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文
朱友文(9世紀?—912年),字德明,五代十國的開國君主朱溫的養子之一,獲封博王。朱溫病重時被發動政變弒君篡位的朱友珪殺害,第二年朱友珪被推翻後獲平反。
生平
本姓康,名勤。幼美風姿、好學、善談論和詩。朱溫認了他作假子。期後獲封為博王[1]。908年,被任命為東京留守。嗜好喝酒,怠慢政務[2]。曾任度支鹽鐵製置使,徵賦聚斂以供軍費。朱溫十分寵愛這個義子,加以晚年與朱友文的妻子王氏有染,遂起心傳位給這個義子[3]。
乾化二年(912年),朱溫病重,秘密命王氏召朱友文回京即位。朱溫當時在世最年長的兒子郢王朱友珪大怒,入宮將其父朱溫殺死,並假傳詔書,殺害朱友文全家,自登帝位。將弒君之罪加給朱友文,廢朱友文為庶人,將其名字改回康勤。第二年,末帝朱友貞誅殺朱友珪,即位後平反朱友文,追復了朱友文的姓名和官爵。
評價
朱友貞:故博王友文,才兼文武,識達古今,俾分憂於在浚之郊,亦共理於興王之地,一心無易,二紀於茲。嘗施惠於士民,實有勞於家國。
延伸閱讀
[編]
參考資料
- ^ 新五代史·卷十三·梁家人傳:博王友文字德明,本姓康名勤。幼美風姿,好學,善談論,頗能為詩,太祖養以為子。
- ^ 舊五代史·梁書卷十二·宗室列傳:博王友文,本姓康,名勤,太祖養以為子,受禪後封為王。為東京留守,嗜酒,頗怠於為政。友珪弒逆,並殺友文。末帝即位,盡復官爵。
- ^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八》:初,元貞張皇后嚴整多智,帝敬憚之。後殂,帝縱意聲色,諸子雖在外,常征其婦入侍,帝往往亂之。友文婦王氏色美,帝尤寵之,雖未以友文為太子,帝意常屬之。友珪心不平。友珪嘗有過,帝撻之,友珪益不自安。帝疾甚,命王氏召友文於東都,欲與之訣,且付以後事。友珪婦張氏亦朝夕侍帝側,知之,密告友珪曰:「大家以傳國寶付王氏,懷往東都,吾屬死無日矣!」夫婦相泣。左右或說之曰:「事急計生,何不改圖?時不可失!」六月,丁丑朔,帝使敬翔出友珪為萊州刺史,即令之官。已宣旨,未行敕。時左遷者多追賜死,友珪益恐。戊寅,友珪易服微行入左龍虎軍。見統軍韓珪,以情告之。勍亦見功臣宿將多以小過被誅,懼不自保,遂相與合謀。勍以牙兵五百人從友珪雜控鶴士入,伏于禁中,中夜斬關入,至寢殿,侍疾者皆散走。帝驚起,問:「反者為誰?」友珪曰:「非他人也!」帝曰:「我固疑此賊,恨不早殺之。汝悖逆如此,天地豈容汝乎!」友珪曰:「老賊萬段!」友珪僕夫馮廷諤刺帝腹,刃出於背。友珪自以敗氈裹之,瘞於寢殿,秘不發喪。遣供奉官丁昭溥馳詣東都,命均王友貞殺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