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達內閣
朱安達內閣(印尼語:Kabinet Juanda),也稱工作內閣或非常事務內閣(Kabinet Karya),是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第17屆內閣,由朱安達總理領導,於1957年4月9日正式成立,也是印尼在議會制下的最後一屆內閣。1959年7月5日,蘇加諾總統頒布總統令,恢復總統制,朱安達內閣同日宣布總辭職。
朱安達內閣(工作內閣) Kabinet Djuanda Kabinet Karya | |
---|---|
印度尼西亞第17屆內閣 | |
建立日期 | 1957年4月9日 |
解散日期 | 1959年7月5日 |
組織與人物 | |
國家元首 | 蘇加諾 |
政府首腦 | 朱安達·卡塔維查亞 |
歷史 | |
前任 | 第二屆阿里·沙斯特羅阿米佐約內閣 |
繼任 | 第一屆工作內閣 |
背景
1957年3月14日,由於地方分裂勢力叛亂、執政聯盟內部各黨派分裂並攻擊政府政策,導致閣員辭職等原因,第二屆阿里·沙斯特羅阿米佐約內閣垮台。蘇加諾總統表示希望建立一個由國內四大政黨(包括印度尼西亞共產黨)組成的互助內閣,共同處理國家事務,但他的建議遭到其他各黨派和陸軍的反對,不得不退縮。3月15日,蘇加諾授權印度尼西亞民族黨主席蘇維約組閣,但他失敗了。為此,蘇加諾於4月4日召集各黨派領導人和軍方代表人會談,商討組閣事宜。馬斯友美黨的大部分成員拒絕參加新一屆內閣,他們指責蘇加諾非法行動,但已無濟於事。之後,馬斯友美黨將參加新內閣的兩名成員開除出黨。蘇加諾任命曾經多次入閣的政壇元老朱安達·卡塔維查亞組閣,內閣成員都是以個人名義入閣,不代表任何黨派。4月8日宣布組建新內閣,次日,蘇加諾在總統府獨立宮正式任命新內閣成員。[1][2][3]
組成
領導層
其他成員
- 外交部長:蘇班德里約(無黨派)
- 內政部長:薩努西·哈爾賈迪納塔(印度尼西亞民族黨)
- 司法部長:G·A·馬恩孔(印度尼西亞民族黨)
- 新聞部長:蘇迪布約(印度尼西亞伊斯蘭聯盟黨)
- 財政部長:蘇蒂克諾·斯拉梅特(印度尼西亞民族黨)
- 農業部長:薩賈沃(印度尼西亞農民陣線)
- 商務部長:蘇納佐·阿布·伍斯曼(伊斯蘭教師聯合會)
- 工業部長:F·J·因基里翁(無黨派)
- 交通部長:蘇卡丹(無黨派)
- 海運部長:穆罕默的·納齊爾(無黨派)
- 公共工程與人力部長:龐厄蘭·穆罕默德·努爾(馬斯友美黨)
- 勞工部長:桑約諾(無黨派)
- 社會事務部長:約翰內斯·萊梅納(印度尼西亞基督教黨)
- 教育與文化部長:普里約諾(平民黨)
- 宗教事務部長:穆罕默德·伊爾亞斯(伊斯蘭教師聯合會)
- 衛生部長:阿卜杜爾·阿齊茲·薩勒(印度尼西亞獨立擁護者聯盟)
- 土地事物部長:蘇納約(伊斯蘭教師聯合會)
- 國民動員與發展部長:阿納克·馬爾哈恩·哈納菲(人民大會黨)
- 退伍軍人事務國務部長:哈伊爾·薩勒(無黨派)
- 地區關係國務部長:費迪南德·倫班托賓(印度尼西亞人民聯合會)
閣員變動
- 1957年4月29日,社會事務部長萊梅納升任第三副總理。同日,兩位國務部長哈伊爾·薩勒與倫巴托賓升任正式部長。同年5月25日,穆爾雅迪·佐約馬托諾繼任萊梅納的社會事務部長之職。
- 1958年6月25日內閣許多職務發生了變動。商務部長蘇納佐被同黨的拉赫馬特·穆爾約米塞諾取代,國民動員與發展部長哈納菲被任命為地區關係國務部長,而原地區關係部長倫巴托賓被任命為移居部長。另外增加了三個職位:蘇普拉約吉任穩定經濟國務部長,瓦希卜·瓦哈卜任軍民合作國務部長,穆罕默德·亞明任無任所國務部長。
參考資料
注釋
- ^ Lev 2009,第26-34頁
- ^ Feith 2007,第579-580頁
- ^ Simanjuntak 2003,第182頁
數目
- Feith, Herbert (2007) The Decline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in Indonesia Equinox Publishing (Asia) Pte Ltd, ISBN 978-979-3780-45-0
- Lev, Daniel S (2009) The Transition to Guided Democracy: Indonesian Politics 1957-1959 Equinox Publishing (Asia) Pte Ltd, ISBN 978-602-8397-40-7
- Simanjuntak, P. N. H., Kabinet-Kabinet Republik Indonesia: Dari Awal Kemerdekaan Sampai Reformasi (Cabinets of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From the Beginning of Independence to the Reforms Era), Jakarta: Djambatan: 181–187, 2003, ISBN 979-428-499-8 (印度尼西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