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 (慕尼黑)

慕尼黑老城(德語:Münchner Altstadt)是德國巴伐利亞州府慕尼黑的一個市分區德語Stadtteil,也是城市歷史最悠久的一部分,其中的一些地方更是在慕尼黑有文獻記載之前便已存在。它與另一個分區萊赫爾共同組成了第1市轄區——老城-萊赫爾。老城的整個範圍都作為古建築群保護單位德語Bauensemble[1]地面遺蹟保護單位德語Bodendenkmal被登記至巴伐利亞文物名錄德語Bayerische Denkmalliste[2]

包含瑪利亞廣場/舊市政廳聖伯多祿教堂聖母教堂的慕尼黑老城中心

方位

作為慕尼黑市分區的老城在很大程度上與慕尼黑的歷史城市核心德語Historischer Stadtkern相對應,因此這一地帶自中世紀起至18世紀末都由慕尼黑城防設施德語Münchner Stadtbefestigung所包圍。它坐落在兩個階地層——慕尼黑礫石平原德語Münchner Schotterebene和鹿灘階地(Hirschauterrasse)之上,從而形成了最初的伊薩爾河沖積平原,並且僅比最初城市建立時的老城階地高出數米。其坡緣大致上沿著西側從上安格爾(Oberanger)、羅森塔爾(Rosental)、穀物市場、儲蓄銀行街(Sparkassenstraße)和宮廄廣場(Marstallplatz)延伸,並將王宮花園從上至下分離。

老城的邊界基本上是由老城環路德語Altstadtring所構成。僅有的例外是北部走向的畫廊街(Galeriestraße)-音樂廳廣場布里嫩街德語Brienner Straße位於老城環路以內,以及在東南部以磨坊街(Müllerstraße)和魯姆福德大街(Rumfordstraße)之間是在老城環路以外分界。老城與另外四個街區毗鄰,它們代表著原本歷史性社區在城牆以外的延續:位於東北部的萊赫爾,原稱聖安妮近郊(St.-Anna-Vorstadt)或外格拉根瑙社區(äußeres Graggenauer Viertel);東南部的伊薩爾近郊,原稱外安格爾社區(äußeres Angerviertel);西南部的路德維希近郊,原稱外哈肯社區(äußeres Hackenviertel);以及西北部的馬克斯近郊,原稱外十字社區(äußeres Kreuzviertel)。

名稱

「老城」並非慕尼黑獨有,例如在蘭茨胡特施特勞賓,都有這樣一個極具歷史意味的地名與新城作區分。這一概念的敘述是自19世紀以來開始使用,以便將原本位於城牆以內的歷史城市核心和新創建的近郊區分開來[3]

地名學中,這一術語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次使用[4],作為地方委員會制定可按名稱查找的慕尼黑市轄區而引入,以替換或至少作為補充原用數字表示的市轄區的舊稱。根據慕尼黑市議會在1954年通過的官方決議,將原有的第1和第4市轄區合併為老城北區(Altstadt-Nord),而原第2和第3市轄區則合併為老城南區(Altstadt-Süd)。

歷史

 
1890年代的瑪利亞廣場

位於老城中心點的瑪利亞廣場,是慕尼黑歷史德語Geschichte Münchens自1158年6月14日起有文獻記載以來便已出現,《奧格斯堡差異錄德語Augsburger Schied》中提及這是由獅子亨利創建的一個市場。到了18世紀末,慕尼黑歷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城市歷史(即如今的老城),而位於慕尼黑城防設施外的慕尼黑堡領地德語Münchner Burgfrieden與此相比則發揮的附屬的角色。慕尼黑自1255年起成為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宮城,1506年成為重新統一的巴伐利亞首都,1806年則成為巴伐利亞王國的首都。受制於歷史上的宮城地位和慕尼黑老城的版圖,公民權只能在另一側的公國領地得到逐步開放。因此在老城北部的版圖是由王宮戴蒂尼會教堂國家劇院德語Nationaltheater München占主導地位。而象徵城市獨立、位於瑪利亞廣場旁的新市政廳直到19世紀末才有所發展。

