來越多。神話學者也加入其中,創作了許多有關他們的故事以闡述如「淡化自我」、「為愛痴狂」("divānagi")及「克己忘我」一類的神學概念。內扎米的作品已被譯為多種語言。[1]
「凱斯」或譯為「蓋斯」,「瑪吉努」也譯為「馬季農」,而「萊拉」也譯為「萊伊拉」。
故事內容
瑪吉努(也就是凱斯)愛上了萊拉。瑪吉努為表達自己的愛開始為萊拉寫詩,反覆提及她的名字。他以極度忘我的心態追求女孩使當地居民為他取了「瑪吉努」(Majnun)這樣一個意為「痴男」的稱呼。當他向萊拉提親時,她的父親以將女兒嫁給一個頭腦過度發熱的人會丟臉為理由,拒絕了這一門親事。不久後,萊拉被嫁給了另一個人。
當瑪吉努聽到她成婚的消息時,他從族人的營地中悄悄溜了出來,然後一個人鬱悶地繞著附近的沙漠不斷徘徊。當他的家人最終放棄了期盼他能回家的希望後,就在野地里留了一些食物給他。人們有時能看到他一個人在野外吟誦詩歌或是用木棍在沙中寫字。
萊拉在故事中多被描述為和丈夫移居到了阿拉伯北部地區。她後來染了病,並最終死去。在有些版本的故事中,萊拉是因不能見到自己的心上人而心碎致死的。後來到了688年,瑪吉努也被人們發現死於荒野,而且死亡的地點也臨近萊拉的墓。他在萊拉的墓上刻下了3首詩,這也是他流傳於世的最後3首詩歌。
在他變得痴狂和死亡之間,還曾有許多小的插曲發生。而他的多數傳世詩篇都是在他逐漸陷入痴狂之前所作的。
“ | 我行經過這面牆,萊拉家的牆 我親親地吻著它 奪走我心的可不是這座房子 而是住在裡面的某個她 (I pass by these walls, the walls of Layla And I kiss this wall and that wall It’s not Love of the houses that has taken my heart But of the One who dwells in those houses) |
” |
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相似,這也是一個關於至死不渝之愛的悲劇故事。因所講述的情人間從未結婚或發生過性關係,這類故事也被稱作「純潔之愛」("Virgin Love")。同樣發生於沙烏地阿拉伯的類似純潔愛戀故事還有《凱斯和魯卜娜》("Qays and Lubna"), 《庫塔爾和阿薩》("Kuthair and Azza")、《瑪娃和阿·瑪吉努·阿·法郎西》、《安塔拉和阿布拉》和《伊凡和祖比》("Irfan and Zoobi")。其中的文學形象世界聞名,而且特別常見於一些如烏爾都和加扎勒等一類南亞的穆斯林文學作品中。
歷史和影響
波斯改版
這個故事傳入波斯後,隨即成為波斯民間傳說的一部分。[2]故事流傳到波斯的時間至少可以追溯到魯達基和巴巴·塔赫2人所在的時代,因為他們都曾提及過這個故事。[3][4]
儘管早在12世紀這個故事就已見於一些波斯文學作品,但直到尼扎米將其戲劇化處理後,這個故事才最終成為一部波斯文學名作。[5]尼扎米廣泛收集了有關瑪吉努的各種世俗故事和神話故事,將這對情侶的傳奇故事豐滿而生動地呈現在讀者面前。[5]尼扎米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框架非常成功,後世的不少波斯詩人都受到了此作品的影響,仿寫出了各種不同的版本。[5]尼扎米使用了多種源自本地愛情故事(Udhrite love poetry)的人物性格刻畫方式,他將這些元素靈活地搬運進作品中,使作品煥發出一種獨具他個人筆法特色的波斯文藝味。[5]在對詩歌進行波斯文學化的處理過程中,他加入了許多波斯史詩的傳統元素,如「形象的塑造方式、人物間的關係設定以及時間和背景的描述方式等」。[5]
在他的改版里,年輕的戀人在學校相識,後又不顧一切地愛上對方。但是,因為家族的不合,他們無法在正常場合下見面。而且萊拉的家長也計劃將她嫁給另一個人。[6] 根據魯道夫·蓋普克(Rudolf Gelpke)的說法:「很多後輩詩人都在模仿尼扎米的作品,即使他們知道自己的作品無法到達同樣的高度,更無法超過他;波斯、土耳、印度...相關作品主要出自這些地方。波斯學者哈克馬特(Hekmat)曾列出不少於40部的波斯作品和13部土耳其作品。」[7]而根據瓦伊德·達斯特哥第的說法,「如果有人願意把世界上所有的圖書館翻個遍,他也許會找到和萊拉與瑪吉努相似的超過一千個版本的故事。」。
