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亞當斯

艾迪·亞當斯Eddie Adams,1933年6月12日—2004年9月19日),是一位美國著名的攝影記者,他拍攝的許多戰爭題材的照片非常有名。

Eddie Adams

人物簡介

愛迪·托馬斯·亞當斯(1933.6.12—2004.9.19),一般簡稱為愛迪·亞當斯。他是美國著名攝影記者、普立茲獎得主。愛迪·亞當斯是在1969年以一張震撼世界的《槍斃越共》贏得荷賽和普立茲獎。照片記錄了一名南越軍官在街邊槍斃越共戰俘的駭人一刻。愛迪·托馬斯·亞當斯1933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新肯士頓,2004年在紐約的家中病逝,享年71歲。

生平

早年

愛迪·托馬斯·亞當斯還在高中的時候,他就開始給婚禮和其他儀式拍照。 亞當斯在海軍服役時就當過韓戰的戰地記者。之後他回到新肯士頓,在當地的一家報紙就職,還為《費城晚報》工作過。1962年,亞當斯開始為美聯社工作,數次赴越南拍攝。而亞當斯1968年2月拍攝《槍斃越共》的那一瞬間使他達到了職業生涯的頂峰。 在亞當斯的攝影師生涯中,從韓戰到海灣戰爭他一共參加過13次戰爭。他在1972年到1976年間為《時代》雜誌工作。從1976年到1980年又回到美聯社,成為特派記者。 愛迪·亞當斯還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他的職業生涯涉及了新聞、編輯、時尚業、娛樂業和廣告攝影等多個領域。亞當斯的攝影作品通常被刊登在全球著名媒體的頭版或是封面,比如《時代周刊》,《新聞周刊》,《生活》,《時尚》,《名利場》等等,他同時還是《時代》,《生活》和《波瑞》雜誌的自由撰稿人。

攝影,畢生所愛

愛迪·亞當斯可能不會告訴你,他是我們這個時代作品被刊登最多的攝影師,也是獲得獎項最多的攝影師。亞當斯一生獲得了500多項國內和國際獎項,其中包括1969年的普立茲獎。但是,他或許會告訴你他因同貝笛·戴維斯一起喝醉了酒而沒有拍攝到任何東西。 愛迪·亞當斯是個敘事高手,他的每張照片都在講述一個故事。攝影是他畢生最喜歡做的事情。當愛迪·亞當斯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他用賣報紙攢下的錢買了一架照相機和一個放映機,他每次花5美元租來一個電影的拷貝為同伴們放電影,這樣每天就能掙10美元。到了14歲,愛迪·亞當斯開始為人們拍攝婚紗照謀生,每次收5美元。當他上高中的時候,他開始每晚為當地的一家報紙工作。 在以後的日子裡,愛迪·亞當斯曾被美聯社聘任並被派往海地,他拍攝了那裡的騷亂,照片開始刊登在一些媒體的頭版。「沒有人相信我能活著回來。」他回憶道。 媒體,他的展覽館 愛迪·亞當斯的攝影作品從來不在博物館裡展出,他的作品因常常刊登在各種報紙和雜誌的封面上而被全世界的讀者所熟悉。「有些照片看起來比較輕鬆有趣」,他說,「其他的一些是嚴肅的,因為他們源於心靈。一幅攝影作品可以改變世界,正是通過攝影師的鏡頭,我們記住了歷史上的人和事。」 愛迪·亞當斯是個性格複雜的人,他總是不知疲倦地工作並且充滿著靈感和狂放的熱情。對於他那幅最有名的作品,他不願意多談,而是更願意談論那些照片帶來的後果———促使卡特總統做出了最後的決定———讓成千上萬的越南難民前往美國。

「這是我一生中所做的最好的事情」,亞當斯說。「我的心被一些自己拍攝的照片撕扯著,」亞當斯平靜地說,「我到處拍照,看到了各種各樣的事情,我發現我常常覺得自己就是被鏡頭捕捉的那個人,比如說我拍到的一些受傷的人,我發現自己成為了拍攝對象。我真的能感覺到,我成了那個受傷的人。我知道很多優秀的攝影師喜歡上了自己作品中的對象,真的。但我已經厭倦了哭泣。」