老城的地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了很大程度的損毀。在戰後的重建中,基本保留了中世紀的街道布局以及大部分構成城市景觀的大型建築,例如教堂、王宮、國家劇院、舊庭德語Alter Hof (München),只要它們是在戰前落成的,以及新、兩座市政廳。而慕尼黑老城的民用建築,例如由格奧爾格·佩滕多費爾德語Georg Pettendorfer用照片記錄下來的那些,則基本喪失。街景的主要變化是撤出了瑪利亞庭院德語Marienhof (München),並從牛市向南突破,以大空間取代了原本狹窄的街道。另一種干預到建築實質和老城特性的行為是在1960年代興建的老城環路德語Altstadtring。而1972年落成的步行街設施則使得過境交通被完全從老城內抽離。

區劃

 
托比亞斯·福克默德語Tobias Volckmer (Sohn)在1613年所繪的慕尼黑首份地圖

城市的第一次劃分發生在1271年,由聖伯多祿堂區沿城市的東西軸線(鹽街)分開,並將聖母教堂升格為第二個堂區聖堂[5]。雖然這主要是教會的區劃,但它同樣出現在世俗的文件中用作標記城市的南、北兩半部分,甚至將城外的堡領地也以聖瑪麗和聖伯多祿區分。

1300年,關於城市內部和外部的劃分首次在文獻中被提及。內城指的是由第一條城牆所環繞的市中心,它起源於獅子亨利的基礎,並因此在慕尼黑的城市歷史中常被稱為獅子之城或亨利之城。外城則指的是在路德維希二世路易四世治下的城市擴張部分,它是由1300年仍在建設的第二條城牆所環繞。內城和外城之間的邊界大致上是沿著如今的儲蓄銀行街、穀物市場、羅森塔爾、印染溝、奧古斯丁大街、謝芙樂大街、施拉默大街和霍夫格拉本等街道延伸。這種劃分並沒有行政意義。兩個區域之間有一個社會的漸變,內城僅由貴族居住。內城和外城的劃分是與堂區的劃分相結合,因此例如內城的南半部分也被稱為「伯多祿內城」。

比內、外城差異更為重要的是從中世紀至今仍然存在的社區劃分,這是通過慕尼黑的主要道路相互間隔。社區是在1363年1月21日的一份文獻中首次以文字形式被提及:這是以拉丁文書寫的名稱:「quarta fori pecorum」(牛市社區)、「quarta secunda ad gradus superioris institarum」(上克拉蒙第二社區,即克拉蒙社區)、「quarta tercia apud fratres heremitanos」(隱士兄弟第三社區,即隱士社區)、「quarta ultima apud Chunradum Wilbrechtum」(康拉德·維爾布雷希特的最後社區,即維爾布雷希特社區)。而塔爾由於已被列為獨立的區域,因此不再進行社區劃分[6]。在1458年12月29日的一份議會文件中,首次將三個社區指定為如今的名稱:哈肯社區、十字社區和格拉根瑙社區。第一個社區則仍稱牛市社區,安格爾社區的稱謂在1508年9月15日首次出現,但直自1530年起才在議會文件中使用。塔爾此時已不再是獨立的區域,而是被相鄰的社區所瓜分。這一社區的排列順序與1363年相比保持不變。

這種社區分配與許多典型的中世紀城市一樣,首先是用於軍事劃分,然後才擴展至公共秩序。每個社區最初是由2個隊長所領導,自1403年起增加為3個,分別來自內、外議會和社團。這些隊長需要肩負社區內部的安全(警察、守夜人、城牆及城門警衛、消防員、維持市場及各種活動的秩序),並指揮由慕尼黑市民所組成的軍事特遣隊。如果需要的話,一個分區的軍事特遣隊還會在現場作進一步細分。由於它們對警察服務的重要性,社區在19世紀也被稱為警區。

在18世紀末慕尼黑拆除防禦工事後,社區的名稱被一直延伸至城市擴張的舊城牆之外,它們被稱為外格拉根瑙、外安格爾、外哈肯和外十字社區。直到1812年,這些地區才獲得了自己的名稱,並以「近郊」作為後綴:聖安妮近郊(今萊赫爾)、伊薩爾近郊路德維希近郊馬克斯近郊和申菲爾德近郊(Schönfeldvorstadt,今馬克斯近郊的一部分)。

