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龍屬
盾龍(屬名:Kunbarrasaurus)是種小型甲龍類,化石發現於澳洲的奧拉汝層,地質年代為早白堊世阿爾比階。早期曾歸入敏迷龍未命名種,直到2015年建立為獨立的新屬新種:模式種為艾氏盾龍(Kunbarrasaurus ieversi)。[1]
盾龍屬 化石時期:早白堊世
| |
---|---|
顱骨重建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鳥臀目 Ornithischia |
演化支: | †頜齒類 Genasauria |
演化支: | †裝甲類 Thyreophora |
演化支: | †裝甲類 Thyreophoroidea |
演化支: | †扁腳類 Eurypoda |
亞目: | †甲龍亞目 Ankylosauria |
演化支: | †副甲龍類 Parankylosauria |
屬: | †盾龍屬 Kunbarrasaurus Leahey et al., 2015 |
模式種 | |
†艾氏盾龍 Kunbarrasaurus ieversi Leahey et al., 2015
|
研究歷史
1989年11月在昆士蘭州瑞奇蒙附近的馬拉松站(Marathon Station)發現了一具甲龍類遺骸。1990年1月由勞弗·莫納(Ralph Molnar)率領的團隊進行挖掘。莫納在1996年的一篇臨時描述論文中歸入敏迷龍的未命名種(Minmi sp.)。後來化石經過酸蝕清修並以CT掃描檢驗,發現可以建立一個新的甲龍類物種。[1]
2015年露西·雷西(Lucy G. Leahey)、莫納、肯尼斯·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勞倫斯·惠摩(Lawrence M. Witmer)、史蒂芬·薩利斯布里(Steven W. Salisbury)命名、描述了模式種兼唯一種艾氏盾龍(Kunbarrasaurus ieversi)。屬名Kunbarra源自於當地原住民哇拿馬拉人的馬伊語「盾甲」之意。種名ieversi紀念發現者伊恩·艾弗斯(Ian Ivers)。描述論文內容僅限於頭骨部分。[1]盾龍是2015年18種發表於免費閱讀期刊的恐龍之一。[2]
正模標本QM F1801出土於阿爾比階的海洋沉積層奧拉汝層。包括一個近乎完整的頭骨、一系列脊柱直到尾巴中段、左肩胛、左手、骨盆、成對股骨與許多裝甲。骨頭與裝甲大部分都關節相連。這個標本不但是岡瓦納東部(澳洲、南極、馬達加斯加、印度)發現過最完整的恐龍化石,也是整個岡瓦納大陸最完整的甲龍類之一。[1]
另外五個曾歸入敏迷龍未命名種的標本在2015年的論文沒有一併歸入盾龍。[1]
描述
2015年確認了盾龍顱骨的數個鑑別特徵。除眶後骨和鼻骨的有限凸面外,顱頂幾乎完全平坦。顱頂邊緣由前額骨、眶上骨和眶後骨構成,與顱骨側面成直角。眶上骨由一塊骨骼構成,而非兩塊或三塊。前額骨僅暴露在顱骨頂部,不能觸及眼眶。鼻骨不能觸及鼻側,且限於鼻尖及鼻孔周圍更靠近中央的大型孔洞;該孔完全位於鼻骨內,與上頜骨鼻部區域相比體積較大,且從上側兩面都可以與之完全接觸。上頜骨縱向延伸達到顱骨全高,並觸及顱頂的前額骨。最靠後的牙齒位於眼眶後緣下方。淚骨縱向延伸。翼骨末端不在腦殼處彼此相接,而是被基蝶骨完全隔開。方骨縱向延伸。下頜冠突非常突出。腦殼側面主要由軟骨而非骨骼構成,因此許多腦神經通道必須位於一個大孔中,而非分離的小孔。與整個顱骨相比內耳非常大,不同於所有其它已知恐龍;後者內耳前庭未與腦腔分離,耳蝸板也不是由骨骼組成,前庭非常大以至於半規管縮短。顱骨皮內成骨扁平或最多有一個低矮龍骨。上顱骨角或面頰上沒有鱗狀骨角或方骨角(或突起)。[1]
皮內成骨
盾龍頭部、背部、腹部、腿部和尾部皮膚上皆有骨質突起,又稱「護體裝甲」。現已發現幾種類型的裝甲,包括小骨片、身體上平行縱向排列的有龍骨小盾甲、鼻部的無龍骨大盾甲、存在於頸部、肩部可能還有尾部的有龍骨大盾甲、臀部的刺狀盾甲及尾部嵴狀有龍骨盾甲及三角形骨板的組合。頸部有一圈保存完好的盾板,骶部則沒有裝甲。尾部裝甲排列不明,儘管三角形骨板可能在尾巴兩側延伸,沿尾部背面形成一排長長的盾甲。[3]
種系發生學
盾龍於2015年歸入甲龍亞目。同年,維多利亞·阿布爾(Victoria Arbour)等人將QM F1801和敏迷龍正模標本作為獨立操作分類單元納入他們的分析。雖然敏迷龍被發現是甲龍科基幹成員,但QM F1801在甲龍亞目中的位置過於原始,無法歸入甲龍科或結節龍科。[4]2015年的盾龍描述論文中認為結論可能正確。[1]2021年,西吉奧·梭托-阿庫尼亞(Sergio Soto-Acuña)等人發現盾龍屬於南半球甲龍類一個獨特的原始譜系――副甲龍類。[5]
