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瑪哈陵
泰姬瑪哈陵(波斯語、烏爾都語:تاج محل,轉寫:taj mhl;印地語:ताजमहल,羅馬化:taajamahal),是位於印度北方邦阿格拉的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陵墓,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蹟之一。它是蒙兀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迦罕為了紀念他的第二任妻子[3]——已故皇后姬蔓·芭奴而興建的陵墓,而他本人身故後亦合葬於此。雖然白色大理石圓頂陵墓是泰姬瑪哈陵最讓人熟悉的部分,但整座泰姬瑪哈陵是一處擁有多處建築的複雜建築群,包括大門、庭院和清真寺等,占地達17公頃。
泰姬瑪哈陵 | |
---|---|
تاج محل ताज महल | |
位置 | 印度北方邦阿格拉 |
座標 | 27°10′29″N 78°02′32″E / 27.174799°N 78.042111°E |
海拔 | 171公尺(561英尺) |
建成時間 | 1632–1653[1] |
建築師 | 烏斯塔德·艾哈邁德·拉合里 |
建築風格 | 蒙兀兒建築 |
參觀人數 | 700-800萬[2](2014) |
類型 | 文化遺產 |
標準 | 文化遺產(i) |
評定時間 | 1983(第7次會議) |
參考編碼 | 252 |
國家 | 印度 |
區域 | 亞太地區 |
泰姬瑪哈陵被廣泛認為是「印度穆斯林文化的建築」,[4]其設計結合了印度建築和波斯建築的風格,被認為是蒙兀兒建築最精美的例子。[5][6]
泰姬瑪哈陵大約在1632年開始建造,在1653年左右完工,使用了成千上萬的工匠,耗資甚巨。[7]泰姬瑪哈陵的設計建造被委託給一個建築師團隊,由沙迦罕總監,團隊中包括有阿卜杜爾·卡里姆米爾(Mir Abd-ul Karim),馬克拉馬特·汗(Makramat Khan)和烏斯塔德·艾哈邁德·拉合里等建築師。[8][9][10]其中,波斯建築師拉合里[11]一般被認為是首席設計師。[12][13][14]
198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泰姬瑪哈陵列為世界遺產,稱其為「印度穆斯林藝術的瑰寶奇葩」、「世界遺產中令世人讚嘆的經典傑作之一」。
歷史
起源與靈感
泰姬瑪哈陵的泰姬二字,是Taj的音譯,為皇冠之意,因此並不能稱呼葬於此的姬蔓·芭奴為泰姬。姬蔓·芭奴是沙迦罕父親賈漢吉爾的第20個妻子——茉荷茹妮莎的姪女,1612年與當時還是庫拉穆王子的沙迦罕結婚,被賜予慕塔芝瑪哈(Mumtaz Mahal)的封號,意為「宮中翹楚」。[15]姬蔓·芭奴入宮19年,苦於多孕,生有8男6女。1630年,姬蔓·芭奴在分娩第14個孩子高哈拉貝古姆時,不幸感染產褥熱,死於南征的軍營中。[16]據傳姬蔓·芭奴臨終前向沙迦罕提出了3個遺願,其中一項就是為她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麗的陵墓。[17]蒙兀兒宮廷記錄了沙迦罕喪妻後的悲痛,印證了作為泰姬瑪哈陵緣起的愛情故事。[18][19]
建設
泰姬瑪哈陵建在阿格拉城南的一塊土地上。為換取這片建陵的土地,沙迦罕賞給傑伊·辛格王公一座位於阿格拉中心的大宮殿。[20]工人挖掘了1.2公頃的土地,並在其中填土以減少滲水。整片區域填土平整後比河岸高出50公尺。工人在陵墓區挖井,並用石塊和碎石填充,建成了陵墓的基座。施工沒有使用竹子捆綁的鷹架,而是用磚搭建了和陵墓外形相仿的巨型鷹架。工頭估計拆除如此龐大的鷹架需要耗費數年時間。[21]
泰姬瑪哈陵的建設使用了來自印度各地,乃至亞洲各地的材料。 據信運輸這些建材使用了超過1,000頭大象。建築使用了來自拉賈斯坦邦馬克拉納的半透明白色大理石、 來自旁遮普的碧玉、產自中國的玉石和水晶、西藏產的綠松石、阿富汗的青金石、斯里蘭卡的藍寶石與阿拉伯的紅玉髓。總共有28種寶石和礦物被鑲嵌在白色大理石中。
據傳沙迦罕下令任何人都可以拿走從鷹架上取下的磚塊,於是農民們在一夜間就拆除了鷹架。數輛二十到三十頭牛牽引的特製貨車被用於搭載大理石等建材,沿一條15公里長的專用夯土路運往施工地點。[22]石材運抵工地後,經過一系列精細的木骨架滑輪系統提升到所需位置。陵寢建築群所需的水源來自一種叫做「普爾」(purs)的畜力裝置。這種繩索和水桶構成的畜力機械從河中取水,並導入一個大型的儲水箱。水箱中的水流入三個輔助水箱,再進一步經管道輸送至建築群。
