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林號戰艦 (德國)

德意志帝国海军战列舰

洛林號戰艦(德語:SMS Lothringen[註 1])為德意志帝國海軍所建造的五艘布藍茲維級前無畏戰艦的最後一艘,於1902年12月開始鋪設龍骨、1904年5月下水,至1906年5月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它得名於當時的德意志帝國領地洛林,即今法國洛林地區。裝備有四門280公釐40倍徑速射砲英語28 cm SK L/40 gun,最高速度為18節(33公里每小時)。如同世紀之交建造的所有其他前無畏艦一樣,隨著英國革命性的無畏號於1906年下水,洛林號很快便被淘汰;因此,它在公海艦隊中的運用十分有限。

洛林號於威廉皇帝運河
歷史
德意志國
船名 洛林號
艦名出處 洛林
建造方 但澤希肖船廠英語Schichau-Werke
鋪設龍骨 1902年12月1日
下水日期 1904年5月27日
入役日期 1906年5月18日
結局 1931年拆解
技術數據
船級 布藍茲維級戰艦
排水量 14394噸
船長 127.70公尺
型寬 22.20公尺
吃水 8.10公尺
動力輸出 12500千瓦特
動力來源 三軸三脹蒸汽機
船速 18節
續航力 5200海里以10節
乘員 743人
武器裝備
裝甲

洛林號在和平年代的役期主要專注於跟隨第二戰鬥分艦隊參加分艦隊和艦隊的操練以及前往海外港口的訓練巡航。它原定於1914年7月退出服役,並由更新的無畏艦接替,但當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打斷了這一計劃。戰爭的頭兩年,該艦主要在德意志灣擔任警戒艦英語Guard ship。1914年12月,洛林號攜第二分艦隊餘部與公海艦隊的無畏艦一同,對突襲斯卡布羅、哈特爾浦及惠特比英語Raid on Scarborough, Hartlepool and Whitby的行動提供了支援。至1916年,由於艦況不佳,它於2月撤出了艦隊服役。此後,洛林號被派往丹尼斯海峽巡邏,直至1917年9月被漢諾威號戰艦取代。在戰爭餘下的時間裡,它只能充當一艘被解除武裝的訓練艦

戰後,洛林號獲重組後的威瑪國家海軍保留,並被改裝為淺層掃雷艇德語Flachgehendes Minensuchboot供應母艦英語Depot ship。1920年3月,它完成了清除北海戰時雷區的任務,被列入預備役。該艦在接下來的十年裡一直處於閒置狀態,直至1931年3月正式從海軍序列英語Navy List中除籍,並於同年晚些時候售予拆船商

設計

 
布藍茲維級艦隻線條畫

1900年,由海軍中將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主導的第二部《艦隊法》獲得帝國議會通過,德意志帝國海軍從而獲得撥款用於建造建造一個全新的戰艦船級,以接替在1898年第一部《艦隊法》中批准的維特爾斯巴赫級戰艦。此時,帝國海軍的艦砲供應商克虜伯已經開發出口徑達280公釐的速射砲英語Quick-firing gun;而此前採用該技術的最大口徑砲僅為裝備在維特爾斯巴赫級艦上的240公釐砲。海軍辦公室的設計部門為新戰艦採納了280公釐砲,同時副砲英語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口徑也從150公釐增加至170公釐,原因是隨著魚雷的發展日益高效,魚雷艇的威脅也越來越大。[1][2]

儘管布藍茲維級標誌著德國早期戰艦的顯著改進,但其設計依然在20世紀初的技術快速發展中成為犧牲品。1906年12月,即洛林號交付僅半年後,配備十門12英寸(300公釐)砲的英國戰艦無畏號入役,無畏艦的革命性設計使得當時德意志帝國海軍的所有主力艦都淪為過時,其中便包括洛林號及其姊妹艦[3][4]

