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半島歷史

巴爾幹地區的歷史

巴爾幹地區位於東歐。由於鄂圖曼帝國的征服與多山地的地理特點,這裡最終形成了破碎且差異巨大的地區文化特色。

巴爾幹半島(地理概念,通過多瑙河-薩瓦-庫帕線)

史前時期

新石器時代

 
一個保加利亞瓦爾納地區的墳墓, 裡面有著一些世界上最古老的黃金珠寶首飾

考古學家在這裡已經發現了數種早期的文化複合體,包括克克塔尼文化(4500至3500BC)、斯塔賽沃文化(6500至4000   BC),溫查文明(5000至3000   BC),陶器文化(5500至4500   BC)和Ezero文化英語Ezero culture(3300-2700BC)。其中在保加利亞銅石並用時代Varna文化遺址中(4600-4200BC由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法測定)發現了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黃金寶藏,並且從寶藏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對來世有著複雜而精密的信念。在羅馬尼亞,人們發現了一些標誌性的文物,即特爾特里亞圖章,在它上面似乎刻有原始文字。在今天的塞拉耶佛郊區,人們發現了Butmir文化英語Butmir Culture遺址(2600至2400BC),並在那裡發現了獨特的陶瓷文物,並且這些文物很可能在隨後的青銅時代伊利里亞人所掠奪破壞。

在"墳冢假說"中,關於原始印歐語的起源問題,其觀點認為"墳冢文化"持續不斷的地擴張,並且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時間,涵蓋了整個黑海平原。庫爾干四世與顏那亞文化一起被確定存在於大約公元前3000 年左右的時期。

青銅時代

 
一個金制的來通,其中一個在色雷斯帕納久里什泰寶藏被發現,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到前3世紀

公元前1000年[1]伊利里亞部落第一次出現在阿爾巴尼亞亞得里亞海周邊地區,達西亞(如今的羅馬尼亞色雷斯[2]),以及色雷斯和周邊的土地(現在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摩爾多瓦東北部希臘、歐洲部分的土耳其塞爾維亞東部和北馬其頓). 這三個主體部落說 古巴爾幹語言和印歐語言.弗里幾亞人似乎一開始在南部巴爾幹地區定居,其後的幾個世紀不斷地向小亞細亞移居。這個群體現在已經逐漸萎縮成一個孤立的群體,說著自己的獨立的語言。

古代

鐵器時代

在多利亞人到來之後,也就處於被稱為荷馬時代幾何時代的時期,在南部巴爾幹半島、愛琴海島嶼和小亞細亞西部希臘殖民地(大約前九或公元前8世紀被開拓,並且在公元前六或前五世紀,與雅典民主制度一起發展到頂峰)古希臘文化開始發展。後來,在公元前4世紀,希臘文化傳遍了亞歷山大大帝創建的帝國。希臘人是第一個在巴爾幹地區建立系統的貿易路線的民族,並且為了促進與當地人之間的貿易,在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前3世紀期間,他們在黑海沿岸、小亞細亞、達爾馬提亞克羅埃西亞,義大利南部(大希臘)等地區建立了數個殖民地。

到公元前4世紀末,希臘語言和文化不僅在巴爾幹地區占據主導地位,而且在整個東地中海地區也占據主導地位。在公元前6世紀後期,波斯人入侵巴爾幹半島,借道前往歐洲土地肥沃的區域。由此巴爾幹半島的部分地區和北部由阿契美尼德波斯人統治了一段時間,包括色雷斯培奧尼亞馬其頓以及羅馬尼亞烏克蘭和現今屬於俄羅斯的大部分黑海沿岸地區。[3][4]然而,波希戰爭的結束,導致阿契美尼德人被迫撤離其所征服的大部分歐洲領土。

在公元前470年,也就是波斯人被希臘人擊敗之後,色雷斯人建立了奧德里西亞王國,並且以塞烏索波利斯英語Seuthopolis作為首都(其位置鄰近於今天的保加利亞的舊扎戈拉(保加利亞中部城市))。其他的部落聯盟最早存在於公元前2世紀早期,在達契亞地區,受到King Oroles的統治。其中的伊利里亞部落坐落在現今的亞得里亞海海岸。其名字「伊利里亞」最開始是指一群占據了以斯庫台湖為中心的、位於阿爾巴尼亞黑山之間的一片區域的人(伊利里亞人)。然而,這個詞彙隨後又被羅馬人與希臘人當做一個概括性的詞彙用以指一群來自更廣闊區域的人。與此同時,馬其頓帝國的北部國境線被奧尼亞人所占領。奧尼亞人同樣被一位君主帶領著,並且一定程度上使用著希臘語。

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國(第6至公元前5世紀)

大約在公元前513年,大流士一世指揮著阿契美尼德軍隊入侵了巴爾幹半島各國,並且嘗試在這裡抵抗一直遊蕩在多瑙河北部地區的斯基泰人。所有的當時在黑海沿岸(包括部分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俄羅斯)確立統治的歐洲國家、以及數個色雷斯民族都被阿契美尼德軍隊征服。大流士一世最看重的軍事將領Megabazus(後文的巴佐思)英語Megabazus在征服巴爾幹地區時發揮了重要作用。阿契美尼德軍隊在他的指揮下征服了色雷斯地區、希臘的一系列沿海城市、以及培奧尼亞。最終在大約公元前512-511年,馬其頓阿敏塔斯一世接受了阿契美尼德人的統治,並且俯首稱臣,作為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國的一個附屬國存在。這隻種族構成十分複雜的波斯軍隊在征戰中收編了很多巴爾幹半島的士兵,同時也導致很多的波斯貴族與馬其頓人通婚。舉例來說,巴佐思自己的兒子Bubares便與阿敏塔斯一世的女兒古伽婭結婚,並且有力的保證了波斯與馬其頓統治者之間良好的姻親關係。

