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巴

使徒

巴拿巴古希臘語Βαρνάβας敘利亞語ܒܪܢܒܐ‎,英語:Barnabas,天主教譯為巴爾納伯、聖納博),本名約瑟Ἰωσήφ,英語:Joseph)或約西Ἰωσής,英語:Joses),是《新約聖經》中記載的一個早期猶太人基督徒,亦稱他為使徒[1]。他和使徒保羅合作完成了一系列的傳教行程,導致基督教的廣傳。

巴拿巴

巴拿巴的家世

巴拿巴原名約瑟,是個猶太的利未人,生在賽普勒斯。使徒們給他一個別名——巴拿巴,意思是「勸慰子」(使徒行傳4:36)[a]。 當時基督教會剛剛成立,巴拿巴很受他人喜愛和尊重。有些學者認為巴拿巴是耶穌的一個早期門徒。(路加福音10:1,2)。

公元33年五旬節之後不久,巴拿巴主動賣掉一塊土地,把得來的金錢交給使徒。當時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凡物公用,使徒「按各人的需要,分給各人」[2]。巴拿巴可能頗為富有,留意到信徒同工的匱乏,卻毫不吝嗇,於是慷慨解囊。(使徒行傳4:34-37)巴拿巴甘心獻出自己和財物去推廣天國的權益[b]。學者布魯斯留意到,「只要別人需要鼓勵,巴拿巴就義不容辭,施予援手」。 從聖經記載的另一件事,可以清楚看出巴拿巴的這個特質。

公元36年左右,大數的掃羅(後來的使徒保羅)成為基督徒。他跟耶路撒冷的會衆聯絡,「可是所有人都怕他,不信他是門徒」。保羅怎樣説服會衆,相信他已真正改弦易轍,而不是借歸信為名去打擊會衆呢?「巴拿巴就來援助他,領他到使徒那裏。」[3]雖然掃羅後來返回大數的家鄉,兩人卻成為好友。他們的友誼對傳道工作造成深遠的影響。(使徒行傳9:30)

服事工作

安提阿

約莫公元45年,耶路撒冷會衆接獲報告,傳道工作在敘利亞安提阿有驚人的增長,當地有一大群説希臘語的居民成為信徒。於是耶路撒冷會衆派巴拿巴到當地視察情況,把傳道工作組織起來。事實證明,巴拿巴確實是最佳人選。路加報導説:「他到了那裏,看見上帝的分外恩慈,就很歡喜,開始鼓勵所有人要衷心決意留在主裏;巴拿巴是個良善的人,充滿聖靈和信心。於是加添了一大群歸主的人。」(使徒行傳11:22-24)

但巴拿巴在安提阿的工作並非到此為止。學者朱塞佩·里喬蒂指出,「巴拿巴為人務實,馬上看出前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澆灌工作才能獲得豐盛的收成。因此,當務之急是增加收割工人。」巴拿巴來自賽普勒斯,也許習慣了跟外邦人來往,因此使徒可能覺得他特別適合向異教徒傳道。可是,巴拿巴打算邀請更多人參與這件既令人振奮又富於意義的工作。

於是,巴拿巴想起掃羅。他很可能記起掃羅歸信時,亞拿尼亞接獲的異象。異象透露,迫害基督徒的掃羅日後會成為「蒙揀選的器皿」,「向衆國族……傳揚(耶穌)的名」。(使徒行傳9:15)於是,巴拿巴出發往200多公里外的大數搜尋掃羅。找著之後,兩人在安提阿結伴工作了差不多一年。在這段時間,門徒『最先在安提阿蒙上帝指引稱為基督徒』。(使徒行傳11:25,26)

克勞狄統治期間,羅馬帝國境內多處發生大饑荒。據猶太歷史家約瑟夫斯透露,耶路撒冷有「許多人因找不到食物而死」。於是,安提阿的門徒「定意提供救濟服務,把物資送給住在猶地亞的弟兄,各人都量力而行。他們這樣做了,就由巴拿巴和掃羅經手,把物資送交衆長老」。[4]

跟隨保羅傳福音到海外

這事以後,發生了一件異乎尋常的大事。「他們執行公務,服事耶和華,並且禁食,那時聖靈説:『你們在所有人當中,要為我選出巴拿巴和掃羅,做我召他們去做的工作。』」耶和華通過聖靈,委派他們執行特別的任務。「這些人奉聖靈差遣,就下到塞琉西亞,從那裏啟航往賽普勒斯去。」因此聖經把巴拿巴稱為使徒,意思是奉差遣的人。[5]

巴拿巴和保羅走遍賽普勒斯,其間幫助了島上的羅馬行省執政官士求·保羅歸信。然後他們起程前往小亞細亞南岸的佩爾吉;在那裏,約翰·馬可離開他們,自行返回耶路撒冷去。(使徒行傳13:13)看來在此之前,由於巴拿巴的經驗比較豐富,旅程一直由他主導。可是從佩爾吉起,掃羅(後來的保羅)負責帶頭。[6]巴拿巴沒有為此感到不悅。巴拿巴是個成熟的基督徒,他謙卑地看出耶和華不單任用他,也重用他的同伴。耶和華運用他們兩人,把好消息帶到別的地區去。

