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快打 (1992年遊戲)

1992年的電子遊戲

真人快打(英語:Mortal Kombat是1992年發行的大型電玩格鬥遊戲,由Midway開發、發行,讚譽娛樂英語Acclaim Entertainment移植到當時所有主流的家用平台,是真人快打系列的首部作品。遊戲以武術比賽為背景,創下了系列的幾個經典元素,包括五鍵操作方案、血腥的必殺技英語Fatality (Mortal Kombat)

真人快打
  • Mortal Kombat
家用機版封面
類型格鬥
平台
開發商Midway
發行商
Midway
設計師艾德·波恩英語Ed Boon
約翰·托比亞斯英語John Tobias
程式艾德·波恩
美術約翰·托比亞斯
約翰·沃格爾(John Vogel)
音樂丹·福爾登英語Dan Forden
系列真人快打
模式單人, 多人
發行日
1992年10月8日
  • Arcade
    • 北美:1992年10月8日
    Genesis/Mega Drive
    • 北美:1993年9月13日
    • 歐洲:1993年9月13日[1]
    Super NES
    • 北美:1993年9月13日
    • 歐洲:1993年10月28日
    • 日本:1993年12月24日
    Game Gear
    • 北美:1993年9月13日
    • 歐洲:1993年9月13日[1]
    Game Boy
    • 北美:1993年9月13日
    • 歐洲:1994年2月1日[2]
    Master System
    MS-DOS
    • 北美:1994年5月25日
    Sega CD/Mega-CD
    • 北美:1994年5月26日
    • 歐洲:1994年
    Amiga
    • 歐洲:1994年
    Mobile Phone
    • 北美:2004年9月
    PS2
    • 北美:2004年10月
    GameCube
    • 北美:2004年10月
    Xbox 360
    • 北美:2004年10月、2011年8月
    PSP
    • 北美:2005年12月
    PS3
    • 北美:2011年8月
    PSN
    • 北美:2011年8月
    Steam
    • 北美:2011年8月
大型電玩參數
主機板Midway Y Unit (Revision Prototype 4.0–Revision 4.0)
Midway T Unit英語Midway T Unit (Revision 4.0T–Revision 5.0T)

進入21世紀,眾多評論人及玩家將遊戲評為有史以來最好的遊戲,遊戲銷量更創下了格鬥遊戲的歷史新高,相關續作及外傳其後陸續面世,包括1993年的《真人快打II》、1995年的同名改編電影。另一方面,遊戲因用擬真的數字圖像展現極為暴力血腥的內容,引來了非常多的批評,最終與《午夜陷阱》等遊戲一道成為1993年美國國會電子遊戲聽證會批判的對象,側面推動了娛樂軟體分級委員會成立。

遊戲玩法

 
約翰尼·凱奇英語Johnny Cage雷電英語Raiden (Mortal Kombat)進行比賽

《真人快打》是一款格鬥遊戲,玩家與對手進行一對一的格鬥比賽,率先耗盡對方的生命值即取得一個回合的勝利,取得兩個回合的勝利便可贏得比賽。每個回合有限定時間,若雙方到回合時間耗盡時仍有生命值,生命值較多的一方獲勝。遊戲允許兩位玩家同時開始比賽,而2P玩家也可以遊戲中途加入。中途加入的情況,勝者可以繼續後續的遊戲,否則就要重新開一盤遊戲。

遊戲操控鍵為八個方向的搖桿和五個按鍵(其中兩個負責揮拳,兩個負責腳踢,每個鍵都有高低之分),每個鍵的攻擊效果各不相同,具體視玩家與對手的距離而定。不論選擇哪一位角色,玩家都需要通過搖動搖桿放招,譬如掃腿和上勾拳,其中上勾拳能將對手打到空中,造成大量傷害。特殊招式則大多通過敲打搖桿釋放,有時以按鍵結束。有別於之前的一對一格鬥遊戲,《真人快打》只有少數招式需要搖動搖桿一周釋放。遊戲的格擋機制也與其他格鬥遊戲不同,玩家在格鬥時需要承受常規動作帶來的傷害。不過遊戲有專用的格擋按鍵,讓玩家在不後撤的情況下防禦對手的攻擊,被擊中時幾乎打亂自身的姿勢,因此玩家在格擋成功後進行反擊會更加容易。

遊戲還引入了「凌空追擊」(Juggling)的概念,即將對手打到空中,之後用一連串的組合攻擊凌空擊打毫無防備的對手。後來這個風靡的概念延伸到其他格鬥遊戲。另外遊戲推出必殺技英語Fatality (Mortal Kombat)的玩法,以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終結技殺死對手[3]

在單人模式中,玩家需要和電腦控制的七個角色進行一對一的比賽,之後與玩家所選角色進行「映像賽」(Mirror Match)。映像賽結束後,玩家需要進行三場耐力賽,每場比賽各有兩位對手。只要玩家擊敗第一位對手,第二位對手就會上場,比賽時間重置,此時玩家生命值不會恢復。三場比賽結束後,玩家將和小BOSS戈洛和大BOSS尚宗比賽。