洛林號的水線長度全長分別為126公尺和127.7公尺,有22.2的舷寬和8.1公尺的前吃水。其標準排水量為13208噸,滿載排水量可達14394噸。標準船員編制英語Ship's company則為35名軍官及708名水兵。艦隻配備了三台三缸立式三脹蒸汽機來驅動三副螺旋槳。蒸汽由八台海軍式水管鍋爐英語Water-tube boiler和六台筒形鍋爐英語Scotch marine boiler供應,全為燃煤式。[5]海試過程中,洛林號於自然通風情況下的主機功率為8,513千瓦特(11,574匹公制馬力),航速為16.6(30.7公里每小時);而於六小時強制通風的情況下,其主機功率為12,202千瓦特(16,590匹公制馬力),航速為18.54節(34.34公里每小時);在標柱間的平均功率為13,323千瓦特(18,114匹公制馬力),最高速度達18.7節(34.6公里每小時)。[6]若保持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巡航速度,其續航距離可以達到5,200海里(9,600公里)。[5]

洛林號的主砲為四門280公釐40倍徑速射砲英語28 cm SK L/40 gun[註 2],它們安裝在分居中央艦艛前後兩端的兩座雙聯裝砲塔內。[8]副砲則包括十四門170公釐40倍徑速射砲英語17 cm SK L/40 gun和十八門88公釐45倍徑速射砲英語8.8 cm SK L/45 naval gun。武器套件中還有六具450公釐魚雷發射管,其中艏、艉兩端各一具,兩邊舷側各兩具,均置於艦體的水下部分。[9][10]艦隻受到克虜伯生產的滲碳裝甲英語Krupp cemented armour保護。其裝甲帶的厚度從110公釐至250公釐不等;艦舯堡壘英語Armored citadel部分有較厚的裝甲,以保護彈藥艙輪機艙英語Engine room,而艦體兩端則覆以較薄的板材。它的甲板厚度為40公釐,主砲砲塔的裝甲則有250公釐厚。[11]

服役歷史

建造-1907年

 
戰爭前的洛林號

洛林號於1902年12月在但澤希肖船廠英語Schichau-Werke開始鋪設龍骨,工程編號為716。作為同級的第五艘艦以及最後一艘艦,它是以合同代號「M」作為新增編入艦隊的單位進行訂購[註 3],建造成本為23,801,000金馬克[5]洛林號於1904年5月27日下水;在下水儀式上,由時任亞爾薩斯-洛林總督霍恩洛厄-朗根堡親王赫爾曼發表演說並主持為艦隻命名。舾裝工作完成後,該艦於1906年5月18日投入艦隊服役以進行海試。它於同年7月1日正式加入活動艦隊(即公海艦隊前身)的第二戰鬥分艦隊[13][14]

在1900年代初期,活動艦隊主要開展廣泛的訓練演習和海外巡航。包括洛林號在內的主力艦於7月中旬開啟前往挪威的例行夏季巡航,並於8月3日出席了挪威國王哈康七世的壽辰。翌日,德國軍艦啟程前往黑爾戈蘭島,加入正在那裡進行的演練。艦隊於1906年8月15日返回基爾,開始為秋季演習做準備。8月22日至24日,它們在基爾外圍的埃肯弗德灣英語Eckernförde Bay參加了登陸演練。演習於8月31日至9月3日暫停,當時艦隊接待了來自丹麥和瑞典的軍艦,然後從9月3日至9日又在基爾接待一支俄國分艦隊。演習於9月8日恢復,並持續了多五天。[15]

洛林號參與了12月8日至16日駛入卡特加特海峽斯卡格拉克海峽的波瀾不驚的冬季巡航。1907年第一季度遵循了與前一年相同的訓練模式,並且在2月16日,活動艦隊正式更名為公海艦隊。[16]洛林號於3月19日離開基爾前往弗利辛恩,以參加紀念荷蘭海軍上將米希爾·德·魯伊特誕辰300周年的慶典。[13]從5月底到6月初,艦隊在北海展開夏季巡航,並經卡特加特海峽返回波羅的海。隨後是7月12日至8月10日前往挪威的例行巡航,艦隊繼而進行了年度秋季演習,從8月26日持續到9月6日。演習內容包括與陸軍第九軍英語IX Corps (German Empire)阿彭拉德周邊進行聯合登陸演練。[17]洛林號還憑藉在第二分艦隊內的優異射擊成績而贏得了「凱撒射術獎」(Kaiser's Schießpreis)。[13]