在皮西迪亞的安提阿,保羅和巴拿巴被人驅逐出境。但在此之前,他們已把神的道傳遍安提阿,有許多人接受了福音[7]在以哥念「有一大群猶太人和希臘人成了信徒」。保羅和巴拿巴花了好一段時間,「憑著耶和華的權柄大膽講論;上帝使標徵異兆通過他們的手行出來」。後來兩人聽聞反對者密謀要用石頭打他們,就機警地逃往利考尼亞的路司得和特庇去,在那裏繼續向人傳道。雖然巴拿巴和保羅在路司得險些喪命,他們卻繼續在當地「強化門徒,鼓勵他們持守信仰,又説:『我們進上帝的王國,是必須經歷許多患難的。』」[8]

他們沒有畏縮不前,反而重返他們受過猛烈迫害的地方去強化當地的新門徒。他們很可能也把握機會,幫助一些具備資格的男子在新成立的會衆裏帶頭。

割禮之爭

公元33年五旬節之後十六年左右,巴拿巴牽涉在一宗歷史性的事件裏——有關割禮的爭論。當時「有些人從猶地亞下[到敘利亞的安提阿]來,開始教導弟兄説:『你們不照摩西的規矩受割禮,就不能得救。』」巴拿巴和保羅從經驗看出,人得救根本不在乎受割禮,就跟這些人爭辯起來。可是,巴拿巴和保羅並沒有運用自己的權力,強迫別人接受他們的觀點。他們看出為了整個弟兄團體的長遠福利起見,這個爭論非徹底解決不可。他們把問題帶到耶路撒冷,交給治理機構處理,並且提出有建設性的報告。 治理機構作出決定後,揀選了幾個男子(包括保羅和巴拿巴)到安提阿,把決定告知當地的弟兄。治理機構説保羅和巴拿巴是他們「所愛的」,為了「主耶穌基督的名,連性命也不顧」。會衆讀過治理機構的來信和聽過弟兄的演講之後,「就因鼓勵的話而歡喜」,大受「強化」。[9]

與保羅發生爭執

巴拿巴有許多富於鼓勵的事跡,不過「安慰之子」也一樣是不完美的人。巴拿巴和保羅計劃第二次海外傳道旅程的時候,曾發生劇烈爭執。巴拿巴打算帶表兄弟約翰·馬可同去,保羅卻不同意,因為馬可在第一次海外傳道旅程中曾撇下他們離去。為了這件事,保羅和巴拿巴「勃然大怒,就彼此分手;巴拿巴帶著馬可啟航往賽普勒斯去」,「保羅選了西拉」同行,跟巴拿巴分道揚鑣。(使徒行傳15:36-40)

不過,從這件事可以進一步了解巴拿巴的為人。一個學者説:「這正是巴拿巴一貫的優點。他願意信任馬可,再給他一個機會。」這個作家認為,可能「巴拿巴所表現的信心,使馬可回復自信,激發他再次履行自己的承諾」。事實表明巴拿巴對馬可的信心是正確的。後來連保羅也承認馬可在基督徒服事職務上對他很有用。[10]

注釋

  1. ^ 稱某人做「……之子」表示他具有某種顯著特徵。(參看申命記3:18,《聖經新世界譯本》腳注。)在公元1世紀,以別名去突出人的特質是一種相當普遍的做法。(參看馬可福音3:17。)這種稱呼也為大衆所接納。
  2. ^ 巴拿巴是個利未人,有人就摩西律法的規定,質疑他怎會擁有産業。(民數記18:20)可是,聖經並沒有透露巴拿巴的土地在巴勒斯坦還是在賽普勒斯。此外,這塊地也可能是巴拿巴在耶路撒冷境內的一塊墓地。不管怎樣,巴拿巴確實捐出自己的土地去幫助別人。

參考文獻

引用

  1. ^ 《使徒行傳》14:14。
  2. ^ (使徒行傳2:45下半)
  3. ^ 參看使徒行傳9:26,27;加拉太書1:13,18,19。
  4. ^ 參看使徒行傳11:29,30;12:25;13:
  5. ^ 參看使徒行傳13:2,4;14:14。
  6. ^ 參看使徒行傳13:7,13,16;15:2。
  7. ^ 參看使徒行傳13:43,48-52
  8. ^ 參看使徒行傳14:1-7,19-22。
  9. ^ 參看使徒行傳15:1,2,4,25-32。
  10. ^ 參看提摩太後書4:11;可參閲歌羅西書4:10。

書目

  • Markus Öhler: Barnabas. Der Mann in der Mitte. Biblische Gestalten 12. Evang. Verlagsanstalt, Leipzig 2005 ISBN 3-374-02308-8 (基於科學研究, 通俗易懂)
  • Bernd Kollmann: Joseph Barnabas. Leben und Wirkungsgeschichte. Stuttgarter Biblische Studien 175, Stuttgart 1998. (基於科學研究, 條理清晰, 通俗易懂)
  • Paul Krumme: Barnabas, Sohn des Trostes, Dillenburg, 1992, ISBN 3-89436-041-0 (聖經人物系列) (通俗易懂, 實用)
  • Markus Öhler: Barnabas. Die historische Person und ihre Rezeption in der Apostelgeschichte. Wissenschaftliche Untersuchungen zum Neuen Testament 156. Mohr Siebeck, Tübingen 2003 ISBN 3-16-147977-7 (科研著作)
  • Safiyya M. Linges : Das Barnabas-Evangelium (Broschiert). Verlag: Spohr (Juli 2004) , ISBN 3-927606-30-8
  • Robert A. Kraft: The Apostolic Fathers, Bd. 3, Barnabas and the Didache, hg. Robert Grant, New York: Thomas Nelson and Sons 1965, aktualisierte Onlineausgab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