部分關卡結束後,玩家可以從小遊戲「能力考驗」(Test Your Might)獲得額外的積分,玩法是狂按按鍵為能量條蓄力,讓能量條抵達一定的高度,從而釋放招式徒手劈碎各種材料。材料分別有木頭、石頭、鋼鐵、紅寶石和鑽石,每劈開一個能量條會增加一條。兩個玩家可以同時進行該遊戲,其中紅寶石和鑽石僅限雙人模式。該遊戲後來在《真人快打:致命同盟英語Mortal Kombat: Deadly Alliance》、《真人快打:少林武僧英語Mortal Kombat: Shaolin Monks》、《真人快打vs DC 漫畫英雄英語Mortal Kombat vs. DC Universe》、《真人快打完全版英語Mortal Kombat (2011 video game)》、《真人快打X》及DLC《真人快打XL》中回歸[4]

劇情

遊戲故事發生在地世界(Earthrealm),一場錦標賽的尚宗的島上展開,島上的五個地點成了遊戲每一關的舞台。據遊戲開頭介紹,500年前尚宗被放逐到地界,之後在戈洛的幫助下控制了真人快打錦標賽,以此毀滅地界[5]。500年來,戈洛在比賽中未嘗敗績,創下了連續九場比賽不敗的神話。這一次如果戈洛再度勝出,外域的皇帝紹康就會占領地界。為了阻止這種事情發生,新一代的戰士必須聯手對付戈洛。玩家可以通過展示模式了解每一位戰士的經歷,但遊戲的背景故事和傳說只在漫畫書中講述[6]。玩家用每個角色通關後,遊戲會介紹角色參加比賽的具體動機。

角色

 
遊戲的角色選擇介面,左邊為加納英語Kano (Mortal Kombat),右邊為絕對零度英語Sub-Zero (Mortal Kombat)

遊戲共有7個角色供玩家選擇,每個角色必殺技各不相同。這些角色最後成為了遊戲的標誌性人物,在其後的多部續集中出現。遊戲以數位化精靈圖像開發,圖像取材自真實的演員[7][8]

基本角色

何松柏扮演白蓮教成員劉康,他代表少林寺參與比賽;伊莉莎白·馬萊基(Elizabeth Malecki)扮演特種部隊(Special Forces)特工刀鋒索尼婭英語Sonya Blade,她在追蹤黑龍(Black Dragon)組織頭號罪犯的過程中誤入比賽;理查·迪維齊奧(Richard Divizio)扮演加納英語Kano (Mortal Kombat)卡洛斯·佩西納英語Carlos Pesina扮演雷公雷電英語Raiden (Mortal Kombat)(MS-DOS和家用機版為「Rayden」),他以凡人的身份參加比賽;好萊塢電影巨星約翰尼·凱奇英語Johnny Cage由佩西納的哥哥丹尼爾英語Daniel Pesina扮演;丹尼爾還扮演了不死的蠍子魔蠍英語Scorpion (Mortal Kombat),一位在比賽前遇害的忍者。忍者後來重生,踏上了復仇之路;謀殺魔蠍的絕對零度英語Sub-Zero (Mortal Kombat)是林鬼殺手幫成員,有製冰的能力。魔蠍和絕對零度穿著同樣的衣服,但顏色不同,前者是黃色,後者是藍色,而這就是遊戲最為著名的色調變換英語palette swap特色,後續的新角色也以這種方式出現[9]

遊戲的小BOSS是紹康派的四臂戰士戈洛英語Goro (Mortal Kombat),他是人與龍的化身,力量比其他角色都要強大,不受投技影響。戈洛的精靈畫面由柯特·基亞雷利(Curt Chiarelli)以定格動畫模式創建。遊戲大BOSS尚宗英語Shang Tsung是巫師,在戰鬥過程中可以變身為任何一個角色。該角色由艾瑞克·金凱德(Eric Kincade)和何松柏兩位演員扮演,但只有後者被列入製作名單。

在深坑(Pit)關比賽的時候,玩家和隱藏角色蜥蝪人英語Reptile (Mortal Kombat)一戰。蜥蜴人是魔蠍和絕對零度的綠色版,特定情況下會使用兩者的招式[10]。戈洛、尚宗和蜥蜴人是非玩家角色。庭院(Courtyard)關的蒙面侍衛(The Masked Guard)由遊戲開發人員約翰·沃格爾(John Vogel)扮演[11]

開發

據遊戲製作人艾德·波恩英語Ed Boon約翰·托比亞斯英語John Tobias透露,Midway要求開發一款格鬥類遊戲,「一年內發行」,他們認為公司這是跟卡普空炙手可熱的《快打旋風II -世界勇士-》對撼[12]。托比亞斯表示,他和波恩設想的遊戲跟Data East的《空手道冠軍英語Karate Champ》相像,但數字角色的數量比以往都要多,而《快打旋風II》能讓他們說服管理層同意這個想法[13]。波恩表示開發團隊最初只有四個人,自己是程式設計師,約翰·托比亞斯和約翰·沃格爾做美工,丹·福登英語Dan Forden負責音效[14]。開發預算約為100萬美元[15]

理查·迪維齊奧和丹尼爾·佩斯納回憶,一開始托比亞斯、迪維齊奧與丹尼爾和卡洛斯·佩斯納兄弟想打造一款忍者主題的遊戲,但被個主意被Midway的管理層一致否決[9]。相反,Midway想給即將上映的電影《再造戰士》做一款動作遊戲,由動作巨星尚格雲頓出演[16],但尚格雲頓已經和另一家遊戲公司進行談判,但那家公司最終沒有推出遊戲。之後迪維齊奧說服托比亞斯回歸原本的計劃[9],而尚格雲頓在遊戲中被惡搞成約翰尼·凱奇的角色(凱奇英文名的首字母就是JC)。凱奇是好萊塢電影巨星,非常自戀。遊戲中,凱奇對對手腹股溝劈拳的動作參考了《拳霸天下[17]。托比亞斯表示遊戲也參考了亞洲的功夫電影[6][13]

