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莊

中华民国海军上将

楊樹莊(1882年5月11日—1934年1月10日),幼京中華民國海軍上將,為中華民國海軍部第一任部長,福建省福州府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

楊樹莊
個人資料
出生1882年5月11日
 大清福建省閩侯縣
逝世1934年1月10日 (51歲)
 中國上海市
國籍 中國
楊樹莊

生平

楊樹莊生於1882年(光緒八年),生父為楊仁鏗。叔父楊建洛曾任北洋水師濟遠艦二副,因無後而收楊樹莊為嗣。甲午戰爭中楊建洛戰死,1898年楊樹莊作為遺屬就讀廣東黃埔水師學堂第八屆駕駛班[1]

1911年初任「湖鷹」號魚雷艇管帶(艇長)。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17日楊樹莊奉時任海軍統制(海軍總司令)薩鎮冰之命馳援武漢鎮壓革命。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11月11日薩鎮冰離開艦隊前往上海「就醫」,楊樹莊等諸海軍官兵遂率艦起義,歸附革命軍。1912年4月,進入新成立的北京海軍部供職。1913年1月補授海軍中校銜。1914年5月,晉升為海軍中校。10月任炮艦「永翔」號艦長。1915年曆任炮艦「楚觀」號、驅逐艦「飛鷹」號艦長。[1]

1916年,任肇和號巡洋艦艦長,負責海軍訓練事宜。1920年12月,改任應瑞號艦長。1921年11月,晉升為海軍少將。[2]

1922年,應瑞號支援擁戴孫中山的東路討賊軍,參與驅逐親北京政府的福建軍閥李厚基之作戰,應瑞艦並非護法艦隊所屬,雖然這等同於背叛北洋政府,但李厚基為皖系背景,與海軍支持的直系不和,因此楊樹莊的行動未被當時直系主政的北京政府有所懲處。1923年1月,升任練習艦隊司令兼閩江要塞司令。5月,在福建積極擴張海軍勢力,控制長樂連江平潭等縣。6月,在時任海軍總司令杜錫珪授意下,率數艘軍艦及海軍陸戰隊進攻閩南地區。[2]

1924年4月,楊樹莊率部占領廈門[2]。5月,因功升為海軍中將,旋即出任海軍閩廈警備司令。同年9月,在江浙戰爭中,率閩廈海軍艦隊和海軍陸戰隊參加了淞滬瀏河戰役,並取得勝利,同年9月北洋政府任命其為中華民國海軍副總司令、海軍中將並勝威將軍稱號,10月段祺瑞上台後,楊樹莊出任中華民國海軍總司令一職。北伐戰爭時,楊樹莊於1927年3月14日率領海軍歸附國民革命軍,電令各軍艦易幟,並幫助北伐軍攻取南京

同年4月,四一二事件爆發,楊樹莊應令主持海軍的「清黨」工作,解散了中國共產黨組織的「新海軍社」,但同時又將新海軍社名單付諸一炬。4月18日,蔣介石另立南京國民政府,楊通電擁護,並出任國民政府委員、海軍總司令兼福建省政府主席、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海軍特別黨部主任委員等職;同時盡力與奉系控制的東北艦隊周旋。7月,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在此期間積極擴充海軍陸戰隊實力。[3]

1928年12月,南京開始對陸海軍的編遣工作,裁撤海軍總司令部。楊樹莊忌憚蔣介石控制海軍,試圖稱病抵制,未果。1929年1月,蔣在軍政部下設海軍署,以陳紹寬為署長,楊則專務福建省主席一職。4月,蔣重設海軍部,楊出任第一任海軍部長,並晉升海軍上將。5月,當選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4]

楊樹莊主政時積極在閩地培植嫡系勢力,同時奉行「海軍不干政」政策,故而招致雙方的不滿。1930年1月6日,閩廈海軍警備司令部司令薩福疇、國民革命軍海軍陸戰隊步兵第一旅兼福建省防軍司令林忠、國民革命軍第52師師長盧興邦聯手發動政變,綁架了6位福建省政府委員與福州水上公安局局長。楊樹莊底下的陸戰隊第二旅旅長林秉周則在此次衝突中採取觀望態度,失去軍事力量支持的楊樹莊只好北遁南京乞援,蔣中正當時正面對中原大戰的開戰壓力因此無暇處理福建省內之人事鬥爭,楊樹莊被迫到普陀山「養病」,雖然海軍部仍由其管理,但失去福建省的軍政實力對他造成重大打擊。福建的反蔣勢力則在同年6月的中原大戰起兵,但隨即遭到中央軍系統之國民革命軍給平定,福建省務則逐漸開始由南京政府委派的福建系軍人主控。

1931年底,國民政府改組,海軍部部長一職被陳紹寬所接替,楊樹莊雖然仍具有福建省政府主席的身分,但實際上已長期稱病遠離福建,僅由代理省主席主管政務。陳紹寬雖為其保留海軍部高等顧問一職,但僅為不具實質影響力之虛職。1932年底,蔣光鼐接任福建省主席,楊樹莊轉任國民政府委員。

1933年11月閩變爆發,楊樹莊與林森等六人被南京國民政府任命為審核福建黨務委員,作為穩定南京政府內福建裔軍政要員的角色。1934年1月10日,楊樹莊病逝於上海,進行公葬,中華民國全國海軍下半旗致哀三日。

楊樹莊逝世後,其藏書贈與福州烏山圖書館。楊樹莊還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在福州湧泉寺多有施捨。[5]楊樹莊的陵墓位於福州市郊區的鼓山上,為三合土結構,5層墓埕。[6]

注釋

  1. ^ 1.0 1.1 #中華民國史·人物傳,劉傳標,4525頁
  2. ^ 2.0 2.1 2.2 #中華民國史·人物傳,劉傳標,4526頁
  3. ^ #中華民國史·人物傳,劉傳標,4528頁
  4. ^ #中華民國史·人物傳,劉傳標,4529頁
  5. ^ #福州市志
  6. ^ #福州市郊區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