1908-1914年

1908年2月,公海艦隊在波羅的海進行了訓練演習。艦隊於7月17日離開基爾,穿過威廉皇帝運河進入北海,然後繼續深入大西洋。時任公海艦隊總司令的海軍上將海因里希親王在往年曾力推類似的巡航,認為這將使艦隊為海外行動做好準備,並可打破僅在德國水域訓練的單調局面——儘管英德兩國已在不斷發展的海軍軍備競賽上關係高度緊張。艦隊於8月13日返回德國。秋季演習從8月27日持續到9月12日。同年晚些時候,艦隊還巡訪了德國的沿海城市,以答謝民眾對海軍增加開支的支持。[18]下一次駛入大西洋的巡航於1909年7月7日至8月1日進行。在返回德國途中,公海艦隊在斯皮特海德受到了英國皇家海軍的迎接。[19]

同年末,海軍上將亨寧·馮·霍爾岑多夫就任公海艦隊總司令。他的任期被烙上了戰略實驗的印記,這是由於水下武器造成的威脅日益增加,而新的拿紹級戰艦太寬而無法通過威廉皇帝運河。因此,艦隊駐地於1910年4月1日從基爾轉移至威廉港[20]1910年5月,艦隊在卡特加特海峽進行訓練演習。此舉符合霍爾岑多夫的戰略,他設想將英國皇家海軍吸引至那裡的狹窄水域。年度夏季巡航是前往挪威,隨後是艦隊訓練,期間還於8月29日在但澤舉行了一次海上閱兵。進入波羅的海的訓練巡航於年底進行。1911年3月,艦隊在斯卡格拉克海峽和卡特加特海峽進行了艦隊訓練,但這一年的秋季演習僅限於駛至波羅的海和卡特加特海峽。演習期間,艦隊為來訪的奧匈帝國使團而舉行了另一次海上閱兵,檢閱者包括奧匈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及海軍總司令魯道夫·蒙特庫科利英語Rudolf Montecuccoli[20]

洛林號於1912年2月被派往小貝爾特海峽,協助受海冰和惡劣天氣威脅的商船。1912年中期,由於阿加迪爾危機,夏季巡航僅限於波羅的海,以避免在與英國和法國的緊張局勢加劇期間暴露艦隊。洛林號於同年8月3日至7日到訪了梅梅爾。1913年1月30日,霍爾岑多夫被解除了艦隊總司令的職務,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德皇威廉二世對其戰略眼光不滿意。8月下旬,第二分艦隊在秋季演習開始時穿越威廉皇帝運河抵達黑爾戈蘭島;這次航行是引人矚目的,因為運河已經關閉了一年多,為了允許體積更大的無畏艦通行而進行了擴建。進一步的訓練演習於11月進行。[13][21][22]

1914年於5月2日,洛林號出席了在森訥堡舉行的慶祝普丹戰爭迪伯爾戰役勝利50周年的紀念活動;與它同行的還有姊妹艦黑森號普魯士號、戰艦西里西亞號以及大巡洋艦布呂歇爾號[21][22]7月,洛林號又參與了前往挪威的艦隊巡航,但這次巡航受到奧匈大公弗朗茨·斐迪南遇刺而引發的七月危機以及隨後國際緊張局勢加劇的影響而中斷。7月25日,船員們獲悉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洛林號遂於翌日離開挪威與艦隊餘部會合。[23]該艦原定於7月30日置入預備役支隊英語Reserve fleet,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中斷了這一計劃,它仍須繼續服役。[13]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1年的北海及波羅的海時局圖

1914年8月戰爭爆發後,海軍參謀本部將第二分艦隊部署至德意志灣,以保衛德國海岸免受德國人認為迫在眉睫的英國皇家海軍大規模攻擊。洛林號及其分艦隊餘部駐紮在易北河河口,對在海灣執行巡邏任務的艦艇提供支援。[24]當明確了英國人不會襲擊公海艦隊後,德國人便開始了一系列的行動,旨在引誘並殲滅在數量上占優勢的英國大艦隊的部分兵力。[25]通過實現兵力的大致均等,帝國海軍就可以在北海南部發動決定性的戰役。[26]

