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動瞄準線指令
手動瞄準線指令(Manual Command to line of sight,MCLOS)或手動視線指令導引,是早期飛彈的一種導引方式。
特性
飛彈的指令導引(Command Guidance)體系中包含視線指令導引(Command line of sight, CLOS)及脫離視線指令導引(Command off line of sight, COLOS)兩種分類,而視線指令導引又可根據目標跟蹤、飛彈飛行控制的類型分類為四種。其中手動視線指令導引便是完全以人工執行目標跟蹤及飛彈飛行控制的類型。[1]
在手動瞄準線指令導引體制下,發射瞄準手必須通過光學瞄準器持續跟蹤並觀察目標與飛彈之間的相對位置,並用類似遊戲手柄的裝置輸入操作指令,最後經過處理的指令通過有線電纜或無線電的數據鏈路發送給飛彈尾部的接收器,使飛彈能飛向目標。飛彈尾部通常裝有發焰器,發射後會自動點燃以使發射者能清晰目視到高速飛行飛彈的位置。這種導引體制需要瞄準手受過嚴格的大量訓練,並在飛彈飛行全程保持高度注意力集中。飛彈飛行時的發焰也暴露了自身,敵方可以採取機動動作並火力壓制飛彈的發射瞄準手。[2]
手動視線指令導引體系後來被更為容易使用的半自動視線指令導引體系取代。半自動視線指令導引將飛彈飛行控制的部分自動化,因此發射瞄準手僅需要操作瞄準器跟蹤目標即可有效使用。[1]
精度
手動瞄準線指令導引體制很難用具體數據來衡量其命中率。因為這非常依賴於操縱手的技能與精力集中程度(例如在被敵方集火壓制情況下)。
-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 - AT-1「笛鯛」反戰車飛彈 - 少量使用,僅有一輛戰車被擊毀。命中率低於25%。
- 1972年越南戰爭 - 美軍使用的法制SS.11反戰車飛彈命中率約10%,而使用瞄準線半自動指令導引的BGM-71陶式飛彈命中率達50%。
-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 - AT-3「薩格」反戰車飛彈 - 戰爭開始時訓練有素的埃及操縱手的命中率在25%,戰爭末期在訓練稍差的敘利亞操縱手在以軍戰車火力壓制下命中率為2%。
歷史
歷史上第一款手動視線指令導引的飛彈為1950年代法國的有線SS.10及SS.11反戰車飛彈,使用手動視線指令導引的飛彈也被稱為第一代反戰車飛彈。1973年贖罪日戰爭中,埃及和敘利亞軍使用蘇聯製造的AT-3「薩格」反戰車飛彈擊毀數以百輛以色列軍的戰車,為此以色列軍只能以火力壓制迫近的飛彈操作員以降低損失。然而,更先進的半自動視線指令導引隨後成為第二代反戰車飛彈的主流導引技術,使手動視線指令導引漸漸被取而代之。[3]
飛彈系統
導引炸彈
對地飛彈
防空飛彈
空對空飛彈
參見
參考資料
引文
- ^ 1.0 1.1 Maini & Maini 2015,第81頁.
- ^ Richardson & Mubarak 2006,第192頁.
- ^ Keirstead 2016,第80頁.
書目
- Keirstead, Burt. Defeating ATGMs. Journal of Electronic Defense. Vol. 39 no. 12. December 2016: 80–84. ISSN 0192-429X (英語).
- Maini, Anil Kumar; Maini, Nakul. Precision-Guided Munitions: Guidance Techniques. Electronics For You. Vol. 3 no. 10. February 2015: 76–83. ISSN 0013-516X (英語).
- Richardson, Mark; Mubarak, Al-Jaberi. The vulnerability of laser warning systems against guided weapons based on low power lasers (PDF) (博士論文). Cranfield University. 28 April 2006 [2024-05-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3-24)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