陵寢的基座和陵墓主體花費了約12年才得以完成。此後陵墓四周的宣禮塔、清真寺、答辯廳和大門先後完工,又花了10年左右的時間。由於陵寢建造分成數個階段,對陵寢「完工」的定義多有差異,因此泰姬瑪哈陵的完工日期存在多種說法。陵墓本體在1643年已基本完工,[23]而陵墓的外圍建築物在這之後又施工了數年。由於不同階段的成本難以估算,因此泰姬瑪哈陵建造的總成本有多種不同的估計。據估算工程的總花費為當時的3200萬印度盧比,[23]相當於2015年的528億印度盧比或8.27億美元。[24]
竣工之後
阿卜杜勒·哈米德·拉哈烏里在《帝王紀》中將泰姬瑪哈陵稱作「光明陵」(波斯語:روضه منواره,羅馬化:rawdah-i munawwarah)。[25]泰姬瑪哈陵竣工後不久,沙迦罕就被自己的兒子奧朗則布廢黜,並被軟禁在附近的阿格拉堡。沙迦罕駕崩後,奧朗則布將他葬於泰姬瑪哈陵中姬蔓·芭奴的墓旁。[26]18世紀,巴拉特普爾土邦的賈特人入侵阿格拉並攻擊了泰姬瑪哈陵,劫走了石棺上懸吊的一座瑪瑙騎士像和一座銀制騎士像,以及金銀制的屏風。蒙兀兒歷史學家坎波(Kanbo)稱主穹頂上的4.6公尺高的圓頂飾曾用金質遮罩覆蓋,而金罩在賈特人劫掠後也丟失了。[27]
到了19世紀,泰姬瑪哈陵的部分建築已缺乏修繕。1857年印度民族起義期間,英軍士兵和英國政府官員從泰姬瑪哈陵的牆壁中任意鑿出寶石和青金石。19世紀末,印度總督寇松侯爵下令全面修復泰姬瑪哈陵,修復工程於1908年完工。[28][29]寇松還參考開羅一座清真寺的吊燈,訂做了泰姬瑪哈陵正廳內的大吊燈,一直沿用至今。修復期間,泰姬瑪哈陵的庭院被改造為如今的英式草坪。
建築
泰姬瑪哈陵建築群由主殿、大門、庭院、清真寺、答辯廳(jawab)等多個部分構成。建築群的設計繼承並發揚了波斯建築與早期蒙兀兒建築的設計傳統。其設計從多座成功的帖木兒王朝和蒙兀兒王朝建築中汲取靈感、包括帖木兒陵、[30]胡馬雍陵、國柱陵(又稱「小泰姬瑪哈陵」)以及沙迦罕建在德里的賈瑪清真寺。早期蒙兀兒建築使用紅色的砂岩建築,而沙迦罕倡導使用嵌寶石的白色大理石,使蒙兀兒建築的精緻達到了新的高度。[31]
泰姬瑪哈陵在建築美學上,最引人注意的是其完全對稱。以主殿中心向兩向延伸之軸線切割之中軸線,可以看到相對於中軸線之距離相等之處,必存在數量、尺寸及樣式完全對稱之雕飾。其中軸線貫穿園區各門、水池及道路等之中線。
主殿
泰姬瑪哈陵主殿是泰姬瑪哈陵建築群的焦點與核心。主殿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築,立於同樣由白色大理石築成的方形基座上。建築整體對稱,四面有帶拱門的敞廳(稱作「伊萬」),其上為碩大的圓頂和圓頂飾。如同許多其它的蒙兀兒陵墓,泰姬瑪哈陵主殿的基本設計元素也源自薩珊波斯。[32]
主殿的主體結構為具有多條通道的四方體。主殿四角的稜線被截去,形成四邊長四邊短的八邊形結構,每條長邊長約55公尺。主殿每邊的敞廳都開有巨大的皮西塔克拱門,兩側各有兩扇形狀相似的小拱門上下排列,構成陽台。主殿四角截出的短邊上也有類似上下排列的小拱門,使得建築從每一個立面看去都是完全對稱的。主殿的周圍有四座宣禮塔,塔的位置正對被截出的短邊。陵墓的主廳內有姬蔓·芭奴和沙迦罕的石棺,但是棺中是空的;二人的真正墓室在主廳下方。[33]
主殿上巨大的圓頂是泰姬瑪哈陵最壯觀的特徵。圓頂高度近35公尺,其高度和圓頂底部的直徑相仿,其下約7公尺高的鼓形圓柱底座使圓頂顯得更為突出。這一形狀常被稱作洋蔥形圓頂或番石榴圓頂(amrud)。[34]圓頂頂端為蓮花形裝飾,進一步凸顯了圓頂的高度。近來的研究顯示主圓頂略有不對稱,同一高度上不同方向的半徑最大相差5%。[35]圓頂四周的四座較小的涼亭狀圓頂稱作「查特里」,其形狀為主圓頂的縮小版。查特里圓頂的立柱基座下方為屋頂開口,直通陵墓大廳,為陵墓內部提供光照。主殿的牆面向上延伸出裝飾用的尖塔,稱作古爾達斯塔,更進一步襯托出高聳的主圓頂。查特里圓頂和古爾達斯塔上均有蓮花裝飾。所有的圓頂和尖塔上都立有頂飾,頂飾為鍍金質地,糅合了波斯和印度斯坦的裝飾風格。
主圓頂上的頂飾原為金制,但在19世紀初換成了青銅鍍金的複製品。圓頂飾清晰地表現了波斯風格和印度裝飾元素的融合,[36]其頂端為兩角向上的新月形,為伊斯蘭王朝廣泛使用的象徵。[7]
主殿四周的宣禮塔高40公尺,依設計可實際使用,供穆安津呼喚穆斯林禮拜。每座宣禮塔塔身由下至上均分為三段,每段頂端都有環繞塔身的陽台。最上端的陽台上蓋有查特里圓頂,其形制、蓮花裝飾和頂飾和陵墓上的查特里完全一致。宣禮塔塔身略向外傾斜,這樣即使意外坍塌也會倒向外側,而不會傷毀主殿。
庭院