哈散·杜法卡利(Ḥasan Ḏulfaqāri)在一項關於波斯知名愛情故事的統計學調查中,列舉了伊朗文化中最知名的59個與之相關的愛情故事。緊隨其後的是《霍斯勞和席琳》,有51個版本;《余蘇弗和組蕾卡》有22個版本;《Vāmeq oʿAḏrāʾ》則有16個版本。[4]
亞塞拜然改版
萊拉和瑪吉努的故事也進入了亞塞拜然文學。故事的亞塞拜然語版本《Dâstân-ı Leylî vü Mecnûn》("داستان ليلى و مجنون","萊拉與瑪吉努的傳奇")由富祖里和哈格里·塔比茲(Hagiri Tabrizi)寫於16世紀。富祖里的版本後被知名亞塞拜然作家于澤爾·哈策貝育夫採用, 他用其中的材料創作了中東第一部戲劇。這部戲於1908年1月25日在巴庫首演。故事在更早一些的19世紀曾被搬上過舞台,埃及詩人艾哈邁德·邵基曾寫過一部關於此悲劇的詩歌劇目,該作品現在仍被視為一部阿拉伯詩歌的佳作。劇中為瑪吉努創作的台詞與瑪吉努他本人寫的詩歌有時混雜在一起,觀眾容易混淆。
其它影響
傳說的持久流行度也影響了中東文學,尤其是對於一些蘇菲派作家而言,在他們的作品中,「萊拉」有時被用作他們所說的「摯愛」這個概念的代名詞。原版故事也見於巴哈歐拉的神學著作《七谷經》。在阿拉伯語中,「萊拉」意為「夜晚」,也被認為有「在夜晚工作的人」之意。這是對悲情戀人的一個比喻,因為他們的愛戀關係必須對外人保密,不能被眾人所知曉。在阿拉伯語中,「瑪吉努」則意為「瘋人」。除了在給人物起名時巧妙地利用了名字的字面內涵外,故事也至少還提供了另一個語言學的貢獻,它衍伸出了一句土耳其語俗語:「感覺像瑪吉努一樣」就是說感覺自己被完全迷倒了,言下之意即為這個人陷入了瘋狂的熱戀。
艾薩克·迪斯雷利曾將此詩篇翻譯成英文,以方便更多的人可以欣賞到這個故事。
阿萊斯特·克勞利曾在許多宗教類文集中提及萊拉,其中最有名的可能就是《謊言之書》。
而在印度,人們相信萊拉和瑪吉努在他們去世前又曾再次相逢,並在拉賈斯坦邦尋找到了一處避難所。印度西北部有一座萊拉和瑪吉努之墓據稱就是這對戀人的合葬之地。該墓位於靠近岡格阿納加爾縣城阿努普加爾鎮的一個叫做巴基諾(Bijnore)的小村莊。根據當地鄉村的傳說,萊拉和瑪吉努逃離到了世界的這個角落,相守在一起,直到離世。儘管該地沒有條件提供足夠多的過夜住宿服務,但每年6月都還會有上百對來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新婚夫婦和戀人,來到這裡參加為期2日的慶祝活動。
一些版本的傳說中描述萊拉和瑪吉努在學校相識。瑪吉努愛上了萊拉,並為之神魂顛倒。校長因為瑪吉努把心思用在萊拉身上而非放在學業之上而責打過他。然而,由於某種神奇的作用,當瑪吉努被打受傷時,萊拉也會流血。消息傳到家裡時,他們的家庭開始不和。自從少年時代別離以後,萊拉和瑪吉努又在青年時代相逢。萊拉的兄弟塔布勒茲不願讓萊拉嫁給瑪吉努以使家庭蒙羞。塔布勒茲和瑪吉努發生了激烈的爭吵;由於一時衝動,瑪吉努殺死了塔布勒茲。消息傳開後,瑪吉努被捕了。他被判將會被村民以石頭砸死的極刑。而萊拉則無法承受這種結果,願意選擇嫁給他人,以使瑪吉努被改為流放,而免遭極刑。萊拉成婚後一直還是愛著瑪吉努。聽到這些,萊拉的丈夫騎上馬和手下的人一起前去沙漠尋找瑪吉努。他向瑪吉努提出單挑一決生死的要求。據說萊拉丈夫的劍刺穿了瑪吉努的心,在家中的萊拉一聽到消息,精神就完全崩潰了。據說萊拉和瑪吉努後來被葬在一起,她的丈夫和父親祝願他們在來生能有一段幸福的生活。而神話中則傳說,萊拉和瑪吉努在天堂重逢了,他們在那裡相愛直到永遠。
流行文化
英國音樂家Eric Clapton以此為靈感創作了《Layla》。用萊拉代指自己的愛人。
注釋
- ^ 1.0 1.1 1.2 Seyed-Gohrab, A. A. LEYLI O MAJNUN. Encyclopædia Iranica. 2009-07-15 [2012-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8).
