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北伐

桓溫北伐,是東晉時期將領桓溫分別於354年、356年及369年發動北伐北方十六國的戰役。

桓溫北伐
日期(第一次)354年;(第二次)356年;(第三次)369年
地點
(第一次)雍州關中地區;(第二次)司州洛陽;(第三次)枋頭
結果 (第一次)前秦勝利,桓溫退回荊州;(第二次)東晉勝利,收復洛陽;(第三次)秦燕聯軍勝利
參戰方
(第一次)東晉前涼
(第二、三次)東晉
(第一次)前秦
(第二次)姚襄周成
(第三次)前燕前秦
指揮官與領導者
桓溫 (第一次)苻健
(第二次)姚襄周成
(第三次)慕容暐慕容垂苟池鄧羌
兵力
(第一次)40000步騎,襄陽水軍、司馬勳及王擢軍不詳
(第二次)不詳
(第三次)50000人
(第一次)不詳
(第二次)不詳
(第三次)前燕約70000兵,前秦二萬步騎
傷亡與損失
(第一次)約2000人
(第二次)不詳
(第三次)約40000
(第一次)不詳
(第二次)不詳
(第三次)不詳

第一次北伐

背景

永和五年(349年),後趙皇帝石虎去世,其後諸子爭位,後趙國內混亂。其時東晉朝中就已經準備北伐,並由征北大將軍褚裒主持北伐,但以失敗告終。而桓溫在當時亦隨即移屯安陸,屢次上表請求北伐,但因其平滅成漢後威望太高,朝廷不願桓溫北伐成功而令其威名更盛,於是在褚裒北伐以後提拔殷浩繼續準備北伐,對桓溫的上請不作回應。

同時,北方氐人苻健於永和六年(350年)入關,並於次年建立前秦,至永和八年(352年)更加稱帝。前秦建國後多次與東晉作戰[1]。及至永和九年(353年)殷浩發動北伐,目標是前秦控制的洛陽,正是試圖利誘前秦將領梁安雷弱兒叛秦造成關中混亂,藉前秦駐洛陽軍力入援關中之機進取洛陽。

然而,殷浩北伐失敗,桓溫於是借當時朝野對殷浩北伐的不滿逼朝廷廢掉殷浩,令桓溫獨大。

過程

永和十年二月己丑日(354年3月21日),桓溫自江陵率四萬步騎北伐,取道武關入關,又命水軍自襄陽進至南鄉郡;同時梁州刺史司馬勳亦經子午道北伐前秦。桓溫先派別軍進攻上洛,俘獲前秦荊州刺史郭敬,於是進擊青泥城前涼秦州刺史王擢見司馬勳攻略前秦西部,於是進攻陳倉以作響應。

前秦皇帝苻健面對桓溫大軍北伐,派遣太子苻萇丞相苻雄等人率兵五萬駐屯嶢柳以作抵抗。四月己亥日(5月30日),桓溫在藍田縣與苻萇等軍大戰,雖然苻生單騎突陳殺傷不少晉兵,但晉兵在桓溫的統率下仍大敗秦兵;同時桓沖又在白鹿原擊敗苻雄軍[2]。桓溫在大敗前秦軍隊後就繼續向長安進發,進據灞上。當時苻萇等軍退屯城南,苻健於是盡發精兵三萬人,在大司馬雷弱兒等人率領下與苻萇會合,只留六千老弱士兵留守長安小城。

當時前秦首都長安危急,三輔各郡縣都來向桓溫歸降,桓溫安撫並讓居民恢復原來生活。當時居民又爭相以牛酒勞軍,又夾道觀看前來的軍隊,老人更流著淚說:「想不到今日又看到了官軍。」面對這個形勢,順陽太守薛珍勸桓溫直逼長安,但桓溫不聽從,駐屯灞上後就沒有進渡灞水,一直與前秦軍相持,並打算收割當地的麥子作軍糧以繼續對峙。

但苻雄先率七千騎進襲司馬勳,並在子午谷擊敗他。後又與諸軍在白鹿原與桓溫大戰,殺晉兵萬餘人。前秦軍更搶先一步收割麥子,而且實行堅壁清野,令桓溫陷入缺糧困境。在戰事不利和缺糧之下,桓溫唯有在六月丁丑日(7月7日)遷關中三千多戶人南歸。苻萇見桓溫退兵,更領兵追擊,攻至潼關時已屢敗晉軍,傷亡數以萬計。當時薛珍以桓溫被逼退兵,當眾稱許自己之勇而指責桓溫太慎重,於是被桓溫所殺。