波恩後來表示:「自打一開始,我們就想做跟其他格鬥遊戲不同的東西,其中一個就是加入瘋狂的招式,譬如噴火及所有魔法招式[18]。」托比亞斯表示,遊戲中的暴力內容並不在最初的計劃中,是後來在開發過程中實施的[19]。至於必殺技的概念則衍生自早期格鬥遊戲的「眩暈」機制,波恩說他討厭「眩暈」機制,但肆意打擊「眩暈」對手的快感的確很爽。波恩和托比亞斯決定抵消「眩暈」機制給人帶來的不良觀感,把這個機制放在遊戲結束,也就是勝負已分的時候[20]。在早期版本中,中路拳擊及踢技需要用兩個以上的按鍵釋放[21]

遊戲開發工作於1991年啟動,1992年結束,歷時10個月,其中測試版在開發階段中途有限發行[12][22]。作為遊戲的演示版,內測版只有六位男性角色[23],但在Midway公司內部相當受歡迎。開發團隊於是投入時間打磨角色,將索尼婭加入到角色名單[6]。遊戲角色畫面是托比亞斯用自己的Hi-8英語Hi-8攝影機錄製的[24]。最終的大型電玩版採用8-Bit圖像,每個角色採用64色,動畫影格數約為300影格[25]

在給遊戲取名的時候,開發團隊犯了難。波恩表示整個團隊半年來都想不到一個大家滿意的名字。有些人提出了《組手英語Kumite》(Kumite)、《龍擊》(Dragon Attack)、《死亡氣息》(Death Blow)、《致命格鬥》(Fatality)的名字,直至有一天波恩辦公室的白板出現了「Combat」(打鬥)這個詞。後來這個詞的「C」被改成「K」,波恩說這樣看上去「相當瘋狂」[26]。彈珠檯設計師史蒂夫·里奇英語Steve Ritchie (pinball designer)坐在波恩辦公室里看到這個詞,跟伯恩說「不如就叫《Mortal Kombat》吧」,伯恩也覺得「很炸」。然而托比亞斯對此事的回憶有出入,說名字是在商標設計過程中出現的,當時大家都喜歡叫《Mortal Combat》,但法律不允許[13]。從那個時候起,整個系列就頻繁用「K」取代「C」,而K是C的重音

發行

 
《真人快打》和《真人快打II》機台亮相2015年PAX遊戲展

儘管從未按照慣例進行在地化,遊戲還是於1992年由太東在日本正式發行,為進口自北美的版本[27]。家用機版則由讚譽娛樂英語Acclaim Entertainment發行,是當年數一數二的家用及遊戲。大量電視廣告顯示遊戲會1993年9月13日在超級任天堂GenesisGame BoyGame Gear四個家用級平台發行,當天被稱為「快打星期一」[28]。同人漫畫書《真人快打典藏版英語Mortal Kombat (comics)#Mortal Kombat Collector's Edition》於同年出版,由托比亞斯創作,以郵購方式發售。漫畫以豐富的細節展現遊戲的背景故事,在大型電玩版的演示模式中有廣告出現。漫畫後來開放全美購買,美國以外地區則較難買到。該書後來收錄於遊戲《真人快打:致命同盟》,以附加內容的形式出現。

同名配樂專輯英語Mortal Kombat: The Album不死者樂隊英語The Immortals (band)製作,採用Techno風格,1994年5月發行。專輯收錄遊戲兩大主題音樂《Techno Syndrome》和《Hypnotic House》,以及每個主角的主題音樂。《Techno Syndrome》之後出現在1995年改編電影的原聲帶中,融入了遊戲電視廣告中知名的「Mortal Kombat!」口號[29]。遊戲第一部的同人小說由傑夫·羅文英語Jeff Rovin創作,1995年6月配合電影上市。另有角色活動手辦推出。

家用機版

 
圖為超級任天堂版(上)和Genesis版(下,開啟血液效果)絕對零度必殺技的差別,其中超級任天堂的紅色血液被去掉

四款官方移植版於1993年以「快打星期一」(Mortal Monday)的活動登陸北美,其中主機版登陸超級任天堂SEGA Genesis,可攜版登陸Game BoyGame Gear。超級任天堂版儘管在還原大型電玩版色彩和音效的表現上比Genesis優秀,但控制不太精準,而且血跡在任天堂「合家歡」政策影響下變成了汗水,必殺技也大多變成暴力元素較少的「終結技」[30]。所謂的汗水其實是應任天堂的審查決定改變了顏色,實機操作時可插入遊戲精靈英語Game Genie作弊卡匣,輸入程式碼「BDB4-DD07」調成原來的紅色。在Genesis版中,血和原版的必殺技可用作弊碼ABACABB調出[31],這個碼致敬了創世紀樂團的專輯《Abacab英語Abacab》,樂隊名字恰好和主機的名字同名。Genesis被電子遊戲分級委員會評為MA-13級,即適合13歲或以上人士遊玩。

