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沃茲涅先斯基
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沃茲涅先斯基(俄語:Андре́й Андре́евич Вознесе́нский,1933年5月12日—2010年6月1日),前蘇聯與俄羅斯詩人,被羅伯特·洛威爾稱為"一切語言中最偉大的在世詩人"。他是赫魯雪夫執政後,文學解凍時期湧現的詩人群體中的一員。[1]
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沃茲涅先斯基 | |||||
---|---|---|---|---|---|
出生 | Andrei Andreyevich Voznesensky 1933年5月12日 蘇聯莫斯科 | ||||
逝世 | 2010年6月1日 俄羅斯莫斯科 | (77歲)||||
職業 | 詩人 | ||||
創作時期 | 1958年–2010年 | ||||
代表作 | The Triangular Pear, Antiworlds, Stained-glass Master, Violoncello Oakleaf, Videoms and Fortune Telling by the Book | ||||
獎項 |
| ||||
受影響於 | 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 | ||||
施影響於 | 威斯坦·休·奧登 |
沃茲涅先斯基被認為是「蘇聯時代最勇敢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風格常常受到同時代批評家的批判,他還曾經面對尼基塔·赫魯雪夫的流放威脅。[2]他的一些詩作已經被奧登翻譯成英文,他的終身導師和摯友是《日瓦戈醫生》的作者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3] 在他去世以前,他被批評家和公眾讚譽為「活著的經典」[4]和「蘇維埃知識分子的代表」。[5]
個人生活
沃茲涅先斯基1933年生於莫斯科,童年的時光在古城弗拉基米爾度過。他父親本是工學院教授, 二戰中在被圍困的列寧格勒進行工廠的撤離工作,沃茲涅先斯基和母親則轉移到了烏拉爾地區的庫爾干。這段時間,母親常在沃茲涅先斯基在場的時候朗讀詩歌,使得他逐漸受到了文藝薰陶。父親在看望沃茲涅先斯基時送給他一本戈雅的蝕刻畫冊,這使得他開始對藝術產生濃厚的興趣,也成為他以後著名詩篇《我是戈雅》的遠因。[6]
戰後,沃茲涅先斯基家遷回莫斯科,他開始希望學習藝術,後來進入莫斯科建築學院學習建築。1957年在他即將畢業時,學院發生了火災,他花費了一年時間設計的畢業作品被燒毀,他回憶道:「我相信預兆,那一刻開始建築就在我心中燒掉了,我成為了一名詩人。」[3]不過,美術與建築這些藝術形式後來也成為他的詩歌的重要主題。1958年,沃茲涅先斯基發表了他的第一部詩作,並把自己的詩寄給了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對方回了一封讚揚的信,並且親自拜訪了他,從此兩人建立了畢生的友誼。和帕斯捷爾納克的友誼對於年輕的詩人的創作有著深遠的影響,以至於沃茲涅先斯基一直將帕斯捷爾納克稱為自己的導師。他繼承了帕斯捷爾納克的道德高度和歷史沉重感,同時又逐漸形成他鮮明的個人風格,即通過複雜而出人意料的,甚至於刺耳的韻律和音節來表達晦澀難解的主題,並基於這一特色設計了他的詩集《三角梨》的封面。批評家認為他是受到了弗拉基米爾·馬雅可夫斯基和巴勃羅·聶魯達的影響。[3]
1959年他完成了名作《我是戈雅》,其中對於戰爭帶來的恐懼和苦痛令人震撼,詩中對於戈雅名字的反覆吟唱,形成了一種警鐘長鳴,鏗鏘不絕的效果。這種藝術手法被認為是繼承20世紀早期俄羅斯詩人們的探索。同年,他的詩歌《master craftsmen》出版,描繪了莫斯科的聖巴塞爾大教堂的建築師的故事。他在教堂完工後被伊凡雷帝弄瞎了雙眼,不讓他再造出可以與這座教堂並肩的建築。他在這篇長詩里塑造了暴躁的沙皇和一批不懂藝術,卻善於威脅建築師的大臣和商人的形象,這被某些評論家認為是在影射當時的蘇聯文藝氛圍[7]。1962年12月,尼基塔·赫魯雪夫邀請沃茲涅先斯基和其他一些年輕蘇聯參加宴會,尖刻地說道:「現在看看這個新的帕斯捷爾納克!你想明天就拿到外國護照嗎?」[4] 在1963年,他在赫魯雪夫公開但錯誤地醜化他為反常者以後開始廣為人知而且變得「和披頭四一樣受歡迎」。[5]他被認為在2010年初有另一次中風。[3]
