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

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英文:Second Seminole War)也被稱為佛羅里達戰爭,是美國同美洲原住民塞米諾爾人發生的三次塞米諾爾戰爭之一。戰爭於1835年到1842年發生在佛羅里達。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是美國所打的最昂貴的印第安戰爭

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
印地安戰爭的一部分

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
日期1835年~1842年
地點
結果 美國戰勝
參戰方
 美國 印地安人
塞米諾爾人
政治支持
 英國

背景

18世紀,許多部族從美國東南部遷往佛羅里達無人居住的土地,這其中包括阿拉巴馬人喬克托人雅瑪西人優奇人克里克人。克里克人是其中最大的部族,包括上克里克人下克里克人,包括希奇蒂語的使用者和穆斯科格語的使用者。希奇蒂語使用者的一支米卡蘇吉人,遷徙到塔拉哈西附近的米科蘇基湖,另一支遷徙到阿拉楚阿草原(即現在的阿拉楚阿縣)。聖奧古斯丁西班牙人稱呼阿拉楚阿的克里克人為Cimarrones,意思是野人或逃亡的人,這可能就是塞米諾爾這個名稱的來源。這個名字被應用到佛羅里達的其他部族,雖然這些美洲原住民認為他們自己屬於不同的部族。其他在塞米諾爾戰爭時期生活在佛羅里達的包括西班牙印第安人,之所以這麼叫,是因為這些人據信遺傳自卡盧薩人和「牧場印第安人」(美洲原住民祖先),也可能包括卡盧薩人和克里克人,以及生活在佛羅里達沿岸西班牙古巴營地的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混血。

巴黎和約終結了美國獨立戰爭並歸還東西佛羅里達給西班牙人控制後,美國和西班牙的關係一直不和。美國爭議英治時期已經確定的西佛羅里達邊界,指責西班牙當局沒能阻止生活在佛羅里達的印第安人襲擊美國,以及藏匿從美國逃跑的黑人奴隸。從1810年開始,美國占領併兼並了部分西佛羅里達。1817年,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領導了一次對佛羅里達的入侵,即第一次塞米諾爾戰爭。緊接著,美國通過亞當斯-奧尼斯條約於1821年從西班牙手中占有了佛羅里達。現在佛羅里達屬於美國,但塞米諾爾人仍然是政府的一個難題。美國同塞米諾爾人簽訂了穆特里-克里克條約,確定了佛羅里達中部的印第安人保留地。七個酋長被允許保留在阿帕拉契科拉河沿岸的村莊。

塞米諾爾人慢慢遷徙到保留地,他們與白人隔離以避免衝突。上校(後來的將軍)鄧肯·拉蒙特·克林奇負責管理佛羅里達的軍隊,在保留地政府附近新建了國王要塞(在今天的奧卡拉),1827年早期,軍隊報告指出塞米諾爾人居住在保留地,佛羅里達是和平的。和平維持了五年,直到塞米諾爾人被強制遷移去密西西比西部。塞米諾爾人強烈抵制所有這種遷移,尤其是他們加入了與克里克人的聯盟。大多數白人以為塞米諾爾人就是遷移到佛羅里達的克里克人,但塞米諾爾人認為佛羅里達是他們的故鄉,並與克里克人沒有關係。

逃亡奴隸的情況對塞米諾爾人和白人的關係是一個持續的刺激。儘管美國不承認,西班牙曾按照他們的規矩給予逃亡奴隸以自由。多年以來,被稱為黑塞米諾爾人的人群,在塞米爾諾村莊附近建立了社區,並且這兩個族群在保留各自獨立文化的情況下結成了聯盟。奴隸抓捕者爭議著奴隸的所有權。佛羅里達新建的種植園,又增加了逃亡到塞米諾爾人那裡的奴隸的來源。

因為擔憂印第安民族起義和武裝奴隸叛亂的可能性,地方長官杜瓦爾要求增加佛羅里達的軍隊數量。國王要塞被關閉了。塞米諾爾人因為食物短缺和狩獵的困難,不斷地進入保留區以外的地區。1828年,安德魯·傑克遜(塞米爾諾人的老敵人)當選美國總統,1830年,國會通過了印第安人遷移法案,他們希望通過把塞米諾爾人遷到密西西比河以西以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