泰姬瑪哈陵建築群環繞一座廣闊的正方形蒙兀兒庭院而建。庭院邊長300公尺,其設計為一種叫做「夏巴」的蒙兀兒園林樣式。庭院中墊高的步道將庭院的四個部分進一步細分為16座下沉的花圃。庭院的正中心為一座高出周圍的大理石水池,其下向南北延伸的反光池倒映主殿的影像。中央的大理石水池被稱作「多福池」(al Hawd al-Kawthar),象徵《古蘭經》中真主賜給穆罕默德的多福。[37][38]庭院中的步道旁栽種樹木,樹木上標有俗名和學名。[39]此外庭院中還有數座噴泉。
夏巴是一種由波斯園林啟發而來的園林設計,由蒙兀兒開國皇帝巴布爾帶入印度。夏巴的布局象徵了伊斯蘭教天堂中流淌的四條河流,並反映了源自波斯圍牆花園的設計。根據蒙兀兒時代的波斯神秘主義著作,天堂是一座物產豐富的花園。天堂的正中央為泉水或高山,向東西南北流出四條河流,將花園分成四部分。絕大多數的蒙兀兒夏巴為矩形,作為主體的陵墓或亭樓位於庭院正中;然而泰姬瑪哈陵建築群的主體——陵墓主殿卻坐落在夏巴的盡頭。隨著亞穆納河對岸月光花園的發現,印度考古調查局推斷亞穆納河也是園林設計的一部分,象徵著天國的河流。[40]泰姬瑪哈陵庭院的布局和建築特徵和斯利那加的沙利馬爾花園相似,說明兩座園林可能均為阿里·馬丹(Ali Mardan)的作品。[41]
根據關於泰姬瑪哈陵園林的早期記述,當時的庭院中充斥著各種植物,栽滿了薔薇、水仙和果樹。[42]隨著蒙兀兒帝國日漸沒落,泰姬瑪哈陵及其庭院也逐漸破敗。19世紀末,大英帝國已掌控印度全境的五分之三,[43]並接管了泰姬瑪哈陵。英國人改變了庭院的布局,使其更貼近倫敦的歐式草坪。[44]
外圍建築
泰姬瑪哈陵建築群的三面被帶垛口的紅砂岩陵牆包圍,面向亞穆納河的一面敞開。陵牆外還有多座他人的陵墓,安葬的包括沙迦罕的其他幾位妻子。陵牆外另有一座較大的陵墓,安葬的是姬蔓·芭奴最欣賞的僕人。[45]
泰姬瑪哈陵大門(Darwaza-i rauza,意為「陵墓大門」)是一座主要由大理石築成的大型建築,形制和蒙兀兒王朝先代帝王的建築相仿。大門的皮西塔克拱門和主殿的拱門形狀一致,採用和主殿同樣的書法裝飾。大門的拱頂和牆壁充滿複雜的幾何圖案設計,和泰姬瑪哈陵建築群中其他幾座砂岩建築的裝飾圖案相仿。[46]
在泰姬瑪哈陵建築群的遠端,兩座一模一樣的砂岩建築相向而立,面朝泰姬瑪哈陵主殿的側面。兩座建築的背牆和東西側的陵牆平行。西側的建築為一座清真寺;東側的建築被稱作「答辯廳」(Jawab,意為「答案」),其功用可能只是為了建築美學的平衡,但也可能曾用作招待所。和清真寺不同,答辯廳的內部沒有朝向麥加的米哈拉布壁龕。此外,答辯廳的地面以幾何圖案裝飾,而清真寺的地面以大理石勾勒出569塊禮拜毯的輪廓。兩座建築物採用了拉長的大廳與三圓頂的設計,和沙迦罕建造的其他清真寺(譬如德里賈瑪清真寺)相仿。泰姬瑪哈陵時代的蒙兀兒清真寺通常將聖所大廳分為三間,中央一間略大而兩邊兩間略小。泰姬瑪哈陵清真寺,聖所的每個區域都通向一座寬闊的拱頂。
泰姬瑪哈陵的外圍建築竣工於1643年。[47]
外部裝飾
泰姬瑪哈陵建築群的外部裝飾可能是蒙兀兒建築中最精美的。隨著裝飾表面積的變化,裝飾物按比例精修調整。工匠使用顏料、粉飾灰泥、嵌石或雕刻等手段構造裝飾元素。為遵循伊斯蘭教對人形裝飾的禁令,裝飾的元素均為書法、抽象圖案或植物圖案。
整個建築群中多處以《古蘭經》的蘇拉作為裝飾。[48]大門上的書法內容即出自《古蘭經》第89蘇拉:「安定的靈魂啊!你應當喜悅地,被喜悅地歸於你的主。」[48][49]這幅書法是一位名叫阿卜杜爾·哈克(Abdul Haq)的書法家在1609年書寫的。沙迦罕為了稱讚哈克「令人眼花繚亂的精湛技藝」,賞賜給他「阿瑪納特汗」(Amanat Khan)的名號。[9]在內圓頂底部的古蘭經文下方有他的落款:「無足輕重的設拉子人阿瑪納特汗書」。[50]近期的研究表明阿瑪納特汗挑選了用於裝飾泰姬瑪哈陵的古蘭經篇章。[51]書法裝飾的絕大部分為華麗的三一體文字,以碧玉或黑色大理石製成,嵌在白色的大理石中。[9]高處的字體比低處稍大些,以防止從下方看時發生扭曲錯覺。墓中兩具空石棺上的書法尤為精緻。
整個泰姬瑪哈陵建築群的外部裝飾廣泛使用抽象圖案。其中,陵墓基座、宣禮塔、大門、清真寺和答辯廳運用得尤為普遍,而陵墓主殿也用相對較少的抽象圖案裝飾。建築群中的砂岩建築的圓頂和拱頂用鏤空繪畫窗格構建了精緻的幾何圖案。相鄰的裝飾元素之間時常以魚骨狀鑲嵌式樣填充空間。建築群中的沙岩上用白色鑲嵌,而白色大理石上以深色或黑色鑲嵌。大理石建築上漿砌的部分被染色,或用反色繪製成列的複雜幾何圖案。地板和步道上為用反色的地磚構造的密鋪圖案。
主殿外牆的下端為白色大理石的牆裙,其上用淺浮雕描繪了花朵和藤蔓。牆裙的大理石經過打磨,以凸顯浮雕精密的細節。牆裙外框和拱門的拱肩以硬石鑲嵌裝飾,布滿了高度風格化乃至幾何化的藤蔓、花朵與果實圖案。鑲嵌使用了黃色大理石,碧玉和玉石,所有的石塊均被打磨至和牆面齊平。[9]
內部裝飾
