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嘉澍家族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之一

宋嘉澍家族對20世紀的中國歷史有重要的影響,有「宋家皇朝」之稱。

宋氏三姊妹: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
前排左起:宋靄齡宋子文宋子安宋慶齡
後排:宋子良宋嘉澍倪桂珍宋美齡(攝於1917年)
海南文昌宋氏故居的宋氏三姐妹雕塑
宋耀如

家族

肖像 姓名 最高職務 親緣關係(輩分) 備註
宋嘉澍家族名人
  宋嘉澍(韓教准) 無,晚清著名傳教士、革命家和富商 民國四大家族之一的宋氏家族之家祖 宋嘉澍(1863年2月或1861年10月17日-1918年5月4日),字耀如,另有洋名查理(Charles)。廣東省海南島文昌人;配偶倪桂珍
  宋靄齡 孫中山秘書
中國國民黨黨員
宋嘉澍長女;孔祥熙之妻 籍貫海南文昌縣,生於江蘇省蘇州府崑山縣(今江蘇蘇州崑山)[1]孔祥熙之妻,宋慶齡宋美齡的姐姐,是宋氏家族的核心人物。
  宋慶齡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
第四屆代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
宋嘉澍二女;孫中山之妻 20世紀中國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國際活動家,是已故中國革命家、國民黨總理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在中國的第二任正式妻子,宋慶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曾經擔任國家副主席代理國家主席,1981年獲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稱號。在國共內戰時期,她堅持孫中山的「聯俄容共」的政策,反對國民黨「清黨」。抗戰爆發後,宋慶齡通電支持國共合作,並和宋家姐妹以「團結合作」的面貌示人,還籌建了中國福利會,積極投身社會福利事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國家副主席等職務,並曾兩次代理國家元首,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首位女性國家元首,亦位居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列。1981年,她獲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國家名譽主席稱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獲得這一榮譽稱號的人士。同年,她因病於北京逝世。
  宋子文 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財政部部長 宋嘉澍長子;宋靄齡、宋慶齡之弟;宋美齡之兄 早年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求學,後到美國留學,1915年於哈佛大學經濟學碩士畢業。後於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曾於紐約花旗銀行見習。1917年留美歸國,在盛恩頤盛宣懷之子)的漢冶萍公司駐上海總辦事處任秘書。後赴廣東。1923年任孫中山英文秘書同年4月孫中山在廣州成立中央銀行,宋子文負責籌備條例章程。1924年8月,任廣州中央銀行董事、行長。
  宋美齡 中華民國第一夫人
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議主席團主席
宋嘉澍三女;蔣中正之妻 前中華民國第一夫人,國民黨總裁、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及第一至五屆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的第四任妻子,前任國民黨主席及第六、七任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的繼母;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議主席團主席、中國國民黨中央婦女工作委員會指導會議指導長、天主教輔仁大學董事長及榮譽董事長,同時亦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的創辦人。
  宋子良 中華民國外交部秘書
國際復興建設銀行代理理事兼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董事、中央信託局理事及出席國際貨幣會議中國代表
宋嘉澍二子,哥哥宋子文比他年長5歲,三位姐姐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分別比他年長10歲、6歲和1歲,弟弟宋子安則比他年幼7歲。 民國時期的實業家、銀行家,籍貫海南文昌縣
  宋子安 中國國貨公司董事、廣東銀行董事會主席、西南運輸公司總經理 宋嘉澍三子 籍貫海南文昌縣,1948年隨家族經香港轉到美國舊金山定居,1969年於香港病逝。
與宋嘉樹家族有姻親關係之名人
  孔祥熙 中華民國行政院長
中國銀行董事長
宋嘉澍女婿;妻宋靄齡 庸之,號子淵山西省太谷縣人,祖籍山東曲阜孔子第75代孫,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銀行家、富商。妻子為宋靄齡;與宋子文蔣介石姻親。孔祥熙長期主理國民政府財政,主要政績有改革中國幣制,建設中國銀行體系,加大國家對資本市場控制等。
  孫中山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中國國民黨總理
妻子宋慶齡 孫中山為廣府人,出生於大清帝國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祖籍廣東省東莞縣。清末民初醫師政治家革命家哲學家,是中華民國奠基人,亦是中國國民黨之創黨人。提倡三民主義,一般認為是為中國歷史結束帝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領袖。其童年曾受太平天國的影響而有革命思想。28歲上書清朝重臣李鴻章建言改革,卻遭遇李的冷落[2]日本命令將兵遣師,甲午戰爭爆發[3]:52。1894年11月24日,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中國國民黨前身)[4]:52。1895年,興中會發動乙未廣州起義[4]:53。1905年,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孫被推為總理[5]:2936;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並提出三民主義學說[5]:2936。主張使用青天白日旗作為革命旗幟,反對使用黃興提出的井字旗1911年12月29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未經過南北政府一致同意),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職,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5]:2936。1919年,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5]:2936。1940年4月,國民政府明令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6]。中國國民黨永久保留其於黨內的「總理」職銜。中國共產黨尊其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5]:2936[7]
  蔣中正 中華民國總統
中國國民黨總裁
妻子宋美齡 浙江奉化[8]:1461。為了與其子蔣經國區分,又稱老蔣中國大陸多稱其字介石[9]中國政治人物軍事家[10]:472。蔣任中華民國自行憲起的第一至第五任總統,並連續當選中國國民黨總裁[11]:277。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12]:456。並曾任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及二次大戰時期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等。蔣中正是繼孫中山後,中華民國中國國民黨歷史上的重要領導者之一。