Game Boy版內容較主機版少,按鍵反應滯後,按鍵布局有限,約翰尼·凱奇、蜥蜴人及血腥的必殺技被省略。不過玩家可以用作弊碼扮演戈洛[32]。原本是玩家角色的約翰尼·凱奇被刪除,但其角色資料仍有留存[33]。Game Gear版本與Game Boy類似,但色彩有所改進,遊戲節奏更快,按鍵反應更緊湊。和16色版本相比,遊戲內容遭到審查,但可以通過作弊碼2、1、2、下、上調出,唯獨缺少加納和蜥蜴人。根據Game Gear版移植的SEGA Master System版1994年初面向PAL區發行。讚譽娛樂的弗林·里格斯(Phylene Riggs)表示,當時紅白機版本也計劃推出,但在進入程式設計階段前就被腰斬[34]

MS-DOS移植版於1993年底發行。這個版本最能還原大型電玩版的效果,無論是圖像上還是玩法上。遊戲最初以磁片發行,隨後以CD-ROM再版發行,後者增加了大型電玩原版的音樂及音效。Amiga版於1994年初發行,僅限歐洲,圖形以Genesis版為藍本,控制僅用一個或兩個按鍵,配樂採用最小限度,由阿利斯特·布里布爾英語Allister Brimble編排。

Sega CD版的片頭採用《快打星期一》的廣告。這個版本不需要作弊碼就可以享受到原版的內容,因而被評為MA-17級。這個版本儘管技術表現比超級任天堂差,而且設有加載時間,但更忠實於大型電玩版的玩法。該版附有CD-DA原聲帶,音軌直接取自大型電玩版,但部分關卡的配樂出錯,譬如庭院關播放了深坑關的音樂。遊戲還附錄了遊戲音樂的重混版,其中一個版本在之後的改編電影中出現。然而這個版本不相容Sega CD的1.1版。讚譽娛樂將寄到他們牡蠣灣英語Oyster Bay (hamlet), New York總部的不相容光碟更換成可用的版本[35]

日本版《真人快打 神拳降臨傳奇モータルコンバット 神拳降臨伝説,Mōtaru Konbatto: Shinken Kōrin Densetsu)》登陸Game Gear、Super Famicom、Game Boy和Mega Drive [36],《真人快打 神拳降臨傳奇 完全版モータルコンバット 神拳降臨伝説 完全版,Mōtaru Konbatto: Shinken Kōrin Densetsu - Kanzenhan)》登陸Mega-CD,內容與原版無異。

源計劃在雅達利Jaguar平台發行的移植版由鬣蜥娛樂英語Acclaim Studios Austin開發[37][38],但從未發行[39][40]

2004年,遊戲收錄至數字日食英語Backbone Entertainment開發、傑克仕太平洋英語Jakks Pacific發行的「即插即玩電視遊戲」(Plug It in & Play TV Games)系列。這個版本直接用了克里斯·伯克(Chris Burke)當初為大型電玩版寫的程式碼,而伯克也因此成為該版本的唯一一位程式設計師。由於傑克仕太平洋採用的處理器單元並不常見,存在較大的機能限制,遊戲背景為靜態畫面,沒有視差滾動。這個版本分別有原版和淨化版,評級分別為T級和M級[41]。同樣在2004年,《真人快打6英語Mortal Kombat: Deception》登陸PlayStation 2和初代Xbox,兩個版本均以附加內容形式收錄原本遊戲,模擬了大型電玩原版的程式碼。儘管開發商宣揚這個模擬「如大型電玩版完美」,它還是有音效及玩法上的問題[42]

遊戲收錄於2005年發行的合輯《Midway大型電玩寶藏英語Midway Arcade Treasures: Extended Play》。和《真人快打6》的版本一樣,這個版本也存在聲音問題。2011年8月31日,華納兄弟互動娛樂發行《真人快打大型電玩合集英語Mortal Kombat Arcade Kollection》,收錄《真人快打》、《真人快打II》和《真人快打3》,面向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3Xbox 360發行。

反響

在美國,《Replay》雜誌稱《真人快打》是1992年9月第二吸金的直立式大型電玩台英語arcade cabinet[43]。1992年10月到11月[44][45]、1993年2月到3月[46][47]、1993年11月[48],遊戲三度位列《Replay》雜誌大型電玩台榜單榜首。除此之外,遊戲還位列1992年12月《Play Meter英語Play Meter》雜誌大型電玩榜榜首[49]。另據《Replay》雜誌,1993年夏季,遊戲成為第二吸金的大型電玩遊戲,僅次於《NBA大灌籃英語NBA Jam (1993 video game)[50]。遊戲和《NBA大灌籃》是1993年美國最為吸金的大型電玩遊戲 ,收益越吵同年電影《侏羅紀公園300,000,000美元(相等於2023年的630,000,000美元)[51][52]1994年6月,遊戲位列Sega CD銷量榜榜首[53]

1993年11月,讚譽娛樂宣布登陸超級任天堂、Genesis、Game Boy和Game Gear四大平台的遊戲家用機版銷量突破300萬份[54],此時上市才不到三周[55][56]。在美國,遊戲位列1994年1月SEGA Genesis及超級任天堂遊戲銷量榜榜首[57]。而在英國,遊戲成為1993年10月最暢銷的家用及遊戲[58]、1994年5月到8月最暢銷的SEGA Master System遊戲[59][60][61][62],1994年6月最暢銷的Mega CD遊戲[60]

到1994年7月,遊戲主機版卡匣銷量突破600萬份[63][64],收益達到300,000,000美元(相等於2023年的630,000,000美元)[65][66]。至2000年,全平台卡匣全球銷量突破650萬,其中Genesis版占大部分[67]。截至2002年,大型電玩原版銷量達2.4萬份,收益突破5.7億美元。加上衍生的影視作品,遊戲總營銷突破15億美元[68]