| |||||||||||||||||||||||||||||||||||||||||||||||||||||||||||||||||||||||||||||||
古生物學
與其它甲龍類一樣,盾龍是種植食動物,區別在於其食性的直接證據來自保存完好、幾乎完整的正模標本中的腸道內容物,發現於左髂骨前方的腹腔中。
腸道內容物由纖維或維管組織、子實體、球形種子和囊泡組織(可能來自蕨類孢子囊)碎片組成。最常見的遺骸是纖維或維管碎片,尺寸統一在0.6至2.7公釐(0.024至0.106英寸)之間並且在末端有清晰的切口,垂直於碎片的長軸。碎片尺寸很小,因此被解釋為是從植物上啃下來或是在嘴裡碾碎的,這是將食物留在嘴裡的方式的證據。這些小碎片可能來自枝或莖,但其尺寸暗示它們是葉片中的維管束。切口整齊和缺乏胃石表明這種動物依靠牙齒而非胃石來研磨食物。種子(寬0.3公釐(0.012英寸))和子實體(寬4.5公釐(0.18英寸))明顯被整個吞下。與蜥蜴、鴯鶓和鵝等現代食草動物的腸道內容物及糞便的比較顯示,該物種切割植物材料的過程更為複雜。[6]
參見
參考來源
- ^ 1.0 1.1 1.2 1.3 1.4 1.5 1.6 Lucy G. Leahey; Ralph E. Molnar; Kenneth Carpenter; Lawrence M. Witmer; Steven W. Salisbury. Cranial osteology of the ankylosaurian dinosaur formerly known as Minmi sp. (Ornithischia: Thyreophora)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Allaru Mudstone of Richmond, Queensland, Australia. PeerJ. 2015, 3: e1475. PMC 4675105 . PMID 26664806. doi:10.7717/peerj.1475.
- ^ The Open Access Dinosaurs of 2015. PLOS Paleo. [2021-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5).
- ^ Molnar, Ralph E. Armor of the small ankylosaur Minmi. Carpenter, Kenneth (編). The Armored Dinosaurs.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341–362. ISBN 0-253-33964-2.
- ^ Arbour, V. M.; Currie, P. J. Systematics, phylogeny and palaeobiogeography of the ankylosaurid dinosaurs.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16, 14: 385–444.
- ^ Soto-Acuña, Sergio; Vargas, Alexander O.; Kaluza, Jonatan; Leppe, Marcelo A.; Botelho, Joao F.; Palma-Liberona, José; Simon-Gutstein, Carolina; Fernández, Roy A.; Ortiz, Héctor; Milla, Verónica; Aravena, Bárbara. Bizarre tail weaponry in a transitional ankylosaur from subantarctic Chile. Nature. 2021-12-01, 600 (7888): 259–263 [2022-04-25]. ISSN 1476-4687. PMID 34853468. doi:10.1038/s41586-021-0414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3) (英語).
- ^ Molnar, Ralph E.; Clifford, H. Trevor. An ankylosaurian cololite from Queensland, Australia. Carpenter, Kenneth (編). The Armored Dinosaurs.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399–412. ISBN 0-253-339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