另一方面,進攻陳倉的司馬勳和王擢雖攻破陳倉,但亦被苻雄所敗,司馬勳退回漢中而王擢回略陽。北伐至此結束。

參戰人物


第二次北伐

背景

永和七年(351年),後趙滅亡,後趙將領姚弋仲降晉,其子姚襄亦隨父歸降,皆獲東晉遙封官職及爵位。次年姚弋仲死,姚襄依從父親遺命南奔東晉,駐屯譙城。永和八年(352年),姚襄在謝尚兵敗後退屯歷陽,並大行屯田及訓練將士。然而因為殷浩忌憚姚襄,竟多次派刺客刺殺他,又派魏憬意圖偷襲他,最終令姚襄決心叛晉。永和九年(353年),姚襄就於殷浩北伐期間臨陣叛晉,倒戈攻擊殷浩,不但令殷浩北伐失敗,更盤據淮河一帶,在盱眙建立根據地。

永和十年(354年),江西流民郭敞等人在東晉僑置陳留郡堂邑叛亂,捕擄陳留太守劉仕向姚襄歸降。因著臨近東晉賴以自守的長江天險,於是令東晉朝廷十分震驚,立刻加強對京師建康的防守。然而,姚襄沒有南進,反倒北歸,於是轉據許昌

原本降晉的周成又於永和十年叛晉,進據洛陽。姚襄據許昌後就於永和十二年(356年)起兵進攻洛陽。

另一方面,完成第一次北伐而回荊州的桓溫多次上表請求遷都洛陽,修復在洛陽的皇家園陵,但都未獲批准。隨後又升桓溫為征討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諸軍事,專委討伐姚襄之任。而因此就促成桓溫發動第二次北伐。

經過

桓溫於永和十二年在江陵起兵,先遣督護高武魯陽,輔國將軍戴施駐屯黃河上,以水軍進逼許昌和洛陽,更請二州派兵經入黃河協助北伐。桓溫自己則從後領兵作眾人繼援。

八月己亥日,桓溫到達洛陽城南的伊水,久圍洛陽不破的姚襄於是撤去圍城軍,轉而抵抗桓溫,並在伊水水北的樹林中埋伏精兵,試圖誘使桓溫率兵後退,在其後退時派伏兵突擊。然而桓溫拒絕姚襄後退的請求,姚襄意圖依伊水而戰,而桓溫則結陣向前進攻,更親身披甲督戰,於是大敗姚襄,姚襄逃到洛陽北山,及後更與餘眾逃奔并州,桓溫未能追及。

隨後,周成以洛陽向桓溫投降。桓溫及後留兵戍守洛陽,並且置陵令,修復各個皇陵後就押著周成及帶著三千多家歸降的平民南歸。第二次北伐至此結束。

參戰人物

第三次北伐

背景

桓溫在第二次北伐成功收復洛陽後聲望提高,先於昇平四年(360年)進爵南郡公,後更在興寧元年(363年)進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正式掌握朝政。次年更授桓溫揚州刺史,令桓溫掌握京畿地區軍事。桓溫雖然內鎮揚州,然而原本所都督的荊、江二州亦交由其兩個弟弟桓豁桓沖掌握,由此桓溫基本上集東晉全國軍政大權於一身,僅未能掌握徐、兗二州所在的京口及豫州等兵力。

另一方面,原本名義上臣服於東晉的前燕在其君主慕容儁在永和八年(352年)稱帝自立後,就多次與東晉發生戰事。前燕更多次派兵進攻洛陽,雖勉強能守著洛陽,但河南諸郡其實都被前燕所奪。東晉終在興寧三年(365年)失去洛陽。司冀等地皆失於前燕後,前燕又進攻兗州等地,於太和元年(366年)又奪取魯郡高平郡,甚至曾南侵至竟陵郡

