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馬海峽海戰

1905年日俄海战

對馬海峽海戰(日語:日本海海戦,俄語:Цуси́мское морско́е сраже́ние,英語:Battle of Tsushima,1905年5月27日—28日),簡稱對馬海戰,是1905年日俄戰爭日本帝國俄羅斯帝國對馬海峽進行的最後一場海戰,由日本帝國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指揮的聯合艦隊對陣俄羅斯帝國海軍中將齊諾維·羅傑斯特文斯基指揮的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戰役以日方大獲全勝而告終。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中三分之二的艦隻被摧毀,幾乎全軍覆沒;而日方僅損失三艘魚雷艇。這是海戰史上損失最為懸殊的海戰之一。日本聯合艦隊使用丁字戰法英語Crossing the T殲滅了俄羅斯帝國第二太平洋艦隊。

對馬海峽海戰
日俄戰爭的一部分

對馬海峽海戰期間,東鄉平八郎三笠號戰艦上指揮戰鬥;自右三至左,秋山真之東鄉平八郎加藤友三郎
日期1905年5月27日至5月28日
地點
結果

日軍大獲全勝,俄羅斯帝國慘敗

參戰方
 大日本帝國
 大日本帝國海軍
 俄羅斯帝國
 俄羅斯帝國海軍
指揮官與領導者
東鄉平八郎海軍大將 齊諾維·羅傑斯特文斯基海軍中將(被俘)
兵力
4艘戰艦
23艘巡洋艦
2艘裝甲海防艦、
5艘炮艦
21艘驅逐艦
31艘魚雷艇
8艘戰艦
3艘裝甲海防艦、
9艘巡洋艦、
9艘驅逐艦
38艘輔助艦
傷亡與損失
117人陣亡、
583人受傷
3艘艦隻(魚雷艇)沉沒
4,380人陣亡、
5,917人受傷,
16艘艦隻(6艘戰艦、其他10艘)被擊沉、
自沉6艘、
被俘7艘、
逃亡中立國6艘、
回港3艘
艦隊司令羅澤德斯特凡斯基海軍中將以下約6,100人被俘

背景

整個俄羅斯海軍艦隊的艦船數量原本三倍於日本海軍,但卻分為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太平洋艦隊。由於在1904年8月的黃海海戰,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已經被重創並被圍困於旅順港,而黑海艦隊因要對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並且受1878年《聖斯特凡諾條約》(第24條)限制不能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而無法抽調;又當時蘇伊士運河雖然已經開通,但是掌握在日本盟友大英帝國手中(埃及原為鄂圖曼帝國境內的自治王國英語Khedivate of Egypt,但自1882年起被英國軍事佔領),不許俄國人通行,導致俄國不得不派遣羅傑斯特文斯基海軍中將率領由波羅的海艦隊拼湊而成的第二太平洋艦隊由波羅的海出發,繞過非洲好望角前往中國,途經北海大西洋印度洋南海,行程18000海里

雖然俄羅斯艦隊實力可觀,但艦隊中的新舊戰艦難以協調行動;新服役的戰艦官兵尚不能熟練掌握;官兵素質低下,士氣比較低落。另外由於歷時8個月的漫長航行,旅途疲勞使整個艦隊的作戰能力嚴重下降。

該艦隊原先得到的命令是馳援旅順港,解除日軍的封鎖。但是在他們到達馬達加斯加時,就已得到了旅順失守的消息,不得不改投俄國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

俄羅斯艦隊向遠東航行的同時,日本聯合艦隊東鄉平八郎海軍大將督促下,頻繁進行實彈射擊訓練。東鄉認為「一門百發百中的大炮勝過一百門百發一中的大炮」。以逸待勞的日本聯合艦隊已經作好充分的準備,迎戰即將到來的俄羅斯第二太平洋艦隊。