市轄區的領土劃分中,中世紀的社區組成了第1至第4市轄區。二戰結束後,除了安格爾社區外都獲得了與其歷史名稱無關的新稱謂。在1954年,第1和第4區被合併為老城北區,而第2和第3區則被合併為老城南區。在現市轄區老城-萊赫爾的6個組成社區中,有4個是來自以前的市轄區劃分,並且都使用其歷史稱謂。它們的外部邊界主要是由老城環路組成,並且大部分是位於中世紀的邊界以外。

名稱 方位 東西向邊界 南北向邊界 1363年社區 1363年名稱 市轄區編號 1947年名稱
格拉根瑙社區 東北 酒街德語Weinstraße (München)戴蒂尼街德語Theatinerstraße 瑪利亞廣場塔爾德語Tal (München) 4. 維爾布雷希特社區 1 馬克斯-約瑟夫廣場
安格爾社區 東南 羅森塔爾街德語Rosenstraße (München)森德靈街德語Sendlinger Straße 瑪利亞廣場-塔爾 1. 牛市社區 2 安格爾社區
哈肯社區 西南 羅森塔爾街-森德靈街 考芬格街諾伊豪斯街德語Neuhauser Straße 2. 克拉蒙社區 3 森德靈大街
十字社區 西北 酒街-戴蒂尼街 考芬格街-諾伊豪斯大街 3. 隱士社區 4 城市行政區

格拉根瑙社區

格拉根瑙社區的名稱來源于格拉根瑙(Graggenau),它在1325年和1326/27年的土地重劃中也被稱為「Grakkaw」和「Gragkenawe」,其詞根「Krack」是表示「烏鴉」的意思。格拉根瑙社區是唯一一個根據其隊長命名(Wilbrechtsviertel,維爾布雷希特社區)而首次出現在文獻中的社區。它在1420/21年根據另一位隊長被命名為「漢森斯·巴特斯社區(Hansens Barts Viertel)」、1433年改為「沙夫察恩斯社區(Scharfzahns Viertel)」,1439年又恢復為「維爾布雷希特社區」。其它社區在此期間也是根據他們的隊長命名。格拉根瑙社區和十字社區共同組成了中世紀的聖母堂區,自1954年起也合組為「老城北」市轄區。

格拉根瑙社區的主要特徵是由舊廷德語Alter Hof (München)慕尼黑王宮所組成的公爵建築,位於它們之間的還有一些與宮廷服務相關的建築,例如舊宮廄(舊鑄幣廠德語Alte Münze (München))、公爵軍械庫和宮廷糕點坊德語Hofpfisterei。社區由此被分為兩半,一半區域位於老城階地,另一半在塔爾。瑪利亞廣場以北的區域最初是由宮廷僕人所居住,其後亦有富裕的市民搬遷至此。位於塔爾的區域主要為手工作坊。位於如今馬克斯-約瑟夫廣場內的方濟各會、普特里希居所(Pütrich-Seelhaus)和里德勒居所(Ridler-Seelhaus)則構成了社區的宗教中心。

這一社區的民用建築代表是自中世紀以來便存在的舊市政廳。這座位於瑪利亞廣場北側的建築功能在19世紀讓位於新建造的新市政廳。由於毗鄰宮廷,使得格拉根瑙社區特別受到遊客青睞。宮廷啤酒屋所在的普拉茨爾廣場德語Platzl (München)如今形成了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而包含馬克西米利安街、王宮街和東側的戴蒂尼街也是這一社區主要的商業街。位於新市政廳北側的是瑪利亞庭院德語Marienhof (München)。這一區域連同其住宅樓宇在二戰期間被美軍所摧毀。此後,除了偶爾作停車場之用,瑪利亞庭院再沒有復建。相反,那裡如今已成為慕尼黑老城區內最大的綠地。

安格爾社區

安格爾社區得名自一個村落廣場德語AngerAnger),即位於今聖雅各廣場原址的一片開放空間。它是最後一個獲得現名的社區。其最初的名稱「牛市社區(Rindermarktviertel)」來源於前牲畜市場,雕塑家約瑟夫·亨塞爾曼德語Josef Henselmann在1964年創作的牛市噴泉德語Rindermarktbrunnen和牛市的街道名稱至今仍在使用。在1420/21年和1445年間,這裡也曾根據其社區隊長被命名為「漢斯·皮特里希社區(Hans Pütrichs Viertel)」及「魯道夫社區(Rudolfs Viertel)」。安格爾社區和哈肯社區共同組成了中世紀的伯多祿堂區,但聖神醫院德語Heilig-Geist-Spital (München)所在的地區則通過將聖神教堂作為中心堂,並連同自己的墓園而組成了獨立的堂區。自1954年起,兩個社區又合組為「老城南」市轄區。