面對前燕不斷的軍事行動,桓溫亦希望以北伐提高自己聲望,以圖實現自己野心,登上帝位;又因前燕慕容恪於太和二年去世,桓溫於是決意進行北伐[3],打算打敗前燕後回朝受取九錫,終篡奪東晉政權。

經過

太和四年(369年),桓溫上請北伐,並請與徐、兗二州刺史郗愔、豫州刺史袁真及江州刺史桓沖一同出兵。郗愔是在庾希因救援高平及魯郡不力而被彈劾免職後受桓溫所推[4],然而其實桓溫一直覬覦郗愔部下駐京口的軍隊,心中很不願由郗愔統率這些部眾。當時郗愔之子郗超是桓溫心腹,明白桓溫心思後就假作父親書信,將父親的徐兗二州刺史的職位讓給了桓溫,令桓溫十分高興。至四月庚戌日(5月22日),桓溫終自所鎮的姑孰領五萬人出兵前燕。

桓溫北伐至兗州,當時郗超顧慮汴水因戰亂久未浚治,認為會影響漕運,但桓溫不聽。直至行軍至金鄉時就因天旱而令水軍不能繼續前進。桓溫當時就命毛穆之開鑿河道,引水令桓溫水軍得以繼續前進,終成功進入黃河。

然而,郗超又進言,認為桓溫入黃河之法是逆著水流而進,與東晉基地距離又遠,難通漕運,擔心前燕會拒守不戰,令晉軍陷入糧道斷絕,無軍糧繼續北伐的困境。郗超於是建議桓溫盡率全軍直擊前燕國都鄴城,不論前燕逃回遼東後方、拒守鄴城或出戰與東晉決一勝負皆有利於北伐進展;另郗超又提議一個較穩健的策略,建議桓溫守著河道,控制漕運,一直儲蓄糧食,直至明年夏天方才繼續進攻。郗超又認為若果不速戰速決,當戰事拖延至秋冬後,水量減少而北方早降溫的客觀條件之下,會令到晉軍更難維持。但桓溫都不聽從。

桓溫隨後派檀玄攻取湖陸,更俘獲慕容忠。前燕所派慕容厲率步騎二萬進攻,桓溫又於黃墟大敗敵軍。鄧遐朱序又在林渚擊敗燕將傅顏,前燕高平太守徐翻更投降東晉。前燕於是再派慕容臧率諸軍抵抗桓溫,但都失敗。前燕見此,唯有派人向前秦求救。

七月,前燕人孫元率宗族黨眾起兵響應桓溫,桓溫於是移屯枋頭。當時前燕皇帝慕容暐太傅慕容評對戰事發展都十分恐懼,打算北逃回遼東。但當時慕容垂自己請求進擊桓溫,慕容暐於是讓慕容垂代替慕容臧率眾抵抗桓溫。同時,慕容暐又以虎牢以西的土地賂誘前秦派兵救援前燕,在王猛的支持下,苻堅於是在八月派苟池鄧羌率步騎二萬救援前燕。

當時前燕司徒長史申胤就認為桓溫「驕而恃眾,怯於應變。大眾深入,值可乘之會,反更逍遙中流,不出赴利,欲望持久,坐取全勝。」預料當晉軍糧運出現問題時就會不戰自敗。當時,桓溫以昔日歸降東晉的段思為嚮導,前燕尚書郎悉羅騰卻擊敗桓溫軍,生擒段思。另桓溫所派的李述亦被悉羅勝和染干津所殺,令晉軍士氣下降。同時,桓溫早前命袁真攻打譙國梁國,意圖開石門水道以通漕運,但袁真攻取二郡後卻不能開通水道,令水路運輸受到阻礙。

九月,前燕開始反擊,慕容德率一萬兵與劉當駐屯石門,李邽以五千豫州兵斷絕桓溫糧道。慕容宙則以一千兵設計擊敗晉軍,殺傷大量晉兵。桓溫見戰事不利,又因糧食將竭,更聽聞前秦援兵將至,於是在九月丙申日(11月4日)焚毀船隻,拋棄輜重,循陸路退軍。只留毛穆之為東燕太守。桓溫經倉垣南歸,途中鑿井取水飲用。當時前燕諸軍亦有追晉軍,但慕容垂認為桓溫新退必然提高警覺,並以精銳殿後,不如待晉軍見燕軍未至,專心從速南退時才大舉追擊,於是只領八千騎兵從後緩緩跟隨。數日後,慕容垂見晉軍加快速度,於是加速追擊,並在襄邑追及桓溫。另一向面,慕容德已經領四千騎兵率先在襄邑設伏,於是桓溫在襄邑受兩軍夾擊,晉軍大敗,死了三萬兵。苟池所率的前秦兵亦在譙國邀擊桓溫,殺傷又以萬計。十月己巳日(12月7日),桓溫收拾散卒,駐屯山陽。叛歸東晉的孫元在武陽據守,但都被前燕所擒。第三次北伐至此結束。