經過

 
路線圖顯示雙方艦隊
 
戰術陣型

5月27日

  • 04:45 - 日本聯合艦隊偵察船信濃丸英語Shinano Maru (1900)發回在九州西部海域發現俄國艦隊的電報。
  • 05:05 - 在朝鮮半島馬山附近的鎮海灣內,待命中的日本聯合艦隊得到全體出港的命令。同時向司令部發報:「已經發現敵艦,聯合艦隊即刻出動,今日天氣晴朗但是波浪高」[1]
  • 06:05 - 信濃丸在一度失去俄國艦隊蹤跡後,重新進入視距跟縱。俄國軍官建議採取行動,被指揮官拒絕,俄國艦隊仍然保持無線電靜默前進。[2]:223-224
  • 06:40 - 日本和泉號巡洋艦進入視距,糾正了信濃丸原先報告的俄國艦隊位置誤差。日本聯合艦隊現在掌握了俄國艦隊的正確位置。[2]:226
  • 11:42 - 日本聯合艦隊第三分艦隊在沖之島附近與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接近。
  • 13:30 - 俄國艦隊調整隊形,引起了艦隊隊形的混亂。
  • 13:39 - 俄國艦隊進入日軍主力(第一,第二分艦隊)視距範圍,戰鬥開始命令發出。
  • 13:55 - 兩艦隊相距12,000米。此處位於沖之島附近海面,距離對馬島以東約40海里。
    • 日軍旗艦三笠號打出Z信號旗英語Z flag,向全艦隊表明「皇國興廢在此一戰,諸君一同努力(皇国ノ興廃、コノ一戦ニ在リ。各員一層奮励努力セヨ。)」[3]
  • 14:02 - 日本聯合艦隊(航向西南)與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航向東北)平行相對航行。
    • 俄國艦隊戰艦新舊混雜,性能差距導致全隊列最高航速只有11節;日本艦隊主力全隊列最高航速可達16節,機動能力占有絕對優勢。
  • 14:05 - 兩艦隊相距8,000米、日艦開始左舵調頭,進行「U」字形的轉彎。
  • 14:07 - 兩艦隊相距7,000米、日先導艦三笠號調頭完成,俄艦開始炮擊。
  • 14:10 - 兩艦隊相距6,400米、全部日艦調頭完成。
  • 14:12 - 兩艦隊相距5,500米、三笠號右舷被擊中。
  • 14:18 - 兩艦隊相距4,600米、日艦齊射俄先導艦蘇沃洛夫公爵號。
  • 14:35 - 日本聯合艦隊(航向東南偏東)將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前進路線完全封鎖,形成「丁」字射擊陣。
  • 14:43 - 俄艦蘇沃洛夫公爵號、奧斯利雅維亞號相繼受到重創脫離戰鬥。
    • 俄艦隊隊形混亂,一開戰就失去了指揮,勝負已定。
  • 14:50 - 俄艦亞歷山大三世號帶領俄國艦隊(航向正北)試圖脫離戰鬥。
  • 14:58 - 日本第一分艦隊從東北方一起調頭。
  • 15:05 - 日本第一分艦隊(航向西北)與第二分艦隊一起夾擊俄艦。
  • 15:10 - 俄艦奧斯利雅維亞被擊沉、蘇沃洛夫公爵號逃脫。
    • 俄艦隊以亞歷山大三世號為先導艦,不斷的掉轉航向試圖躲開了日艦炮火的致命攻擊。
  • 16:30 - 日本第一分艦隊失去了與俄艦的目視接觸。
  • 17:28 - 日本聯合艦隊(航向正北)繼續追擊俄艦。
  • 18:00 - 兩艦隊相距6,300米、炮擊再度開始。
  • 19:03 - 俄艦亞歷山大三世號被擊沉。
  • 19:20 - 俄艦蘇沃洛夫公爵號、博羅地諾號被擊沉。
  • 20:30 - 日本雷擊艦展開夜間魚雷攻勢。俄艦拉季米爾·莫諾馬赫號、納瓦林號和偉大的西索亞號相繼沉沒。