安格爾社區的形狀像一個鉤子。在中部是位於老城階地的伯多祿山,從這裡各有一條地處希爾紹階地的狹長地帶分別向東和向南,城市溪流經此流淌。

在安格爾社區定居的主要為經商的市民和手工業者,他們都利用城市溪流的水力來發展其業務。

哈肯社區

哈肯社區是根據一條名為「哈根內(in dem Haggen)」的田間小路所命名,它是在1326年被首次提及,範圍大致由阿特海姆角(Altheimer Eck)、霍特街(Hotterstraße)、哈肯街(Hackenstraße)、噴泉街(Brunnstraße)和女修道院街(Damenstiftstraße)所包圍。而田間小路的詞源則來自「Hag德語Hag」,即籬笆或圍場之意。在哈肯社區內,位於阿特海姆角大街附近的阿特海姆德語Altheim (München)定居點通過其所包含的慕尼黑第二城牆而被納入城區範圍,時至今日這一印記仍可通過兩條連接東西的蜿蜒街道走向來辨認。

其最初名稱「克拉蒙社區(Kramenviertel,即1363年首次提及的上克拉蒙社區)」的來源已不可考,因為上克拉蒙是在瑪利亞廣場的南側,那裡也是安格爾社區的範圍。這意味著上克拉蒙很可能地處考芬格街的南側。社區根據其隊長施倫克家族德語Schrenck von Notzing而在1420/21年間被命名為「洛倫茨·施倫克社區(Lorenz Schrencken Viertel)」,至1445年又被簡化為「施倫克社區」。哈肯社區和安格爾社區共同組成了中世紀的伯多祿堂區,這裡也是堂區墓園以及原墓園聖堂、即今十字諸聖教堂德語Allerheiligenkirche am Kreuz的所在地。兩個社區自1954年起合組為「老城南」市轄區。

在哈肯社區定居的大多為從事手工業的市民。這裡只有個別的貴族官邸、並且聖母忠僕會聖母訪親女修會的修道院(後來的聖安妮女修道院)也保持著節制的建築風格。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赫爾佐格醫院德語Herzogspitalkirche (München)和約瑟夫醫院(Josefspitals)這兩座大型複合體建築才構成了社區的代表性面貌。

十字社區

 
奧斯定教堂德語Augustinerkirche (München),即如今的德國狩獵及漁業博物館德語Deutsches Jagd- und Fischereimuseum

十字社區得名於「十字巷(Kreuzgasse)」,這條街道大致對應於如今的林蔭道廣場德語Promenadeplatz和帕切利大街(Pacellistraße)。這一名稱的起源已不可考,它或許可以追溯至一個從前的邊界標誌或是豎立在那裡的十字路碑德語Flurkreuz。而最初的名稱「隱士社區(Eremitenviertel)」則來源於奧斯定隱修會的修道院,它自1294年便在這一社區落成,並且時至今日僅保留了世俗化的奧斯定教堂德語Augustinerkirche (München)。社區根據其隊長曾在1410年被命名為「卡茨邁爾斯社區(Katzmairs Viertel)」,1420/21年改為「弗朗茨·蒂希特斯社區(Franz Tichtls Viertel)」以及1445年的「里格薩爾茨社區(Ligsalz Viertel)」。十字社區和格拉根瑙社區共同組成了中世紀的聖母堂區,這裡也是堂區墓園以及原墓園聖堂、即今救世主堂德語St. Salvator (München)的所在地。兩個社區自1954年起合組為「老城北」市轄區。

十字社區在中世紀是市內富裕階層的中心。如今林蔭道廣場的原址是曾經用於貯存鹽品的鹽倉德語Salzstadel,慕尼黑的繁榮發展很大程度歸功於它。這裡同樣也建有富商和貴族的居所。在中世紀最為突出的建築物是聖母教堂,它在1271年升格為慕尼黑的第二個堂區。附屬於它的還包括位於外城牆旁的一座墓園以及用作墓園聖堂的救世主堂。