泰姬瑪哈陵的內部裝飾超越了印度傳統裝飾元素的範疇。裝飾用的工藝並非硬石鑲嵌,而是使用寶石或半寶石製作的寶石工藝。[52]泰姬瑪哈陵內廳呈八邊形,設計為每邊都可出入,但目前使用的只有面向花園的南門。內廳牆高25公尺,其上的圓頂以太陽圖案裝飾。這一圓頂並非外部看到的主圓頂,而是主圓頂下方另建的一層內圓頂。內廳第一層外圍為八扇皮西塔克拱門。在第一層拱門上方的內牆中段建有第二層拱門,和泰姬瑪哈陵的外部形制相似。[53]上層中央的四扇拱門形成四個陽台觀景區,每個陽台的外窗為大理石雕鑿的賈麗鏤空窗。除了陽台的賈麗窗可以透光外,屋頂四角的四座查特里圓頂下也有採光的開口。圍繞石棺的賈麗屏風呈八邊形,以八扇精雕細琢的大理石板構成。室內其它部分的表面精細地以半寶石鑲嵌成交纏的藤蔓及花果等圖案。內室的每一面牆壁都以牆裙淺浮雕、複雜的寶石鑲嵌和優美的書法瓷磚高度裝飾,以微縮的細節反映了整個建築群的外部裝飾元素。[54]
穆斯林傳統禁止在陵墓上精緻裝飾,因此內廳中的兩具石棺為紀念用的空石棺,而姬蔓·芭奴和沙迦罕的遺體安葬在內廳地下一間相對簡樸的墓室中。二人遺體面朝右側,望向麥加的方向。姬蔓·芭奴的紀念石棺放置在內廳的正中心,石棺下為2.5公尺長、1.5公尺寬的大理石基座。基座和石棺嵌滿了寶石和半寶石;石棺上的銘文表明了姬蔓·芭奴的身份,充滿對她的讚美之詞。石棺蓋上有一個凸出的等邊菱形,代表寫字板。沙迦罕的石棺在姬蔓·芭奴石棺的西側,是整個泰姬瑪哈陵建築群中唯一的不對稱元素。沙迦罕的石棺比姬蔓·芭奴的略大,但有同樣的設計元素:較大的石棺放在一個稍高的底座上,銘文表明主人的身份,輔以精細的寶石鑲嵌。沙迦罕的石棺上是傳統式樣的筆筒小雕像。筆筒和寫字板是蒙兀兒葬禮的傳統裝飾,分別用於裝飾男人和女人的棺材。[53]
姬蔓·芭奴的真墓旁刻著真主的九十九個尊名,以及讚美之詞:「多麼尊貴、多麼華麗、多麼莊嚴、多麼獨特、多麼永恆、多麼光榮……」("O Noble, O Magnificent, O Majestic, O Unique, O Eternal, O Glorious.... ");沙迦罕墓上寫有銘文:「他於希吉拉1076年賴哲卜月26日夜離開這個世界,前往永恆的廳堂」。[55]
旅遊
泰姬瑪哈陵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參觀。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2001年有超過200萬名遊客參觀了泰姬瑪哈陵,[56]這一數字在2014年上升到了700-800萬。[2]泰姬瑪哈陵的門票收費分成兩檔,印度公民的票價遠遠低於外國遊客的票價。大多數遊客會選擇在較為涼爽的10月、11月或2月參觀。由於泰姬瑪哈陵建築群附近禁止交通污染,因此遊客必須由停車場步行至陵區,或搭乘電動巴士。泰姬瑪哈陵的北庭(Khawasspuras)目前正在翻新,將來會作為新的遊客中心使用。[57][58]
泰姬瑪哈陵最南端的部分被稱作泰姬市場(Taj Ganji)或穆塔巴扎德(Mumtazabad),原建有商隊驛站、巴扎和市場,以服務前來泰姬瑪哈陵的遊客和工人。這一部分逐漸向外發展形成了今天的城鎮。[59]
泰姬瑪哈陵經常出現在旅遊目的地推薦榜單中,亦常被列入世界七大奇蹟的候選之列,並在2007年的世界新七大奇蹟票選中成功當選。[60]
泰姬瑪哈陵的開放時間為週一至週四的早6時至晚7時,此外週五的正午12時至下午2時泰姬瑪哈陵的清真寺為禱告開放。2004年11月起,泰姬瑪哈陵在每月的滿月日及前後兩天開放夜遊,[61][62]除非恰逢週五或齋月。出於安全考慮,進入泰姬瑪哈陵的遊客只能攜帶透明瓶裝水、小型攝像機、照相機、手機和女式小錢包。[63]
近代的破壞與保護
1942年,為應對日本海軍航空隊可能發動的空襲,當地政府在泰姬瑪哈陵上搭建了偽裝用的鷹架。[64][65]1965年和1971年的兩次印巴戰爭期間,泰姬瑪哈陵受到巴基斯坦空軍的威脅,因此再次用鷹架偽裝。[66]
1983年泰姬瑪哈陵被列入世界遺產名單。[67]2004年,泰姬瑪哈陵建成350週年,印度政府將這一年定為「泰姬瑪哈陵國際年」。
泰姬瑪哈陵近年遭受的危害主要來自亞穆納河兩岸的環境污染與酸雨。[68]由於污染和酸雨侵蝕,泰姬瑪哈陵乳白色的大理石外牆出現了黃色和綠色的斑。[69]泰姬瑪哈陵附近的馬圖拉煉油廠是該區域的主要污染源,因此遭印度最高法院抵制。[70][71]為控制污染,印度政府在泰姬瑪哈陵周邊設置了「泰姬瑪哈陵梯形區」(英語:Taj Trapezium Zone (TTZ))。TTZ是一片占地10400平方公里的梯形區域,其中包含了泰姬瑪哈陵和阿格拉堡等40餘處古蹟;區內嚴格限制工業排放。[72][73]為了恢復泰姬瑪哈陵大理石的原本色澤,考古部門已數次用特製的灰漿敷滿泰姬瑪哈陵表面,以吸附大理石表面的污染雜質。[74]