愛奧尼亞起義之後,波斯帝國在巴爾幹地區的統治於492年由馬爾多尼烏斯恢復[5],其中不僅包括重新征服色雷斯,還包括將馬其頓完全的納入了波斯帝國。[6]波斯的入侵間接導致了馬其頓的崛起,波斯與馬其頓對巴爾幹地區有著共同的興趣;在波斯人的幫助下,馬其頓人以犧牲一些巴爾幹當地的城邦(例如雅典與培奧尼亞)為代價獲得了巨大的利益。總而言之,馬其頓人是「積極並且得力的波斯盟友」。[7]馬其頓士兵在薛西斯的軍隊中與雅典和斯巴達作戰。[5]

儘管在薛西斯對希臘地區的入侵失敗後,巴爾幹地區的波斯統治被推翻,但馬其頓人和色雷斯人在第5至第4世紀中期的時間裡,從阿契美尼德波斯人身上學到了非常豐富的的文化和經濟傳統。[5]在Sindos和維爾吉納出土的一些當地的藝術品被認為受到了亞洲工藝的影響,甚至是在六世紀末和五世紀初從波斯進口來的。[5]

前羅馬時期(公元前4世紀至1世紀)

公元前4世紀,特洛伊人的領袖巴耳底利斯將伊利里亞部落轉變為了一個強大的帝國。帝國的主要城市為斯庫台(現在的阿爾巴尼亞的斯庫台)和Rhizon(現在的黑山的里桑)

公元前359年,馬其頓國王佩爾狄卡斯三世在進攻伊利里亞帝國時遭到了殺害。

但是在公元前358年,腓力二世,也就是亞歷山大大帝的父親,擊敗了伊利里亞人,並且在名義上控制了遠到奧赫里德湖的廣闊領土。在公元前335年,亞歷山大大帝帶領軍隊擊敗了伊利里亞,並且隨後在部分伊利里亞部落的擁護下遠征波斯。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死去後,希臘各城邦開始為自己的獨立而戰,與此同時,在北方,伊利里亞的獨立勢力也開始蠢蠢欲動。公元前312年,King Glaukias英語King Glaukias控制了古城埃庇達諾斯,公元前三世紀末期,伊利里亞帝國已經控制了現今的阿爾巴尼亞北部與黑山的沿海區域。在Queen Teuta英語Queen Teuta的統治下,伊利里亞人掠奪了亞得里亞海上的羅馬人的海上貿易路線,這給了羅馬人入侵巴爾幹半島的理由。

在公元前229年到公元前219年之間的伊利里亞戰爭中,羅馬攻占了伊利里亞人建立在內雷特瓦河河谷的基地,因此得以確保了亞得里亞海上貿易的安全。公元前180年,Dalmatae英語Dalmatae人宣布他們從伊利里亞國王Gentius的統治中獨立出來。

公元前168年,羅馬人擊敗了Gentius,使他成為了伊利里亞帝國最後一位國王,並且在公元前165年,將他帶回羅馬。這時由四個地方代理人共和國組成的羅馬最終建立起來,並且在事實上統治著羅馬。隨後這些政權直接受到了羅馬的統治,並且被改革成為了行省。

同年,羅馬在與希臘的持續不斷的戰爭中擊敗了馬其頓王珀爾修斯 (馬其頓)與他的盟友們,羅馬此時成為了這片土地上的最高統治者,這裡的領土被分給了馬其頓,亞該亞,伊庇魯斯三個政權。

 
西羅馬帝國時期的巴爾幹行省

從公元前2世紀開始,崛起的羅馬帝國開始逐步吞併巴爾幹半島,將其轉變為其帝國最繁榮和穩定的地區之一。直到今天,從遍布巴爾幹地區的眾多紀念碑和文物中,我們依然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羅馬人對該地區的影響,其中最顯著的就是依然被該地區兩千五百萬人使用的Latin-based languagues(東羅馬語支)。然而即儘管如此,羅馬人未能全部消解希臘文化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希臘文化依然在帝國的東半部保持著主導地位,並在巴爾幹半島的南部繼續保持主流地位。

從公元3世紀開始,羅馬在巴爾幹地區的統治範圍因內部政治和經濟的紊亂(三世紀危機)而逐步減少。但相對的是,巴爾幹地區(特別是其中的伊利里庫姆行省)的對於羅馬帝國而言越發重要。羅馬帝國的四位執政官的其中一位,以及許多士兵,行政人員和皇帝都來自該地區。許多統治者都在該地區建造了自己的居所。[8]

雖然在康斯坦丁時期,巴爾幹半島的局勢暫時穩定了下來,但是非羅馬族裔的移民(顯著的是瑟文吉人格魯森尼人匈奴人)開始穿越羅馬帝國的邊境。他們中的一部分(特爾溫吉部落)最開始是以躲避匈奴人的襲擊的名義而得到了羅馬官方的同意,隨後,在忍受了羅馬帝國對他們長達十幾年的奴役後,他們最終成為了羅馬帝國的敵人。其中的特爾溫吉部落和後來的西哥特人(在亞拉里克一世帶領下)最終整個推翻了羅馬人在巴爾幹地區的統治,並且隨後向西面的義大利本土進軍。

到了羅馬帝國的末期,巴爾幹半島事實上已成為入侵者向西侵略的中轉站。

此時的羅馬帝國正處在其輝煌歷程中風雨飄搖的最後十年,它已經無力在巴爾幹半島建立穩固的統治。此時的巴爾幹半島政治動盪,社會混亂,羅馬人、哥特人、匈奴人等運用各種條約與其他政治手段儘可能的為其族人謀求最大化的利益。

基督教的興起

基督教第一次出現在巴爾幹半島上是在聖保羅和他的一些追隨者穿越色雷斯帝國時,當時巴爾幹半島上人口分布依然以伊利里亞人與希臘人為主。他將基督教傳播到了希臘的韋里亞塞薩洛尼基,雅典,科林斯都拉其翁。  聖安德魯則在達契亞與斯基泰人之間做著宣傳工作,並在多布羅加黑海地區傳教。公元46年,這片土地被羅馬人征服並附屬於默西亞行省

