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家工程院

德國國家工程院 (德語:Deutsche Akademie der Technikwissenschaften e.V.,簡稱acatech),是德國工程技術界的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2]

德國國家工程院
Deutsche Akademie der Technikwissenschaften
成立時間2002年,​22年前​(2002
類型非營利組織
總部 德國巴伐利亞州慕尼黑
會員
603 (2021年3月)[1]
Karl-Heinz StreibichJohann-Dietrich Wörner
網站https://en.acatech.de/

德國國家工程院對重要工程科學與技術問題開展戰略研究,為國家和社會提供政策諮詢,致力於促進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此外,acatech是國際工程與技術科學院理事會(CAE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3]以及歐洲應用科學與工程理事會 (Euro-CA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4]成員。

歷史

19世紀末的德國,工程學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浪潮的推動下飛速發展,而成立工程學代表機構的構想也應運而生。著名機械工程師Alois Riedl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曾於1899年公開提議建立國家工程院。儘管該提案得到了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的支持,但由於工程學在當時被普遍認為是應用技術而非科學,得不到傳統科學界的認同,建院計劃最終在長達數年的以工程學定位為中心的學界爭論中不了了之。在此後的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瑞典、美國、英國和瑞士等國相繼成立了國家工程院,而德國直到20世紀末才將建立工程學代表機構的事宜重新提上日程[5]

1997年11月21日,由柏林-布蘭登堡科學院和北萊茵-威斯伐倫科學院發起成立的工程學集會工作組會議在柏林召開。工程學集會的近50位初始成員大多來自工程學各分支、自然科學以及經濟學[6]

2001年4月,同屬德國科學院聯盟的7個州立科學院共同決定在原有工程學集會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新的機構,以便集中管理所有工程學相關的活動。2002年2月15日,德國科學院聯盟下屬工程學集會(德語:Konvent für Technikwissenschaften der Union der deutschen Akademien der Wissenschaften e.V.)正式成立[7],並被命名為acatech。其名稱由德語中「科學院」一詞(Akademie)與「科技」一次(Technik)的首段字母組合而成。

2007年4月23日,德國聯邦政府與聯邦州教育科研政策委員會(德語:Bund-Länder-Kommission für Bildungsplanung und Forschungsförderung, 簡稱BLK)向聯邦政府以及各州政府首腦發出建議,提議將德國科學院聯盟下屬工程學集會正式納入聯邦政府與聯邦州的科研資助體系。[8]在建議理由中BLK強調,工程學是現代科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支。

2008年1月1日,德國科學院聯盟下屬工程學集會更名為德國國家工程院 (德語:acatech – Deutsche Akademie der Technikwissenschaften).

院士

截止至2021年3月,德國國家工程院共有院士603人[9]。其中大多數是工程學教授和工業技術專家,但也不乏來自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經濟學等其他領域的學者。

網頁連結

參考文獻

  1. ^ Member. [2021-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9). 
  2. ^ 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g (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 Die Akademien der Wissenschaften. https://www.bmbf.de/. [2021-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4). 
  3. ^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Academies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ical Sciences (國際工程與技術科學院理事會). Member Academies. https://www.newcaets.org/. CAETS. [2021-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7). 
  4. ^ European Council of Applied Sciences Technologies and Engineering (歐洲應用科學、技術與工程院委員會). Member Academies. https://www.euro-case.org/. Euro-CASE. [2021-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7). 
  5. ^ Volker Hunecke. Der „Kampf ums Dasein“ und die Reform der technischen Erziehung im Denken Alois Riedlers. In: Rürup R. (eds) Wissenschaft und Gesellschaft.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1979: 301–313. ISBN 978-3-642-67451-8. 
  6. ^ Ruth Federspiel. Konvent für Technikwissenschaften.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2011: 101–153. ISBN 978-3-642-16364-7. 
  7. ^ De Gruyter. Wissen schafft Zukunft: acatech – Konvent für Technikwissenschaften der Union der deutschen Akademien der Wissenschaften e.V. stellt sich vor. Zeitschrift für wirtschaftlichen Fabrikbetrieb. 2003,. Band 98 (Heft 11): 11. 
  8. ^ Bund-Länder-Kommission für Bildungsplanung und Forschungsförderung(德國聯邦政府與聯邦州教育和科研政策委員會). Aufnahme der Deutschen Akademie für Technikwissenschaften (acatech) in die gemeinsame Bund-Länder-Förderung (PDF). 新聞稿. 2007-04-23 [2021-03-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9-10). 
  9. ^ Deutsche Akademie der Technikwissenschaften (德國國家工程院). Mitglieder. www.acatech.de. [2021-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