近年來亞穆納河流域的地下水位以每年1.5公尺的速度急劇下降,引發了人們對泰姬瑪哈陵結構強度的擔憂。2010年,陵墓的部分區域開裂,陵墓四周的宣禮塔也顯現傾斜的跡象。這一現象可能是由於陵墓的地基因缺水而朽壞。然而一些觀點認為,泰姬瑪哈陵四周的宣禮塔略向外斜是設計時有意為之,這樣當泰姬瑪哈陵遭遇地震時宣禮塔不會塌到陵墓上。2011年一度有悲觀的估計聲稱泰姬瑪哈陵將在5年內坍塌。[75][76]
2018年4月11日,一場風暴毀壞了泰姬瑪哈陵外圍兩座建築的小宣禮塔。[77]
文學
印度詩人泰戈爾在詩作《情人的眼淚》中盛讚泰姬瑪哈陵是「一滴永恆的淚珠」。全詩為:
“ |
沙·賈汗,你寧願聽任皇權消失,卻希望使一滴愛的淚珠永存。 |
” |
傳聞
自開工以來,泰姬瑪哈陵就一直吸引著超越文化和地理隔閡的崇敬,因此關於泰姬瑪哈陵的傳聞和個人抒情往往比嚴謹的學術研究影響更大。[80]一個廣為流傳的傳說聲稱沙迦罕計劃在亞穆納河的另一邊用黑色大理石建造一座陵墓,讓原來的泰姬瑪哈陵和一座黑色泰姬瑪哈陵隔河相望。[81]這一說法出自歐洲旅行家讓-巴蒂斯特·塔韋尼耶的作品。塔韋尼耶於1665年造訪阿格拉,是最早拜訪泰姬瑪哈陵的歐洲人之一。傳聞稱沙迦罕還沒未來得及興建黑泰姬瑪哈陵,便被兒子奧朗則布推翻了。在河對岸的月光花園發現的黑色大理石遺蹟似乎能支持這一傳聞;然而,1990年代的進一步發掘表明這些「黑色大理石」其實只是褪色後變黑的白色大理石。[82]2006年,考古學家重建了月光花園中水池的一部分,白色的泰姬瑪哈陵清晰地倒映在水池中,形成一個深色的倒影。這一景象為「黑色泰姬瑪哈陵」傳聞提供了更為可信的解釋,不僅符合沙迦罕對對稱的執著,也可以解釋花園中水池位置的設計。[83]
有大量的傳說聲稱沙迦罕將參與工程的工匠和建築師弄殘、處死乃至車裂,以防將來出現和泰姬瑪哈陵相似的建築。然而儘管這些傳說往往富於駭人的細節,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沙迦罕曾這樣做過。很多著名建築都有「工匠被處死」的傳聞。[84]另據傳言,1830年代的印度總督威廉·本廷克勳爵曾計劃拆除泰姬瑪哈陵後拍賣大理石,這一說法同樣查無實據。本廷克勳爵的傳記作家約翰·洛塞里(John Rosselli)認為這一說法源自本廷克勳爵拍賣自阿格拉堡拆除的大理石的事件。[85]
還有一個流行的傳說稱,敲打地磚上的圓頂飾剪影圖案會把水引到身前。直到今天,園區的管理員們還能在剪影附近找到打碎的手鐲。[86]
印度學者P.N.歐克在自己的著作中堅稱泰姬瑪哈陵建在印度教的神廟上,影響頗廣。2000年,印度最高法院駁回了歐克的提案,[87]拒絕宣稱泰姬瑪哈陵是由印度教國王所建。[84][88]2005年,社工阿馬爾·納特·米什拉(Amar Nath Mishra)向安拉阿巴德高級法院提出一項相似的提案,要求法院聲明泰姬瑪哈陵是在1196年由印度教國王帕爾瑪爾·德夫(Parmar Dev)所建。這一提案同樣被法院駁回。[89]
截至2017年,歐克的理論已經啟發了很多類似的提案,無一例外要求聲稱泰姬瑪哈陵原本是印度教的神廟。[90][91]2017年8月,印度考古調查局聲明,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泰姬瑪哈陵的墓址原本有過印度教的神廟。[92]
1879年,亨利·喬治·基恩(Henry George Keene)根據西班牙著作《弗萊·塞巴斯蒂安·馬提尼克遊記》(The Travels of Fray Sebastian Manrique, 1629-1643)的翻譯本,提出泰姬瑪哈陵是由義大利建築師傑羅尼莫·韋雷諾(Geronimo Vereneo)設計的說法,風行了一段時間。威廉·亨利·斯利曼基於塔韋尼耶的著作提出了類似的觀點,認為泰姬瑪哈陵的設計者是名叫「波爾多的奧斯丁」(Austin of Bordeaux)的法國建築師。這些理論後來又被霍斯騰神父(Father Hosten)與E.B.哈維爾(E.B. Havell)等人重新發掘,啟發了後續的一系列著作和爭議。[93]
圖集
-
清晨時分由東側望泰姬瑪哈陵
-
日落時分由西側望泰姬瑪哈陵
-
霧中的泰姬瑪哈陵
-
泰姬瑪哈陵的全景圖,攝於2005年。
參見
參考文獻
註解
- ^ Dutemple, Lesley A. The Taj Mahal. Lerner Publications Co. 2003: 32 [2013-11-21]. ISBN 0-8225-469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31).