公元106年,皇帝圖拉真入侵達契亞。直接導致了基督教殖民者,士兵和奴隸來一起來到達契亞,使得基督教得以藉此機會傳播發展。公元3世紀,基督徒人數有所增加。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於313年發布米蘭詔令,結束了所有在羅馬統治區域的基督教的迫害,使得達契亞地區的基督教快速發展。僅僅十二年後(325年),康斯坦丁就組建了尼西亞第一委員會。在391年,狄奧多西一世將基督教作為羅馬的官方宗教。

公元1054年,利奧九世米海爾一世 (普世牧首)互相將對方驅出教會(東西教會大分裂),直接導致了基督教被分為了天主教會東正教會兩派,並且長期不和。此處內容詳見東西教會大分裂

中世紀早期

東羅馬帝國

 
Jireček Line所區分的巴爾幹半島上的希臘文化影響區與拉丁文化影響區(在斯拉夫入侵之前)

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官方語言為希臘語,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在它存在的絕大多數時間裡,它只掌握著位於巴爾幹半島與中亞地區的數個行省。但在皇帝查士丁尼時期,他的領土一度對外擴張,收復了大量此前羅馬帝國未分裂時所統治的領土,包括現今的義大利、西班牙、安納托利亞地區等。與西羅馬帝國那種難以明確界定的滅亡不同,東羅馬帝國於1453年被穆罕穆德二世帶領的鄂圖曼帝國軍隊攻破首都,歷史終結。

事實上,東羅馬帝國強大的軍隊與專業的外交手段無意間確保了西歐地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免於更多毀滅性的入侵,而這些入侵對當時方興未艾的西歐基督教騎士們來說是難以抗衡的。

拜占庭帝國對歐洲和基督教世界的貢獻最近才開始得到承認。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時期制定了全新的法律法規,即民法大全,這一法規成功的成為了後世法律發展的基礎。

拜占庭帝國充當了希臘古典文化知識與伊斯蘭世界、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之間的橋梁。其悠久的史學傳統使得他們相對系統的保留了古代的知識,並在此基礎上產出了其自己的燦爛的藝術,建築,文學和技術成就。

這些成就體現了基督教在拜占庭帝國時期發生的變化,即東正教,並最終導致了「拜占庭聯邦」這一概念在東歐地區的出現。(由20世紀歷史學家創造的一個術語)。早期的東正教傳教主要是面向數個斯拉夫民族(直到現在東正教依然為其主導宗教)。

 
公元200年,巴爾幹半島上的羅馬帝國與蠻族聯盟地區分布

縱觀拜占庭帝國的歷史,它的領土邊界一直在變化,其不僅與位於東方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土耳其人發生領土糾紛。而且還與其同為基督徒的鄰居: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諾曼人和十字軍(他們都成功的或大或小的占領過拜占庭帝國的領土)在多方面發生衝突。到最後,帝國只保有了君士坦丁堡和小部分希臘的領土,原先在巴爾幹半島和小亞細亞的其他領土都已經失去。

最終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穆罕穆德二世包圍,這一歷史事件給這個所謂的第二羅馬畫上了歷史的句號。

蠻族入侵

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許多所謂的蠻族部落通過了巴爾幹半島,其中的大多數都沒有留下任何較為長久的政權。在所謂的「黑暗時代」,東歐與西歐一樣,在文化和經濟方面都有所退步,但亞得里亞海沿岸城鎮和南部的主要希臘城市仍然在經濟與文化上有所繁榮。[9]隨著拜占庭帝國的失地越來越多,為了鞏固其萎縮的力量,廣大地區經歷了去城市化的過程,道路被廢棄,當地居民被迫撤離到偏遠山區和未開發的森林地區。[9]

第一個進入巴爾幹半島地區居住的蠻族為哥特人。他們為了躲避匈奴人的侵襲,從德國東北部,經過斯基泰地區,一路向南來到巴爾幹地區。這個哥特人組成的政權最終以羅馬的協約國的身份在巴爾幹半島安家落戶(主要聚集在多瑙河以南區域)。然而,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饑荒之後,西哥特人最早向羅馬帝國發起了反叛,並且於公元378年擊敗了羅馬帝國的皇帝帶領的軍隊(阿德里安堡戰役)。隨後他們又在公元410年,襲擊並掠奪了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為了安撫他們,羅馬被迫將現今法國所在地的土地給與他們。

匈奴,一個由烏拉爾人與突厥人帶領的聯盟,不斷地吞併周邊的蠻族部落(日耳曼人、薩馬提亞人、斯拉夫人),並且在公元400-410年向西歐遷移,最終進入潘諾尼亞。匈奴人的舉動導致了可能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日耳曼人遷徙(進入西歐)。最終,匈奴人在西起現今德國,東到黑海、波羅的海地區建立起了自己的恐怖統治。但在公元454年,匈奴王阿提拉去世,其繼承人之間對王位的爭奪導致了王國快速的崩潰,最終導致了一個盛極一時匈奴汗國從歐洲消失。

與此同時,東哥特人也開始了對匈奴人統治的反抗,並於公元454年將自己從匈奴人的統治中解放出來。並且投向拜占庭帝國,並作為拜占庭帝國的附屬繼續存在。東哥特人同樣向西部遷徙,在得到了拜占庭帝國的許可後,他們建立了東哥特王國

從公元五世紀中後期到公元六世紀初期,一些新的日耳曼部落進入了巴爾幹半島。包括格皮德人倫巴底人等。

 
公元400年時期的巴爾幹半島(匈人帝國

斯拉夫人,在幾個世紀中持續不斷的向巴爾幹半島遷徙。一部分小規模的遷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紀。但是直到公元6世紀都沒有大規模遷徙的出現。他們來自中歐或者東歐地區,並最終成為了現在的南斯拉夫人

