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
被動式管理的共同基金主要形式
指數基金(英語:Index Fund)或指數型基金,是被動式管理的共同基金主要形式,有時候被用來指代所有的被動管理的共同基金。從廣義上講,ETF(交易所交易基金)若追蹤特定指數也屬於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的投資理念是在證券市場上選定一部分符合條件的證券,這些證券可以通過客觀標準(如:市值大小,現金分紅偏好,行業,國別)選定,也可以通過主觀標準(如成長性,被市場低估的程度)選定;被選定的證券共同構成一個指數,每一個證券都擁有一個確定的權重(即該證券在整個投資組合中所占的比例),指數基金經理按照這個指數購買證券,建立一個與指數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投資組合,這樣就創造了一支指數基金。
投資指數基金獲利,最重要的是挑選一個可以獲利的指數,其次是挑選一個跟蹤此指數誤差小的指數基金。
理論基礎
歷史
世界上的第一隻指數基金是1971年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 Bank)向機構投資者推出的指數基金產品,當時還只是一些機構投資者如大的退休基金可以投資的。
分類
按投資主動性程度劃分
- 完全複製型:力求嚴格按照所跟蹤指數的成分股品種和對應權重進行配置,以最大限度地減小跟蹤誤差為目標,期望獲得特定股票組合的平均投資收益。
- Smart Beta(聰明貝塔)策略基金:Smart Beta 策略基金通過增強不同的因子,對基金資產組合進行加權及選股上的優化。基於透明且固定規則的投資策略,被動交易,期望實現超過傳統指數基金的收益。常見的 Smart Beta 因子有:紅利、價值、低波動、質量、動量、小市值。
- 增強型指數基金:在將大部分資產完全複製基準指數的基礎上,允許基金經理用一部分(例如20%以內)資產進行自主投資。其目標為在緊密跟蹤基準指數的同時獲得高於基準指數的收益。
按交易機制劃分
特有的量化指標
除了證券共同基金常用的技術指標外,指數基金還有些特有的技術指標。
- 跟蹤偏離度:指數基金的收益和其目標指數理論上的收益之間的差距就叫做跟蹤偏離度。跟蹤偏離度以%為單位。
- 跟蹤誤差:衡量每天跟蹤偏離度的波動性。
優點
- 指數基金可以戰勝證券市場上70%以上資金的收益。在美國,指數基金被稱為「魔鬼」,其長期業績表現遠高於主動型共同基金。
- 1994年到1996年是指數基金取得成功的三年。1994年,標準普爾500指數成長了1.3%,超過了市場上78%的股票基金的表現;1995年,標準普爾500指數取得了37%的成長率,超過了市場上85%的股票基金的表現;1996年,標準普爾500指數成長了23%,又一次超過了市場上75%的股票基金的表現。三年加在一起,市場上91%的股票基金的收益成長率低於標準普爾500指數成長率,
- 有效的規避金融市場的非系統風險:由於指數基金分散投資,任何單個股票的波動都不會對指數基金的整體表現構成大的影響,從而規避了個股風險。
- 交易費用低廉:由於指數型基金一般採取買入並持有的投資策略,其股票交易的手續費支出會較少,同時基金管理人不必非常積極的對市場進行研究,收取的管理費也會更低。低廉的管理費用在長期來看有助於更高的投資收益。
- 投資透明,可有效降低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風險。指數基金完全按照指數的構成原理進行投資,透明度很高。基金管理人不能根據個人的喜好和判斷來買賣股票,這樣也就不能把投資人的錢和其他人做利益交換,杜絕了基金管理人不道德行為損害投資人的利益。
缺點
- 扭曲基準指數中證券的價格:對於所在的金融市場而言,如果運用指數化策略的基金過於龐大及其帶來的羊群效果(Herding Effect)有可能扭曲證券價格,降低證券市場的資源分配效率,特別是當相應指數進行股份調整的時候。
- 降低市場有效性:被動管理的指數基金不主動的判斷被投資公司內在價值的變化,也不根據市場價格的變動配置資金資源,降低了市場的有效性。
- 指數基金有賴於積極投資者來進行價格發現:當積極投資者在一個市場裡過於稀少,或沒有在市場上達成有「有效市場假設」,那麼,通過積極管理獲得的投資報酬率將超過指數基金的報酬率。指數化投資策略的有效性取決於同一市場內積極管理者是否完整吸納了已知因素對證券價格的影響。
- 指數基金行業有寡占傾向:當一個管理指數基金的系統被建立後,可以被運用於不同規模的資金,並且越被用於管理大規模資金,它的單位基金成本優勢越明顯,所以指數基金行業有寡占傾向,不利於指數基金行業內的競爭。積極管理的基金則沒有這個問題,許多積極管理的基金經理把過大規模的資產當作妨礙他們獲取超額利潤的障礙。
參考資料
- ^ 張勝記. 指数化投资摘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