- ^ 2.0 2.1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Agra working on compiling visual archives on Taj Mahal. The Economic Times. 2015-11-29 [2016-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3).
- ^ 印度:泰姬陵. [2014-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8).
-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Taj Mahal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Whc.unesco.org. [2013-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8).
- ^ Hasan, Parween. Review of Mughal Architecture: Its outline and its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November 1994, 53 (4): 1301.
- ^ Lesley A. DuTemple, "The Taj Mahal", Lerner Publishing Group (March 2003). pg 26: "The Taj Mahal, a spectacular example of Moghul architecture, blends Islamic, Hindu and Persian styles"
- ^ 7.0 7.1 Tillitson, G.H.R. (1990). Architectural Guide to Mughal India, Chronicle Books.
- ^ History of the Taj Mahal Agr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on: 20 January 2009.
- ^ 9.0 9.1 9.2 9.3 Anon. The Taj mahal. Islamic architecture. Islamic Arts and Architecture Organization. [2015-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7).
- ^ Asher, Catherine Ella Blanshard. The New Cambridge History of India, Vol I:4 - Architecture of Mughal India (Hardback) First published 1992, reprinted 2001,200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212 [2003]. ISBN 0-521-26728-5.
- ^ 因來自拉合爾而得名(Koch.p88)
- ^ UNESCO advisory body evalua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SouLSteer, Taj Mahal, April 21, 2013. [2013-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2).
- ^ 白色的大理石交响乐. 星島環球網. [2013-11-21].
- ^ Ahmed, Akbar S. Islam Today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the Muslim World.. London: I.B. Tauris & Co. 2009: 94. ISBN 9780857713803.
- ^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PBS. [2010-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13).
- ^ 晁華山. 印度,泰姬·瑪哈陵. 中國網. [2013-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31).
