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
白帝城位於重慶市奉節縣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位於奉節城東8公里[來源請求],是長江三峽重要旅遊景點。2006年5月25日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白帝城一面靠山,三面環水背倚高峽,面對瞿塘峽口,氣勢十分雄偉壯觀。從山腳經過高而陡峭的石階,到達白帝城入口,大門額匾上有郭沫若書寫的「白帝城」三個大字,左右一付對聯,出自杜甫《夔州歌十絕句》「白帝高為三峽鎮,瞿塘險過百牢關」。
白帝城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重慶市奉節縣 | ||||
座標 | 31°2′36.564″N 109°34′13.948″E / 31.04349000°N 109.57054111°E | ||||
分類 | 古建築 | ||||
時代 | 明至清 | ||||
編號 | 6-692 | ||||
認定時間 | 2006年5月25日 | ||||
|
白帝城除去明清的「白帝廟」外,還有石器時代到明清的各個時代遺址。三峽工程建成後,水位被抬高,使白帝城變成四面環水,遊船可直達城中。
歷史
公孫述據蜀後在此築城,因城中有井冒白氣如白龍,自號白帝,城也因此得名。公孫述死後,當地人在山上給他修造了白帝廟。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劉備在此託孤。唐代以前這裡曾修造過先主廟(祭祀劉備)和武侯祠(祭祀諸葛亮)。[4]
正德八年(1513年),四川巡撫林浚拆除公孫述像,改立三功祠,祭祀江神、土地神和馬援。嘉靖十二年(1533年),四川安撫司副使張儉拆除三功祠,改立義正祠,祭祀劉備、諸葛亮。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巡撫段錦加祀關羽、張飛,改義正祠為明良殿。同治十年(1871年),奉節知縣呂輝重修白帝廟。[4]
1999年,白帝城成為奉節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白帝城遺址」在2019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
白帝城遺址
1970年代開始,白帝城發現了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時期各個時代的遺址,除去明清修造的白帝廟外,城牆、城門等城防設施大多修造於南宋,形成一座保存完好的宋蒙戰爭山城遺址。[4]
南宋白帝城遺址於淳祐二年(1242)建,至元十五年(1278)守軍投降後廢棄。現存近7000米白帝城城牆中南宋城牆約3900米,城中發掘出大量遺物,也以南宋兵器為主,如鐵雷、鐵箭鏃、鐵矛、礌石等,其中鐵雷的存在證明了宋蒙戰爭時期冷熱兵器曾經共存。此外,還有一些黑、白釉的日常用瓷。[6]
白帝山
白帝山毗鄰夔門,為奉節古城內的一座山脈。2003年三峽大壩正式蓄水後白帝山與奉節古城徹底沒入135米水位下。至此白帝城形成一座江心島。
文人記述
《水經注》是最早描寫白帝城的文獻,後世詩人對其風景讚不絕口,有「詩城」之稱。[7]
白帝城是觀「夔門天下雄」的最佳地點。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註 1]、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黃庭堅、范成大、陸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門,留下大量詩篇。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詩句,更是膾炙人口。
註釋
- ^ 杜甫以白帝城為題的詩篇包括《暫住白帝復還東屯》、《上白帝城》、《上白帝城二首》、《白帝》、《白帝樓》、《移居夔州郭》、《曉望白帝城鹽山》、《夔州歌十絕句》等
參考文獻
- ^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重新公布全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川府发〔1980〕154号). 維基文庫. 1980-07-07 (中文).
- ^ 重慶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渝府发〔2000〕83号). 維基文庫. 2000-09-07 (中文).
- ^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2006〕19号). 中國政府網. 2006-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3).
- ^ 4.0 4.1 4.2 4.3 白帝城:流淌千年的烽烟与诗情. 重慶市城市管理局. 2022-07-15 [2023-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5).
- ^ 5.0 5.1 劉原合,張勇.淺談奉節物質文化遺產的管理——以白帝城大遺址為例[J].收藏與投資,2022,13(10):124-127.DOI:10.19897/j.cnki.scytz.2022.10.043.
- ^ 重庆奉节南宋白帝城遗址. 中國考古轉中國文物信息網. 2018-02-02 [2023-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5).
- ^ 吳春怡.唐詩中白帝城文學景觀研究[J].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022,39(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