5月28日

  • 09:30 - 日本聯合艦隊在鬱陵島南方發現俄第三分艦隊,追擊開始。
  • 10:34 - 接管艦隊指揮權的涅鮑加托夫少將決定投降,俄第三分艦隊旗艦尼古拉一世號掛起白旗。
  • 10:53 - 俄艦投降開始。
  • 15:30 - 日艦截獲並俘虜了受重傷後由旗艦轉移到驅逐艦大膽號的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司令羅傑斯特文斯基中將。
  • 18:00 - 俄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拒絕投降自沉。(海戰結束)

結果

對馬海峽海戰是近代海戰史上著名的教科書式戰例之一,日本海軍在天時地利人和之下僅以損失3艘魚雷艇的代價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並摧毀了俄國最後的海上力量。

俄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巡洋艦分隊旗艦奧列格號率領阿芙樂爾號、珍珠號和1艘驅逐艦脫離艦隊,掉頭向南穿過對馬海峽,最後到達1500海里以外的菲律賓(被扣留,戰後歸還俄國),只有1艘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逃到海參崴。

對馬海峽海戰結果充分證明了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的海權學說。再次證明了戰艦在海戰中無可替代的霸主地位,並且深刻影響了海軍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英國的第一海相費席爾堅信此戰證明了對戰艦來說最重要的是火力和航速。[4]由此催生了無畏型戰艦戰鬥巡洋艦,將大艦巨炮主義推向巔峰。

對馬海戰其影響力不僅局限在軍事方面,直接左右了俄國日本兩個國家的命運。曾經處於世界前列的俄國海軍一蹶不振,海戰的失敗動搖了俄國沙皇的統治。日本通過此戰,為3個月後的《樸茨茅斯和約》的訂立鋪平了道路,從此進入了世界海軍強國的行列,成為遠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國家。

參戰艦隊序列簡介

日本聯合艦隊構成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東鄉平八郎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東鄉平八郎(大將)
第一艦隊(旗艦:三笠
司令長官:東鄉平八郎(大將)
參謀長:加藤友三郎(少將)
參謀:秋山真之(中佐)
參謀:飯田久恆(少佐)
參謀:清河純一(大尉)
第二艦隊(旗艦:出雲
司令長官:上村彥之丞(中將)
參謀長:藤井較一(大佐)
參謀:佐藤鉄太郎(中佐)
參謀:下村延太郎(少佐)
參謀:山本英輔(大尉)
第三艦隊(旗艦:嚴島
司令長官:片岡七郎(中將)
參謀長:齋藤孝至(大佐)
參謀:山中柴吉(中佐)
參謀:百武三郎(少佐)
第一戰隊(旗艦:日進

第三戰隊(旗艦:笠置)
司令官:出羽重遠(中將)

第二戰隊(旗艦:磐手

司令官:島村速雄(少將)

第四戰隊(旗艦:浪速)
司令官:瓜生外吉(中將)

第五戰隊(旗艦:橋立

司令官:武富邦鼎(少將)

第六戰隊(旗艦:須磨)
司令官:東鄉正道日語東郷正路(少將)

第七戰隊(旗艦:扶桑)
司令官:東鄉正道(少將)