 
六世紀的巴爾幹半島

阿瓦爾人於公元7世紀進入中歐地區。他們主要是由突厥人組成(Turlic group)(有觀點認為是蒙古人)。有人認為其核心群體是從古突厥逃出的柔然人演變而來。他們於公元7世紀進入中歐地區,將原先這裡的倫巴第人驅往義大利。他們在歐洲期間,持續的掠奪巴爾幹地區的城邦國家,加速了這一地區的普遍的衰退(這一衰退早在幾個世紀以前就已經開始了)。公元626年,他們圍攻君士坦丁堡失敗,從而將自己的勢力限制在了中歐地區。他們在這裡統治了早先已經在這裡定居的斯拉夫人。到公元10世紀,阿瓦爾人的政權在內憂外患之中走到了盡頭(原因主要包括其內部的鬥爭與法蘭克人、斯拉夫人的反抗)。剩餘的阿瓦爾人則逐步被斯拉夫人與匈牙利人同化。

保加爾人是一個居住在中亞地區的突厥民族,最早出現在巴爾幹半島的標誌是阿斯巴魯赫帶領其族人遷至多瑙河以南地區定居這一事件。他們此前已經在烏克蘭地區生活了數個世紀,直到可薩人於公元660年襲擊了大保加利亞,從而使得他們被迫遷徙。他們中的一部分在領袖阿斯巴魯赫的帶領下,向西南進發。於公元670年左右在現今的比薩拉比亞地區定居。公元680年,他們入侵了默西亞多布羅加,並且與早先幾個世紀已經在這裡定居的數個斯拉夫部落一起建立了政權。他們隨後與斯拉夫人一起,擊敗了拜占庭帝國。因此拜占庭帝國被迫在隨後的協議上承認了阿斯巴赫魯漢國的政權地位(公元681年)。這一年也是一般公認的保加利亞建國之年。與此同時,一小部分保加爾人在潘諾尼亞短暫停留後,進入了馬其頓西部地區。一部分保加爾人早先跟隨著匈奴進入了歐洲,並且隨著匈人帝國的崩解,這部分保加爾人最終融入了歐洲。

馬扎爾人,由阿爾帕德大公帶領,於公元10世紀進入了歐洲,在潘諾尼亞定居,他們在這裡與以斯拉夫人為主的群體相互融合影響。馬扎爾人最早屬於烏拉爾人,發源於烏拉爾山西部。後來他們從突厥人那裡學會了騎馬作戰的戰術。於公元400年,他們繼續向西遷徙,在第伯聶河附近定居。他們在這裡受到了可薩人的殘酷統治。他們支持其中三個可薩人的部落進行派系鬥爭,但最終失敗。這件事與和佩切涅格人的戰爭一起成為了他們繼續向西遷徙進入歐洲的契機。

此時的羅馬本地人與其他巴爾幹半島上的剩餘的羅馬居民開始被斯拉夫人與希臘人同化。但是原有的羅馬社會的上層人士(使用拉丁語)則保留了下來。這些人被當時的其他人叫做弗拉赫人。在達契亞,羅馬殖民者與一部分羅馬化的達契亞人一起退居到了位於特蘭西瓦尼亞的喀爾巴阡山區。考古顯示他們至少在特蘭西瓦尼亞持續生活到公元8世紀。到公元七世紀與公元八世紀,原先的羅馬帝國只存在於多瑙河以南地區(即拜占庭帝國),首都是君士坦丁堡。在這個封閉但民族多元的羅馬帝國中,弗拉赫人被人們視作只使用拉丁語的人。當時拜占庭帝國的官方語言是拉丁語(但是只在官方文件中使用),直到公元六世紀,帝國將官方語言換成了使用更加廣泛的希臘語。弗拉赫人主要是由原先的色雷斯、達契亞、伊利里亞的貴族組成,他們共同使用著此先羅馬的文化。安娜·科穆寧娜在她創作的史詩《阿歷克塞傳》中將巴爾幹半島和多瑙河北岸的達契亞人(而不是弗拉赫人)認定為羅馬尼亞人。此時依然使用羅馬語言的人主要積聚在亞得里亞海沿岸,其中的阿爾巴尼亞人被認為是一部分羅馬化的伊利里亞人的後代。

保加利亞第一帝國時期

 
保加利亞第一帝國西美昂一世統治時期的最大領土範圍

公元7世紀,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建立起來。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帝國持續強盛,擁有了從第伯聶河到地中海之間的廣大領地。公元7世紀到公元11世紀,保加利亞第一帝國一直統治著巴爾幹地區,並對於基督教在該地區的傳播起到了積極作用。沙皇鮑里斯一世下令創造保加利亞字母表,這一字母表隨後與傳教士一起北向到達俄羅斯。

中世紀中期

威尼斯共和國

威尼斯共和國是一個海上貿易帝國。在它存續期間,它掌握了海上的食鹽貿易,控制了了愛琴海上絕大部分島嶼,包括賽普勒斯克里特等,成為了當時近東地區與巴爾幹地區的權力中心。公元1200年之前,出於商業利益的需要與打擊海盜行為的目的,威尼斯控制了位於愛琴海東海岸的數個地區。從那時起,威尼斯的總督便被冠以「達爾馬提亞公爵」與「伊斯特里亞公爵」的名號。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後,威尼斯走向了權力的巔峰。它逐步的增強自己在愛琴海地區的影響力,同時控制了克里特地區。

中世紀後期

 
1335年的巴爾幹半島

從十四世紀開始,威尼斯控制了大部分巴爾幹半島附近的海上貿易以及分布在亞得里亞海、愛琴海沿岸的眾多殖民地。十五世紀,威尼斯開始了它的衰退,第一個標誌事件就是在與鄂圖曼土耳其的戰爭中(1423年-1430年),未能成功的守住塞薩洛尼基。1453年,威尼斯還派出了艦隊去幫助君士坦丁堡從鄂圖曼人手中解圍。在這座城市最終被蘇丹穆罕穆德二世攻陷後,他向威尼斯正式宣戰。這場戰爭持續了將近30年,幾乎耗盡了威尼斯在地中海東部地區所有的財富累積。慢慢的,威尼斯共和國失去了在巴爾幹半島的所有財富與領土,到了18世紀,威尼斯共和國只剩下伊斯特拉半島達爾馬提亞、還有亞得里亞海東南部的區域。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威尼斯共和國控制的區域中,克基拉島是希臘地區唯一一個從未被土耳其人占領的區域。到1797年,拿破崙征服了威尼斯,終結了其歷史。