蔣早年於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第一期肄業,考送日本振武學校,高田野炮兵第十三團士官候補生;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30年10月受基督新教洗禮[13]:187。他參加孫中山中華革命黨,參與創建黃埔軍校,逐步成為中國國民黨核心人物。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蔣任總司令[10]:472。蔣推翻北洋政府,名義上統一全中國,建設黃金十年。蔣統率軍民抗擊日本軍國主義,最終中國抗日戰爭勝利,中華民國成為五大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戰後主持制定中華民國憲法,成立國民大會,當選行憲後第一任中華民國總統。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中共解放軍佔領中國大陸,蔣和中華民國政府軍民撤退至台澎金馬。蔣統治台灣,直至1975年去世[12]:456。在台灣省戒嚴令下,蔣連任總統並由中國國民黨統治台灣,主張反攻大陸反共復國

蔣是20世紀領袖,他統領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緬印戰區以及冷戰海峽兩岸國共對抗,影響中國近代史東亞史發展。

宋嘉澍家族政治人物列表

宋氏三姐妹及兄弟

政治人物 最終所屬政黨 最高政治職務 生卒日期 備註
宋靄齡   中國國民黨 行政院院長夫人 1889年7月15日—1973年10月19日 宋氏三姐妹
宋慶齡   中國共產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 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宋氏三姐妹
宋美齡   中國國民黨 中華民國第一夫人 1897年3月4日—2003年10月24日 宋氏三姐妹
宋子文   中國國民黨 行政院院長 1894年12月4日—1971年4月26日
宋子安   中國國民黨 1906年—1969年2月25日
宋子良   中國國民黨 1899年—1987年5月11日


參考文獻

  1. ^ 海派文化孕育了宋氏家族. [2019-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9). 
  2. ^ 遭李鸿章冷落孙中山失望下发起革命. 多維新聞網. 2014-06-10 [2014-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2). 
  3. ^ 孫文自述、甘作霖譯. 《伦敦被难记》布里斯特耳1897年英文初版,上海商務印書館1912年5月中文譯版. 《孫中山全集》第一卷. 北京: 中華書局. 1981. 近者日本命將遣師,侵入吾土,除宅居戰地之人民外,罕有知中日開釁之舉也者。 
  4. ^ 4.0 4.1 《孫中山全集》第一卷. 北京: 中華書局. 1981. 
  5. ^ 5.0 5.1 5.2 5.3 5.4 辭海編輯委員會 (編). 《辭海》(1989年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9. ISBN 7532600831. 
  6. ^ 國父孫中山先生. [2019-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4). 
  7. ^ 毛泽东: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2019-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3). 
  8. ^ 嚴如平. 〈蔣介石〉. 李新、孫思白、朱信泉、趙利棟、嚴如平、宗志文、熊尚厚、婁獻閣 主編 (編). 《中華民國史·人物傳》.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9-9. 
  9. ^ 《人民日報》報道蔣介石的去世:蔣介石死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搜狐網.
  10. ^ 10.0 10.1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軍事》編輯委員會 (編). 《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I》.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9. ISBN 978-7-5000-0242-0. 
  11. ^ 師永剛、張凡 編著. 《蔣介石:1887~1975.下》. 北京: 華文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0-75-3486-3. 
  12. ^ 12.0 12.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傳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3. ^ 漆高儒. 《蔣經國的一生》. 台北市: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91. ISBN 9578506074.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