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棲位

生物在生态系统或群落中的功能、地位以及与其他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生態棲位ecological niche,niche)又稱生態地位生態龕生態位生態龕位,生態棲位是一個物種所處的環境以及其本身生活習性的總稱。每個物種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態棲位,藉以跟其他物種作出區別。小生境(microhabitat)是生物周圍與其發生密切聯繫的很小範圍內的具體生境。由於小生境沒有特定的界限,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常與生態棲位混用。

不會飛的糞甲蟲占有生態棲位利用動物排泄物作為食物來源

生態棲位包括該物種覓食的地點,食物的種類和大小,還有其每日的和季節性的生物律動[1]

生態棲位的概念是由喬瑟夫·格林尼爾英語Joseph Grinnell於1917年首次提出的。這個概念在許多方面有廣泛應用,比如市場行銷方面的「利基」概念。

群落生境(其同義詞為棲息地)只是生態棲位這個概念的一部分。生態棲位的含義遠不止是「生活空間」(溫度,空氣濕度等環境因素的綜合,它是生物生存的依據)的一個抽象概念,它描述了一個物種在其群落生境中的功能作用,而且它帶有構成群落生境的自然因素所留下的烙印。它是一個物種為求生存而所需的廣義「資源」。例如:蝙蝠需要在某地夜間捕食蚊子。這裡面某地的自然因素(例如空氣品質,其他關係到蝙蝠棲息地的因素),蝙蝠夜間運動的可行性,蚊子都是蝙蝠的生態棲位的一部分。一個物種只能占有一個生態棲位。

生態棲位的環境因素(溫度,食物,地表濕度,生存環境等)的綜合,構成概念生態棲位空間。這是一種n超體積,但出於可視化的原因會將它簡化為二維或三維龕位圖進行顯示。每種環境因素成為一個維度。在兩個生態龕位中,考慮觀察的維度越多,兩個生態龕位的差別就越明顯,越容易被區分開來。

生態棲位分兩個層次:

  • 基本生態棲位:是生態棲位空間的一部分,一個物種有在其中生存的可能。這個基本生態棲位是由物種的變異和適應能力決定的,而並非其地理因素。或者說基本生態棲位是實驗室條件下的生態棲位,裡面不存在捕食者和競爭。
  • 現實生態棲位:是基本生態棲位的一部分,但考慮到生物因素和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或者說是自然界中真實存在的生態棲位。

人們可以從特殊的性質或角度考慮,定義更多的生態棲位:

  • 營養生態棲位:根據營養情況劃分的生態棲位。
  • 最小環境:對一個物種來說永續生存的最小環境。

兩個地區,雖然地理上被分隔,但卻有著相似的非生物因素,在這兩個地區生活的物種會占有相似的生態棲位。這會導致趨同演化的發生,即是兩個物種雖然無親緣關係,但卻各自獨立的發展出相似的身體構造去適應環境。南極的捕魚能手,不會飛的鳥——企鵝和已滅絕的歐洲的大海雀一樣占有相似的生態棲位。澳洲的袋鼴和歐洲的田鼠都有挖土鏟的前肢,它們在泥土中挖掘通道,捕食細小的動物,它們占有相似的細小地下肉食性動物生態棲位。

對於一個地理上不存在分隔的生態系中,在生態平衡時,各個生物的生態棲位原則上不重合。若有重合,那麼必然是不穩定的,它必然會通過物種間的競爭來削減生態棲位的重疊,直到平衡為止。競爭,比如需要相似生態棲位的入侵物種的進入,會導原生物種存在區域減少。如果存在區域太小,會導致一個物種的滅絕。這就是競爭排除原則

演化導致的是兩個有親緣關係的物種去占據不同的生態棲位,減少競爭的機會。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加拉帕戈斯群島達爾文雀的演化(適應輻射)。

換句話說,演化以及新的物種出現的重要原因是空餘的生態棲位出現了,而這種情況大多是由於災難或者地理分隔導致的。

生態棲位的數量與生態系的氣候,地理和生物因素有關。相應的物種數會因這些因素的差異導致有很大的不同。極地,例如格陵蘭冰川南極洲或是高原的生態棲位數就不及熱帶原始森林或是珊瑚礁的多。

參看

參考文獻

  1. ^ Pocheville, Arnaud. The Ecological Niche: History and Recent Controversies. Heams, Thomas; Huneman, Philippe; Lecointre, Guillaume; et al (編). Handbook of Evolutionary Thinking in the Sciences. Dordrecht: Springer. 2015: 547–5862015 [2016-11-19]. ISBN 978-94-017-901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