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峰(1870年—1955年8月),字峻山陝西醴泉東鎮梁家村人,貢生,曾任米脂縣知事。清末民初教育家、文學家、地方官員。

梁海峰
貢生
梁海峰
 中華民國陝西省榆林道米脂縣知事
任期
1927年4月—1927年9月
前任余寶滋
繼任韓兆鶚
個人資料
性別
峻山
別名四先生、問心儒
出生1869年
同治九年
 清朝陝西省西安府醴泉縣
逝世1955年8月(85—86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西安市
籍貫陝西醴泉
國籍 清朝(1870年-1912年)
 中華民國(1912年-1921年)
 中華民國(1921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起)
兒女梁仕綱(長子),梁仕瑞(次子)
共2子2女
父母梁玉樹(父)
學歷煙霞書院
職業教育家、地方官員

生平

梁於1870年(清同治九年)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府醴泉縣。他熱愛學問,好讀書,參加清朝的科舉考試考中廩貢生,師從陝西維新派領袖劉古愚[1],受業於他所開設的煙霞書院[2]。1898年,梁隨劉古愚參與百日維新運動。變法失敗,梁得到縣衙將逮捕康梁新黨的消息後,繼續堅定支持維新主張,拒絕外出躲避,陪同劉古愚在味經書院「飲酒待戮」,後倖免於難。[3][4]

辛亥革命前,梁先後任教於陝西省師範大學堂、陸軍中學堂等校。梁的學生中有許多革命進步人士,包括後來的國民軍副司令兼第二軍軍長胡景翼、民盟中央副主席楊明軒、國軍二十二軍軍長左協中等。民國年間,梁曾任陝西省米脂縣知事陝西省禁菸委員、陝西省視學等職,後棄官。[1][5]

棄官後,梁輾轉任教於西安一中、西安二中、西安第一師範、西安女子師範等校。1911年梁與王綬金、王憲章等捐資創辦健行小學,後在陝西省立第一師範任訓育主任。1928年,與女婿張文穆創辦陝西省私立民興中學(今西安市第八中學前身),自任理事長,1939年任該校校長。抗日戰爭勝利後,任醴泉縣昭陵小學校長。1955年8月,梁海峰因病去世。[6]

私人交往

梁拜師劉古愚,與劉往來密切。1899年,劉居於禮泉煙霞草堂時,曾為梁海峰父親梁玉樹撰寫墓志銘。求學期間,梁與同學于右任私教甚篤,兩人維持了多年的友誼,常常互贈書畫。[4]

 
梁海峰父墓志銘

評價

梁一生清廉替民作主,但其仕途並不成功,米脂縣誌記載他「軟弱無能,人稱『梁老婆』」[5]

參考資料

  1. ^ 1.0 1.1 咸陽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民国续修醴泉县志稿卷九·选举志. 民國續修醴泉縣誌稿卷. [2022-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1). 
  2. ^ 禮泉縣地方志編纂委會編. 《礼泉县志》. 陝西: 三秦出版社. 1999年3月: 1040頁. ISBN 7806282807. 
  3. ^ 孫亞軍. 刘古愚——末世倡“新学” 关学有干城. 四川文化網. [2022-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1). 
  4. ^ 4.0 4.1 張鵬一. 王玉民、呂守輝、瞿淮 , 編. 《刘古愚年谱》 第1版. 陝西: 陝西旅遊出版社. 1989年12月: 214頁. ISBN 7541801216. 
  5. ^ 5.0 5.1 米脂县志·第十九卷. 陝西省地方志辦公室. [2022-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1). 
  6. ^ 《咸陽經典舊志稽注》編纂委員會. 《咸阳经典旧志稽注》 2010年12月第1版. 西安市: 陝西出版集團三秦出版社. : 第9頁. ISBN 978-7-80736-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