- ^ Chelkowski, P. "Nezami's Iskandarnameh:"in Colloquio sul poeta persiano Nizami e la leggenda iranica di Alessandro magno, Roma,1977). pg 17: "In the case of previous romances of Khosraw and Bahram, Nizami dealt with national Iranian heroes, though from pre-Islamic times. In the tale of Layla and Majnun, the Persian nationality of the lover is of no importance since the story is based on a simple Persian folktale which was later absorbed and embellished by India, Turks and Arabs".
- ^ •Zanjani, Barat. 「Layla va Majnun-I Nizami Ganjavi: matn-I Ilmi va intiqadi az ru-yi qadimtari nuskha-hayi khatti-I qarn-I hashtum ba zikr-i ikhtilaf-i nusakh va ma』ani lughat va tarikbat va kashf al-bayat」, Tehran, Mu’assasah-I Chap va Intisharat-I Danishgah Tehran, 1369[1990] Rudaki: مشوش است دلم از کرشمهی سلمی چنان که خاطره ی مجنون ز طره ی لیلی
- ^ 4.0 4.1 A. A. Seyed-Gohrab, "LEYLI O MAJNUN" in Encyclopedia Iranica. [2014-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8).
- ^ 5.0 5.1 5.2 5.3 5.4 Layli and Majnun: Love, Madness and Mystic Longing, Dr. Ali Asghar Seyed-Gohrab, Brill Studies in Middle Eastern literature, Jun 2003, ISBN 90-04-12942-1. excerpt:Although Majnun was to some extent a popular figure before Nizami’s time, his popularity increased dramatically after the appearance of Nizami’s romance. By collecting information from both secular and mystical sources about Majnun, Nizami portrayed such a vivid picture of this legendary lover that all subsequent poets were inspired by him, many of them imitated him and wrote their own versions of the romance. As we shall see in the following chapters, the poet uses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deriving from 『Udhrite love poetry and weaves them into his own Persian culture>. In other words, Nizami Persianises the poem by adding several techniques borrowed from the Persian epic tradition, such as the portrayal of charact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s, description of time and setting, etc.
- ^ ArtArena: "Layli and Madjnun in Persian Literature". [2014-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 ^ The Story of Layla and Majnun, by Nizami. Translated Dr. Rudolf. Gelpke in collaboration with E. Mattin and G. Hill, Omega Publications, 1966, ISBN 0-930872-52-5.
- ^ Central Bank of Azerbaij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ommemorative coins. Coins produced within 1992–2010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0-01-19.: Gold and silver coins dedicated to memory of Mahammad Fuzuli. – Retrieved on 25 February 2010.
參考書目
- Nizami, The Story of Layla & Majpoonun, ISBN 0-930872-52-5
- Nizami and Colin Turner, Layla and Majnun, ISBN 1-85782-161-0
外部連結
- LEYLI O MAJNUN in Encyclopædia Iranica A. A. Seyed-Gohrab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September 2010 – periodically check link)
- 萊拉和瑪吉努在學校:出自尼扎米版本手稿中的一些頁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豆瓣上尼扎米版本的一篇譯文,暫未查證譯文作者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