- ^ Muhammad Abdullah Chaghtai Le Tadj Mahal D'Agra (Hindi). Histoire et description (Brussels) 1938 p. 46.
- ^ 'Abd al-Hamid Lahawri Badshah Namah Ed. Maulawis Kabir al-Din Ahmad and 'Abd al-Rahim under the superintendence of William Nassau Lees. Vol. I Calcutta 1867 pp. 384-9 ; Muhammad Salih Kambo Amal-i-Sal\lih or Shah Jahan Namah Ed. Ghulam Yazdani Vol.I (Calcutta) 1923 p. 275.
- ^ Chaghtai Le Tadj Mahal p54; Lahawri Badshah Namah Vol.1 p. 403.
- ^ Jstor. [2015-02-07].
- ^ David Carroll; Newsweek, inc. Book Division. The Taj Mahal. Newsweek. 1973: 64 [2015-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5).
In order to transport materials, a ten-mile-long ramp of tamped earth was built through Agra, and on it trudged an unending parade of elephants and bullock carts dragging blocks of marble to the building site.
- ^ 23.0 23.1 Sarkar, Jadunath (Sir). Studies in Mughal India. Calcutta M.C. Sarkar. 1919: 30, 31 [2015-05-20].
- ^ WolframAlpha Computational Knowledge Engine. WolframAlpha. Wolfram Alpha LLC. [2015-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30).
- ^ Tillotson, Giles. Taj Mahal.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14 [2015-02-07]. ISBN 978-0-674-06365-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5).
- ^ Gascoigne, Bamber (1971). The Great Mughals. New York:Harper&Row. p. 243.
- ^ Perils the Taj has faced. The Tribune (Chandigarh). 2003-07-13 [2015-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7).
- ^ Lord Curzon's Brass Lam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Yapp, Peter (1983). The Traveller's Dictionary of Quotations. London:Routledge Kegan & Paul. p. 460.
- ^ Chaghtai Le Tadj Mahal p. 146.
- ^ Copplestone, p. 166.
- ^ Taj Mahal Mausoleum from Britannica. [2015-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1).
- ^ ASI. [2015-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5).
- ^ Onion domes, bulbous domes. strombergarchitectural.com. [2015-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7).
- ^ Ahuja, Dilip R.; Rajani, M.B. On the symmetry of the central dome of the Taj Mahal (PDF). Current Science. 2016, 110 (6): 996–997 [2018-11-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6-11).
- ^ ‘The Taj!’ EXTERIORS. Official WebSite of Taj Mahal. U.P. Tourism. [2016-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31).
- ^ Begley, Wayne E. The Myth of the Taj Mahal and a New Theory of Its Symbolic Meaning. The Art Bulletin. March 1979, 61 (1): 14. doi:10.2307/3049862.
- ^ 出自《古蘭經》108:1,部分譯本認為Kawthar是天國里的一條河流的名字。文本翻譯可參見[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The plants growing throughout the Taj Mahal complex. India Tourism. indiatourism.ws. [2017-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7).
- ^ Wright, Karen. Works in Progress. Discover (Waukesha, WI, USA: Kalmbach Publishing). 2000-07-01 [2015-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9).
- ^ Allan, John. The Cambridge Shorter History of India First. Cambridge: S. Chand, 288 pages. 1958. p. 318.
- ^ The Taj by Jerry Camarillo Dunn J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Royals, Sue. Our Global Village – India. India: Lorenz Educational Press. 1996: 7 [2018-11-22]. ISBN 978-1-4291-1107-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 ^ Koch, p. 139.
- ^ Thetajindia.weebly.com. [2015-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 Indiatribune.com. [2015-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 Creation History of Taj Mahal. [2017-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6).
- ^ 48.0 48.1 Koch, p. 100.
- ^ 原文出自古蘭經89:27-28;此處的文本翻譯取自馬堅譯本,其它的翻譯可參見[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Visiting the Taj - calligraphy. Treasures of the World.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2015-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9).
- ^ Taj Mahal Calligraph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Economic times article.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8).
- ^ 53.0 53.1 Vikas Khatri. Greatest Wonders of the World. V S Publishers. 2012: 128 [2018-11-21]. ISBN 9381588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5).
- ^ Alī Jāvīd, Tabassum Javeed. World Heritage Monuments and Related Edifices in India, Volume 1. Algora Publishing. 2008: 309 [2018-11-21]. ISBN 978-0-87586-483-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 ^ Taj.net.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8).
- ^ UNESCO. Periodic Reporting Exercise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PDF). UNESCO. 2002 [2015-02-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2-28).
- ^ Koch, p. 120.
- ^ Koch, p. 254.
- ^ Koch, pp. 201–208.
- ^ Travel Correspondent. New Seven Wonders of the World announced. The Telegraph. 2007-07-09 [2015-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1).
- ^ Taj Mahal open to nocturnal visit. 2004-11-27 [2018-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0) (英國英語).
- ^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Night Viewings of Taj Mahal. Asi.nic.in. 2004-11-28 [2015-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7).
