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與他稱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1年3月7日) |
此條目可參照外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6年12月18日) |
文化人類學上,他稱(英語:Exonym)指外方語文對一個地方、族群、人物、語言時,使用與當地語文不同的名稱[1]。他稱的存在不只是歷史和地理原因,也可能考慮到外來詞的發音困難。
相對地,自稱(英語:Endonym)指當地語文對一個地方、族群、人物、語言的通用內部名稱。
例如,印度、俄羅斯、埃及和德國分別是四個自稱依次為「भारत」、「Россия」、「مَصر」和「Deutschland」的國家,在漢語裡對應的他稱。
他稱的種類
同源他稱和翻譯他稱
同源他稱
例如,倫敦的同源他稱包括:
- Londinium(拉丁語);
- Londres(加泰隆尼亞語、菲律賓語、法語、加利西亞語、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
- Londino (Λονδίνο)(希臘語);
- Londen(荷蘭語);
- Londra(義大利語、馬爾他語、羅馬尼亞語、薩丁尼亞語和土耳其語);
- Londër(阿爾巴尼亞語);
- Londýn(捷克語和斯洛伐克語);
- Londyn(波蘭語);
- Rānana(毛利語);
- Lundúnir(冰島語);
- Londain(愛爾蘭語);
- Lunnainn(蘇格蘭蓋爾語);
- Llundain(威爾斯語);
- Lontoo(芬蘭語);
- لندن(Landan)(波斯語)
- Լոնդոն(London)(亞美尼亞語);
- 倫敦(標準現代漢語);
- Luân Đôn(越南語)。
意譯他稱
例如,荷蘭這一國名在荷蘭語的自稱為Nederland,在法語的他稱為Pays-Bas,在義大利語則是Paesi Bassi,以上三種說法的字面意思都是「低地國家」。
本土他稱和借詞他稱
他稱可以分為本土他稱和從第三種語言借用的他稱。例如,斯洛維尼亞語使用:
實例
- 中文的北京是自稱,法文的Pékin是他稱。
- 義大利首都羅馬的義大利文Roma是自稱,英文的Rome是他稱;俄文的Россия是自稱,中文的俄羅斯是他稱。
- 英文的San Francisco是自稱,中文的舊金山是他稱。
- 英文的Christchurch是當地地名,中文的基督城是他稱,中國正式的漢譯名克賴斯特徹奇也是他稱因為發音不同。有時即使拼寫相同,發音差異也會使一個地名在不同語文成為他稱。
- 法國首都巴黎的法文Paris是自稱,英文和德文的Paris是他稱,因為這兩種語文的發音和法文不同;法文中Paris的s不發音,但英文和德文都發音。
- 東京在日文為自稱,在中文為他稱。
- 泰語的恭貼(กรุงเทพ)是自稱,全球所稱的曼谷(บางกอก)是他稱
- 珠穆朗瑪峰時稱「Everest」為他稱。
減少使用的趨勢
20世紀後期,使用他稱引起了爭議。當地人不喜歡有貶低意味的他稱。人們也避免使用涉及敏感歷史的他稱。近年來地理學家致力於減少他稱。例如:現在西班牙文稱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為Ankara,不用以前的他稱Angora。聯合國建議把他稱的使用盡量減至最少。
有時政府會要求外國應使用當地地名,放棄外國沿用的他稱,但實際使用情況各不相同。例如1985年象牙海岸政府要求外國一致使用該國的法文國名Côte d'Ivoire,不用他稱。中文的「象牙海岸」來自英文的「Ivory Coast」,因此中文改稱「科特迪瓦」,但在台灣等地仍沿用「象牙海岸」。2005年韓國政府要求首都的漢譯名,從他稱[註 1]漢城改為自稱首爾。2018年白俄羅斯要求將其國名的漢譯名改為自稱白羅斯,但民間仍稱呼為「白俄羅斯」。
註釋
- ^ 嚴格來說「漢城」並非一直是他稱。李氏朝鮮時期的各個地方(包括朝鮮半島)一直稱為漢城。1945年二戰後韓國將漢城更名為「首爾」,但中文名一直沿用舊稱「漢城」直至2005年。所以朝鮮時期直到1945年「漢城」一直是自稱,1945年之後才變成他稱。
參考資料
- ^ Nordquist, Richard. 5 January 2018. "Exonym and Endony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oughtCo. Retrieved 4 July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