評價

評價
評論得分
媒體得分
MDSFC
AllGame不適用     [70]
電腦與電子遊戲不適用不適用
電子遊戲月刊8.25/10[74]
6.25/10 SCD[75]
7.25/10[76]
GamesMaster英語GamesMaster81%[77]81%[77]
Sinclair User英語Sinclair User不適用不適用
Mega英語Mega (magazine)82%[79]不適用
電子遊戲92%[73]96%[73]
匯總得分
GameRankings84.17%(3條)[80]83.33%(3條)[81]

遊戲大型電玩版一經發行,便獲得《電腦與電子遊戲》和《Sinclair User英語Sinclair User》褒貶不一的評價,其中精靈圖像獲得讚賞,被認為優於《角鬥士英語Pit-Fighter》,相比之下玩法比《快打旋風II -世界勇士-》和《餓狼傳說2》差[71][78]

相比之下,家用機版的版本普遍正面。《GamePro》讚揚超級任天堂版的圖像接近大型電玩版,清晰度較高,色彩表現出色,是三個首發家用機版中最好的。儘管該版本刪掉了三個必殺技,但取代它們的新招式「非常酷,即便不太血腥」。和Genesis比起來,超級任天堂版的控制反饋較慢,但音效質量很好,考慮到音訊質量較高,而且加入了播報員的聲音。評論結尾寫道:「儘管存在一些操作上的問題、部分必殺技被改,超級任天堂版的《真人快打》還是出色還原了許多玩家印象深刻的經典大型電玩原版[82]。」不過大量報道稱任天堂刪減血液及肢解畫面影響了銷售,數十年後依然為大多數遊戲媒體所詬病。2006年,IGN將遊戲列入大型電玩轉家用機遊戲黑榜第八位[83]GameSpy將任天堂把遊戲打造成全家歡作品的決定列為遊戲界最愚蠢的時刻[30]。《任天堂力量》稱讚遊戲畫面、動畫及音效「出色」,儘管大型電玩版的四個必殺技沒有出現。不過評論也認為遊戲「非常簡單,除非你選擇困難模式」[84]

《GamePro》對比了Genesis版和超級任天堂版,認為Genesis版儘管將大型電玩版所有必殺技納入了「A模式」(Mode A),但效果明顯更粗糙。評論批評Genesis版只考慮到三個按鍵的手把,導致部分招式難以釋放。不過,評論結尾還是認為畫面、音效與控制出色,三者與A模式共同把遊戲打造成出色的橫版闖關遊戲。至於Game Gear版,《GamePro》盛讚畫面細膩、銳利,血腥動作可以用作弊碼調出。評論認為這個版本「體現出16位元老大哥的真正實力,而且是掌機的實力」。儘管音訊和四個首發家用機版本一樣比較基礎,操作也有問題,但對於掌機來說已經算出色[85]

電子遊戲英語Electronic Games》雜誌的比爾·昆克爾英語Bill Kunkel (journalist)認為Genesis和超級任天堂版都是「超一流的移植作」,其中超級任天堂版的畫面表現比SEGA Genesis版出眾,角色動畫大體出色,儘管角色反應比Genesis版慢許多[73]。昆克爾點明戈洛是個例外,「受制於相對粗糙的動畫」[73]。他認為放招比較困難,部分玩家會「對笨拙的命令感到沮喪」,「不熟悉遊戲的人在釋放迴旋踢及其他簡單招式的時候會不小心觸發特殊技」[86]

《Game Pro》在評論Game Boy版時寫道:「如果你覺得在其他平台放招很難,請等到你在Game Boy上放招再說吧。(Game Boy的)兩個按鍵反應遲鈍,幾乎不可能完美操作。遊戲速度也比較慢,兩個角色不能保持默契,尤其是靠近對手的時候。」除外批評畫面難以識別、動畫效果弱、聲音特別小,評論還把它稱為遊戲最糟糕的版本[87]。《任天堂力量》(Nintendo Power)認為Game Boy版的圖像很簡單,真正的精髓在超級任天堂和大型電玩中保存。評論對Game Boy版速度比超級任天堂慢並不驚訝[88]

SEGACD版遭到媒體更為猛烈的批評。《電子遊戲月刊》(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認為SEGACD版被人誇大,Genesis的問題只是稍微解決了而已,延遲問題突出[75]。《GamePro》給出了類似的意見:「《真人快打》原版回來了,這一次是在CD上,你玩起來會覺得有一些改進。但請三思而後行。」兩篇評論批評比賽間的加載時間及比賽中的延遲「讓遊戲有一種古怪、脫節的感覺」[89]