現代早期

鄂圖曼帝國

 
1726年鄂圖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地圖
 
19世紀末的巴爾幹半島

在現代早期,大部分巴爾幹地區都處在鄂圖曼帝國的統治下。鄂圖曼帝國對這一地區的統治十分長久,在部分區域其統治從14世紀開始,直到20世紀早期才遲遲結束。鄂圖曼帝國是一個宗教多樣性、語言多樣性、種族多樣性十分突出的帝國。橫向比較同時期其他國家,鄂圖曼帝國對於異種宗教更加寬容。這一段囿於譯者個人知識層面的不足,需要者自行參考,歡迎補充指正)

18世紀後期,巴爾幹半島上的社會結構愈發複雜。奧斯曼統治者則是以一種間接地方式管理著整個社會。舉例來說,在阿爾巴尼亞與蒙特內哥羅。當地的長官每年向帝國繳納一筆名義上的貢物,除此之外,中央不會過多干涉地方。地方的拉古薩共和國每年向帝國中央繳納一筆貢物,但是與此同時他們卻可以繼續與威尼斯共和國進行競爭。在希臘,統治階級由教士和學者組成,但是卻鮮有希臘貴族存在。

在此期間,超過一百萬的土耳其人在巴爾幹半島定居,他們多聚居在相對較小的市的市區,那裡往往駐紮著軍隊,有著系統的公務員,豐富的匠人與工程師。這些城市同時也是希臘與猶太商人的重要交流中心。

鄂圖曼帝國往往收繳大約10%的稅款,但是帝國沒有苦役,農民與工人(手工業者)並沒有被嚴重的壓榨的情況的發生。

蘇丹本人偏好東正教,以此作為一種對抗手段來面對最初來自羅馬天主教的狂熱的傳教士們。(missionary zeal of Roman Catholics)

巴爾幹地區民族主義的興起

鄂圖曼帝國統治民族主義的興起導致了米利特制度的崩潰。伴隨著當時民族國家觀念的盛行,已經很難找到鄂圖曼人作為一個單純的民族,他們自己的歷史起源,他們對這個多元民族融合的新民族的認同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本民族的傳統。但毫無疑問的是,了解鄂圖曼帝國時期的國家概念有助於我們了解鄂圖曼帝國時期巴爾幹地區的情況。

其中對帝國對保加利亞四月起義的血腥鎮壓,成為了俄土戰爭的導火索。

柏林議會

 
這幅畫再現了當時柏林議會時的情景,位於右側身材高大的人是宰相俾斯麥,他正在與安德拉希·久洛Pyotr Andreyevich Shuvalov英語Pyotr Andreyevich Shuvalov握手;在畫面左側的是Alajos Károlyi(奧匈帝國的一位外交家)英語Alajos Károlyi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戈爾恰科夫班傑明·迪斯雷利

1878年柏林會議(1878年6月13日至7月13日)是歐洲主要強權國家與鄂圖曼帝國之間的一個會議。在俄土戰爭結束之後,當時人們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在巴爾幹地區重新劃分勢力範圍,建立一系列新國家。德國宰相俾斯麥主持會議,其主要目的在於調整各方的領土範圍,最大化的減少再次爆發戰爭的可能性(考慮到日益衰弱的鄂圖曼帝國的軍事實力),平衡與會各方的利益訴求。

結果,奧斯曼在歐洲的領土大幅減少;保加利亞最終取得自治權但依然名義上以鄂圖曼帝國作為自己的宗主國,同時並沒有獲得此前在《聖斯特凡諾條約》約定的那樣廣闊的領土。

值得一提的是,保加利亞並沒有因此進入國會,在這次會議後,他們失去了70%以上的領土,其50%以上的同民族的人仍在生活在保加利亞之外,這導致了一系列的起義並使該國陷入了隨後爆發的巴爾幹戰爭。保加利亞失去了東部的魯梅利亞。馬其頓,東部與西部的色雷斯被歸還給了土耳其人。作為回應,土耳其人將承諾進行改革。多布羅加北部成為了羅馬尼亞的一部分,羅馬尼亞終於取得了完全獨立的地位,但代價是將比薩拉比亞的一部分交給俄羅斯。塞爾維亞黑山最終獲得完全獨立,但領土被縮減。奧地利接管了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並實際的控制了Novi Pazar的Sanjak。英國接管了賽普勒斯[10]

這次會議一開始被當時的人們視為保護和平、穩定局勢的重大突破。但是,大部分與會者的利益訴求都未得到充分的滿足。人們對這一條約的不滿最終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形式爆發出來。

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他們在會議中得到了一定的利益,但是遠遠小於他們認為自己應當得到的。鄂圖曼帝國(在當時被稱為「歐洲的病人」)受到了屈辱的對待,其國力被大幅度的削弱。這無疑加劇了其國內局勢的動盪程度,同時也使得它更容易被周邊國家攻擊。另一邊,俄國在戰爭中獲勝,但是在這次會議後,他們並沒有得到理想的勝利果實,造成了其國內對這次會議的廣泛的不滿。奧地利從中得到了廣闊的領土,但卻因此激怒了南斯拉夫人,其兩者間的衝突最終導致了發生在波士尼亞等地的長達數十年的緊張態勢。德國這邊,俾斯麥最終成為了俄國民族主義者憎惡的對象,同時俾斯麥自己也意識到,他已經將德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利益與奧地利緊緊地捆在了一起。

