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伯格魯恩

尼古拉斯·伯格魯恩(英語:Nicolas Berggruen/ˈbɜːrɡrn, bɜːrˈɡrən/;1961年8月10日)是一名慈善家和投資人,擁有美國和德國雙重國籍。[1] 他是私有企業Berggruen Holdings的主席,也是智囊團 Nicolas Berggruen Institute的主席,該智囊團著力解決治理問題。其父於柏林創建了Museum Berggruen。媒體時常稱Berggruen為「無家可歸的億萬富翁」,因為他沒有住宅,而是住在酒店。[2]

尼古拉斯·伯格魯恩在ITESM-Campus Ciudad de México 的全球治理活動上發言

教育和職業生涯

Berggruen生於巴黎,是藝術品收藏家 Heinz Berggruen,[3] 與女星 Bettina Moissi的兒子,他的外祖父是阿爾巴尼亞裔奧地利演員 AleksandërMoisiu。他曾在巴黎ÉcoleAlsacienne和瑞士 Le Rosey就讀,後於1978年以自由考生身份在巴黎完成法國中學畢業會考。[4][5]同年,也即Berggruen17歲時,他在倫敦London Merchant Securities(即今天的LMS Capital Plc)擔任實習生。隨後在1981年他獲得了紐約大學的金融與國際商務理學學士,然後就職於巴斯兄弟投資公司( Bass Brothers Enterprises)房地產部門[6]。1983年-1987年,他擔任了Jacobson and Co.的主要負責人。

在紐約,他通過購買房地產獲得了價值約25萬美元信託基金,開始了自己的財富之路。後進軍投資行業(包括直接私募股權投資)。[6]1984年,他成立了Berggruen Holdings, Inc.,以Berggruen家族信託投資顧問的身份,取得了50個直接商業投資。1988年,Berggruen與Julio Mario Santo Domingo, Jr.合夥成立了Alpha 投資管理公司—對沖基金(hedge fund,據報導2004年被Safra銀行收購)。[7] 目前,Berggruen通過Berggruen Holdings的海外投資已經高度多元化,包括德國Karstadt 百貨連鎖商店,印度的Keys酒店(Keys Hotels )。加利福尼亞的IEC大學連鎖職業學校以及各類能源、製造、銷售、媒體和房地產公司。[6]福布斯雜誌(Forbes magazine)估測Berggruen的淨資產達到23億美元。[1] Berggruen還是PRISA董事會成員。

政治利益

2010年,Berggruen成立了Berggruen Institute on Governance智囊團,希望藉此建立並實施更有效的治理系統[8]。通過該機構,他已經推出數個政府治理項目,其中包括 21世紀理事會(21st Century Council,專注於全球管理面對的挑戰)、歐洲未來理事會(Council for the Future of Europe,支持歐洲一體化工作)以及加利福尼亞長遠發展委員會(Think Long Committee for California ,倡導改革加利福尼亞的治理系統)。[9]

21世紀理事會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修復全球治理的殘缺。該團體主席為Ernesto Zedillo,成員包括很多政治領導人,例如 Fernando Henrique Cardoso、Gerhard Schröder、 Gordon Brown、 George Yeo、Pascal Lamy和 Zheng Bijian。理事會成員還有許多諾貝爾獎獲得者及許多的著名思想家,如 Joseph Stiglitz、Michael Spence、Lawrence Summers和 Francis Fukuyama,以及Eric Schmidt、 Jack Dorsey和 Pierre Omidyar等商業、科技領袖。[10]

歐洲未來理事會成立於2011年。根據該團體2011年發表的一份聲明,歐洲未來理事會主張歐洲更加強大、更加統一,強調歐洲經濟危機只能通過政治途徑解決。[11] 該團體主席為Mario Monti,成員包括許多政治領袖和思想家,例如 Tony Blair、Gerhard Schröder、Felipe González、 Doris Leuthard、 Jacques Delors和 Robert Mundell。

加利福尼亞長遠發展委員會是他在加利福尼亞的項目,同樣也有很多來自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政治、工業和勞工領袖,例如George Schultz、 Condoleezza Rice、Willie Brown、 Gray Davis、Eric Schmidt、 Eli Broad 和 Laura Tyson。[12][13]

