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田,又名浮田筏田葑田。是一種形式獨特的農田,系以、木之類材料紮成的筏,浮於水面,用以種植某種農作物

古代在沼澤水鄉無地可耕之處,用木樁作架,四周及底部置以水草和泥土、水生植物封實而成的漂浮水面的人造耕地。始見於宋代文獻。沼澤湖塘茭蒲叢生,年久,根被水沖蕩,不再和土相連,於是浮出水面,相連數十丈,厚數尺,無地人在上面種植,多有收穫,稱之為葑田。有人用竹木綑紮成架,用葑泥鋪在上面,浮系江湖水面,隨水上下而沒有旱澇,用來種植,也稱之為葑田,又叫架田。宋浙西最多,浙東也有。架田與圩田有所不同,圩田是利用濱河灘地作堤圍水而成,架田則是在水面架設木筏鋪泥而成。

參考資料

  • 中國歷史大辭典·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