1960年代,在赫魯雪夫解凍時期,沃茲涅先斯基常常出國遊歷,他和葉甫根尼·葉甫圖申科和貝拉·阿赫馬多利亞在各國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他被《時代周刊》稱為「克林姆林宮的文化使者」[3] 他的詩歌朗誦風格引人入勝,甚至被和勞倫斯·奧利佛和保羅·斯科菲爾德相比。[3] 他抨擊蘇聯政府1968年對捷克斯洛伐克的入侵,在美國時,他見到了阿蘭·金斯伯格阿瑟·米勒和瑪麗蓮·夢露[3] [1]
晚年的沃茲涅先斯基深居簡出。去世前幾年,他曾經中風。2010年上半年曾再一次中風。[3]2010年6月1日,沃茲涅先斯基去世,俄羅斯作家協會的秘書通報說作家是在家中安然辭世的。沒有給出詳細的去世原因。梅德韋傑夫總統寫了一封信表達自己的哀悼。總理普京發了一封電報,寫道:「真正的一位頗有影響的人物」。沃茲涅先斯基的妻子 Zoya Boguslavskaya 活得比他久。他在2010年6月4日被葬在莫斯科的新處女公墓。[8]
沃茲涅先斯基和許多當代作家、藝術家和其他知識分子的友誼反映在他的詩與散文中。他在1984年因替阿拉·普加喬娃寫的 Million of Scarlet Roses 大受歡迎而被更多觀眾知道,另外也由於搖滾歌劇Juno and Avos(1979年)獲得巨大成功,該劇以尼古拉·列扎諾夫的一生為基礎。
他的創作已經被改編成戲劇作品。[2]他的其中一個詩集選集「Antimiry」(「反世界」)成了塔甘卡劇院1965年一場著名表演的基礎。「Save your Faces」也在同一處演出。[1]「Juno and Avos」曾在列寧共青團劇院[1]演出。其他則在外國演出。[1]
著名作品
- 三角梨(1962)
- 反世界(1964)
- Stained-glass Master
- 大提琴似的柞樹葉(1975)
- 鏤花妙手(1977)獲得1978年年度蘇聯國家獎金。
- Arrow in the Wall
- "I am Goya"
所獲獎勵
1978年沃茲涅先斯基被授予蘇聯國家獎金。[2] 他是十個學院的名譽成員,包括俄羅斯文學院,美國藝術和文學學院,巴黎龔古爾文學院。 2008年12月23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克里姆林宮授予沃茲涅先斯基二級祖國功勳勳章。[1]
注釋
- ^ 1.0 1.1 1.2 1.3 1.4 1.5 Heintz,im. Venturesome poet Andrei Voznesensky dies at 77. The Boston Globe. 2010-06-01 [201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2.0 2.1 2.2 Russian poet Andrei Voznesensky dies aged 77. BBC. 2010-06-01 [201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04).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Anderson, Raymond H. Andrei Voznesensky, Poet, Dies at 77. The New York Times. 2010-06-01 [201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09).
- ^ 4.0 4.1 Poet of post-Stalin thaw Voznesensky dies at 77. Reuters India. 2010-06-01 [201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04).
- ^ 5.0 5.1 Pasternak, who died in 1960, paid him the ultimate tribute – "Your entrance into literature was swift and turbulent. I am glad I've lived to see it".
- ^ 存档副本. [2010-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 ^ Cambridge history of russian literature 1989
- ^ Поэта Вознесенского похоронили на Новодевичьем кладбище Москвы. [2011-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1).