從長遠角度看,這次會議使得俄國與奧地利、匈牙利之間的矛盾加深,也使得巴爾幹半島上的民族問題更加嚴峻。這次會議最初的目的在於重新修訂聖斯特凡諾條約,同時使鄂圖曼帝國繼續控制君士坦丁堡。這毫無疑問的直接否認了俄國在俄土戰爭中的勝利成果。會議將原先(在聖斯特凡諾條約中)已經給予保加利亞大公國的領土悉數返還給鄂圖曼帝國(尤其是馬其頓地區),這使得保加利亞地區產生了恢復失地的呼聲,該訴求於1912年成為了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數個導火索之一。

20世紀

 
巴爾幹地區傳統服裝 1905年

巴爾幹戰爭

 
基爾基斯 - 拉卡納斯之戰的希臘石版畫

一般意義上的巴爾幹戰爭多指於1912,1913年發生在巴爾幹地區的兩次戰爭。在第一次戰爭中,四個巴爾幹半島上的新興國家聯合起來擊敗了鄂圖曼帝國;在第二次戰爭中,保加利亞(前面的四個國家之一)則成為了眾矢之的。

兩次戰爭的結果導致鄂圖曼帝國幾乎失去了其所有的歐洲領土,奧匈帝國則面對著一個因聯合了南斯拉夫而實力大增的塞爾維亞。這次戰爭為1914年的塞拉耶佛事件提供了背景,因此這次戰爭也被人們稱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序曲」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戰爭即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在巴爾幹半島點燃的。1914年6月28日,一位名叫加夫里洛·普林齊普的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刺殺了奧地利王位繼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直接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開始。

普林西普是塞爾維亞武裝團體黑手會成員。刺殺發生後,奧匈帝國於1914年九月向塞爾維亞發出了最後通牒。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通牒中的數個條款在當時是無法實現的,可以說是奧匈帝國刻意為之。塞爾維亞最終只履行了部分通牒中的內容。1914年9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很多奧匈帝國的政府官員都希望挑起與塞爾維亞之間的戰爭。(康拉德·馮·赫岑多夫等)他們有以下幾個目的:第一,他們認為塞爾維亞實力的增長會動搖奧匈帝國在南部南斯拉夫人聚居省份的統治,前者曾經提出過大斯拉夫聯邦的概念。第二,他們希望可以通過侵占塞爾維亞領土的方式來改變帝國內部的種族構成,隨著更多的斯拉夫人加入到帝國中來,帝國中由德意志人組成的政府希望以此方式來平衡另一邊由馬扎爾人領導的匈牙利政府的權力。

直到1914年,越來越多的鴿派人物進入到奧匈帝國政府參政,從戰略與政治鬥爭兩個角度與鼓吹戰爭的鷹派分庭抗禮。然而,費迪南大公的遇刺打破了這一平衡,作為反戰方的領袖,他一直倡議尋找和平方式解決矛盾。他的導致了最終導致了奧匈帝國內部鷹派的盛行。最後一個因素是德國的強大使得這個雙重君主制的國家可以在必要時期得到德國的軍事支持。

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的入侵並不是十分周全,他們在動員徵兵與部隊運輸上遇到了麻煩。他們在一些地區的軍隊動員與當地的農業生產時令相違背,這無疑加大了動員的難度。對塞爾維亞作戰初期,奧匈帝國的軍隊並沒有收穫到其預期的結果,他們沒有消滅足夠多的塞爾維亞軍隊的有生力量。其中一個意料之外的干擾因素就是從北而來的俄國軍隊,迫使奧匈帝國分出相當部分的軍隊去防守。而俄國軍隊的入侵在奧匈帝國最初的作戰計劃中,應當是由德國軍隊去處理的。然而此時的德國正在依據施里芬計劃,軍事重點在於西線對法作戰而非東線。兩國之間未進行有效的溝通,這造成了毀滅性的後果。

1914年戰爭

戰爭初始階段的失利對於奧匈帝國來說幾乎是不可挽回的。從南方而來的塞爾維亞軍隊與奧匈帝國於1914年8月12號在cer 山脈附近進行了作戰。

塞爾維亞人一開始呈防禦態勢。奧匈帝國的第一次進攻開始於8月16日,由奧匈帝國第21集團軍的一部分發起,防守的則是塞爾維亞的混合軍隊。經過一夜的苦戰,戰爭基本結束,兩方各有勝負。三天後,奧地利人從多瑙河撤退。

這次戰爭奧匈帝國一共有21000人次的傷亡,而塞爾維亞則有16000人左右。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協約國第一次勝利。奧地利人沒有實現其殲滅塞爾維亞人的作戰目的。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兩方在德里納河附近(9.6-11.11)與科路巴拉(11.16-12.15)進行了幾場大規模作戰。

到了秋天,隨著越來越多的奧匈帝國士兵在持續不斷的作戰中失去了作戰意志,俄國得以大幅度的侵占奧匈帝國的領土,占領了加利西亞,並且摧毀了帝國相當多的戰鬥力量。直到1915年,在德國、保加利亞、土耳其的共同作戰下,塞爾維亞最終被占領。但是殘餘的塞爾維亞軍隊在義大利人的幫助下撤退到了克拉基島,並且持續作戰直到最後。

黑山於1914年8月6日加入了戰爭。保加利亞在1915年最終加入同盟國,羅馬尼亞於1916年加入協約國。1916年,協約國將他們前途未卜的遠征隊送到達達尼爾海峽的加里波利。1916年秋,他們在薩洛尼卡站穩了腳跟,將作戰前線推進到這裡以解放處在同盟國的統治下的領土,然而直到戰爭結束,他們的軍隊再也沒有前進一步。

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是巴爾幹半島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有700萬人口。其在1913年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試圖得到馬其頓地區,但是最終失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直到1914年,保加利亞始終保持中立地位。然而,出於再次控制馬其頓地區的願望(在當時由協約國占領),它於1915年加入了同盟國。[11]保加利亞使用德國提供的設備動員了一支由=規模超過80萬人的龐大軍隊。

