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爾拉龍屬
梅爾拉龍(學名:Meyerasaurus)是蛇頸龍目彪龍科已滅絕的一個屬,生存於早侏羅世德國西南巴登-符騰堡州的霍爾茨馬登。[1]
梅爾拉龍屬 化石時期:早侏羅世,
| |
---|---|
斯圖加州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正模標本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爬蟲綱 Reptilia |
目: | †蛇頸龍目 Plesiosauria |
科: | †彪龍科 Rhomaleosauridae |
屬: | †梅爾拉龍屬 Meyerasaurus Smith & Vincent, 2010 |
模式種 | |
†勝利梅爾拉龍 Meyerasaurus victor (Fraas, 1910 [原為驚異龍])
| |
異名 | |
發現
霍爾茨馬登與艾謝爾山下采爾之間經營著一個白堊岩及頁岩採石場。其與一層四十厘米厚的堅硬碳質頁岩相交,後者被認為毫無價值。甚至魚龍「木乃伊」也慘遭遺棄,因為清修它們的成本效益不高。岩石被傾倒於一座峽谷中。1906年5月,著名化石商人伯恩哈德·豪夫(Bernhard Hauff)在垃圾場發現破碎的巨石,其中含有一具異常完整也因此極為罕見的蛇頸龍骨骼。當時德國的蛇頸龍發現較英國零散得多。九個多月的時間裡,豪夫共發現2.5噸白堊岩,然後取出並清修其中的骨骼。其與1906年11月在附近頁岩中發現、後被命名為絲萊龍的第二具蛇頸龍骨骼一起出售。在D·蘭道爾(D. Landauer)與維克多·弗拉斯(Victor Fraas)的資助下,斯圖加特皇家博物標本室(Stuttgarter Königliche Naturalienkabinett)得以買下這兩件標本。[2]
命名
1910年,斯圖加特大學古生物學館長埃伯哈德·弗拉斯將標本命名為勝利驚異龍(Thaumatosaurus victor)。此名於描述論文第106頁提及。第124頁描述部分標題為「Plesiosaurus (Thaumatosaurus) victor n. sp.」。這被解釋為其首先命名勝利蛇頸龍(Plesiosaurus victor),同時立即更名為勝利驚異龍。弗拉斯後來解釋說,自已更喜歡邁爾命名的驚異龍(意為「神奇的爬行動物」)而非絲萊命名的彪龍,並宣稱「我把我們的新物種命名為勝利驚異龍」。[2][註 1]種名victor在拉丁語中意即「勝利者」,指標本「非常壯麗且其美麗遠超之前所有發現」,亦致敬埃伯哈德·弗拉斯的兄弟維克多·弗拉斯。[2]
到1922年已認識到鮞粒驚異龍(Thaumatosaurus oolithicus)正模材料極為稀少。[3]勝利驚異龍於1932年被改為寬鎖龍的一個種,[4]並於1960年由蘭伯特·貝弗利·塔羅更名為勝利彪龍。[5]然而這些名稱很少被使用。亞當·斯圖亞特·史密斯(Adam Stuart Smith)2007年稱,由於驚異龍基本是個疑名,因此自己不久將為該分類單元命名一個獨立屬。[6]
梅爾拉龍由亞當·史密斯與佩吉·文森特(Peggy Vincent)於2010年首次命名,新組合是維克多梅爾拉龍(Meyerasaurus victor)。屬名致敬提出屬名「驚異龍」的德國古生物學家赫爾曼·馮·邁爾。[1]
描述
梅爾拉龍所知於正模標本SMNS 12478,為一具關節連接且保存有顱骨的完整骨骼,腹側暴露在外。顱骨長37公分(1英尺3英寸)、身長3.35—3.44米(11.0—11.3英尺)。[1][6]其收集於著名的波西多尼亞-席費爾化石群(波西多尼亞頁岩)鐮型龍頭菊石帶(Harpoceras falcifer zone)的秀麗-鐮形龍頭菊石亞帶(Harpoceras elegantulum-falciferum ammonoid subzones),時間可追溯至大約1.83至1.8億年前。[1]
1944年,斯圖亞特頻繁受到轟炸。9月12日,英國轟炸機引發一場風暴性大火,燒毀了市中心。博物館被毀,正模標本亦摔成碎片。但後來得以從廢墟下艱難地將這些碎片重新拼湊起來,現陳列於新的古生物展覽大樓即雄獅門博物館。
分類
以下分支圖展示了梅爾拉龍在其它蛇頸龍類中的系統發育位置,遵循本森等人(2012年)的研究:[7]
蛇頸龍目 Plesiosauria |
| ||||||||||||||||||||||||||||||||||||||||||||||||||||||||||||||||||||||||
參見
注釋
- ^ 故「勝利蛇頸龍」這一組合從未在論文中出現過。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Adam S. Smith; Peggy Vincent. A new genus of pliosaur (Reptilia: Sauropterygia) from the Lower Jurassic of Holzmaden, Germany (PDF). Palaeontology. 2010, 53 (5): 1049–1063 [2024-08-20]. doi:10.1111/j.1475-4983.2010.00975.x .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26).
- ^ 2.0 2.1 2.2 Fraas, Eberhard. Plesiosaurier aus dem oberen Lias von Holzmaden (PDF). Palaeontographica. 1910, 57 (3–4): 105–140.
- ^ Andrews, Charles William. Description of a new plesiosaur from the Weald Clay of Berwick (Sussex).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922, 78 (1–4): 285–298. doi:10.1144/GSL.JGS.1922.078.01-04.11.
- ^ Zittel, K.A. von. 1932. Textbook of palaeontology (three volumes), 2nd edn (revised)
- ^ Tarlo, Lambert Beverly. A review of Upper Jurassic pliosaurs. Bulletin of the British Museum (Natural History), Geology. 1960, 4: 145–189.
- ^ 6.0 6.1 Smith, A.S. Chapter 3 – Material and palaeontological approaches (PDF). Anatomy and Systematics of the Rhomaleosauridae (Sauropterygia: Plesiosauria) (PDF). 2007: 27–58 [2024-08-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2-11).
- ^ Roger B. J. Benson; Mark Evans; Patrick S. Druckenmiller. High Diversity, Low Disparity and Small Body Size in Plesiosaurs (Reptilia, Sauropterygia) from the Triassic–Jurassic Boundary. PLOS ONE. 2012, 7 (3): e31838. Bibcode:2012PLoSO...731838B. PMC 3306369 . PMID 22438869. doi:10.1371/journal.pone.0031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