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書(英語:Pop-Up book),又稱玩具書[1],指打開頁面後有能彈出立體結構的書。因為不同的機關設計,立體書也不全是彈起的樣子,所以又稱為活動書。

早期立體書都是紙質材料的,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到現代除了普通紙、特種紙的應用外,還加進了綜合材料。[2]


定義

在英文中,pop-up有彈起之意,「pop-up book」原本指的是彈起式的立體書,後來遂成為所有類型的立體書統稱。為了避免混淆,美國可動書學會發起人暨立體書專家安·蒙塔那羅(Ann R. Montanaro)主張使用可動書(movable book)作為立體書統稱,與原先的彈起式立體書(pop-up book)作區分。然而現今,一般人還是習慣以pop-up book來統稱立體書,movable book只在歐美部份學術界與蒐藏界使用。[3]

在中文裡,「立體書」指的通常是含有立體紙藝技巧的書籍,但有時也泛指任何狀似立體的書,如幼教類的布書、洗澡書等。雖然中文都用立體書來稱呼,但是像布書、洗澡書這種不含紙藝的書卻不適合譯為「pop-up book」。

發展歷史

立體書發展至今700多年歷史。13世紀,英國修士馬修·帕瑞斯(Matthew Paris,1200-1259)將宗教節日結合製作成可轉動的紙盤,首次將機關嵌在書裡,這一舉動成為立體書的起源。

從1840年前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期間,英國迪恩父子公司發明了「拉」的變形技法,通過簡單的推拉就可以改變原有的圖像,由此,立體書出現了更多類型和題材。生產立體書在歐洲盛行。

20世紀,德國洛薩·梅根多夫(Lothar Meggendorfer,1847-1925)設計出旋轉木馬式結構,[4],賦予紙藝立體書場景和不同的模型。

互動方式與機關類型

組織學會

自1993年起,可動書學會(The Movable Book Society)便提供了個可讓藝術家、書商、製書人、蒐藏家、策展人以及其他相關領域人士分享愛好與交流立體書資訊的論壇。該組織還設置獎項,頒發給最佳紙藝工程師(商業或藝術家的書),以及做出傑出紙藝工程的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5][6]

流行文化

  • 電影《柏靈頓熊熊出任務》(2017)中,柏靈頓(Paddington)準備買一本有倫敦景點的古董立體書,送給姑姑露西作生日禮物,不幸的是,書被人先從商店裡偷走了,柏靈頓為拿回這本書,展開一連串的冒險。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參考

  1. ^ 林訓民. 《玩具书:从构思创意到印刷出版》. 2010. 
  2. ^ 尹少淳; 段鵬.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美术》.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2. 
  3. ^ 楊清貴. 《立體書不可思議》. 2015: 15,16,20. 
  4. ^ 陳林琳. 《现代纸艺》. 江蘇美術出版社. 2007. 
  5. ^ The Movable Book Society. www.movablebooksociety.org. [24 Sept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7). 
  6. ^ Hicks, Kyra E. The Movable Book Society Meggendorfer Awards: celebrating paper engineers, book artists & pop-up books, 1998-2018. 27 October 2019 [22 November 2020]. ISBN 978-0-9746775-1-4. OCLC 11276508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7)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