重返紐約

厭倦了在戰場上看到的一切,愛迪·亞當斯返回紐約,回到了孩子們的身邊。 「我轉向拍攝名流,他們不會使我的靈魂受煎熬,給的錢又多。」他拍攝的名人中有柯林頓夫婦、羅馬教皇等等。 愛迪·亞當斯總是不會掩飾自己的想法。「很多的美國人」,他說,「從來沒有去過苦難的地方,也不了解這些。」生活對亞當斯來講就是挑戰,挑戰是他決心去征服的。亞當斯於1988年創立了名叫「巡迴鄉村演出」的愛迪·亞當斯工作室。此後每年10月份在亞當斯的農場舉行展覽。每年為期4天的活動中,亞當斯同許多美國資深攝影記者一道,對年輕攝影師進行攝影上的指導。學員們會在附近找尋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人物和故事———從牛仔表演到花店開張,任何事件都不會逃過他們的鏡頭。而亞當斯這位反傳統導師會常常穿著牛仔裝出席展覽開幕典禮,以站在椅子上吹號角的方式來宣告開幕,這一諷刺傳統權威的「儀式」常常會使新學員目瞪口呆,而台下耀眼的閃光燈從不會放過這一刻。 愛迪·亞當斯的最後野心是寫一本書,「那將是一本小說,但是其實並不是虛構的,我要把它獻給我並不喜歡的人們,還沒取書名呢。」亞當斯在2004年5月被診斷患有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但是直到病故前兩個月,他還堅持攝影活動。

撼世之作

照片《槍斃越共》展現的不是大戰前的準備或戰後的創傷,而直接傳達了赤裸裸的暴力,使人們親歷了戰爭的恐怖。美國國家廣播公司也拍到了這一幕,和亞當斯的這張照片一起,報道影響到了當年的美國大選。它為尤金·麥卡錫的反戰綱領提供了支持,而兩個月過後,詹森總統宣布將不謀求連任。 亞當斯當時正在給這個被捕的戰俘拍照,當南越軍官走近時,並沒有意識到將要發生什麼事情。 他的相機和軍官手中的槍同時舉起,而就在子彈穿過戰俘頭顱那一剎那,而照片定格在了永恆的這一刻。手槍在近距離對準人頭,戰俘的表情充滿對死亡的恐懼,而致命的一槍傳達出的暴力氣勢似乎穿透了照片的平面世界,讓觀者久久不能遺忘。軍官阮玉鸞開槍後說:「他們殺了很多美國人和我們的人。」 這場突然的槍決畫面傳達的含義遠遠超過事件本身。美國軍事歷史專家萊斯利·庫倫說:「拋開這一槍決是否正當,照片傳達給所有觀者的印象是執行槍決僅僅是為了槍決本身。人們會這樣問自己:『難道我們要支持別人做這種事?』」

對於亞當斯自己,照片留下的是難以逾越的高度,為這張照片,亞當斯還在一直盡力為越戰的創傷贖罪,他也受到過來自同行的責問。在一次頒獎典禮上,一位荷蘭記者曾這樣問他:「你為什麼不阻止他殺死那個人?」此後兩年間,亞當斯都無法使自己直面這張照片。 在得普立茲獎後不久,亞當斯說:「我從展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殺戮中獲取了利益。有兩個人因此被毀,而我卻為此得獎,成為了一個英雄。」 當時,亞當斯在西貢跟隨照片中的開槍者——南越警察隊長阮玉鸞——採訪了兩周。阮玉鸞後來移民美國,在東北部開了小食店。但是,人們光顧阮玉鸞的小店卻僅僅是為了「盯著他」,看看這個劊子手。每當想起這張照片改變了阮玉鸞的整個人生,亞當斯就感到內疚,「我憎恨因為我的照片使被攝者受到影響」。有一時期,亞當斯甚至想退回他所獲得獎項來減輕內心的自責。

由於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2004年9月19日逝世於曼哈頓的家中。

獎項

與普利茲一起,亞當斯獲得了500多個獎項,包括1968年,1977年和1978年的新聞攝影喬治波爾克獎,14次世界新聞攝影獎,以及全國新聞攝影師的無數獎項協會,海外新聞俱樂部和許多其他組織的攝影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