獎項

電子遊戲月刊》將遊戲列為「1993年最具爭議性的遊戲」[90]。1995年,《紐約每日新聞》認為「《真人快打》的原版於1992年亮相,結合了劇情、角色及特別暴力的元素,上市不久就在全世界打響名號。而噴血特效所引發的爭議也只會助推其人氣[91]。」2004年,遊戲列入《懷舊玩家》讀者票選懷舊遊戲榜第55位,編者認為「後續版本解決了原版的局限性,但這就是一切的開始」[92]CraveOnline英語CraveOnline將遊戲列入十佳2D格鬥遊戲榜第2位[93];《富比士》稱遊戲是「最受歡迎的大型電玩遊戲」,是當時的「大型電玩之王」,原版機台的售價在數百美金至2500美金之間[94]。2011年,《Complex英語Complex (magazine)》將遊戲列入史上最佳格鬥遊戲榜的第12位[95]虛擬波蘭英語Wirtualna Polska將遊戲列入最佳Amiga遊戲榜第19位[96]。2012年,《時代雜誌》將遊戲列入史上100個最佳格鬥遊戲榜的第1位。2013年,遊戲被《Complex》評選為1990年代最出色的大型電玩遊戲(續集排第6位)[97]。2019年,斯特朗國家玩具博物館英語The Strong National Museum of Play將遊戲收錄進他們的世界電子遊戲名人堂英語World Video Game Hall of Fame[98]

爭議

1992年和1993年,遊戲和其他暴力遊戲一樣受到廣泛關注,在家長及政府官員中間引發爭議[99]美國參議員喬·李伯曼赫伯特·科爾英語Herb Kohl於1992年底和1993年針對電子遊戲問題舉行聽證會。議員尤其關心《真人快打》、《午夜陷阱》、《毀滅戰士》和《致命執法者英語Lethal Enforcers》採用的真人畫面,而不像《永遠冠軍英語Eternal Champions》與《時間殺手英語Time Killers》那樣採用卡通畫面[100]。兩場聽證會要求娛樂軟體界用一年時間形成評級系統,否則就要由聯邦政府層面出面干涉,創造自己的系統。最終娛樂軟體分級委員會成立,所有遊戲需要接受評級,並在遊戲包裝標示[101][102][103][104][105]