1915年保加利亞 - 德國 - 奧地利聯合入侵塞爾維亞,並且快速取得了勝利。但到1915年底,保加利亞被迫與英法兩國作戰,以及羅馬尼亞人(1916)和希臘人(1917)作戰。保加利亞並沒有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大量的士兵用應徵入伍導致了農業生產困難。而糧食的缺少提高了糧價,這進一步加劇了糧食走私現象的出現。質量上乘的糧食被走私到黑市以獲取高額的利益。到1918年,這些士兵不僅缺少像靴子這樣的基本裝備,而且他們還只有玉米和少量的肉充飢。德國處處受制,同時保加利亞與鄂圖曼帝國盟友的關係惡化了。1918年9月協約國進攻在Dobro Pole,並取得了成功。同盟國部隊叛變,農民起義,要求和平。該月月底,保加利亞簽署了停戰協議,放棄了此前的征服所得。費迪南一世退位,保加利亞的戰爭結束了。1919年訥伊條約剝奪了保加利亞的此前的征服獲得,將其軍隊減少到2萬人,並要求賠償協約國1億英鎊。[12]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

 
巴爾幹半島的政治變遷圖(gif)

這次戰爭對巴爾幹巴半島造成了巨大的歷史影響。該地區經歷了嚴重的經濟動盪,大量的軍事動員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尤其是對於塞爾維亞,超過1.5億塞爾維亞人死亡,這幾乎是其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全部男性的二分之一。在欠發達地區,戰爭時期對牲畜的徵收加劇了其地區的生活困難,壯勞力的流失更是雪上加霜。很多新近開拓的貿易路線也被悉數摧毀。

許多國家的邊界被完全重新繪製,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拉夫人建立了一個新的王國,即後來的斯洛維尼亞王國。奧匈帝國和鄂圖曼帝國正式分裂。結果,巴爾幹半島上的政治權力、經濟關係和民族分布的平衡完全改變了。

一些重要的領土變化包括: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為了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人們自發的進行了以下的人口遷移:

  •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將近150萬希臘人從土耳其離開;近700,000名土耳其人從希臘撤離
  • 1919年的塞納河畔訥伊條約規定了希臘和保加利亞之間少數民族的相互移民。從希臘撤走了92,000至102,000名保加利亞人; 對應的,35,000名希臘人被從保加利亞撤走。雖然保加利亞與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王國之間沒有就人口交換問題達成協議,因為後者堅決拒絕承認其東部地區的任何保加利亞少數民族,但從馬其頓和東塞爾維亞到保加利亞的難民人數也是如此。超過100,000。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根據雙邊協議,約有67,000名土耳其人從保加利亞移民到土耳其。
  • 根據1940年克拉約瓦條約的規定,88,000名羅馬尼亞人和南部多布魯亞的阿羅馬尼亞人被迫遷移到北多布魯亞,北部多布魯亞的65,000名保加利亞人被迫遷入南多布魯亞。

相關連結: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義大利試圖在這裡建立一個義大利殖民帝國。1939年,他們入侵了阿爾巴尼亞,一個星期後,阿爾巴尼亞向義大利王國俯首稱臣。隨後1940年10月,義大利要求希臘投降,然而卻遭到了拒絕。在時任希臘首相梅塔克薩斯帶領下,於1940年10月28日開始了自衛戰爭。在經過了數個月的苦戰後,他們贏得了幾場聯合作戰的勝利。但是隨後德國前來幫助其盟友。1941年,他們入侵了南斯拉夫,隨後並利用其派遣到這裡的軍隊與蘇聯作戰。

在1941年4月16日塞拉耶佛淪陷到納粹德國之後,南斯拉夫的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省被重建為法西斯衛星國家克羅埃西亞獨立國克羅埃西亞獨立國克羅埃西亞獨立國)。克羅埃西亞民族主義者安特·帕韋利奇被任命為領導人。納粹有效地創建了Handschar部門並與烏斯塔沙合作以對抗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

在義大利的幫助下,他們在兩周內成功的征服了南斯拉夫。然後他們與保加利亞聯手,從南斯拉夫方向入侵希臘。儘管希臘抵抗,德國人利用希臘軍隊在阿爾巴尼亞與義大利作戰的契機,從希臘北部趁虛而入,僅僅在3周內就征服了整個國家,除了克里特島。然而,即使克里特島守軍進行了激烈的抵抗,但在納粹精銳傘兵部隊的進攻下,該島在經過11天的戰鬥後被迫投降。

5月初,巴爾幹地區的政治區劃再次進行了改組,法西斯建立了幾個傀儡國家,如克羅埃西亞和黑山,阿爾巴尼亞擴張到希臘和南斯拉夫,保加利亞吞併希臘北部的領土,在希臘建立了一個在希臘品都斯山脈附近建立了一個瓦拉幾人的國家,並且吞併了愛奧尼亞全部與部分愛琴海島嶼。

隨著戰爭的結束,種族構成的變化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原先的定居者返回家園。希臘北部的阿爾巴尼亞人群Cams 被驅離他們的家園,因為他們在戰爭時與義大利人合作。他們的人數在當時約為18 000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果

1945年1月7日至9日,南斯拉夫當局在馬其頓處決了的數百名被指控在戰時與法西斯政權合作的保加利亞人,這一事件被後世稱為「 血腥聖誕節 」

1944年至1949年間,在希臘王國政府領導的希臘國民軍和希臘共產黨領導的希臘民主軍之間爆發了希臘內戰,這一內戰希臘國民軍得到了英美支持。希臘共產黨的目標是建立共產黨北希臘。這是冷戰時期第一次由美蘇之間意識形態差異而在代理人之間爆發的戰爭。