自16世紀起,中產階層的建築日逾密集。首先形成的大型建築群是由威廉間場德語Maxburg (München)以及包含聖彌額爾教堂舊學會德語Alte Akademie耶穌會所組成。隨後又形成了加爾默羅會加爾默羅女會德語Karmelitinnen的修道院,以及在第二城牆外、建於城防堡壘上的嘉布遣會修道院,從而使十字社區發展成為一個宗教中心。

在17世紀和18世紀,王公貴族收購了十字社區境內的地皮並興建起具代表性的宮殿,這尤其是在林蔭道廣場、普蘭納街(Prannerstraße)和馮哈伯樞機街德語Kardinal-Faulhaber-Straße一帶的地區。在施瓦賓後巷(今戴蒂尼街)的北端則興起了作為宮廷教堂的戴蒂尼會教堂和毗鄰的戴蒂尼會德語Theatines修道院。

至19世紀,有許多政府組織集中在這一社區,例如國家議會設於普蘭納街、內政部設於在世俗化德語Säkularisation in Bayern過程中解散的戴蒂尼會修道院內,以及外交部德語Bayerisches Staatsministerium des Äußern和部長官邸設於蒙特格拉斯宮德語Palais Montgelas。多家銀行在19世紀末接管了舊的貴族宮殿,並在相應的原址上建起雄偉的銀行大樓,例如位於馮哈伯樞機街1號德語Kardinal-Faulhaber-Straße 1的王家分支銀行(1918年起改稱巴伐利亞國家銀行德語Bayerische Staatsbank)、位於馮哈伯樞機街10號德語Kardinal-Faulhaber-Straße 10巴伐利亞抵押及本票銀行德語Bayerische Hypotheken- und Wechsel-Bank以及位於馮哈伯樞機街14號德語Kardinal-Faulhaber-Straße 14巴伐利亞聯合銀行德語Bayerische Vereinsbank

參考資料

  • Klaus Gallas, München. Von der welfischen Gründung Heinrichs des Löwen bis zur Gegenwart: Kunst, Kultur, Geschichte, Köln: DuMont. 1979, (德文) 
  • Eva GrafRichard Bauer, ., Der Stadtfotograf
Georg Pettendorfers Ansichten von München 1895–1935; Das Stadtzentrum, München: Heinrich Hugendubel Verlag. 1989, (德文) 
  • Helmuth Stahleder; Richard Bauer, Stadtarchiv München (Hrsg.): Chronik der Stadt München. Dölling und Galitz Verlag, München 2005
  • Helmuth Stahleder, Haus- und Straßennamen der Münchner Altstadt, München: Hugendubel. 1992, (德文) 
  • Helmuth Stahleder, Von Allach bis Zamilapark. Namen und historische Grunddaten zur Geschichte Münchens und seiner eingemeindeten Vororte. Hrsg. v. Stadtarchiv München, München: Buchendorfer Verlag. 2001, (德文) 
  • Petra Wucher, Tobias Lill, Münchens Neue Altstadt
lokal national international, München: MünchenVerlag. 2009, (德文) 
  • Elfi Zuber., Das Graggenauer Viertel, München: Institut Bavaricum München Elfi Zuber. 1989 (德文) 
  • Elfi Zuber., Das Kreuzviertel, München: Institut Bavaricum München Elfi Zuber. 1987 (德文) 
  • Elfi Zuber., Das Hackenviertel. 2. überarbeitete, München: Institut Bavaricum München Elfi Zuber. 1986 (德文) 
  • Elfi Zuber., Das Angerviertel, München: Institut Bavaricum München Elfi Zuber. 1991 (德文) 

注釋

  1. ^ Ensemble Altstadt Münche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eim Bayerischen Landesamt für Denkmalpflege
  2. ^ Bodendenkmal Altstadt Münche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eim Bayerischen Landesamt für Denkmalpflege
  3. ^ Christian Müller. München unter König Maximilian Joseph I.. Google Books: 87. 1816 [2010-10-27]. 
  4. ^ Stahleder, Von Allach bis Zamilapark, S. 18f
  5. ^ Stahleder, Chronik, Bd. 1, S. 39
  6. ^ Stahleder, Chronik, Bd. 1, S.133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