參戰人物

影響

  • 桓溫北伐,為其帶來極大聲望,尤其第二次北伐收復洛陽後,桓溫曾在隆和元年(362年)請遷都洛陽,並讓昔日南渡江左的士庶一律北徙。雖然當時洛陽正受前燕所攻,僑姓士族更加是不願放棄南方北歸,但因朝廷畏懼桓溫,竟然沒有人敢首先出言諫止,而只有孫綽敢上疏反對。當時朝廷更打算派侍中勸止桓溫,可見桓溫在當時的威望極高,足以動搖朝廷。然而,桓溫北伐其實得不到舉國同心支持,故申胤才有言:「晉室衰弱,溫專制其國,晉之朝臣未必皆與之同心。故溫之得志,眾所不願也,必將乘阻以敗其事。」第三次北伐大敗而回,就已令桓的威望大降,只仍因其權傾朝野,故此促使他放棄外討增加名望,轉而對內行廢立,於是桓溫在太和六年(371年)廢黜晉廢帝,並且誣陷武陵王司馬晞等人,遂更令其威勢比皇室更盛[5]。然而,始終因為此敗,桓溫無法達成其篡位計劃,始終受制於王坦之謝安等士族人士。桓溫大敗後,北伐之事亦再沒進行。
  • 桓溫雖在第二次北伐奪回洛陽,但進兵時佔據的司、兗、青、豫地區其實在桓溫班師後就被前燕所陷,數年後洛陽亦得而復失,可見戰果其實不甚持久。
  • 桓溫在第三次北伐後恥於大敗,將罪責歸於未能開通石門水道的袁真。袁真不甘心被誣,於是向朝廷申訴,然而朝廷怯於桓溫而不敢處理,袁真於是以壽春降燕。桓溫直至太和六年才平定。
  • 桓溫北伐過後,東晉的北伐行動亦暫告一段落,而前燕與前秦亦因第三次北伐合作而派使者互相往來。然而,前燕使者郝晷見燕政不修而前秦大治,竟向王猛透露前燕虛實。另外,慕容暐後悔當日割虎牢以西土地的承諾,竟然反悔不給,於是觸怒前秦天王苻堅,開始進攻前燕。前燕終在前秦的軍事行動下亡於前秦。前秦漸漸崛起。

參考資料

  • 晉書》卷七十四《桓彝傳》、九十八《桓溫傳》、一百十一《慕容暐傳》、一百十二《苻洪苻健苻生傳》、一百十三《苻堅傳上》
  • 資治通鑑》卷九十九至一百二
  1. ^ 永和七年,晉梁州刺史司馬勳進攻秦川,在五丈原敗於苻健。永和八年苻雄攻順陽
  2. ^ 《資治通鑑·卷九十九》及《晉書·桓溫傳》皆云桓沖於白鹿原擊敗苻雄,唯《晉書·苻健傳》載苻雄擊桓沖,「王師敗績」。今從《通鑑》。
  3. ^ 《晉書·慕容恪傳》:「建鄴聞(慕容)儁死,曰:『中原可圖矣。』桓溫曰:『慕容恪尚存,所憂方為大矣。』」可見桓溫視慕容恪為打敗前燕的一大障礙。即使慕容儁死去仍能領導前燕抵抗北伐。
  4. ^ 《晉書·郗愔傳》載:「大司馬桓溫以愔與徐兗有故義,乃遷愔都督徐兗青幽揚州晉陵諸軍事、領徐兗二州刺史。」
  5. ^ 《晉書·桓溫傳》載謝安在桓溫廢帝後一見桓溫就遙拜他,稱「未有君拜於前,臣揖於後」。可見桓溫已幾同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