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黑粉病

小麥黑粉病是危害小麥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分三種:

  • 小麥稈黑粉病,病原為小麥條黑粉菌(Urocystis tritici);病菌的孢子落在土壤和糞肥中或粘附在麥種上傳播,病菌孢子與麥種同時萌發,侵入麥株;小麥拔節前後開始在葉子上出現症狀,病株矮小,葉子捲曲,多數不能抽穗結實,容易枯死;葉子、葉鞘和稈上出現灰黑色條紋,破裂後散發出黑粉。小麥播種時土壤溫度高、濕度低容易發病。
  • 小麥散黑穗病,病原為小麥散黑粉菌(Ustilago tritici);小麥開花時病菌孢子落在花上萌發,侵入子房,菌絲即在種子內部過冬,受害麥粒成熟如常;菌絲在帶菌的麥粒播種後萌發,隨著麥株生長而侵入穗部,使全部小穗變成黑粉,隨風飛散後,僅留穗軸。小麥的花期多霧、多雨容易受到侵染。
  • 小麥腥黑穗病,病原為兩種腥黑粉菌(Tilletia cariesT foetitla);病菌孢子附在種子上或隨糞肥傳播,與小麥同時萌芽,侵入麥株;但只損害麥穗;病穗外形不變,但是麥粒內已充滿黑粉狀孢子,並有魚腥味。

內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