注釋

  1. ^ SEGA平台版以Arena Entertainment英語Arena Entertainment名義發行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Mortal Kombat. 2021-10-10 [2022-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6). 
  2. ^ Mortal Kombat. 2010-08-04 [2022-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8). 
  3. ^ Gertsmann, Jeff. Ultimate Mortal Kombat 3 Review. GameSpot. 2008-10-24 [2009-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1). 
  4. ^ Reynolds, Pat. Mortal Kombat vs. DC Universe Strategy Guide by Pat Reynolds. Tips & Tricks (Larry Flynt Publications). 2009-03: 5. 
  5. ^ Midway. Mortal Kombat II. Midway. 1994. Opening sequence. 
  6. ^ 6.0 6.1 6.2 ARGpodcast. ARGcast Mini #14: Making Mortal Kombat with John Tobias. RetroZap. 2018-06-26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4) (美國英語). 
  7. ^ Staff. The Minds Behind Mortal Kombat II. GamePro. June 1994, (59): 117. 
  8. ^ MK1 Scorpion Ending. YouTube. 2007-01-04 [2012-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1). 
  9. ^ 9.0 9.1 9.2 An Oral History of 'Mortal Kombat'. MEL Magazine. 2018-11-26 [2018-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7). 
  10. ^ Carter, Chip; Carter, Jonathan. They are just dying to talk about Mortal Kombat. Tampa Bay Times. 1994-02-07 [2022-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5). 
  11. ^ Mortal Kombat: Shaolin Monks PlayStation 2 Gameplay - Legends of Kombat: Goro, Baraka, and Masked Guard. IGN. [2010-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02). 
  12. ^ 12.0 12.1 Lynch, Stephen. They program the best incarnations of games they played as kids. Deseret News. 1994-04-19: 2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3). 
  13. ^ 13.0 13.1 13.2 John Tobias, Mortal Kombat co-creator | Interview | The Gameological Society.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5) (英語). 
  14. ^ Mortal Kombat: Ed Boon Interview. Official Nintendo Magazine. [2009-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3). 
  15. ^ Bloody arcade smash started as a rush job. The Kansas City Star. 1995-11-06 [2021-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5) –透過Newspapers.com. 
  16. ^ Video Games, Game Reviews & News. G4tv.com. 2004-02-09 [2012-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6). 
  17. ^ Bloodsport Fight #2 at 6:50. YouTube. [2009-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9). 
  18. ^ Bishop, Stuart. Ed Boon talks Mortal Kombat.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2007-04-23 [2009-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1). 
  19. ^ Dude Nobody Cares. Mortal Kombat II 25th Anniversary Interview w/ John Tobias and Matt Campy.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5) –透過YouTube. 
  20. ^ Mortal's Master: Programmer Ed Boon. GamePro. No. 86 (International Data Group). November 1995: 38–40. 
  21. ^ John Tobias: 'If I could go back and redo Kabal and Stryker I would, I don't know if I'd design them differently or just come up with new characters'. EventHubs. 2012-11-07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英語). 
  22. ^ Craddock, David. The Rogues Gallery: Controversial Video Games. Shacknews. 2005-09-29 [2009-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0). 
  23. ^ Wawro, Alex. Mortal Kombat dev Ed Boon recalls the uppercut that started it all. www.gamasutra.com. 2016-12-02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英語). 
  24. ^ The Game Makers: The Artists. GamePro. No. 88 (International Data Group). January 1996: 35. 
  25. ^ Interview with Gary Liddon, Mega, issue 10, page 36, Future Publishing, July 1993
  26. ^ Episode 123 of KOXM. Official Xbox Magazine. July 2008 [2009-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5). 
  27. ^ Taito Game History. 2003-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06-21). 
  28. ^ Fightin' Words. GamePro. No. 58 (International Data Group). May 1994: 12–13. 
  29. ^ The Immortals - Biography. immortals.pragakhan.com. [2018-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26). 
  30. ^ 30.0 30.1 Gamespy's The 25 Dumbest Moments in Gaming. Archive.gamespy.com. [2012-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8-18). 
  31. ^ Fahs, Travis. IGN Presents the History of Mortal Kombat. IGN. 2008-10-13 [2009-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28). 
  32. ^ Mortal Kombat Review. 2010-08-05 [2010-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08). 
  33. ^ Johnny Cage in Gameboy Mortal Kombat. YouTube. 2009-06-24 [2012-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4). 
  34. ^ Where's Mortal Kombat For....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No. 51 (EGM Media, LLC). October 1993: 26. 
  35. ^ Buyers Beware. GamePro. No. 62 (International Data Group). September 1994: 156. 
  36. ^ Mortal Kombat: Shinken Kourin Densetsu (JP, 05/27/94). [2009-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2). 
  37. ^ News - Jaguar bares its claws - Complete Atari Jaguar thirdparty release schedule. Edge. No. 5 (Future plc). February 1994: 10–11. 
  38. ^ News - Update - Around the corner... - Expected Release Dates. ST Format. No. 56 (Future plc). March 1994: 48 [2018-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19). 
  39. ^ Update - Games News - Atari ooze confidence at ECTS - Jaguar Developers. ST Format. No. 59 (Future plc). June 1994: 56–57 [2018-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7). 
  40. ^ News - Jaguar Technology for MK III (PDF). Hyper. No. 7 (Next Media Pty Ltd). June 1994: 9 [2018-09-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9-12). 
  41. ^ Mortal Kombat for Jakks TV Games. CYBERABI. [2010-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3). 
  42. ^ Jeremy Dunham. MK Deception Limited Edition – PlayStation 2 News at IGN. Ps2.ign.com. 2004-08-02 [2012-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5). 
  43. ^ The Player's Choice - Top Games Now in Operation, Based on Earnings-Opinion Poll of Operators: Best Upright Videos. RePlay. Vol. 17 no. 12 (RePlay Publishing, Inc.). September 1992: 4. 
  44. ^ RePlay: The Players' Choice. RePlay. Vol. 18 no. 1. October 1992: 4. 
  45. ^ RePlay: The Players' Choice. RePlay. Vol. 18 no. 2. November 1992: 4. 
  46. ^ Top Coin-Ops: Feb. 1993. Electronic Games. Vol. 1 no. 7 (April 1993). 1993-03-16: 12. 
  47. ^ Top Coin-Ops of March 1993. Electronic Games. Vol. 1 no. 8 (May 1993). April 1993: 14. 
  48. ^ RePlay: The Players' Choice. RePlay. Vol. 19 no. 2. November 1993: 10. 
  49. ^ Equipment Poll. Play Meter. Vol. 18 no. 13. December 1992: 8–9. 
  50. ^ Game Center Poll: Top Games. RePlay. Vol. 19 no. 2. November 1993: 142. 
  51. ^ McKanic, Patricia Ann. Video values: It's a whole new game for the industry. Lakeland Ledger. 1994-03-24 [2021-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9). 
  52. ^ McKanic, Patricia Ann. Games more complex, but also more violent. Times Daily. 1994-04-03 [2021-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9). 
  53. ^ EGM's Hot Top Tens (PDF).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August 1994: 42 [2022-06-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8-31). 
  54. ^ Mortal Marketing. GamePro. No. 65 (International Data Group). February 1994: 187. 
  55. ^ Ali, Reyan. NBA Jam. Boss Fight Books. 2019-10-22: 138 [2022-06-14]. ISBN 978-1-940535-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1). 