公海艦隊執行的首次類似行動是1914年12月15-16日的突襲斯卡布羅、哈特爾浦及惠特比英語Raid on Scarborough, Hartlepool and Whitby[27]當海軍少將弗朗茨·馮·希佩爾的戰列巡洋分艦隊襲擊沿海城鎮時,主力艦隊會提供遠程支援。12月25日夜晚,由十二艘無畏艦和八艘前無畏艦組成的戰艦編隊一度駛至距離英國一個孤立分艦隊的六艘戰艦約10海里(19公里)的範圍內。然而,與對方屏護驅逐艦之間在黑暗中的零星衝突使得英格諾爾確信,自己面對的是整個大艦隊。根據威廉二世的命令,若不能確保勝利則避免戰鬥,英格諾爾遂中斷了交戰並調轉戰艦返回德國。[28]

1916年2月,海軍參謀本部認為,面對更現代化的艦艇,前無畏艦已不再是有效的軍艦;因此,第二分艦隊的艦艇逐漸從公海艦隊中撤出,重新分配到丹尼斯海峽和德意志灣執行海岸防禦任務。據此,洛林號成為該部隊於2月19日撤出的第一艘艦,轉而前往丹尼斯海峽的封閉水域安裝魚雷防禦網英語Torpedo net,以保護潛艦免受其攻擊。此外,由於該艦當時的艦況糟糕,需要進行大量維修。這些工程完結後,它於7月14日返回服役,並於8月底輪替黑森號在丹尼斯海峽擔當警戒值勤。[13][29]

洛林號此後一直在海峽擔任警戒艦英語Guard ship,直至1917年9月被漢諾威號戰艦取代。洛林號遂繼續前往威廉港,於9月15日在當地退役。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該艦被解除武裝並被改造為一艘訓練艦。它於10月16日開始從事這一職能,船員編制有所減少。除了培訓新入役的海軍船員,它還被用來訓練輪機艙人員。洛林號一直服役至1918年11月11日戰爭結束。從11月17日到12月16日,它還曾擔任第四戰鬥分艦隊總部艦英語Headquarters ship[9][13]

戰後生涯

戰爭結束後,德國與協約國簽訂了《凡爾賽條約》,德意志帝國海軍改組為國家海軍。根據第181項條款,新海軍獲準保留八艘前無畏艦,其中兩艘將作為岸防儲備。[30]普魯森號是被選中繼續在國家海軍服役的軍艦之一。[9]與姊妹艦普魯士號一樣,洛林號於1919年在威廉港的國家海軍船廠改裝為淺層掃雷艇德語Flachgehendes Minensuchboot(F艇)[註 4]供應母艦英語Depot ship;其甲板兩邊舷側設計了各可搭載十四艘掃雷艇的支架,鵝頸式吊杆被改為臂式,並通過該裝置升降掃雷艇。[31][32]

洛林號加入第十半區艦隊從事這一職能,直到《凡爾賽條約》要求的掃雷工作完成。[註 5]1920年3月2日,該艦被置於備用狀態,直至1931年3月24日,聯邦大總統保羅·馮·興登堡頒布了處理洛林號的命令。因此,它於3月31日正式從海軍序列英語Navy List中除籍。同年,國家海軍以269,650馬克的價格將其售予拆船商。洛林號隨後被拆解報廢;但拆解地點並不明確。根據海軍歷史學家埃里希·格勒納的觀點,洛林號是在漢堡布洛姆與福斯船廠報廢;而歷史學家漢斯·希爾德布蘭德、阿爾貝特·勒爾和漢斯-奧托·施泰恩梅茨則認為該艦是在威廉港拆解。[9][13]

