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汝霖(約1870年—1942年)字雨農,號施普山東萊陽人。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政治人物。[1]

生平

左汝霖是清朝庠生,後留學日本。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在日本創立後,左汝霖、徐鏡心謝鴻燾於鴻儀等人成為第一批會員。1906年初,劉冠三濟南創辦山左公學,左汝霖、徐鏡心等在該校任教。謝鴻燾徐鏡心等中國同盟會會員在煙臺通伸村創立東牟公學,左汝霖等人被聘為教員。左汝霖是中國同盟會北方支部的領導人之一。後來還擔任奉天警佐。[1]

在奉天任職期間,正值辛亥革命爆發,1911年11月6日,左汝霖、徐鏡心、張榕陳幹等人在清軍協統藍天蔚的駐地北大營舉行會議,秘密策劃武裝起義,驅逐清朝東三省總督趙爾巽,使東三省獨立。會後,左汝霖等中國同盟會骨幹分子分別赴莊河復州海城遼陽鐵嶺開原安東鳳城等地舉行武裝起義。左汝霖、劉藝舟等人領導安東起義,起義失敗。此後,11月14日,趙爾巽解除藍天蔚的兵權。中國同盟會於11月17日在奉天成立聯合急進會,張榕任會長,徐鏡心任副會長,左汝霖任秘書長,以繼續推動武裝起義。[1]

1911年11月12日,革命黨人在煙臺起義,清朝登青萊兵備道道員徐世光逃跑。11月13日,煙臺正式宣布獨立。北洋水師舞鳳號管帶王傳炯出任都督。但隨後王傳炯和革命黨人矛盾激化。12月6日,左汝霖、徐鏡心等人到達煙臺。12月12日,北方共和急進會煙臺商業學堂成立。12月18日,北方共和急進會召集社會各界的代表在毓材學堂舉行會議,推左汝霖為司令。王傳炯則宣布戒嚴,並派兵包圍學校,逮捕北方共和急進會成員,左汝霖、徐鏡心等人被迫撤至大連[1]

1912年1月初,孫中山任命的關外大都督藍天蔚率革命軍到煙臺滬軍都督府參謀長劉基炎也率軍到煙臺,王傳炯乃逃跑。南北議和後,孫中山派胡瑛率軍入駐煙臺,成立都督府,任命劉基炎為登州鎮守使,左汝霖為煙臺鎮守使。革命派各軍在黃縣登州文登榮成等地進行革命活動。1月19日,左汝霖、叢琯珠等人率部光復文登,成立革命軍分政府。1月23日,左汝霖等率部進占牟平城,驅逐了清朝州官劉印昌,並且成立軍政府。1月27日,左汝霖到文登籌款開展北伐,遭到地主豪強拒絕,左汝霖乃強令其捐款。2月8日,反對革命的力量包圍了文登城,捕殺大批革命黨人和群眾,叢琯珠等50多人被殺。一個月後,煙臺派出部隊再次光復文登,革命軍處決了一批暴亂頭目。[1]

1月29日,左汝霖率部乘船登陸馬山,不費一槍一彈占領榮成縣城。左汝霖、劉培源等召集社會各界開會,成立軍政府。1月30日,左汝霖率部回煙臺。2月11日,榮成反對革命的勢力復辟。3月2日,左汝霖率部再度光復榮成,並且清剿了榮成南部的殘餘敵人。[1]

1913年,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1915年,蔡鍔發動護國戰爭,左汝霖均響應。由於反對袁世凱稱帝,左汝霖在天津遭到軟禁,獲名媛陸竹茹搭救而脫險,逃至大連。1916年5月,在護國戰爭中,革命軍占領濰縣,左汝霖出任濰縣軍務知事兼第一師參謀。後來,左汝霖歷任山東西南招撫使、巨野縣知事。他還曾任山東第一混成旅旅部軍需官、東臨道署顧問、山東東岸鹽警督察員、東岸石島區鹽務警察長。1920年代,孫中山逝世後,左汝霖退出政界,寓居安東(今丹東)。[1]

1942年前後,左汝霖病逝於安東(今丹東),享年73歲。[1]

著作

  • 《杜鵑聲詩草》[1]

家庭

左汝霖育有二子一女。次子左鵬霄,中國共產黨黨員,曾任村國救會會長,1947年遭國民黨還鄉團殺害。左鵬霄之子為左曾山,中國共產黨黨員,曾任村黨支部書記。孫子六人,其中最長者居台灣[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