  56. ^ Mortal Kombat kicks butt. Mega Zone. No. 36 (February 1994). 1994-01-26: 11. 
  57. ^ EGM Hot Top Tens (PDF).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March 1994: 48 [2022-06-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8-31). 
  58. ^ Counsell, Gail. Sega slashes profit forecast: Video game group says strength of yen will hit earnings. The Independent. 1993-11-10 [2021-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4). 
  59. ^ Chart Attack with HMV (PDF). Computer & Video Games. No. 152 (July 1994) (Future plc). 1994-06-15: 126–128 [2022-06-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1-16). 
  60. ^ 60.0 60.1 Chart Attack with HMV (PDF). Computer & Video Games. No. 153 (August 1994) (Future plc). 1994-07-15: 126–128 [2022-06-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5-11). 
  61. ^ Chart Attack with HMV (PDF). Computer & Video Games. No. 154 (September 1994) (Future plc). 1994-08-15: 112–113 [2022-06-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6-01). 
  62. ^ Chart Attack with HMV (PDF). Computer & Video Games. No. 155 (October 1994) (Future plc). 1994-09-15: 128–129 [2022-06-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8-18). 
  63. ^ Gillen, Marilyn A. The Enter*Active File: Acclaim Readies 'Kombat' Battle. Billboard. Vol. 106 no. 31. 1994-07-30: 104 [2022-06-14]. ISSN 0006-2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2). 
  64. ^ Schuyler, Nina. The Business of Multimedia. Allworth Press. 1995: 47 [2022-06-14]. ISBN 978-1-880559-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The original version sold more than 6 million since its introduction in September 1993. 
  65. ^ Game: Mortal Kombat II sells. The Central New Jersey Home News. 1994-09-12: 5 [2021-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7) –透過Newspapers.com. 
  66. ^ Strauss, Neil. Mortal Kombat fans get their kicks at tour. The Desert Sun. 1995-09-20: 13 [2021-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5). 
  67. ^ Kent, Steven L. The First Quarter: A 25-year History of Video Games. BWD Press. 2000: 372 [2022-06-14]. ISBN 978-0-970475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1). Acclaim sold approximately 6.5 million Mortal Kombat cartridges. The Genesis version, which included the original arcade fatality moves, outsold the edited-down Super NES version by nearly three-to-one 
  68. ^ Horwitz, Jeremy. Mortal Apathy? . The New York Times. 2002-07-08 [2021-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3). 
  69. ^ Weiss, Brett Alan. Mortal Kombat - Review. AllGame. [2021-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4). 
  70. ^ Baize, Anthony. Mortal Kombat - Review. AllGame. [2021-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4). 
  71. ^ 71.0 71.1 Arcade Action: Mortal Kombat.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No. 132 (November 1992). 1992-10-15: 98–9. 
  72. ^ Amiga Review: Mortal Kombat (PDF).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No. 146 (January 1994). 1993-12-15: 48 [2022-06-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6-12). 
  73. ^ 73.0 73.1 73.2 73.3 Kunkel, Bill. Video Game Gallery. Electronic Games. Vol. 1 no. 12 (Decker Publications). September 1993: 58–59. 
  74. ^ Mortal Kombat for Genesis. GameRankings. CBS Interactive. [2008-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4). 
  75. ^ 75.0 75.1 Review Crew: Mortal Kombat.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No. 59 (Sendai Publishing). June 1994: 34. 
  76. ^ Mortal Kombat for Super Nintendo. GameRankings. CBS Interactive. [2008-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4). 
  77. ^ 77.0 77.1 GamesMaster, episode 37 (series 3, episode 1), Mortal Kombat Special, 9/9/1993
  78. ^ 78.0 78.1 Mortal Kombat arcade game review. Solvalou.com. [2016-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1). 
  79. ^ Mega review, Future Publishing, issue 13, October 1993
  80. ^ Mortal Kombat Sega Genesis Review Scor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8). 
  81. ^ Mortal Kombat SNES Review Scor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6). 
  82. ^ Scary Larry. Super NES ProReview: Mortal Kombat. GamePro. No. 60 (International Data Group). September 1993: 52–53. 
  83. ^ Harris, Craig. Top 10 Tuesday: Worst Coin-op Conversions. 2006-06-27 [2009-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18). 
  84. ^ Now Playing. Nintendo Power. Vol. 53. October 1993: 100. 
  85. ^ The Tummynator. Genesis ProReview: Mortal Kombat. GamePro. No. 60 (International Data Group). September 1993: 56–57. 
  86. ^ The Lab Rat. Game Gear ProReview: Mortal Kombat. GamePro. No. 60 (International Data Group). September 1993: 62. 
  87. ^ Lawrence of Arcadia. Game Boy ProReview: Mortal Kombat. GamePro. No. 60 (International Data Group). September 1993: 60. 
  88. ^ Now Playing. Nintendo Power. Vol. 53. October 1993: 104. 
  89. ^ Lawrence of Arcadia. ProReview: Mortal Kombat. GamePro. No. 70 (International Data Group). July 1994: 62. 
  90. ^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s Buyer's Guide. 1994. 
  91. ^ Beale, Lewis. 'kombat' gears down the martial-arts juggernaut pulls its punches to bring a laser lollapalooza to radio city. Daily News (New York). 1995-09-14 [2009-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11). 
  92. ^ Retro Gamer 8, page 69.
  93. ^ Gaming - CraveOnline. 2013-05-24 [2017-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4). 
  94. ^ Mortal Kombat 1992. Forbes.com. 2008-02-13 [2010-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4). 
  95. ^ Rubin, Peter. Fatality Day: Relive The 50 Best Fighting Games Of All Time. Complex. 2011-03-15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09). 
  96. ^ 19. Mortal Kombat - 30 najlepszych gier na Amigę - Imperium gier. Wirtualna Polska. Wirtualna Polska Media. 2015-02-09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31) (波蘭語). 
  97. ^ Knight, Rich; Welch, Hanuman. The 30 Best Arcade Video Games of the 1990s. Complex. 2013-08-28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31). 
  98. ^ Mortal Kombat. The Strong National Museum of Play. The Strong. [2022-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6). 
  99. ^ Too Violent for Kids?. Time. 1993-09-27 [2010-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2). 
  100. ^ 15 Most Influential Games of All Time. 2010-04-14 [2012-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5). 
  101. ^ Kohler, Chris. This Day In Tech Events That Shaped the Wired World July 29, 1994: Videogame Makers Propose Ratings Board to Congress. Wired News. 2009-07-24 [2009-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8). 
  102. ^ Gruson, Lindsey. Video Violence: It's Hot! It's Mortal! It's Kombat!; Teen-Agers Eagerly Await Electronic Carnage While Adults Debate Message Being Sent. The New York Times. 1993-09-16 [2010-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9). 
  103. ^ Redburn, Tom. Toys 'R' Us Stops Selling a Violent Video Game. The New York Times. 1993-12-17 [2010-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2). 
  104. ^ Andrews, Edmund L. Industry Set to Issue Video Game Ratings As Complaints Rise. The New York Times. 1993-12-09 [2010-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2). 
  105. ^ Nichols, Peter M. Home Video. The New York Times. 1993-12-17 [2010-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3).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