  • 裝甲海防艦:扶桑
  • 炮艦:筑紫、鳥海、摩耶、宇治

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構成

 
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司令——羅傑斯特文斯基

司令:羅傑斯特文斯基中將
參謀長:科隆(Klapiers de Kolon)上校

  • 第二艦隊 (司令:羅傑斯特文斯基中將(兼)):
    • 主力艦蘇沃洛夫公爵(Knyaz Suvorov,總旗艦)
    • 主力艦亞歷山大三世(Imperator Aleksandr III)
    • 主力艦博羅季諾(Borodino)
    • 主力艦(Oryol)
    • 運輸船阿娜杜爾(Anadyr)
    • 第五戰隊 (司令:費爾克薩姆 (Dmitry Gustavovich von Felkerzam) 少將):
      • 主力艦奧斯利雅維亞(Oslyabya,旗艦)
      • 主力艦偉大的西索亞(Sissoi Veliky)
      • 主力艦納瓦林(Navarin)
      • 裝甲巡洋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Admiral Nakhimov)
  • 巡洋艦隊 (司令:恩克維斯特 (Oskar Adolfovich Enkwist) 少將):
    • 第六戰隊:
      • 防護巡洋艦奧列格(Oleg,旗艦)
      • 防護巡洋艦阿芙樂爾 (Aurora)
      • 裝甲巡洋艦弗拉季米爾·莫諾馬赫 (Vladimir Monomakh)
      • 裝甲巡洋艦迪米特里·頓斯科伊 (Dmitrii Donskoi)
    • 第七戰隊:
      • 防護巡洋艦斯韋特蘭娜 (Svetlana,旗艦)
      • 防護巡洋艦鑽石 (Almaz)
      • 防護巡洋艦綠寶石 (Izumrud)
      • 防護巡洋艦珍珠 (Zhemchug)
  • 雷擊艦隊:
    • 第一驅逐艦隊:
      • 驅逐艦旺盛 (Buinyi)
      • 驅逐艦大膽 (Bedovyi)
      • 驅逐艦敏捷 (Bystryi)
      • 驅逐艦英勇 (Bravyi)
    • 第二驅逐艦隊:
      • 驅逐艦強大 (Groznyi)
      • 驅逐艦響亮 (Gromkiy)
      • 驅逐艦快活 (Bodryi)
      • 驅逐艦輝煌 (Blestyashchiy)
      • 驅逐艦完美 (Bezuprechnyi)
  • 輔助船隊:
    • 醫院船奧廖爾(Oryol)
    • 醫院船科斯特羅馬(Kostroma)
    • 裝配船堪察加等等

與台灣的交集[5]

日俄戰爭期間,在1904年8月起,俄國海軍三艦隊中只剩波羅的海艦隊尚能出動;由於駐紮地和蘇伊士運河被日本的盟友英國封鎖等原因,欲赴遠東參戰,路線就勢必繞半個地球,而當中也因此包含了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故日方為確定波羅的海艦隊戰力,同時防止艦隊在前進途中經台灣海峽之際進佔台灣對日夾擊,遂在今通霄鎮虎頭山頂上設瞭望台,隨時監控艦隊動態使日方知悉。據說,1905年5月,虎頭山哨兵發現波羅的海艦隊,並傳達給前線,造就了對馬海峽海戰勝利;戰後的1935年,台灣總督府於此建立結合仰天砲管、船錨設計的「日露戰役望樓紀念碑」,勉懷虎頭山瞭望台的貢獻,並趁機宣傳內地延長主義。

然而依史實,波羅的海艦隊最後以大圓航線,經由台灣東岸的太平洋北上而非經台海,使瞭望台無用武之地,通霄的紀念碑最後徒具政令宣傳形式。此碑在二戰戰後,原碑文被抹去重刻,成為「台灣光復紀念碑」,但外型從舊。現和山腰的通霄神社構成虎頭山公園一部分。

注釋與出處

  1. ^ 生涯海軍士官384頁這句話常被錯誤記載為日本間諜船發現俄國艦隊時用的暗語
  2. ^ 2.0 2.1 J. S Corbett. Maritime operations in the Russo-Japanese war: 1904 - 1905. Naval Institute Press. ISBN 978-1-55750-129-5. 
  3. ^ 東鄉平八郎曾在英國留學,頗為仰慕曾在特拉法爾加海戰大敗法西聯合海軍的霍雷肖·納爾遜將軍,他的這個旗語也改編自納爾遜在特拉法爾加海戰決戰前打出的的旗語:「英格蘭企盼每個人都恪盡其責!」(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 )
  4. ^ Massie, p. 471, 474, 480
  5. ^ 古庭維等著,《鐵道新旅:山海線32+2站深度遊》,台北:遠足文化,2012年11月第一版,頁80、81

參看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