他曾經為美國民主黨提供過競選資金支持,其中包括紐約州參議員 Charles Schumer和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

Berggruen還與Nathan Gardels合作寫了一本政治治理書籍: Intelligent Governance for the 21st Century: A Middle Way Between West and East。(政治組織, 2012)[14]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稱該書為「2012年最佳暢銷書」。[16] 本書除了有英文版本之外,而且已經被翻譯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德語和漢語,並將很快有韓語版和阿拉伯語版上市。Berggruen擁有美國和德國雙重國籍。[15]

研究機構

Berggruen是外交關係委員會(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成員、[16] 太平洋國際政策委員會(Pacific Council on International Policy)董事會主席、ForoIberoamericano會員,是全球民族與公民委員會成員(Commission on Global Ethics and Citizenship,該委員會主席為英國首先戈登·布朗)。2013年,他被任命為哈佛大學歐洲研究中心(Harvard's Center for European Studies)高級研究員[17],這是該機構首位非本地居民高級研究員,同時,他還被任命為布魯金斯學會國際顧問委員會(Brookings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uncil)會員。[18]

藝術

Berggruen是柏林Berggruen Museum、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LACMA)、倫敦Tate Gallery , 國際理事會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useum of Modern Art)董事會主席,還是拜爾勒基金會、Serpentine Gallery[19] 國際理事會和Sotheby's 國際顧問委員會會員。[20]


通過與LACMA的密切合作,Berggruen已經為該博物館完成許多收購,收購的藝術作品來自Ed Ruscha、 John Baldessari、 Paul McCarthy、 Mike Kelley、 Charles Ray、 Chris Burden、 Bruce Nauman、 Joseph Beuys、Gerhard Richter、 SigmarPolke、Martin Kippenberger和Thomas Schütte。 Berggruen對建築也有興趣,已經於Richard Meier、Shigeru Ban和大衛·阿賈耶合作開發了很多項目。

慈善事業

Berggruen已經通過Nicolas Berggruen慈善信託(Nicolas Berggruen Charitable Trust)[23] 獻出了他的大部分資產,並且加入了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建立的「捐贈誓言」(The Giving Pledge )活動(該活動鼓勵全球大富豪進入進來,捐出他們的大部分財富給慈善事業。[21]

參考

  1. ^ Jeremy Kahn (October 25, 2011), Billionaire Living Out of Tote Bag Amasses Fortune to Give Awa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Bloomberg
  2. ^ Garofoli, Joe. Can billionaire Nicolas Berggruen fix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5 September 2011 [2 Octo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7). 
  3. ^ 存档副本. [2013-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22). 
  4. ^ Stacy Meichtry (September 29, 2011), Man Without a Count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Wall Street Journal.
  5. ^ Jori Finkel (March 18, 2012), Nicolas Berggruen explains why he intends to give art to LACMA Los Angeles Times.
  6. ^ Nicolas Berggrue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Forbes.
  7. ^ Tett, Gillian. Lunch with the FT: Nicolas Berggruen. Financial Times. 14 January 2011 [25 Septem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0). 
  8. ^ Joe Garofoli> (September 25, 2011)[1]"San Francisco Chronicle".
  9. ^ 存档副本. [2012-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9). 
  10. ^ NBI 21ST CENTURY COUNCIL MISSION STATEMENT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8-08.
  11. ^ 存档副本 (PDF). [2012-04-0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4-24). 
  12. ^ Halper, Evan. Bid to remake California state government finds major benefactor. The Los Angeles Times. 27 October 2010 [25 Septem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18). 
  13. ^ Burn the wagons. The Economist. 20 April 2011 [25 Septem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7). 
  14. ^ 存档副本. [2013-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4). 
  15. ^ Businessweek: "Deep Thoughts With the Homeless Billionaire" By Devin Leonar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eptember 27, 2012
  16. ^ 存档副本. [2013-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6). 
  17. ^ 存档副本 (PDF). [2013-09-3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0-23). 
  18. ^ 存档副本. [2013-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3). 
  19. ^ 存档副本. [2013-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3). 
  20. ^ 存档副本. [2015-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2). 
  21. ^ 存档副本 (PDF). [2013-11-0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