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慶鈞
胡慶鈞(1918年12月27日—2015年12月26日),湖南寧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語言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胡慶鈞 | |
---|---|
出生 | 中華民國湖南省寧鄉縣 | 1918年12月27日
逝世 | 2015年12月26日 | (96歲)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職業 |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
機構 |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
研究領域 | 不同民族社會及性質等有關問題 |
生平
父母在胡慶鈞幼年時期去世,由嬸母帶大,1934年入長沙高級師範專科讀書。抗日戰爭爆發後,考入浙江大學師範院史地系,1939年,轉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師範學院(昆明)史地系,1940年,轉入社會學系。1943年,進入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的人類學專業進行研究生學習。後被派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學習。1944年畢業,在中央研究院任助理研究員,1945年起在雲南大學社會學系任講師[1]。1947年,被派到清華大學人類學系任教。1951年,任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辦公廳研究組副組長[1]。1952年,調入中國科學院(今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2],先後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3]。1963年,被調入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先後任副研究員、研究員[3]。胡慶鈞先後八次上涼山調查彝族的社會形態並出版《明清彝族社會史論叢》、《涼山彝族奴隸制社會形態》等著作[2]。1988年,任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兼職研究員、名譽社會學所長[3]。先後任中國民族學會副會長、顧問[4]。 2006年被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5]。
出版物
編撰了數十篇(本)學術論文和著作: 著作(包括譯著):《明清彝族社會史論叢》、《涼山彝族奴隸制社會形態》、《早期奴隸制社會比較研究》、《巴西印第安部落的黃昏》、《婚姻家庭和家庭群體組織》等[3]。 論文:《關於從猿到人》、《從雅安到西昌 大涼山彝族社會概況》、《關於奴隸制度下的普遍奴隸與農奴制問題》、《宋代先民地區奴隸制度的繁榮和發展》等[3]。
參考資料
- ^ 1.0 1.1 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編). 学问有道-学部委员访谈录. 方志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2382213.
- ^ 2.0 2.1 張小軍. 胡庆钧先生唁电.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1).
- ^ 3.0 3.1 3.2 3.3 3.4 中國社會科學網. 胡庆钧. 中國社會研究院. [2019-04-29].
- ^ 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顾问、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秘书处人员名单. 中國民族學學會、湖北民族學院、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中國民族學學會第七屆學術研討會專輯. 2002.
- ^ 佚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简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學部工作局. [2019-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