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緒
溥緒(1882年12月1日—1933年5月9日)字竹生,入民國之後,自稱莊清逸,又叫金菊隱,號清逸居士,愛新覺羅氏,滿族人,世襲莊親王,中華民國京劇作家。所撰劇本多經楊小樓、尚小雲演出。[1]
溥緒 | |
---|---|
大清和碩莊親王 | |
出生 | 光緒八年壬午十月二十一日辰時(1882年12月1日) |
逝世 | 民國二十二年癸酉五月初九日〔1933年5月9日 | (50歲)〕
配偶 | 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輔國公那蘇圖之女 |
親屬 | 曾祖、祖、父,生母嫡福晉富察氏 |
出身 | |
| |
著作 | |
|
生平
光緒八年壬午十月二十一日辰時生,生母嫡福晉富察氏,景壽之女,十五年十二月授廕生,二十九年十二月考封不入八分輔國公,民國五年丙辰正月襲封和碩莊親王,民國二十二年癸酉五月初九日薨,年五十二歲。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輔國公那蘇圖之女[2]。
辛亥革命以後,溥緒於1916年襲封莊親王,直到1933年逝世。[1]
溥緒出身於戲曲世家。第一代莊親王允祿是乾隆年間的戲曲音樂家兼戲曲作家,曾參與編纂《律呂正義》,並作有清宮「四大本戲」之一的《鼎峙春秋》(全本三國戲)。溥緒自幼通音律,稍長便博覽元朝、明朝、清朝的雜劇、傳奇、話本、小說,喜歡去戲園,還曾客串演出京劇,所飾《嫁妹》之鍾馗頗受當時人樂道。辛亥革命前後(主要是中華民國成立後),溥緒專門為尚小雲、楊小樓撰寫京劇劇本。為尚小雲撰寫的劇本有:《空谷香》、《林四娘》(又名《姽嫿將軍》)、《秦良玉》、《婕妤當熊》。與尚小雲合撰的劇本有:《白羅衫》、《峨嵋劍》、《前度劉郎》。為楊小樓撰寫的劇本有:《野豬林》(又名《英雄血淚圖》)、《山神廟》、《吳三桂》(又名《陳圓圓》)。另外,他還為楊小樓、尚小雲二人撰寫了《楚漢爭》,為楊小樓、郝壽臣二人撰寫了三、四本《連環套》,為郝壽臣撰寫了《牛皋招親》,為高慶奎撰寫了《煤山恨》(又名《崇禎歸天》)。他還撰有《太虛幻境》一劇,但未付諸排演。[1]
楊小樓曾請溥緒為他編寫過四本《林沖發配》,其中頭本「野豬林」,二本「風雪山神廟」,三本「林沖夜奔」,四本「火併王倫」。[3]
《化外奇緣》是清逸居士(溥緒)根據崑腔老本《龍鳳巾》翻成皮黃,由蔡榮貴根據舊本增添「祭瀘江」一場的唱兒。由於當時「招親」、「出世」 戲很流行,故該劇原打算稱為《關索招親》,最後定名《化外奇緣》,1925年4月4日白天首演於華樂戲院,馬連良扮演諸葛亮,是馬連良和勝社(朱琴心)重點排演的劇目。[4]
清逸居士撰寫的劇本大多取材於明清傳奇、古話本。比如《野豬林》是根據明朝人李開先的《寶劍記》傳奇、陳與郊《靈寶刀》傳奇、古典小說《水滸傳》第七至十回編寫。《千金全德》是根據明朝人王稚登《全德記》傳奇編寫。《峨嵋劍》是根據清朝人王韜《淞隱漫錄》編寫。《白羅衫》是根據清朝人劉方《白羅衫》傳奇、《警世通言》、《今古奇觀》等小說,又采《太平廣記》崔尉子之事、《三俠五義》倪繼祖之事編寫。[1]
由於家庭在政治上的沉浮,清逸居士對世態人情體會甚深。在劇作中,清逸居士同情受迫害者,讚頌正義與氣節,譴責邪惡與不法。清逸居士的劇本結構精巧,尤以排場關目最為精妙,所撰劇本多適宜演出。不足之處是在劇作技巧上多沿襲舊套,晚期劇作詞色愈加工整,舊套色彩也愈重。[1]
溥緒對清宮演戲的歷史掌故很熟悉,撰寫了《南府之沿革》一書。辛亥革命前後,還曾經為京師各報紙撰寫劇評。[1]晚年,溥緒生活淒涼,依靠藝人資助才得溫飽。1933年5月9日,溥緒因貧病在北京逝世,享年52歲。[5]
家庭
溥緒有一子(毓忠)二孫。[5]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1.5 中國京劇史·第三十五章 京劇作者、導演、教師、研究者,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年
- ^ 《愛新覺羅宗譜》
- ^ 葦窗,武生宗師楊小樓,載 梅蘭芳 馬連良 程硯秋等,中國戲劇大師回憶錄,作家出版社,2012年[永久失效連結]
- ^ 馬連良唱片(1922-1942)粗考,京劇藝術網,2011-10-20[永久失效連結]
- ^ 5.0 5.1 庄亲王府的“主人们”,北京旅游网,2012-11-20. [2013-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9).
- ^ 详细资料介绍. 愛新覺羅宗譜網. [2019-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