- ^ DNA India: Going to the Taj? This is all you can car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Scaffolding from NatGeo. [2015-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 Lesley A. DuTemple. The Taj Mahal. Twenty-First Century Books. 2003: 96 pages [2015-02-07]. ISBN 978-0-8225-469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 ^ BBC, Taj Mahal. [2015-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6).
- ^ Taj Mahal World Heritage Site Pag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Acid Rain and the Taj Maha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Kataria, Sunil. Pollution turns India's white marble Taj Mahal yellow and green. U.S. [2018-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0) (美國英語).
- ^ Oil Refinery Impact on Taj Maha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Supreme Court Oppose. [2015-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 UNESCO. UNESCO. 1997-04-30 [2015-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26).
- ^ Why is the Taj Trapezium Zone and why is it called so? - Times of India. The Times of India. [2018-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0).
- ^ Taj Mahal gets mud-pack treatment. BBC News. 2014-06-08 [2018-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0) (英國英語).
- ^ Taj Mahal could collapse within five years because wooden foundations are rotting. Daily Mail. 2011-10-05 [2015-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4).
- ^ Taj Mahal could collapse within two to five years. Fox News. 2011-10-07 [2015-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30).
- ^ India Taj Mahal minarets damaged in storm. [2018-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5).
- ^ synyan. 神奇印度(15):泰姬陵爱的泪珠. 2011-12-11 [2012-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5) (中文).
- ^ TagoreWeb. tagoreweb.in. [2018-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0).
- ^ Koch, p. 231.
- ^ Asher, p. 210.
- ^ Koch, p. 249.
- ^ Warrior Empire: The Mughals of India (2006) A+E Television Network.
- ^ 84.0 84.1 Koch, p. 239.
- ^ Rosselli, J., Lord William Bentinck the making of a Liberal Imperialist, 1774–1839, London Chatto and Windus for Sussex University Press 1974, p. 283.
- ^ Koch, p. 240.
- ^ Writ Petition (Civil) 336 of 2000, P.N. OAK vs. U.O.I. & Ors.
- ^ The Hindu, 14 July 2000:Plea to rewrite Taj history dismisse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ounsel for the petitioner [...] withdrew the petition")
- ^ Taj Mahal part of an ancient temple: UP BJP chief. The Hindu. [2015-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8).
- ^ Siraj Qureshi,"Another court petition challenges Taj Mahal's story as a symbol of lov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dia Today, 12 August 2017.
- ^ "Is Taj Mahal a mausoleum or a Shiva temple? CIC asks govt to clarif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Hindustan Times, 10 August 2017.
- ^ BJP's Vinay Katiyar now calls Taj Mahal a Hindu temple - a 'bee in bonnet' theory that Supreme Court once rejected. India Today. [2018-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9).
- ^ Dixon, Jack S. The Veroneo controversy. The Journal of Imperial and Commonwealth History. 1987, 15 (2): 170. doi:10.1080/03086538708582735.
相關著作
- Asher, Catherine B. (1992). Architecture of Mughal India New Cambridge History of India I. 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26728-5.
- Bernier, Françoi' (18911). Travels in the Moghul Empire A.D. 1657–1668. Westminster: Archibald Constable & Co.
- Carroll, David (1971). The Taj Mahal, Newsweek Books ISBN 0-88225-024-8.
- Chaghtai, Muhammad Abdullah (1938). Le Tadj Mahal d'Agra (Inde). Histoire et description. Brussels: Editions de la Connaissance
- Copplestone, Trewin. (ed). (1963). World architecture – An illustrated history. Hamlyn, London.
- Gascoigne, Bamber (1971). The Great Moguls, Harper & Row.
- Havel, E.B. (1913). Indian Architecture: Its Psychology, Structure and History, John Murray.
- Kambo, Muhammad Salih Amal-i-Salih or Shah Jahan Namah Ed. Ghulam Yazdani (Calcutta: Baptist Mission Press) Vol. I 1923. Vol. II 1927.
- Koch, Ebba. The Complete Taj Mahal: And the Riverfront Gardens of Agra First. Thames & Hudson Ltd., 288 pages. 2006 [Aug 2006]. ISBN 0-500-34209-1.
- Lahawri, 'Abd al-Hamid Badshah Namah Ed. Maulawis Kabir al-Din Ahmad and 'Abd al-Rahim under the superintendence of Major W.N. Lees. (Calcutta: College Press) Vol. I 1867 Vol. II 1868.
- Lall, John (1992). Taj Mahal, Tiger International Press.
- Preston, Diana & Michael. A Teardrop on the Cheek of Time First. London: Doubleday, 354 pages. 2007 [2007]. ISBN 978-0-385-60947-0.
- Rothfarb, Ed (1998). In the Land of the Taj Mahal, Henry Holt ISBN 0-8050-5299-2.
- Saksena, Banarsi Prasad (1932). History of Shahjahan of Dihli (Allahabad: The Indian Press Ltd.)
- Spiller, R (1994). "Agricultural Sites of the Taj Mahal", Chronicle Books.
- Stall, B (1995). Agra and Fathepur Sikri, Millennium.
- Stierlin, Henri [editor] & Volwahsen, Andreas (1990). Architecture of the World: Islamic India, Taschen.
- Tillitson, G.H.R. (1990). Architectural Guide to Mughal India, Chronicle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