注釋

腳註

  1. ^ SMS表示Seiner Majestät Schiff, 即「陛下之艦」。
  2. ^ 根據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命名法,該砲的官方名稱為28 cm SK L/40。其中SK(Schnelladekanone)表示「速射砲」,而L/40表示砲管長度,即40倍徑[7]
  3. ^ 所有德國艦船在訂購時都會被賦予臨時代號;其中新增編入艦隊的使用字母代號,而用於替換舊艦的則使用「(舊艦名)代艦」。[12]
  4. ^ F式掃雷艇為木質結構,全長17.5公尺,寬4公尺,正常排水量為19噸。[31]
  5. ^ 參見《凡爾賽條約》:第五部分 陸軍、海軍和空軍條款:第二節:海軍條款,第182條和第193條。

引用

  1. ^ Herwig,第43–44頁.
  2. ^ Staff,第4頁.
  3. ^ Campbell & Sieche,第21–22頁.
  4. ^ Herwig,第57頁.
  5. ^ 5.0 5.1 5.2 Gröner,第18頁.
  6. ^ 現代艦船雜誌社,第84–85頁.
  7. ^ Grießmer,第177頁.
  8. ^ Hore,第68頁.
  9. ^ 9.0 9.1 9.2 9.3 Gröner,第20頁.
  10. ^ Dodson,第51頁.
  11. ^ Gröner,第19頁.
  12. ^ Gröner,第56頁.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235頁.
  14. ^ Gröner,第18, 20頁.
  15.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59–60頁.
  16.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60頁.
  17.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60–61頁.
  18.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238頁.
  19.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235, 238頁.
  20. ^ 20.0 20.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240–241頁.
  21. ^ 21.0 21.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248–249頁.
  22. ^ 22.0 22.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243–244頁.
  23. ^ Scheer,第8頁.
  24.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249頁.
  25. ^ Tarrant,第27頁.
  26. ^ Campbell & Sieche,第136頁.
  27. ^ Tarrant,第31頁.
  28. ^ Tarrant,第31–33頁.
  29. ^ Scheer,第140頁.
  30. ^ Sieche,第218頁.
  31. ^ 31.0 31.1 現代艦船雜誌社,第86頁.
  32. ^ Gröner,第18–20頁.

參考資料

  • 現代艦船雜誌社. 《德国战列舰实录》. 北京: 航空工業出版社. 2010. ISBN 978-7-80243-493-6. 
  • Campbell, N. J. M. & Sieche, Erwin.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 Gray, Randal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06–1921.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134–189. ISBN 978-0-87021-907-8 (英語). 
  • Dodson, Aidan. Last of the Line: The German Battleships of the Braunschweig and Deutschland Classes. Jordan, John; Dent, Stephen (編). Warship 2014.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2014: 49–69. ISBN 978-1-59114-923-1 (英語). 
  • Grießmer, Axel. Die Linienschiffe der Kaiserlichen Marine: 1906–1918; Konstruktionen zwischen Rüstungskonkurrenz und Flottengesetz.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德語).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英語). 
  • Herwig, Holger. "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 Amherst: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英語).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2.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87-9 (德語).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5.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456-9 (德語).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7.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8364-9743-5 (德語). 
  • Hore, Peter. The Ironclads . London: Southwater Publishing. 2006. ISBN 978-1-84476-299-6 (英語). 
  • Scheer, Reinhard. Germany's High Seas Fleet in the World War. London: Cassell and Company. 1920. OCLC 2765294 (英語). 
  • Sieche, Erwin.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 Chesneau, Roger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22–1946.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0: 218–254. ISBN 978-0-87021-913-9 (英語). 
  • Staff, Gary. German Battleships: 1914–1918 (1). Oxford: Osprey Books. 2010. ISBN 978-1-84603-467-1 (英語). 
  • Tarrant, V. E. Jutland: The German Perspective. London: Cassell Military Paperbacks. 2001 [1995]. ISBN 978-0-304-35848-9 (英語). 

延伸閱讀

  • Dodson, Aidan; Cant, Serena. Spoils of War: The Fate of Enemy Fleets after the Two World Wars.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20. ISBN 978-1-5267-4198-1. 
  • Koop, Gerhard & Schmolke, Klaus-Peter. Die Panzer- und Linienschiffe der Brandenburg-, Kaiser Friedrich III-, Wittlesbach-, Braunschweig- und Deutschland-Klasse.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2001. ISBN 978-3-7637-6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