冷戰

冷戰期間,巴爾幹地區的大多數國家都在共產黨的統治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民族主義並未消亡。南斯拉夫的種族矛盾在當時並不特有。例如:在保加利亞,從1984年開始,由托多爾日夫科夫領導的共產黨政府開始實施強制同化土耳其少數民族的政策。當地土耳其人被要求改為保加利亞人的名字,否則就要離開該國。1989年,土耳其持不同政見運動成立,以抵制這些同化主義措施。保加利亞政府以暴力和大規模驅逐活動人士的方式作出回應。在這種高壓態勢中,超過30萬的土耳其人逃往鄰國土耳其。[14]然而,儘管依然處於共產黨的帶領下,南斯拉夫(1948年)和阿爾巴尼亞(1961年)依然與蘇聯分道揚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共計劃將阿爾巴尼亞和保加利亞合併入南斯拉夫,但由於阿爾巴尼亞與南斯拉夫交惡,該計劃沒有實施。約瑟普·布羅茲·狄托元帥(1892-1980)後來否認與保加利亞合併的想法,轉而尋求與西方建立更密切的關係。後來則是創建了不結盟運動,這使他們與第三世界國家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繫。另一方面,阿爾巴尼亞在政治上更加向中國靠攏,後來採取了孤立主義立場。唯一的非共產主義國家是希臘和土耳其,它們是(現在仍然是)北約的一部分。

宗教迫害發生在保加利亞,主要針對當地東正教,天主教和新教教會以及該國的穆斯林,猶太教等宗教。共產主義政府當局和的保加利亞正教會在最初有著嚴重的分歧對立,直到1956年,托多爾·日夫科夫成為保加利亞共產黨領導人,情況才有所緩解,其將保加利亞東正教作為制定政策的重要考慮對象。

共產主義政權倒台後

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東歐地區許多共產主義國家崩潰。西化的思潮在巴爾幹地區逐漸盛行,許多巴爾幹半島國家開始全面推行民主化和經濟自由改革。主要是為實現市場經濟私有化言論自由、實行多黨制,以及其他資本主義改革。

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政治民主化和資本主義制度的變革初期在國內造成了持續一段時間的政治經濟的動盪、甚至釀成悲劇事件。大多數前南斯拉夫共和國的情況也是如此。

南斯拉夫戰爭

南斯拉夫聯邦的崩潰是由於其加盟國內部的各種因素造成的。在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原先的舊黨派精英希望在新的歷史條件到來之時重新獲得失去的政治權利,並試圖建立大塞爾維亞[15][需要較佳來源] 在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由多黨選舉產生國家領導人傾向於跟隨在他們以前的共產主義的前輩的腳步,面向自身對資本主義和分裂。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在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波士尼亞人的利益衝突之間分裂。馬其頓則力主自保。

由於遲遲未解決的國家,政治和經濟問題,南斯拉夫最終爆發了暴力衝突,造成許多平民死亡。戰爭的真正開始是由塞爾維亞人控制的南斯拉夫人民軍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的軍事攻擊。戰前,軍隊中開始出現受塞爾維亞民族主義意識形態驅動的志願兵,他們渴望實現自己的民族主張。[16]

1991年6月斯洛維尼亞十天戰爭很短暫,傷亡寥寥無幾。然而,1991年下半年的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卻給克羅埃西亞城市地區帶來了巨大破壞。克羅埃西亞地區的戰爭剛剛結束,1992年初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戰爭開始了。在經歷了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風暴作戰第二次米斯特拉姆行動等戰爭期間的暴力後,1995年,各地區之間決定簽署代頓協議以結束戰爭。但值得一提的是該協議僅僅規定了臨時解決辦法,沒有任何的問題被從更本上解決。

參見

參考

  1. ^ The Illyrians (The Peoples of Europe) by John Wilkes
  2. ^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Volume 3, Part 1: The Prehistory of the Balkans, the Middle East and the Aegean World, Tenth to Eighth Centuries BC by John Boardman, I. E. S. Edwards, N. G. L. Hammond, and E. Sollberger,1982,page 53,"... Yet we cannot identify the Thracians at that remote period, because we do not know for certain whether the Thracian and Illyrian tribes had separated by then. It is safer to speak of Proto-Thracians from whom there developed in the Iron Age ..."
  3. ^ The Oxford Classical Dictionary by Simon Hornblower and Antony Spawforth,ISBN 0-19-860641-9,"page 1515,"The Thracians were subdued by the Persians by 516"
  4. ^ Joseph Roisman,Ian Worthington A Companion to Ancient Macedon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p 342-345 John Wiley & Sons, 7 jul. 2011 ISBN 144435163X
  5. ^ 5.0 5.1 5.2 5.3 Roisman, Joseph; Worthington, Ian. A Companion to Ancient Macedonia. 2011-07-07 [17 December 2014]. ISBN 978144435163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0). 
  6. ^ Herodotus VI, 4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 ^ Joseph Roisman,Ian Worthington A Companion to Ancient Macedon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344 John Wiley & Sons, 7 jul. 2011 ISBN 144435163X
  8. ^ The Serbs, Chapter 1 -Ancient Heritage, S M Cirkovic
  9. ^ 9.0 9.1 Hupchick 2004,第?頁.
  10. ^ A.J.P. Taylor, 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in Europe: 1848–1918 (1954) pp 228–54
  11. ^ Tucker, The European powers in the First World War (1996). pp 149–52
  12. ^ Richard C. Hall, "Bulgaria in the First World War," Historian, (Summer 2011) 73#2 pp 300–315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3. ^ "Secondary Wars and Atrociti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2019-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6). 
  14. ^ Ethnic Cleansing and the Normative Trans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March 19, 2005,.
  15. ^ Ethnic cleansed Great Serbia. [2019-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16. ^ Institute for War and Peace Reporting. [2019-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2). 

來源

主要資源
次要來源

相關閱讀

  • Bandžović, S. Ratovi i demografska deosmanizacija Balkana (1912.-1941.) [Wars and Demographic De-Ottomanization of the Balkans (1912–1941)]. Prilozi. 2003, 32: 17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